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警惕印度     
在许多中国人的心目中,对印度的印象也许还是《大篷车》、《流浪者》、大包头的印度兵、以及无休止的种族冲突。近年来,当我们放眼向洋看世界时,我们身边的这个大国却从我们的视线中渐渐淡出了。但是,不甘寂寞的印度用一个“大炮仗”(核弹)震惊了世界,也让中国警醒:我们身边有了一个手握核武器的充满敌意的邻国。我们不搞对抗,但我们必须了解印度已变成一个什么样的国家?印度如何看中国?印度为什么不顾一切要搞核试?…… 四川大学周边国家关系研究室主任张力,是国内为数不多的印度问题专家之一。印度核试前夕,他曾进入印度广泛考察。他的观察也许能使我们更深入地了解印度,更准确地评价印度。  相似文献   

2.
印度是中国西南周边最重要的近邻,其对中国周边战略的身份是综合性的,进而也是中国周边地区战略形势演变的一个常量,这既是由印度的巨大体量所决定,也源于中印整体关系特别是可能长期存在的边界纠纷,还体现在印度对中国与南亚次大陆国家间关系的影响上。但更重要的是,随着印度的快速崛起,其对中国周边战略产生的不可预测的影响正在迅速上升。印度作为中国周边战略形势演变的变量主要体现于三个方面,即中国对印度力量的评估、美国等大国对印度地位与作用的看法以及印度的自我定位都处于变动之中。需要指出的是,上述三大变量的最终驱动力主要来自印度的发展及印度由此增加的力量将用于何种战略目标。因此,印度的何种身份以及在哪些领域对中国而言更为重要,是中国对印度战略的重要决定因素。无论从哪个角度看,印度在可预见的未来都不大可能具有助力中国的正面意义,但中国仍需要从大局出发制定促进稳定的策略,同时也需要做两手准备。一方面印度应该被视为潜在的合作伙伴,中国应致力于促进和塑造与印度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另一方面,亦有必要应对印度将中国视作主要对手而来的各种消极现象,全力遏制将中印关系导向对抗的趋势。  相似文献   

3.
印度未来经济优势在哪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今年年初的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上,"无处不在"的印度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印度与中国的快速发展并列成为论坛的第一议题.印度经济也确实取得了令人赞叹的成就:2003-2004财年印度GDP为6920亿美元,成为世界第10经济大国;世界经济论坛公布的最新<2005-2006年全球竞争力报告>中,印度名列第50位,仅次于中国;其购买力平价达到27780亿美元,位列美、日、中之后成为世界第4大经济体.  相似文献   

4.
印度的能源外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印度经济一直保持高速发展,其公布的经济数据显示,2004年它的增长率高达8.2%,与中国一起被称为亚洲经济的"双引擎".然而,同中国一样,经济高增长的背后是惊人的能源消耗.目前印度的石油日均消耗量达200多万桶,是亚洲地区仅次于中国、日本的第三大石油消费国.能源消耗量的增大和世界石油价格的不稳定,使得印度意识到需要在更大范围内进行能源外交.  相似文献   

5.
3月初,布什对印度的3天访问让新德里兴奋异常,双方就民用核能合作达成的突破性协议被印度总理辛格形容为:“我们今天已经创造了历史,我感谢你。”中国的崛起态势为印度赢得美国的青睐与厚爱争得了机会。面对亚洲两个崛起中的大国,号称“世界上最大的民主国家”的印度,在制度与预期上令美国更加“放心”。这不仅是本次印度在强行引爆核弹之后再次取得美国在核问题上的支持的原因,也是印度今后在中美印大三角关系和大中东民主进程中屡试不爽的王牌。美国在印度核问题上的妥协反映了美国对待大国崛起态度的差别。美国虽不欢迎核俱乐部的扩大,但…  相似文献   

6.
怎样看印度经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国际社会一些学者发表文章和研究报告 ,提出印度经济优于中国、短期内可赶上中国。印度官员称 ,印度几年内将超过中国 ,成为像新加坡那样的发达国家 ,其目标是同美国平起平坐。本文就如何正确看待印度经济做出了自己的分析。印度经济及其发展具有某些优势 :民主体制使经济改革和增长的基础扎实、持久 ;发达的信息技术业 ;强大成熟的私营经济 ;市场化程度高等。落后的农业、改革中的难题则是其经济发展的软肋。中国和印度应该怀着不比高低但求共赢的心态 ,开展健康的竞争。  相似文献   

