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信息网络化对党建理论宣传的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在对我国经济、文化、科技和社会发展产生巨大推动作用的同时,也对我国传统的信息传播方式,对马克思主义传播阵地提出了严峻挑战。各种思潮在网上相互激荡,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利用网上的优势,对我进行前所未有的政治、经济、文化思想渗透。面对以网络为手段的西方敌对势力的“西化”、“分化”图谋,我们党能否不断改进领导方式和工作方式,抢占网络阵地的制高点,有效地向全党灌输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信念,这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我们对网络技术的认知、把握和利用。  第一,要顺应网络信息技术发展的总趋势,…  相似文献   

2.
网络文化对民族文化的挑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特别是因特网的日益普及,带来了独特的网络文化。网络文化虽可使不同民族的文化得到广泛交流,但由于因特网上“文化侵略”“文化霸权”的问题越来越多,造成了相对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出现了片面的“文化同质现象”。一、网络文化对民族文化的挑战1、非英语国家的文化受体面临着英语文化势力的“侵略”。众所周知:语言、文字是一个民族的存在标志,也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根基。当两种“异质文化”发生碰撞时,其最终意义并不是军事的、地域的,而是文化的。通常表现为一种语言文字对另一种语言文字的吞…  相似文献   

3.
发展新兴文化业态 推动产业结构升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数字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应用与普及,带来了文化生产、文化传播和文化创新的重大革命。以数字技术、互联网技术、信息通讯技术为主要特征的现代科技,与文化产业相融合,打通了通讯、传媒、娱乐等多个领域,融合了影视、报刊、图书、移动通讯设备等多种载体,不断催生出新兴文化业态。文化产业与互联网融合、对接,衍生出网络游戏、网络视听、网络出版、网络动漫、网络文学、  相似文献   

4.
随着网络化趋势的扩张和凸现,所隐含着的一种不易为人们所觉察的“网络文化殖民”的结构和特征也开始慢慢地显露出来。 应该看到的是,今天的因特网无疑带有明显的美国味道。正如著名的“网络精英”埃瑟·戴森所指出的那样,“美国文化与网络文化的微妙交织是一个很大的谜团。”它们不仅在技术上显示和奠定了美国强大的网络技术优势,而且也在很大程度上建构出了美国在网络上的文化优势或“文化霸主”地位,从而使得现行的网络文化空间表现出了  相似文献   

5.
网络不仅给企业带来丰厚的收益,而且使企业管理活动在虚拟社会中进行了重新整合,孕育了新的管理理念。随着企业网络建设的普及和深入,对企业文化影响日益深远,在企业网络建设中,通过解决“为什么要建设”,“建设什么”和“如何建设”等问题,企业网络已经超出了其技术层面和管理层面,形成了企业网络文化。  相似文献   

6.
张军英  李骁 《前沿》2005,(9):46-49
21世纪,科学的发展使各学科间的交叉渗透势在必然。生命科学的发展对网络技术提出愈来愈高的要求,并对网络技术的发展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由于计算机、网络以及由此引导的信息科学的快速发展,利用信息技术剖析生命现象的本质就成为生命科学工作者关注的焦点。本文拟从哲学的视角来观察和分析生命科学与网络技术的“联姻”,并对今后生命科学与网络技术的发展趋向给予“关注”。  相似文献   

7.
网络技术带给人类信息技术革命同时也发挥着重要的文化育人功效,直接影响着社会大众的思想和行为。网络文化能激励教育主体树立正确网络价值观和认知观,通过组织协调融合多元文化,完善网络法律监管体系建设,引导网民公正理性参与网络文化生活。  相似文献   

8.
现代科技迅猛发展,信息技术、网络手段、数字化趋势给中国文化产业带来了革命性变化,以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网络游戏、数字出版等为代表的新兴文化产业正在蓬勃兴起。2011年11月中旬,上海市政协举办了“本市新兴文化业态发展情况”年末专项视察,委员们来到了上海张江国家数字出版基地,先后视察了上海聚力传媒技术有限公司、盛霆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上海版权交易中心和动漫博物馆。委员们还参加了。本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情况”年末视察活动。  相似文献   

9.
网络文化的哲学视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社会物质生产是一切社会现象产生的基础这一基本观点来看,网络文化就是以计算机互联网和现代通讯技术为基础,以虚拟网络空间为存在形式的现代新型文化形态,这种文化形态是对现代社会经济、政治和社会心理发展状态的反映,也是对现实文化和传统历史文化的再造和继承。不能把网络文化理解为“网络时代的人类文化”,也不能把网络文化仅仅理解为对“网络经济和网络政治”的反映。就其实质而言,网络文化作为对人类现实文化和传统历史文化的再造和继承,它既不同于“整个人类的文化”,也不同于“关于网络的文化”,而是与现实文化、历史传统文化有别的,具有自身鲜明特征的新型文化形态。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现代信息技术发展迅速,特别是网络“社交媒体”(Social Media)的技术日臻完善。这一技术成果被用于政治的倾向愈益凸显,欧洲议会是当今世界各国议会全面运用网络社交媒体新兴技术的领先者。  相似文献   

