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路子靖 《前沿》2011,(12):131-134
交通是一个区域发展最基本的条件,决定着一个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程度。近代闽南地区传统的水路运输主要依靠木帆船,陆路依靠肩挑背负。新式交通工具轮船、汽车的出现,提高了运输效率,增加了商品流通的速度,促进贸易的发展,但它们并没有成为主导的运输方式,这使得区域内部只能保持脆弱且缓慢的联系。从中可以窥出交通近代化的艰难进程。  相似文献   

2.
王红丽  陈恩虎 《求索》2010,(3):226-228
巢湖流域自古水陆交通发达,近代则形成一个新式水陆交通网络,区位优势愈发彰显。近代水陆交通在农产品商品化的提高、工矿业的兴起和商业贸易的繁荣等方面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有力地推动了经济开发水平的提高,区域经济开始由传统向近代转型。但由于缺乏良好的社会生态环境,近代交通的运输功能无法得到充分发挥,区域经济发展态势欠佳,未能迅速纳入现代经济的运行轨道。  相似文献   

3.
古代四川是一个手工业发达的地区,到了近代手工业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和新的变化.这一发展变化主要表现为手工业产品的多元化,市场的多极化及商人资本作用的变化.与外部市场联系的加强和技术的进步则是产生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近代四川手工业的变迁对农村经济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不仅促进了农村经济结构的优化以及商品经济的发展,还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成为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  相似文献   

4.
蒋洁 《传承》2014,(3):140-141
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洋务派以"自强"和"求富"为目的,掀起了一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改良运动,自此中国迈开了近代化的第一步。洋务运动带来了思想解放对中国近代工业、教育、思想观念等三个方面的影响,从而进一步昭示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社会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乔珍明 《传承》2010,(33):162-163
秦汉时期,贺州是广西最先接受中原文化、开发最早的地区之一。但是,到了唐宋由于主要交通干线的向东转移和向西扩展,贺州在广西乃至整个岭南的地位都逐渐下降。从其历史来看,交通是影响其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当前,贺州交通基础设施取得了五个方面的突破,是沟通东西南北的重要通道。贺州崛起指日可待。  相似文献   

6.
晚清民国的成都是现代川菜菜系的发源地与演变中心。成都的满族和回族人口也影响到了现代川菜菜系在成都的定型、发展和走向成熟的历史进程。满族、回族等少民族饮食文化推动了近代成都饮食业的发展,从原料选取、烹饪技法、菜品制作、筵席内容等方面给现代川菜菜系以影响。生活在成都的满族、回族等少数民族的饮食习俗为成都市民的饮食生活增添了新的内容,带来了新的饮食品种,大大丰富了成都川菜中的面食、糕点、小吃的内容。  相似文献   

7.
回族自元代入迁广西以来,以其较为活跃的政治参与、相对发达的工商经济,以及富于民族特色的文化教育为广西城镇社会注入了新的积极因素,在广西城镇社会从传统走向现代的历程中发挥了重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张贵银 《人民论坛》2013,(12):182-184
16世纪的宗教改革直接导致了罗马教会的分裂,路德使人获得精神上的真正自由,使自由精神、理性精神深入人心:加尔文的新教伦理思想成为资本主义的精神,论民政的思想成了资本主义宪政的基本内容;英国的宗教改革对英国民族国家的崛起、资本主义政治经济的发展以及对近代自然科学、实验科学的兴起,都起了直接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制度变迁理论认为:制度创新或变迁的动机来源于经济主体追求更大的利益。在中国进入近代化以后,特别是20世纪以后,知识资产逐渐成为了私人权利。推动近代中国知识产权制度变迁的因素包括:外部压力、阶级推动和市场变化。  相似文献   

10.
黄庆林 《求索》2012,(7):199-201
在列强的步步紧逼之下,近代中国的民族文化心态也在慢慢发生着变化,从自大转向自卑,甚至部分人产生了崇洋媚外的文化心理,凸显出近代中国文化转型过程中的多重变奏。  相似文献   

