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七大报告主题强调“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难点在少数民族地区,笔者正是基于这一现实,并进行大量的实地考察和审慎思考,提出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路径,全文从四个方面:一是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现状;二是其突出口;三是其优势;四是其途径进行构思,旨在使少数民族地区早日脱离贫困奔向小康。  相似文献   

2.
治理有效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广西边境民族地区乡村是多民族聚居地区,也是贫困地区、革命老区,生态多样而脆弱,乡村治理面临着组织、发展、文化和激励等方面的困境。进一步加强边境民族地区乡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坚持改革创新,积极探索民族地区乡村治理新机制,强化民族地区乡村治理的生态环境保护功能,发挥乡村文化的治理功能,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形成合力共同推进沿边民族地区乡村治理,是边境民族地区乡村实现治理有效的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3.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民的数量众多。农民法律意识的提升就意味着全民族法律意识的提升,农民的法律意识不高,将会影响美丽乡村建设的进程。提高少数民族地区农民的法律意识,对美丽乡村建设、创建良好的农村法治环境意义重大。在对少数民族地区农民的法律意识进行分析,了解少数民族地区美丽乡村建设中农民法律意识的基本现状,为提高农民的法律意识提供有效的依据,探索一条提高少数民族地区农民法律意识的途径,建设美丽乡村。  相似文献   

4.
推动乡村振兴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尤其是民族地区乡村振兴是我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点和难点,需要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胜利的重要法宝,也是新时代汇聚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的重要平台和手段。通过分析全国及各省市统一战线推进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的路径,梳理出统一战线推进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的特点,即资源整合优势突出、协调推进五大振兴、以新理念引领新发展、逐步趋向品牌化、实现区域协同发展。针对当前工作存在的问题,包括仍有一些群众存在“等靠要”思想、品牌影响力有待提高、部分基层统战工作缺乏创新、基层区域参与度有待提升等,提出不断激发各族群众的首创精神、打造民族地区乡村振兴品牌、进一步创新工作思路、不断完善基层区域参与机制等可行性意见,为统一战线发挥法宝作用,推动民族地区乡村振兴实践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5.
边疆民族地区具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而开展乡村旅游扶贫就是为了利用好这些资源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西双版纳州大渡岗昆罕大寨是乡村旅游扶贫的典型,以该村为例,探讨其旅游扶贫模式的特点、亮点,可以为边疆民族地区乡村旅游扶贫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以认罪认罚试点H市Z区检察院办理的近三年刑事和解案件为样本考察发现,尽管刑事和解已入法多年,但实践表明检察机关对刑事和解制度的适用仍存在程序法、实体法规定不完善,适用范围受限,赔偿标准不统一,和解方式单一,和解协议审查不到位等问题。认罪认罚从宽背景下刑事和解制度的正确适用,应准确把握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与刑事和解程序对刑事司法体系的深刻影响,体系化地推动刑事诉讼程序的改造和衔接,做好刑事诉讼修改后的操作指引与配套措施。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九大做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1]对自然条件差、发展起点低、历史欠账多、城乡差距大的民族地区而言是迎头赶上的重大战略机遇。在实现乡村全面振兴进程中,集"六区"于一身的民族地区,既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和特殊价值,又存在亟须补齐拉长的明显差距和突出短板。本文选取全国民族工作大省辽宁作为主要考察对象,研究探索民族地区特别是散杂居地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8.
法律援助制度以服务社会弱势群体为己任,在改善民生中具有重要地位和独特作用。高校法律援助制度是我国法律援助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众多高校法律援助机构的广泛建立,社会对高校法律援助的认同感也在逐步增强。但高校法律援助机构作为社会非营利组织在发挥其作用的同时,也遭遇到一系列不可忽视的难题,因此,改革现有机制成为我国高校法律援助制度发展的必要。  相似文献   

9.
“法律援助——诊所式法律教育”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的大学生参与法律援助活动,是既缓解了法律援助供需矛盾,又促进了法学教学方式的改革,有利于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但在组织大学生参与法律援助活动方面,目前存在着临时性、理论脱离实际、服务质量等有待提高的问题。把法律诊所直接建在社区,受理各类法律援助模式案例,本文就探索实现法律援助与法学教育有机结合的模式,以期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0.
海峡两岸民商事法律规定内容的不一致,为两岸间越来越频繁的民商事交往的法律适用提供了可选择空间。在解决这种法律适用选择问题上,传统的区际法律冲突途径只关注了法律冲突的表象,未能探究其深层成因。大陆地区处理相关案件的司法实践中出现的新发展,旁证了两岸民商事法律的冲突并非源于根本性的不一致,也昭示了在处理两岸民商事交往法律适用上,探寻实体法路径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1.
刘颖 《海南人大》2012,(11):19+22
本刊讯11月12日至14日,省人大常委会组织省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对海南省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发展情况进行专题调研。调研组由十一届全国人大华侨委员会委员、原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守初任组长,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技术经济研究部部长吕薇任副组长,我省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郝如玉、高之国、李建保、邓泽永、王雄、吉明江、王积权、陈国诚、余永华等组成。  相似文献   