7.
2003年第四季度,印度的经济增长率创记录地达到了10.4%,超过了过去8年来中国任何一个季度的增长水平。国内开始对我们身边的这个大国给予了前所未有的关注。而在各种比较研究中,必定要提及印度软件业的强大。"中国和印度的软件产业总量差距并不大,中国软件业的总产值甚至超过了印度。只不过中国的软件产品只有10%用于出口,其余大部分都用于国内市场;而印度软件的出口份额占到80%。再加上印度政府、企业口径一致地对外宣传,打造软件业的国际形象,所以其声势远远超过我们。"  相似文献   

8.
印度对华安全认知是多维的,分别涉及到共同邻国、地区和全球安全、中国国防现代化、核不扩散和国际核控制机制等方面.印度对华政策与行为深受其安全认知的影响.中印关系的改善,双边互信的增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印度对中国发展战略的正确理解和对华安全认知的调整.  相似文献   

9.
美刊《中国经济与商业研究》2006年2月号刊登了加拿大康尼斯托加学院商学院迪利普·K.达斯题为《中国与印度的经济--可比部分的比较》的文章。该文认为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和印度以新兴经济大国的姿态在全球经济格局中崛起,两国的经济地位以及融入全球经济的程度都在持续增加,但是,它们对全球经济的冲击力并没有超过其他的新兴工业国家。现将文章主要内容介绍如下。一、中印经济的概述中国和印度有着太多的共同点,两国都是人口大国,两国人口之和占全球人口的1/3,是人类文明的发源地,有着古老的文化和悠久的历史;两国内部的经济多样化特征显…  相似文献   

10.
中国近年来的发展证明,我们在学校讲授的印度穷是因为人口多的理论错了。中国的人口是13亿,预期寿命男69岁,女73岁,年人均收入890美元。这是联合国公布的数字。我们印度人还没有学会怎样与中国人交往。从尼赫鲁当年的“友谊万岁”到1962年蒙受耻辱,从庇护达赖喇嘛及其追随者到吞并锡金,从费尔南德斯口无遮拦地谈论中国是“头号敌人”到瓦杰帕伊总理在西藏问题上相互矛盾的言论,我们对中国的态度总是摇摆不定,一会儿无所顾忌地表示敌意,一会儿又开诚布公地表示羡慕。历史成了我们的包袱,也给  相似文献   

11.
印度是一个充满神话、充满差异的国家.她的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而独特,民族、种族、宗教、语言、人口众多.世俗主义的追求、教派主义的根深蒂固所带给印度社会的影响惟印度独有.而她如今又义无返顾地走在现代化征程上,实现着民族与国家崛起的梦想,由此,她越来越多地吸引着世界的目光.印度教作为印度主流文化对印度社会的影响是本文选择的一个观察印度社会的视角.印度教几乎主宰了印度两千年的历史,虽然在其后的1000多年里,印度的文化逐渐变成了一个熔不同民族、宗教和语言的影响于一炉的综合体,印度文化已经不能单纯由印度教文化体现,但不了解印度教文化的特征,就无法了解印度文化和印度社会的变化.  相似文献   

12.
<正>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如果用莎士比亚的这句名言来描述印度也一点不为过。作为人类文明发源地,印度在不同时期都创造过历史辉煌:孔雀王朝、苏丹王朝和莫卧尔王朝都为印度古文明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进入21世纪,印度被列入了金砖国家成员国,其发展潜力也在受到关注。2015年的5月14日,印度总理莫迪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并借此扩大两国战略合作。印度,让世界的目光再次聚焦。  相似文献   

13.
李益波 《南风窗》2012,(17):80-81
随着大量工程的上马,印度熟练工人明显短缺,大部分工人基本没有受过培训。这些"发展中的问题"曾经在中国也出现过,中国的经验在某些方面也可以应用于印度。7月30~31日,印度发生全球最大规模的停电事件,全国一半地区没有电力供应,其中包括首都新德里和加尔各答等众多大城市,受影响人口达6亿多。印度创造的这一"不可思议的世界纪录"再次表明,落后的基础设施已经严重影响了印度经济社会的发展,成了"大象的软肋"。拖后腿的"铁公机"印度近年来经济增长都保持在8%以上,但是不给力的"铁公机"(铁路、公路、机场,泛指基础设施)成了制约印度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大瓶  相似文献   