11.
网络时代的青年思想政治工作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 ,国际互联网被视为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传播媒体” ,日益介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对我们开展青年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全新的挑战。本文从网络文化的特征入手 ,客观分析了网络对青年思想政治工作的影响 ,提出了新形势下做好青年思想政治工作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2.
“网络舆论审判”作为国家机器缺场下的网络互动行为,在法理、司法程序、舆论传播等研究方向引起了学界广泛关注,但该现象身后潜藏的社会性生产机制尚待进一步探究。符号暴力的“动力/工具机制”用来剖析“网络舆论审判”体现了很好的恰适性:一方面,传统道德规范在维序社会结构稳定、编织社会成员行动逻辑的同时,同样可能在网络议题中以符号暴力的形式,指导民众在自我规训下投入“网络舆论审判”的建构与再生产;另一方面,凭托于网络社会之扁平化、脱域性等空间特性,“网络舆论审判”可能在信息技术的符号化实践中流变为僭越法理、消解权威的失范行为展演。针对“网络舆论审判”于政治制度、空间秩序以及社会心态等领域所展现的风险特征,亟须将其纳入国家社会治理体系进行多维度的制度规范引导与文化矫正干预。  相似文献   

13.
网络技术的发展给社会带来极大的变革,缩短了人们之间的交往距离,对传统科层制组织产生了冲击。网络技术应用在一定的程度上促进了组织的平面化的变革,人们之间更多的趋向于电子化沟通与横向联系,科层制的深度缩短。专业人员比率的扩大和集权化、分权化的增加以及虚拟团队的形成,都是组织平面化的表现。这种由于个人计算机方面的技术进步导致的“横向革命”是企业组织的一种理性的选择,同时,“横向革命”对信息技术的巨大需求也导致了“互联网”的普及。  相似文献   

14.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计算机和网络技术迅猛发展,已经成为推动全球信息化进程的强大动力。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在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空间科技及遥感系统的广泛应用,发达国家率先提出了“数字地球”的构想。这一概念受到了各国的广泛关注。由于“数字地球”和我国信息化建  相似文献   

15.
现代综合型指挥中心网络技术陆建华一、序言进入九十年代,信息技术不断发展,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特别是微机技术包括硬件和软件技术有了飞速发展,使得各种信息的交流非常方便快速,一场新的技术革命“信息革命”正在进行。信息高速公路、互连网络等正成为热门话...  相似文献   

16.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 ,人类社会正在步入信息化阶段。在信息化社会中 ,社会文化呈现出内容的多元化、传播的高速性和广泛性、创新的群体性、“文化反哺”的普遍性等不同于传统工业社会的特点。信息化社会为公安院校校园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契机 ,也使其面临许多问题。要想使公安院校校园文化朝着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方向发展 ,必须加强校园网络建设 ,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网络文化 ,采取技术手段对消极有害信息进行遏制 ,改进和加强思想政治工作。  相似文献   

17.
导论     
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着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建立电子政府,推动电子政务的发展,已经发展成为一种世界性潮流。从国外现有的成果来看,当前,电子政府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电子政府的基本理论研究。当代西方主流的组织理论认为,任何先进的技术都是组织和制度变革的“赋能者(”enabler),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使得政府的组织和制度向某种方向的变迁成为可能。而建立电子政府,实质上就是将信息技术“内嵌”于政府的组织和制度环境之中,通过技术与制度的互动,逐步实现对工业化时代的官僚型政府的…  相似文献   

18.
中国"网络民主"发展现状及有效引导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文知 《长江论坛》2006,(2):48-51,56
“网络民主”是以网络为媒介的民主。随着中国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网络的普及,“网络民主”促进了公众政治参与能力的提高、电子政务的发展等等,但由于它还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故而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有必要进行有效引导。本文在阐述中国“网络民主”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对我们如何引导“网络民主”更好为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服务作出了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19.
党内民主建设在信息化时代既存在着机遇,也面临着挑战。信息通讯技术对党内民主建设产生了极大的积极影响,营造了党内民主讨论的氛围。实现了党内民主建议无障碍平台,扩大了党内监督的范围,促进了党务的全面公开。信息技术的应用。特别是网络和移动手机的发展、党员素质的提高以及互联网政治的初步形成,为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党内民主建设提供了一个现实路径选择。为此,应以提高党内民主建设水平为着力点,从网络的“软环境”到“硬条件”出发,全面加强互联网建设,充分发挥其在党内民主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0.
2005年12月24日至25日,“全国信息技术与思想政治工作研讨会”在国防科技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召开。来自国防大学、军事科学院、北京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北京军区、广州军区等军内外40家单位的专家学者60余人参加了会议,共提交论文96篇。与会学者就信息技术对思想政治工作的影响、思想政治工作信息化的战略与时策、网络文化与网络道德、政治工作信息化人才培养等难点、热点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理论探讨。现将会议论文的主要观点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