12.
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明确提出建设法治乡村,这意味着法治中国建设的重点和难点转向了农村。德宏州地处边疆,与缅甸接壤,州情独特,农村法治建设至关重要。基于德宏边疆民族地区农村的法治现状,探讨法治建设问题,有助于准确把握乡村振兴战略在边疆民族地区实施中法治这一硬治理的尺度,更好地促进法治、德治、自治三治融合,推动德宏全面振兴,谱写好中国梦边疆篇章。  相似文献   

13.
郭景水  刘袭 《海南人大》2012,(11):20-22
海南的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发展非常有成效,我看了很振奋。孩子们的眼睛都很明亮,我看到了海南的未来!国家海洋局海洋发展战略研究所所长高之国11月14日对记者说。全国人大代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技术经济研究部部长吕薇感慨地说:老师和学生的精神状态非常好。海南的教育有希望,海南的发展有希望。少数民族地区贫困学生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将影  相似文献   

14.
我国《民法通则》、《物权法》对典权问题均无明文规定,但以房屋为标的的典权纠纷在实践中大量存在,我国的司法解释与审判实践中对此给予了确认并用以指导审判实践。我国物权法应在整合过去司法解释、政策规定基础上,以基本立法的形式确立我国的典权制度。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法律援助是一个以大学生为主体的公益组织.通过资料收集、研究分析和问卷调查,可以发现大学生法律援助在实践中存在组织机构松散、经费紧缺、案件来源不畅等多种问题.完善大学生法律援助的组织体系和管理制度,加强应用型法律人才的培养,拓宽资金来源,加强与司法实务部门的联系,能够更好地发挥大学生法律援助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作为乡村政治经济制度变迁的产物,民间组织在我国乡村治理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由于民间组织的成立缺乏必要的审核程序,其质量参差不齐,给乡村治理带来了不少问题。健全法律法规体系、构建科学管理机制、加大政府的扶持力度、建立长效和多渠道的监督机制可以引导乡村民间组织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随着山林地及林产品的大幅升值,民族地区群众因争夺山林地爆发冲突的情况不断增多。通过对广西N县山林纠纷的考察,山林权纠纷产生有着历史、宗族、经济方面的原因,且在纠纷治理上存在着调处队伍建设滞后、司法解决不被群众认可、存在外部干预及群众法律意识不强等问题。作为治理方案,应加快构建山林纠纷长效调处工作机制、加大调处力度,重视民族习惯法运用,加大法制宣传力度等多种方式,将民族地区山林纠纷治理纳入法治轨道,构筑法治化的纠纷治理解决机制。  相似文献   

18.
胡锦涛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的开班仪式上强调:“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认真学习领会这一重要讲话的精神.对于我们正确理解把握和谐社会的内涵,做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工作,加快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脱贫攻坚是党中央、国务院立足中国长期扶贫工作的理论和实践,根据中国已经变化了的国情、民情、贫情做出的战略决策,旨在通过开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从根本上解决影响中国未来发展的区域性整体贫困问题,彻底消除中国大地上存在多年的绝对贫困人口问题。通过积极动员各方力量,运用各种手段,坚持大扶贫格局,协同推动中国减贫事业取得决定性进展。在中国已经变化了的社会主要矛盾下,用超常规的手段和方法加快推动边疆民族地区传统乡村的现代化进程,运用现代化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延伸现代化中国地域治理的边界,加快解决我国区域间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步伐,补齐短板弱项,释放经济社会发展的潜力,释放中国边疆民族地区乡村潜藏的人口红利,加速边疆民族地区的发展,助力我国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际国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①。本文在脱贫攻坚的视阈下,看待和分析我国云南边疆民族地区传统乡村在现代化进程中的现状、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并就其后续现代化路径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0.
民族地区实现脱贫攻坚成果巩固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对于实现各民族共同富裕的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要理论与时代价值。两大战略有效衔接的内在逻辑在于协同推进产业、人才、文化、生态和组织“五位”一体建设,理顺衔接关系,发挥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作用,构建衔接长效机制,创新衔接特色“内核”。尽管推进有效衔接中在党组织核心引领、发展绿色生态产业、铸牢绿色发展理念、提高村民文明素养等方面取得了有益经验。但要看到,依然存在基层党组织核心领导能力有待持续增强、绿色生态产业的规模集聚效应不明显、生态绿色发展的创新意识较为淡薄、村民增收致富的内生动力和能力较为欠缺等问题。为此,应当从持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核心领导能力、加快推动绿色生态产业的高质量发展、积极践行绿色生态创新发展的理念、切实提升村民增收致富的内生动力和能力四个维度着手,稳步推进乡村振兴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