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反刍兽的瘤胃内含有大量的微生物与纤毛虫,饲料进入瘤胃后进行着一系列复杂的生物发酵过程。当瘤胃内环境恒定时,复杂的生物发酵即会正常进行;当疾病时,将会发生较大的变化。国内外对牛的瘤胃内环境研究较多,而对奶山羊研究极少,仅Ogra,J.L.等(1982)对奶山羊瘤胃内纤毛虫的计数作过研究。为给奶山羊瘤胃疾病诊断提供依据,我们对66只奶山羊瘤胃内环境几项生理生化指标进行了测定。  相似文献   

2.
国内有关水牛瘤胃内环境的研究尚少有系统的报道,仅见于个别资料,且测定条件比较特殊。为了探讨水牛瘤胃内环境的变化情况与营养状况和发病机理之间的规律,比较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牛的差异性,为进一步提高水牛的饲养管理和对疾病的诊断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我们对邵东地区临床健康水牛瘤胃液的颜色、气味、沉渣、粘稠度、pH值、气体发酵强度、纤毛虫活率和活动性以及纤毛虫数量等进行了测定。现将测定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反刍动物在消化生理方面,有别于其他动物的功能就是前胃消化,特别是瘤胃消化即瘤胃发酵。瘤胃消化的实质就是微生物学消化。研究表明,一  相似文献   

4.
黄牛前胃弛缓和瘤胃积食临床上多见。据报道,瘤胃pH、纤毛虫与瘤胃消化功能有着密切关系,当前胃疾患功能障碍时,甚至在患畜尚未表现出临床症状以前,瘤胃内环境就发生了相应变化。但有关这方面的资料国内至今尚无系统报道。为此,笔者对黄牛前胃弛缓和瘤胃积食时瘤胃pH,纤毛虫数、活率,虫体大小比率进行了测定。 (一)材料和方法 1.材料来源:1981年9~11月于驻马店地区兽医院以就诊病牛为对象,经检查确诊为前胃弛缓和瘤胃积食后采样。正常牛系采用健康无消化系统病的黄牛。 2.测定方法:部分黄牛按张文龙法(见《山东畜牧兽医》1980年第3期,22~24页)用金属注射器于左肷下角处抽取瘤胃液,部分黄牛按中村良一法(见日本《家畜内科诊断学》第265~268页)用胃导管经鼻腔  相似文献   

5.
本实验采用放射受体分析测定水牛瘤胃细菌及纤毛虫孕酮受体(PgR),其量用fmol/mg蛋白表示,作Scatchard图求其解离常数Kd。结果为:水牛瘤胃细菌PgR和纤毛虫PgR的最大结合容量分别是412.61±35.60和39.84±8.66fmol/mg蛋白;而其Kd值分别等于2.79±0.33×10~(-9)和8.46±0.50×10~(-11)M;此两种来源的受体与孕酮的结合表现出明显的专一性并随配基浓度的增加出现饱和。纤毛虫PgR的Scatchard曲线上凸,提示其与配基的结合较为复 杂,可能存在正协同效应;而细菌PgR与孕酮的结合较为均一,表现为其Scatchard曲线典型。竞争结合分析结果显示17β-雌二醇,皮质醇及睾酮与细菌PgR无交叉反应,醛固酮对之有微弱的竞争结合作用;纤毛虫PgR对皮质酮和醛固酮均有一定程度的竞争结合能力,但不结合17β-雌二醇和睾酮。  相似文献   

6.
将 4 9只 7~ 8月龄绵羊分为试验组 (31只 )、对照组 (1 8只 ) ,于出栏前 3个月左右对试验组绵羊肌肉注射抑生长素基因工程活载体疫苗。在 90d试验期内 ,试验组绵羊只均增重 2 .76kg ,日均增重 30 .7g ,对照组绵羊只均增重 0 .95kg ,日均增重 1 0 .6g ,试验组比对照组每只绵羊净增1 .81kg ,日均净增 2 0 .1g ,组间差异极显著 (P <0 .0 1 )。说明抑生长素基因工程活载体疫苗对提高绵羊生产性能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自从Suttle(1974)提出硫钼酸盐是引起反刍动物钼中毒或钼诱导铜缺乏症的主要致病因子以来,很多学者对硫钼酸盐在反刍动物体内对铜代谢的干扰作用作了大量研究,Gooneratne(1981)、王宗元等(1990)还分别用四硫钼酸盐和三硫钼酸盐治疗实验性绵羊、山羊铜中毒,王宗元等(1988)进一步研究提出硫钼酸盐作为铜的解毒剂在体内主要  相似文献   

