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多种生存模式无论是幸福还是不幸福或者说哪种角度的幸福,但都可以被摆在“新女性”,面前供其选择,而男女关系的现代性就在于这种选择的正当化,那么,每一位当今中国女性都有了这样自由选择生存模式的权利了吗?  相似文献   

2.
武诗 《当代思潮》2012,(11):34-36
最近,一个关于“你幸福吗?”的段子在网络上火热地流行开来,事情的原委是在中央电视台推出《走基层百姓心声》组织的一次市民幸福指数调查中,当记者随即采访路人提问“你幸福吗?”时,一位来自山西省清徐县的农民回答说“我姓曾。”这条神回复很快引起了网民的注意。于是,关于这个问题答案的各个版本就流行开来。  相似文献   

3.
此城与彼城     
广州那次他来见我的时候,我正走出公司大楼,我们在花坛旁相视而笑,互相打量分别三年后各自的模样。他胖了一点。摸出一根烟,问我:“可以抽吗?”我说随便。他眼睛里的光华如同魔幻的小手抓住我的目光,一向如此,八年来没有改变,我们认识八年了。他说:“秦青抽烟吗?”我说:“不,他不抽烟也不喝酒。”秦青是我老公。他吐一口烟,嘿嘿一乐:“瞧,幸亏没嫁给我,嫁给我有什么好?”他连这调侃的性子都没有改。我心中有不可名状的柔情,不得不压抑的柔情,我说:“走吧,请你吃饭,叫上秦青。”我们三个是大学同学。他停下来,说:“…  相似文献   

4.
结婚生意     
“你愿意嫁给我吗?”多年前,我用最浪漫的语调向她求婚。我承认那一刻我的声音可能有些颤抖,但令我倍感诧异的是,直到两天后我才得到她肯定的回答:“我愿意。”难道在她看来,这紧张表明我对她不够真心?还是她或许真的需要时间考虑—下,还有什么理由让她对一个如此魅力四射、前程似锦的年轻男子的求婚迟迟不予答复呢?我至今也不知道答案,且已有决断:就此问题刨根问底毫无益处,我宁可浑然沉浸在幸福的无知中。  相似文献   

5.
《小康》2016,(24)
正影响国人幸福感的因素很多,收入、健康、家庭关系、婚姻等等,都是影响国人幸福感十大因素排行榜的"常客"",2016中国幸福小康指数"调查结果显示,社交首次"闯入"该排行榜的前五位,而安全感、信任感缺失则是"不幸福"的主因"要输就输给追求,要嫁就嫁给幸福。"这是著名作家汪国真诗歌《嫁给幸福》中的一句话。幸福,没有人会去否认它的重要性,每个人都在渴望幸福,追求幸福。那么,今年,国人会更幸福吗?收入和健康还是国人不幸福的理由吗?2016年9月至10月,《小康》杂志社  相似文献   

6.
《人民公安》2006,(3):63-63
法博士: 我妻是个美女,结婚前追求者甚多,她却下嫁给相貌平平的我,让我倍感幸福。然而,幸福的感觉未能持续多久,因为我发现了妻子的秘密。妻子原采是花费几十万元塑造的“人造美女”,整容前,她不仅谈不上漂亮,甚至于有些丑陋。更令我难堪的是,妻子整容的事不知怎么被宣扬了出去,时常有人在背后指指点点。让我抬不起头来。幸福的感觉一去不返,面对美若天仙的妻子,我再也提不起任何激情,但妻子却不肯离婚。请问,妻子隐瞒整容情况与我结婚,我能据此要求离婚吗?  相似文献   

7.
湖北省宜城市李乡有条街,被当地人称作“优抚街”。问起“优抚街”的来由,一位经营水果的个体户不无羡慕地说“黄金地段都照顾给了烈属、军属和伤残军人,不叫‘优抚街’叫啥?!”在乡政府最近专门出资修建的优抚摊位上,笔者碰见正在给人配钥匙的二等甲级伤残军人严忠贤,他除修锁配钥匙外,还修手表、打火机、手电筒等。“您的腿是怎么致残的?”笔者问。“48年在淮海战场上被国民党炮弹炸的。”老严耳朵有点背,说起话来嗓门很大。“您一天能赚多少钱?”“几块、十几块不等。”“交点税吗?”“不交,政府都给免了。”严忠贤1947年入…  相似文献   

8.
军人,你的心理健康吗?杨莲珍,张卫平几年前,心理健康对大多数军人来讲,还是一个新鲜的名词。现在,随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确工,心理健康已受到越来越多的军人所重视。曾经是“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心理咨询也走入军营,黑龙江某部政治部的一次调查表...  相似文献   

9.
诚如《隋唐嘉话》中所言:“太宗谓梁公曰: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中国人正在“日本化”!渐行渐远的民众幸福感现在的中国人幸福吗?“看不起病、买不起房、上不起学、死不起人”。大学生幸福吗?虽然花费了父母大量的教育储蓄,仍没有合适的工作,  相似文献   

