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花语     
花草懂语言. 两年前,朋友送我一盆君子兰草. 我对花草没研究,朋友说,君子兰观赏性强,好养,最适宜于室内放养,花草还可抗辐射,放电脑显示器旁吧.  相似文献   

2.
马德 《新青年》2006,(5):32
黄昏来了,天色逐渐地暗下来. 父母下地还没有回来,我便把书包扔在老五子家,跛腿的五婶正好在,她把我扔在炕边的东西往里收了收,顺手从瓷盆里拿出些吃物来给我,我便又一蹦一跳地出去玩.这是我记忆中童年的影像,清新而真切地沉积在了我人生的大幕上.  相似文献   

3.
紫藤的忧伤     
蕙蕙从小就喜欢在紫藤架下捉蝴蝶,看蚂蚁。她是个大眼睛的小姑娘,发梢上系着粉色的蝴蝶结,甜美得天使一般。那时,她身边常常跟着小她三个月的枫,他们都是学校教师的子女,青梅竹马的伙伴。可枫除了顽皮还是顽皮,是个让人头疼的小家伙,他只有在跟蕙一起玩的时候才稍稍老实一些。蕙喜欢在他面前摆姐姐资格,枫却从不肯叫她一声"蕙姐"。他们一起在紫藤萝下度过了无忧的童年。后来,蕙的父亲调到城里的中学,他们就分开了。  相似文献   

4.
兰花啊,兰花     
那是在"疯狂的君子兰"年代以后,友人送给笔者一盆小小的兰花。对此,我十分珍惜。在不大的花盆里,兰花只有两片长三寸,宽半寸的叶子,短小精悍,落落大方。我把它摆在向阳的窗台上,并给予精心的照料。时而换土,时而施肥,时而浇水,时而日照,全家人都为此忙个不停。……无非是想早日看到那优美的,高雅的花朵。尔后,两片叶子倒是越长越长,越长越宽,花朵却没有一点点踪影。第一年就这样稀里糊涂地过去了。邻居们说:"只有两片叶子是根本长不出花朵来的,应当先多长叶子才有希望!"于  相似文献   

5.
家有叶艺兰     
朋友姗姗是位养兰专家,她家阳台上养了不少兰花,其中有我最喜欢的叶艺兰.每次去她家玩,望着阳台上迎风招展的兰草叶片,我就心旷神怡.去年夏天,姗姗去日本旅游.说是旅游其实是想去日本的兰苑欣赏叶艺兰.旅游归来后,我在酒店为她接风洗尘.席间,姗姗大谈特谈日本叶艺兰.那之前,我对兰花并无研究,仅仅只是喜欢而已,家里也只有一盆下山的艺草.  相似文献   

6.
电脑每增加一项功能,人类便走近更大的烦恼。这是我从遥远的方位,判断电脑的一句不用置辩的箴言。电脑从来不曾为人类的祥和增添任何的内容,无情界是一个蕙莸杂处、不辨是非、怪力乱神的处所,而不是一个众芳所在、清心寡欲、风调雨顺的圣址。  相似文献   

7.
草色青青     
父亲是英国人,因此,我一直以为热爱园艺、喝杜松子酒、钟爱炸锅油糕和战争类电影是流淌在我血液里的天经地义的事。我最近得到了一个测试我的理论的机会。我们搬进了新房,有生以来我第一次拥有了一个小花园。刚开始的几个星期,我对花园不理不睬。很显然,热爱园艺的第一阶段都是自我否认。当我做了一番自我检查后,我们家的草坪早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了。草坪上的草皮成了三叶草接管后的受害者。埃德却觉得这不是什么问题。他指出,三叶草比草坪上的草皮看起来更加厚实而且颜色也比从前绿了不少。“我看把三叶草割短,就当是草坪吧!”埃德把三叶…  相似文献   

8.
爱与伤害     
五月初,家里养了两年的那盆铁树冒新芽了.铁树开花是好兆头.先生以为,这树跟人一样,孕育新生就得增加营养.于是给铁树又是施肥,又是浇水.那新芽日见长长了,只是原先的叶子却渐渐发黄,一副半死不活的样子.先生断定是营养不够,又继续给它施肥、浇水.最后叶子黄得不能再黄时,铁树便死掉了.后来,先生从有经验的人那里得知,铁树很贱,即使是开花长叶,也并不需要多少水分和肥料,当树出现病态时,只要用烧红的铁条将树捅个穿心,铁树便会重新焕发生机.  相似文献   

9.
马德 《新青年》2006,(7):61
一 前几天,电视里播放一个关于西部的片子,其中的一个片断吸引了我. 画面板简单:满眼荒凉的山峁上,疏疏落落地长着一些草,有几只羊,神情专注地埋首于草丛中,还有几只,气定神闲地站立在半坡上.再高的山腰处,伏着几缕烟几缕雾.峁顸,两个放羊的娃子,正赤着膊,腾挪跌宕,打斗着……  相似文献   

10.
最近两年,我一直在研究东盟五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和泰国)的能源计划及其前景。这一方面是我对该地区长期研究兴趣合乎逻辑的延续,另一方面也是因为这五国虽然在地理上是近邻,社  相似文献   