8.
反刍动物瘤胃内抗蠕虫药控制释放技术是一种新的给药技术。由于其连续或脉冲式长时间自动释放药物,可使放牧反刍动物在放牧季节新侵袭幼虫被杀死在性成熟之前,因而不仅有效地控制了由寄生虫引起的腹泻、肺炎和营养不良,而且较大地减轻了虫卵对草场的污染,较好地解决了寄生虫反复  相似文献   

9.
绵羊瘤胃内厌氧菌的分离和鉴定王良娟,马勋,靳万贵,秦学敏,周霞,王晓兰(新疆石河子农学院832003)我们从绵羊瘤胃内分离出8株厌氧菌,用厌氧菌的GAM肉汤培养物,进行气相色谱测定,根据各厌氧菌的革兰氏染色特性和培养物代谢产物的气相色谱法分析及生化反...  相似文献   

10.
(一)试验方法 1983年11月11日,用10只健康新疆良种细毛羊(其中8只事先安装永久性人工瘤胃瘘管)进行试验、受试前每2~4小时测定一次呼吸、体温、脉搏;瘤胃pH,挥发性脂肪酸;瘤胃总蛋白、氨氮;纤毛虫数、活力;血常规、血氨、血浆CO_2结合力;尿pH、尿蛋白、尿酮体等,连续一日,以确定正常值。然后将10只羊分5个剂量级组。从瘤胃瘘管或以胃管灌入黄豆粉糊、每隔2~4小时测定一次上述各指标。直至确信所有受试羊的临床表现及所测指标趋于正常时为止,并作记录,共持续4日。共作两次试验,第一次用10只试验羊,1号羊体重54.1kg,饲料黄豆粉剂量为50g/kg,总剂量为2.705kg,2号羊体重55kg,饲喂黄豆粉50g/kg,总剂量为2.75kg;3号羊体重55kg,饲喂黄豆粉剂量40g/kg,总剂量为2.2kg;4号羊体重43kg,饲喂黄豆粉剂量为40g/kg;总剂量为  相似文献   

11.
捻转血矛线虫寄生在山羊、绵羊、黄牛、鹿及骆驼等反刍动物的第四胃,偶见于人和猪的小肠,可引起捻转血矛线虫病,有很大的危害作用。本病呈世界性分布,国内亦见于全国各地,尤其在一些牧区的羊群中流行严重,对山羊、绵羊的感染率达70%~80%以上。用特效的化学驱...  相似文献   

12.
笔者认为,反刍动物瘤胃酸中毒,实质是动物食入过量谷物,引起瘤胃内环境异常改变,导致以瘤胃为主的全消化道急性脱水,使患畜发生脱水性休克。由于洗胃疗法可向患畜体内供给大量水分,立即中断脱水,所以治疗效果比较理想。 (一)治疗效果 我们在临床上用洗胃法治疗瘤胃酸中毒自然发病羊79例、牛99例,其中羊7例、牛9例,治疗无效死亡外、其余162例全部康复,对羊的治愈率为91.2%,对牛的治愈率为90.9%。除对有窒息危险的个别病例,在洗胃前静脉注射3%双氧水100~200毫升与25%葡萄糖1000~2000毫升混合液外,对绝大多数病例,只单用洗胃疗法而治愈。与其他疗法比较,洗胃疗法具有见效快、疗程短、花钱少,治愈率高,不留后遗症等优点。  相似文献   

13.
六十年代世界绵羊总数及羊毛产量均有增长。绵羊总数1968/69年度为10亿多只,比1958/59年度增加10%;羊毛产量(污毛,下同)1968年为280万吨,比1958年增加13.6%。 世界绵羊数亚洲和大洋洲较多,亚洲绵羊占世界绵羊总数的25.1%,大洋洲占21.4%;羊毛产量以大洋洲为最高,占世界羊毛总产量的43%。世界及几个国家的绵羊数和羊毛生产情况,详见下表:  相似文献   