14.
印度大国策     
印度的崛起是21世纪的重大历史事件之一。近年来,印度紧锣密鼓的扩充军备,外交势头也咄咄逼人,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2006年,美国亚太安全研究中心安全研究学会教授唐纳德·柏林在《海军作战学院评论》上发表了题为《印度洋中的印度》的文章,对印度21世纪的国家战略做了全方位的剖析。柏林的观点在西方学者中具有代表性。本刊特刊发此文,供有兴趣的读者参考。本文在编辑时有删节,标题和节标题为编者所加。  相似文献   

15.
印度莫迪政府为了振兴国内经济与增强国际地位,在政治、经贸、安全与人文方面积极调整对非政策,推动印度在国际事务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印度强化对非政策是新时期印度大国战略的反映。从近期实践看,莫迪对非新政策有利于提升印度大国信心。  相似文献   

16.
南亚正在形成一个战略罗盘?还是次大陆上仅仅出现了一些值得关注的偶然事件?自从印度总理瓦杰帕伊从中国访问归来,以及巴基斯坦总统穆沙拉夫结束美国之行以来,该地区的战略思想家们就开始思考似乎反向外交的重要意义。3年多来,印度一直努力增进与美国的关系。2003年3月,当时的美国总统克林顿在其南亚之行中,在印度访问5天,而在巴基斯坦仅逗留了5个小时。那时,许多人都认为印美之间已建立起一种战略伙伴关系。好象在过去几十年间,印美关系中从未出现过不和谐,经济与安全政治合作也得到加强。2001年“9.11”事件发生后,持续了一段时间,新德里方面才注意到,华盛顿并非想跟印度携手对付信仰伊斯兰教的巴基斯坦。相反,华盛顿将希望寄托在巴基斯坦当权者穆沙拉夫身上,还派特种部队支持他打击基地组织和塔利班残余势力。  相似文献   

17.
印度童婚渊源悠久 童婚是一种陋习,早已为世人所唾弃.但在当今印度,这种早婚风俗仍依然有在印度教徒中流行.印度童婚始于何时,众说纷纭.有人认为吠陀时期就存在.从公元前1000年左右算起,迄今已有几千年的悠久历史.印度女孩如果到了12岁还未结婚,人们就会感到惊讶.  相似文献   

18.
印度的医疗保障体系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印度是世界上人口仅次于中国的发展中国家,但印度的医疗保障体系在世界上是有名的,它保证了绝大多数人享受近乎免费的公共医疗卫生保障,一般老百姓看病的费用绝大部分是由政府支出,这极大地促进了印度社会的整体发展,同时,对我国医疗制度的改革也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9.
印度"新邻国外交"形成与深化的逻辑起点,缘于对地缘政治安全、区域软实力、地区领导力、大国地位等多重目标的综合战略设计。2014年莫迪上任伊始提出"新邻国外交",外交政策中亲和色彩渐浓,南亚战略作为印度大国战略重要组成,进取性日益突出。但随后霸权主义作风显现并屡屡干涉南亚邻国内政。2017年印度重拾胡萝卜政策,着力搞好与南亚邻国关系。以一个主轴、二个平台、三个支点为路径,印度把对南亚邻国政治、外交放在优先地位,以宗教、文化为纽带加强与邻国联系,提升软实力,试图挤压中国在南亚战略空间;通过积极推进"环孟加拉湾倡议"和"孟不印尼"合作组织发展,应对中国在南亚日益增长的影响力;通过促进次大陆更紧密的连通和整合,欲建立以印度为核心的南亚秩序。考察印度南亚战略新变化有助于我们理解印度政策利益关联,更好地规划和推动南亚区域"一带一路"建设进程。  相似文献   

20.
全球化与印度的工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全球化在印度造成有组织部门的工人减少,而无组织部门的工人大量增加,工人队伍中还出现了知识工人和边际工两大新的力量群体.尽管不同的工人群体面临着不同的挑战,但印度工人作为一个整体也面临着一些共同的挑战.尽管形势不容乐观,但全球化还是促进了印度工人前所未有的新型团结与合作,激发了印度工人的创造力和自我发展的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