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初查作为刑事立案前的职权行为因为缺乏法律规定而引起学界的争议,特别是初查的性质,对初查性质的界定不同直接决定了对初查程序的完善方式不同。警察机关的初查行为是警察权的性质,而检察机关的初查行为则是法律监督性质。  相似文献   

2.
公安机关初查制度作为刑事立案的前置程序,具有打击犯罪、保障人权、保障刑事诉讼顺利进行的重要意义。初查制度已成为公安机关刑事侦查权的重要方式,但其制度基础却亟待构建和完善。从法律性质上看,初查为行政执法行为,而非刑事侦查行为。初查制度的构建包括三方面的内容:初查制度原则的确立,初查制度程序的设计,初查行为证据的效力。通过监督程序和机动侦查权的设计,对公安机关初查制度进行法律监督。  相似文献   

3.
谢诚 《公安学刊》2005,(6):55-56,57,58
公安机关在刑事立案实践中遇到的立案标准不明问题主要表现为:立案标准与追诉标准不统一;司法解释或相关规范对既遂与未遂规定作双重标准;对情节严重与情节显著轻微无标准.统一的构罪标准对公安刑事立案及提高诉讼效益、对人权保障及刑法的公正实施至关重要.立案的事实条件是"有犯罪事实""犯罪事实有一定的证据予以证明".刑事立案初查的时间应坚持及时性原则.立案初查期间应正确使用调查措施.刑事立案的实质内容是"以事立案".只要能做到"有罪必查、有罪必究",对"以事立案"与"以人立案"的争执就会失去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前,商业贿赂犯罪在我国经济活动中十分猖獗,立案是刑事打击商业贿赂犯罪的第一步。由于商业贿赂案件主客体的复杂性,解析商业贿赂案件的立案管辖,有利于实务部门各司其职,快速、准确地对其打击。侦查人员应掌握好初查的方法,提高初查效率,为后续侦查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初查工作作为检察机关一项重要的立案前置环节,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对案件能否立案起关键的决定性作用。但是,初查工作是一项探索性工作,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会遇到一些难以预料的情况,其本身也存在缺陷和不足,故需对其进行相关的改进与规范。  相似文献   

6.
初查中所收集人证的证据效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德宏 《公安研究》2007,152(6):44-47
初查是立案前必须的步骤,初查中所收集的证人证言和潜在犯罪嫌疑人的罪行供述在不同的权利背景下其证据能力呈现差异。我国现行行政性初查忽视了被对调查对象权利的尊重和保障。初查应归于诉讼行为,其所获得的证人证言和犯罪嫌疑人供述也不应具有当然的证据能力。  相似文献   

7.
依据现有刑事程序规范,电子数据是一种法定证据类型,侦查机关在立案审查阶段具有电子数据初查权。在初查阶段,侦查机关只能采取任意侦查措施收集电子数据,不能使用强制侦查措施。但由于程序规范上的失位、措施运用不当等原因,初查阶段电子数据的收集呈现出立法衔接不畅、类型界限不清、收集方式笼统等问题。追本溯源,应归因于目的与手段的比例失衡。基于比例原则的妥当性、必要性和均衡性的相关要求,应从明确初查程序法律地位的妥当性、明确初查中任意侦查措施的必要性以及调查核实权益保护的均衡性等方面促进该阶段电子数据收集的规范化。  相似文献   

8.
卢乐云 《求索》2010,(2):144-145,14
在深入推进法治建设中职务犯罪立案制度是否具有生命力、域外随机性启动侦查程序是否符合我国职务犯罪侦查规则、立案以前进行必要性调查即初查是否会使立案程序虚置是我国职务犯罪立案制度困惑的三个问题。本文在理性思考的基础上,对有关质疑我国职务犯罪立案制度的观点进行了回应。  相似文献   

9.
初查是立案的基础。边防部门办理毒品案件的特殊性,决定了初查成为边防部门办理毒品案件实践中不可缺失的制度。然而由于现行法律规定的缺失,导致初查在边防部门办理毒品案件中的适用争议较大。立足于边防部门办理毒品案件中初查的现实,对初查的适用予以探析,以期为进一步规范边防毒品案件的办理提供一些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0.
刑事立案作为刑事诉讼的启动程序,有其自身的叙事方式。执法实践中存在的与刑事立案有关的立案标准、立案初查、立案管辖、立案方式、立案公开等问题,需要从现实出发进一步厘清,需要以刑事立案的实践运作状态为基础进一步规范,这对于推动刑事诉讼具体法治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