14.
瘤胃瘘管是研究反刍动物消化功能、微生态环境、生理生化指标等常用的试验手段。通常安装瘤胃瘘管采用单切口法,即在动物左肷部三角区内造一圆形切口,并在圆形切口上缘垂直圆环造一直切口,放入瘘管装置后再缝合直切口。此方法简便易做,但创口愈合欠佳,几乎都会感染,...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有大量国外资料报道了一种用于反刍动物驱虫的兽药新制剂——瘤胃缓释巨丸剂(即控释系统),而且有几家公司已开始批量生产,投放市场,如Pfizer公司生产的酒石酸莫仑太缓释巨丸剂,Merck公司生产的伊维菌素缓释巨丸剂,Syn-ter公司生产的亚砜咪唑脉冲释放丸等。 控释系统(controlled release System)全称为控制释放给药系统(controlled release Drug Delivery System)。它的最大特点是将该装置长时间停留在反刍动物的瘤胃中, 以恒定的速率向外释放药物。这不仅延长药物在体内的作用时间,而且也不会受饲料和饮水的影响,在常规管理条件下,可减少大量的劳务成本,尤其对半衰期较短的药物,可以维持较长的血药浓度,有效地达到控制  相似文献   

16.
由于球虫的寄生常常引起羔羊大批死亡和生长发育受阻、生产性能下降。我们为了摸清陕西省绵、山羊球虫的种类、分布和感染状况,于1986年5月~10月份采集了200只山羊和100只绵羊的材料,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7.
本文旨在筛选出特异性的绵羊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ovipneumoniae)分子检测靶标,利用全基因组BLASTn筛选出绵羊肺炎支原体特异性蛋白基因序列,再运用NCBI线上Primer BLAST程序,选择G/C含量较高的4个靶基因设计11对引物,通过引物筛选和反应条件的优化,成功筛选到一对针对靶标728序列的特异性引物728 2F/2R。用该引物对53株绵羊肺炎支原体菌株、15株其它支原体和18株常见反刍动物细菌的DNA进行扩增,并对27份临床样品进行检测。结果显示,7282F/2R只能从绵羊肺炎支原体菌株DNA扩增出288 bp目的片段,且具有良好的敏感性,与已发表方法相比特异性更好,更适合于绵羊肺炎支原体检测。  相似文献   

18.
(一)方法 用胃管采集关中、汉中健康成年黄牛和水牛的瘤胃液,将开始的部分弃去后取50~100毫升,测定pH值。滴管吸取瘤胃原液一滴于载玻片覆以盖玻片,置80~100倍显微镜下观察纤毛虫活动力和活率;活力以“强”、“弱”、“死”记录,活率以2~3个视野的百分比计算。纤毛虫计数,先按江苏农学院等的方法进行,即将瘤胃液用两层纱布过滤,吸取20毫升滤过的胃液混于20毫升50%福尔马林内,然后再吸取1毫升稀释的胃液加入9毫升30%甘油内,轻摇匀后再吸取1毫升甘油稀释胃液装入计数室内,置80倍显微镜下随机计数20个视野,计算其1立方厘米(即1毫升)之纤毛虫总数。1978年改用日本内野富弥等  相似文献   

19.
肠毒血症主要是绵羊的一种由产气荚膜梭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目前国内除有绵羊、山羊,野生动物仅见有马鹿的报道外,驯鹿的病例尚未见到。我园1987年8月间,有2只驯鹿发生肠毒血症抢治无效死亡。有关情况报道如后。 (一)病的发生与治疗 1987年8月10日早,1只当年4月从山里购入的3岁母驯鹿死在圈内;8月15日,我园自繁的2岁公驯鹿突然发病。症状:浑身颤抖无力,走路不稳,倒地,呼吸急迫,喘息,胸腹随呼吸而剧烈起伏,触摸皮肤和头部表现敏感,很快转入昏迷状态。心率达220次/分,心音高朗,节律不齐,呼吸音粗厉如风箱,45次/分,体温39.7℃。采用消炎、解毒、解痉、强心的方法进行抢救。发病1小时40分钟,瘤胃内迅速产生大量气体而膨胀严重影响呼吸和心跳,进行瘤胃穿刺放气,并直接通过放气针对瘤胃注入消炎止酵剂。晚6时病情有所缓解,逐渐恢复知觉,出现饮欲和大口吞泥沙的异嗜现象。晚10时自行站起,在圈内盲目走动,多汗,步态不稳,但意识清醒。走路时有低头弓腰、收腹等动作,似有腹痛。经解痉镇痛无效,次日上午死亡。  相似文献   

20.
对贵州省38个县633个乡(镇)的1121头耕牛(黄牛366头,水牛755头)用蠕虫学局部剖检法在其中45头牛的瘤胃内检出巨盘腹袋吸虫(Gastrothylaxmagnadiscussp.nov.),总感染率为4.01%,在不同性别的黄牛、水牛无显著差异,而与年龄呈正相关。该吸虫的感染有明显的季节性和地域性,主要分布于潮湿低洼地区。另剖检768只山羊和91只绵羊,均未发现该吸虫感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