11.
近代以来中国志愿服务的变迁,可以分为近现代和当代两个历史阶段,且能始终紧扣时代发展的主旋律,在多重动力的综合作用下,沿着先"民间",后"官方",再"官方为主、民间为辅"的社会服务事业的变迁轨迹,呈现出断裂与延续并存的变迁景象。可以预测,随着中国社会逐渐由传统向现代转型,志愿服务将会成为由政府、民间协同推进的一项专业化、职业化和时代化的社会福利活动。  相似文献   

12.
1876年设立的琼海关,作为一个半殖民地性质的机构,它给海南社会带来的是双重影响.一方面,海关的设立使海南门户大开,海南传统经济遭到摧残,越来越多的海南人民被迫背井离乡到国外谋生.另一方面,外国资本主义在摧毁海南传统经济的同时,也催生了海南原来所没有的新的经济因素,海南社会因此发生了一定的变化,海口也因为琼海关的设立而...  相似文献   

13.
近代中国社会的主流学问观经历了一个由以儒学为核心的传统学问观向以“文理之分”为特征的新型学问观转变的过程。这个过程曲折而艰难,但无疑体现了时代的进步。另一方面,学问观的嬗变也引发了“重理轻文”等新的问题。要树立科学学问观,必须摒弃源于经世致用思想的实用主义价值观和学术研究中的急功近利心态,坚持既重视科学素质的养成和人文精神的塑造,又注重科学事业本身的发展和科学传统的培植。  相似文献   

14.
李仁卿 《求索》2011,(1):66-68
实现工业化,使中国由一个贫穷落后的农业国变成一个富裕先进的工业国。这是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就开始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而如何对待私营资本主义近代工业又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建国前夕,毛泽东曾明确提出要"在新民主主义社会中大量发展公私近代工业"。而建国后,毛泽东对"发展公私近代工业"的认识发生了变化,在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选择上,最终明确要求私营资本主义工业在中国绝种。研究毛泽东的这一认识变化,对于我们今天探索新型工业化道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正确对待资本主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邢建榕 《传承》2010,(19):58-60
工业革命以来各种物质文明的进步,包括食品、服饰、住房、日常用品诸多方面,就其对人类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社会结构、思想观念的影响显著性而言,大概没有任何一项可以与交通工具现代化相比。交通工具的现代化,轮船取代帆船,火车、汽车  相似文献   

16.
周卫 《长白学刊》2007,(5):137-138
鸦片战争不但对中国近代社会造成严重的危害,同时也使中国近代社会历史的发展偏离了原来的历史轨迹,把中国推向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一特殊的历史发展时期;而鸦片战争的结局则决定了资本主义在中国注定是短命的并带有浓厚的附属性,预示着领导完成中国民主主义革命的使命必然落在了即将诞生的中国无产阶级的肩上。  相似文献   

17.
谢春 《求索》2006,(12):172-174,196
中国新兴木刻运动肇始于十九世纪二十年代末。作为主要倡导者的鲁迅先生,为了推动其在中国的繁荣发展,从多方面作出了不懈的努力,对中国革命和中国新兴木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内蒙古政报》2005,(12):21-24,25-26
为了进一步发挥城镇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带动和支撑作用,实现党的十六大和自治区第七次党代会提出的战略目标,根据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加快城镇化进程的决定》(内党发[2003]18号),对我区完善城镇体系、推进城镇发展提出如下意见。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恩格斯对近代国际法的丰富和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在国际法基本理论问题上有所突破;对战争与武装冲突法提出新见解;对指导国际关系的国际法原则有新看法;主张建立体现公平正义的国际法律新秩序。  相似文献   

20.
马卫红 《传承》2009,(4):124-125
女佣阶层是近代中国社会出现的一个特殊的职业女性群体,是伴随着中国社会由封建社会向半殖民地半封建化而由旧时的奴婢而转来,其实质是"奴性"的消退,"佣"质的突出。尽管在女佣的身上还有或多或少保留着一些奴婢的特征,但是时代的特点已经明显地反映出来,她们一般具有人身的自由,是被雇用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