11.
养植绿     
正那是一次学生会活动,收集废旧电池换绿植,鼓励师生的环保行为。同行的女同学大多选择有花的植物,丁香一类芬芳四溢的,最受欢迎。而我,选择了一盆仙人掌,比拳头略小的一个刺球。因为觉得它可能好活,我怕较弱的美艳到了我手里会短命。如我所愿,小刺球陪伴我到毕业典礼。我把它送给了同寝室的闺蜜,那个当时选择了丁香的舍友,那个两周就养死了丁香的姑娘,说这个球是我们宿舍的吉祥物,是我们友谊的见证。我在家里养了一盆绿植。第一次在花市看见它  相似文献   

12.
虽然闻名诗集《蕙的风》,且背诵其中名篇已久,但拜识汪静之老人,却是在1981年夏,当时我去沪、杭拜访老作家、诗人,在杭州望江路9号拜访汪老及其夫人绿漪,其子翻译家飞白协助接待。此前,我虽读过他所译俄国、苏联诗集多种,知他在广州军区工作,却是初次相见。汪老满头  相似文献   

13.
家里多了个伪农民钱多多最近迷上了去开心网偷菜当伪农民,半夜三更不睡觉,两眼放光的盯着人家种的几个萝卜,几棵白菜,而且乐此不疲.最可气的是这人出差在外,心里惦记的不是我,而是惦记着上网偷菜.凌晨五点,正在睡梦里去马尔代夫度假的我,心旷神怡的欣赏着美丽风光,却被他煞风景的用电话叫起来:"甘甜甜,我在酒店,上不了网,麻烦你现在上网帮我偷几棵菜吧!"  相似文献   

14.
《新青年》2002,(7)
细雨姐姐:你好!我是一名普通的高中生,我这几天很烦,因为我的朋友在背后说我的坏话。我来到这所高中以后,认识了几个高年级的男孩,他们对我很好.平时我们见面打个招呼、聊聊天.只能算是普通的朋友吧。可是.有一天上完晚自习我去洗手间的时候,意外地听到其中的两个男孩在隔壁说我的坏话.而且话里还有很难听的脏字。我气坏了,真不知道为什么,我把他们当成了朋友,他们却这样出口伤人。  相似文献   

15.
韩国之游     
现在因公或因私出国都已司空见惯,不像在改革开放前被视为“高不可攀”了。 五月下旬,几位老朋友知道我已退休赋闲在家,就邀我“到韩国玩儿几天吧!”。我原以为不过说说而已。“这么短时间,能办成吗?”因为当时离出境日期只剩三四天时间了。谁知两天后,朋友通知我“后天就走了,准备行囊吧!”  相似文献   

16.
2003年4月7日,在浙江绍兴柯桥举行的浙江省第二届兰花博览会上,来自绍兴兰花世家金定先的一盆名为“越州之光”的蕙兰,以120万元的天价,成为本届兰花展的“花王”。一盆看似不起眼的兰花,竟身价百万,贵过一辆奔驰轿车,而当初几百元买进的兰草,两年后摇身一变,价位竟涨到了160倍。业内人士据此预测,兰花养植  相似文献   

17.
自从《拉丁美洲丛刊》开展对拉丁美洲国家社会性质问题的讨论以来,不少同志提出了很多有益的见解。这里,我想就安第斯五国的情况谈谈对这一问题的几点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18.
难忘锁嘉     
魏鹏 《新青年》2005,(4):34
听锁嘉说,她是学机电专业的。那时,她是中国矿大的学生。其实,我也只是那时才见过锁嘉一面,也许是因为那是我第一次乞讨吧,这一面就让我久久难忘。记得那是上个世纪80年代,有一次,我在徐州新华书店买了几本鲁迅的小说和艾青的诗歌之后,再掏,掏遍了所有的口袋,也掏不出一块钱了。那时,从徐州乘班车到睢宁的车票,只需两块钱,有了两块钱,我就可以乘车回家了,然而我到哪里去弄这两块钱呢?我背着一只草绿色的军用书包,包里除了几本书之外,没有一点吃的东西。肚子“叽哩咕噜”地叫个不停,饿得我连在街头徘徊的力气都没有了。这些我还能够忍受,因为…  相似文献   

19.
雨臣 《新青年》2013,(8):62
都说"单反穷三代,苹果毁一生",作为一个身边无数白富美、高富帅好盆友却经常徘徊在贫困线的女屌丝,我自以为聪明的绕开了种种让我可能陷入"卖肾门"的任何兴趣爱好及产品,包括以上两种。那日在我抱着我的小华为祈求着赵公明大人从天降吉祥的时候,它颤抖了一下。当然不可能是财神真的显灵了,而是阿里巴巴的消息提示。"您的监听耳机已经发货。"  相似文献   

20.
访欧趣闻     
受欧洲有关方面的邀请,我于去年夏天,对法国、比利时、荷兰等国家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文化交流访问。在感受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与碰撞的同时,也经历了一些奇闻趣事。列宁属于全世界在荷兰桑达姆的民俗村,我走访了一个工艺美术品商店。接待我的是一个名叫“伯娜”的女士。其实伯娜的名字很长,很不好记,于是我就取了其中最好称呼的两个字,伯娜很高兴。她的商店里陈列着几枚列宁的纪念章,我说,我想买这几枚列宁像章,伯娜说,这是我自己的收汽用非卖品。我说,“你有几枚呢,就卖给我一枚,你可以卖高价,我不在乎。”伯娜说:“这是一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