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物价上涨后,“涨奴”应运而生。不信,瞧这一家子:“菜奴”奶奶,“孩奴”爷爷,“房奴”妈妈,“车奴”爸爸,“卡奴”姐姐,还有“学奴”弟弟。  相似文献   

2.
歪看乱想     
顾桐 《法制博览》2010,(3):72-73
所谓“歪看”,是因为常常躺着读书,不是正形;所谓“乱想”,是因为在历史的断章碎句、轶闻趣事中,又常常走神,所思所得亦不属于正途。记下来,便是“歪看乱想”了。  相似文献   

3.
“大旅游”     
何申  吴清贵 《法制博览》2008,(14):32-33
常听领导讲要把本地的旅游搞成“大旅游”,思来想去却也不明白该怎么个“大”法。日前坐“夕阳红”专列到南边一游,就闹清楚一些,我体会人家当前搞的“大旅游”是:“有组织有计划安排大型团队参加大场地的系列活动。”由此,把诸多小行业做大,且大到吓人一跳的程度。  相似文献   

4.
老舍《茶馆》中有一“黑吃黑”之场景,两个拜了把子的逃兵窜到王利发的茶馆,他们把枪卖了,身携现大洋,想合伙讨一个老婆,正巧撞上两个旧式特务,难免被狠敲一通竹杠。  相似文献   

5.
个人“被就业”了、“被生活”了、“被代表”了、“被幸福”了,我们的国家“被G2”着、“被大国”着,我们就这样生活在一个“被”的年代里。  相似文献   

6.
瑶池 《法制博览》2011,(4):26-27
我是一个“蛋屋”。我的主人是湖南省一个学建筑学的名字叫戴海飞的24岁小伙子,我是他花两个多月时间精心打造的城市“蜗居”。  相似文献   

7.
中国的古代有一种较为独特的奏事方式,因为奏事是在大臣和皇上之间秘密进行的,故而被称为“密奏”。  相似文献   

8.
林鸣  归雁生 《法制博览》2008,(12):41-41
我惊愕地发现,自己正在变成“经济动物”。 最早,这个“光荣称号”是日本人的“头衔”,用以形容他们整天忙忙碌碌,埋头追逐金钱,从不关心世上其他事情的生活状态。很快,该动物批量进口,并迅速成长为职场大军。这种身穿西服、文质彬彬的动物并不在十二生肖之列,而是独立进化的一支。他们每天出没于城市的水泥森林,尽管分工不同,但只吃同一种草——财富。这种动物的表情虽然木讷.对金钱的嗅觉却相当灵敏。平时看报只看经济新闻,看电视只关注股市行情,与亲朋聚会也只谈合作项目。  相似文献   

9.
郭炜 《法制博览》2011,(10):61-61
民间有句俗话:“千穿万穿,马屁不穿”。在中国古代的集权社会,拍马屁更是司空见惯,马屁成为一大奇观。  相似文献   

10.
吴墨 《法制博览》2011,(2):44-45
这个题目我自己都觉得怪怪的,明知故问,仔细斟酌了几番还是觉得就该是这样。说它是因为前些时就对常挂在政府或官员嘴上以及你我他们也自称的大号“老百姓”一词来了兴趣,后忙于其它不知不觉间竞给忘了。日前一朋友评论我的拙作时用了“小老百姓”这样的字眼儿,又勾起我的兴致,遂颇有兴头地玩味儿了一通,开悟了些许,对今后的人生有了新的理解和定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