10.
爱国也爱家     
张国成  陈敏 《当代广西》2014,(19):46-46
正"那是2005年,我在一个战友的介绍下,第一次与她见面。"回忆起和妻子黄敏相识的情形,肖守珍这位在部队磨炼了13年的汉子脸上依然稍有羞涩。而这次"相亲",让肖守珍和黄敏一见如故,两人迅速坠入爱河。半年后,肖守珍就带上黄敏回老家湖南过年了,一年后,他们如愿走进了婚姻的殿堂。"我当时也没想那么多,感觉他人很实在。"黄敏回想起当初的决定说,她从小就喜欢军人,嫁给军人一直是她的梦想。现在他们已经携手走过8年,发生无数的悲喜事情后,黄敏依然不改初衷。嫁给军人是让人羡慕的,但是,嫁给军人也同时意味着选择了坚强和奉献。瘦弱但活泼开朗的黄敏在新婚刚过就要和丈夫两地分居:丈夫在防城港市防城区华石镇驻防,而她在港口区某企业上班,两地相距30多公里,虽然在单位的支持下,他们不久就在港口区有了一个自己的家,但是在  相似文献   

11.
冯雁军 《今日广西》2010,(12):61-61
奶牛和母鸡也能感觉到幸福吗?这个问题似乎问得有点不可思议。可是在德国,那些味道好的牛奶和鸡蛋,确实源自那些“幸福的奶牛和母鸡”。  相似文献   

12.
漫画与幽默     
原来如此妻:“你简直讨厌死了!”夫:“那你当初为什么要跟我结婚?”妻:“你那时候不是说要是我不嫁给你,你就去死吗?”夫:“那你就让我去死好啦!”妻:“那可不行!那时候我还不是你遗产的合法继承人呢!”金色的马桶一群小孩在马路边玩耍,有一个小男孩尿急,跑...  相似文献   

13.
焦是一名警察,我成了警察的妻子。还在和焦谈朋友时,家人和朋友都反对,反对的理由很简单:焦是警察。他们都说:“嫁给了警察就嫁掉了幸福。”我不在乎嫁掉的是不是幸福,我毅然地嫁给了警察,在四月一个和煦明丽的日子里,我成了焦的新嫁娘。  相似文献   

14.
湍水石 《人大论坛》2012,(11):53-53
莫言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之后,迅速占据各人媒体的头版。几天来,有关他的点点滴滴被媒体层层深挖,他的亲朋好友也成为受访对象。莫言本人接受央视采访,在被董倩追问“你幸福吗”时,莫言干脆地回答说“我不知道,我从来不考虑这个问题,我现在压力很大,忧虑重重,能幸福么?”莫言接着又说:“我要说不幸福,那也太装了吧。刚得诺贝尔...  相似文献   

15.
幸福是相对的、分阶段的 在我看来,人类有个永恒的主题:摆脱此岸的苦难,走向彼岸的幸福。所以,幸福是相对的。我们目前的生活水平已经比30年前提高很多,但我们还要追求全面富裕,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小康社会之后我们就满足了吗?不会。我们还要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走向共产主义社会,实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大同”。  相似文献   

16.
一只小鸟问它的父亲:“人类优于我们吗?他们比我们生活得更幸福吗?”大鸟说:“他们也许优于我们,却远不如我们幸福。”“为什么呢?”小鸟疑惑不解。“因为许多人心中都长着一根毒刺,这根刺无时不在刺痛他们,折磨他们,这根刺的名字叫贪婪。”这是一则埃及寓言,内容不长,却发人深思。贪婪,古人云:“爱财曰贪,爱吃曰婪。”合起来讲,就是贪得无厌、欲壑难填之意。贪婪是一根毒刺,心里长了这根毒刺的人,贪心永远不会满足,内心永远痛苦,即使他拥有金山银海,即使把整个世界都给他,也不能使他幸福。明代朱载育曾用一首散曲《十…  相似文献   

17.
杨丽 《今日广西》2007,(10):40-41
假设有“婚爱持久幸福的公式”.你会遵循吗?当然会。谁不愿意有持久不变的爱的感觉呢?美国学者凯瑟琳·约翰逊调查研究后列出了“婚爱持久方程式”。凯瑟琳说:我喜欢在各种婚礼舞会上。看一对对翩翩起舞的中老年夫妇,那绝对是相互信任和激情——为什么他们的婚姻这么幸福.生活得这么理想。他们的秘密是什么? 凯瑟琳会见了100对这样的夫妇.他们结婚时间最短的是7年.最长的是55年,下面就是这些夫妇持久爱情所具有的共同公式。  相似文献   

18.
权力的价格     
权力有价格吗?眼下有一句流行语,叫做“权钱交易”。可见,说权力有价并不新鲜。但是,你见到过权力明码标价的市场价格吗? 有一次,我在出租车中与司机聊天时,就从中发现了这样一项权力的价格。 “既然有这么多人想经营的士,政府为什么不发给‘票’(经营执照)呢?”我问道。 “因为政府说,出租车太多了。”司机回答。 “那么,出租车真的大多了吗?” “确实是太多了嘛,你看满大街跑着多少出租车。” “你现在的收入比你前两年在工厂干活时的收入高得多吗?” “那当然,起码也得高个三四倍吧。” “既然如此,那就说明出租车并不…  相似文献   

19.
黎启海 《人大论坛》2011,(10):12-13
“你知道选民证吗?你见过选民证吗?你用过选民证吗?”近几年来,一些网络论坛掀起一阵阵“晒选民证”的热潮。一网友在某论坛发帖晒出大学时代人生第一张《选民证》时称,“以后就没有第二次了……”甚而,更有细心的网友在某论坛发帖咨询,“今年已具有17年选民资格,应该获得多少张选民证?”从这些网络舆情,引发笔者深思一个问题——在县乡两级人大代表直接选举中,是否“应当发给选民证”?  相似文献   

20.
看到像自己的孩子一样的少数民族特困大学生,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顺利毕业,顺利成长,慈父般的“马老师”能不由衷地感到幸福和快乐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