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政府经济学中研究政府参与经济作用以及其经济行为和经济活动时,很多地方都以伦理学的视角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始终关注着经济运行过程中的主体人和人际关系的本质,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政府经济学是一门有着浓厚伦理气息的学科.从方法、结构、内容,也就是从政府经济学中的道德分析法、道德原则以及道德问题三个方面论述,政府经济学更是一门政府经济伦理学.  相似文献   

2.
赵倩 《传承》2009,(16):114-115
政府经济学中研究政府参与经济作用以及其经济行为和经济活动时,很多地方都以伦理学的视角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始终关注着经济运行过程中的主体人和人际关系的本质,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政府经济学是一门有着浓厚伦理气息的学科。从方法、结构、内容,也就是从政府经济学中的道德分析法、道德原则以及道德问题三个方面论述,政府经济学更是一门政府经济伦理学。  相似文献   

3.
由陈鸿字教授主编的《区域经济学新论》一书最近已由广东经济出版社出版,全书18万字。该书在大胆地借鉴、吸收国内外区域经济理论研究成果和区域开发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对区域经济研究的一些基本范畴、基本问题的认识。该书认为,为使区域经济学的理论体系更加完整、规范,必须在理论上解决三大问题:1.作为经济学分支学科的区域经济学与经济学的主干学科——理论经济学的关系问题;2.作为边缘经济学科的区域经济学对经济地理学、发展经济学的吸收、融合问题;3.区域经济学与其他涉及到空间范围的经济理论及其他理论的关系问…  相似文献   

4.
邓喜道 《理论月刊》2005,42(9):10-12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中,马克思自然观的革命性变革是通过以下三个维度的转向而实现的:一、从本体自然观到社会自然观的实践论转向;二、从机械自然观到人化自然观的关系论转向;三、从构成自然观向过程自然观的生成论转向。  相似文献   

5.
地缘经济是人文地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研究地缘经济的过程中,要从人地的互动关系,将地理环境和区域因素作为参与人们之间关系的能动变量来加以研究。地缘经济学的产生有着深刻的国际背景,它是在冷战结束后,国际形势从政治逻辑转向经济逻辑的过程中生成的。研究地缘经济学旨在为各民族国家展开国家经济战略服务,所以业已形成了一些有各自民族国家特征的地缘经济学流派。如美国学派、俄罗斯学派和意大利学派等都丰富和发展了地缘经济学。地缘经济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正如其他经济学一样,在以后的发展过程,将可能出现更新的理论和研究方法,这是理论发展的必然向径。  相似文献   

6.
三维经济学形态是指以经济系统、社会系统、生态系统为研究平台综合研究经济问题。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面临全面建设富裕、文明、民主的社会主义社会的新使命,需要将经济学形态从一维转变成三维。科学发展观对此形态转换给出了理论指导与精神动力。文章提出的转换途径有:学科范畴上从一维转向三维;研究前提上构建跨越三个系统的"广义社会人"概念;透过三维系统中的事物来研究经济规律;理论应用上包含经济、社会、生态各领域的综合性措施;研究方法上三个系统的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混合使用。  相似文献   

7.
李琼 《求索》2011,(5):256-256
经济活动区位对区域经济增长具有重要影响,它关系到市场主体生产与消费的布局。关于这一点,传统经济学是始料未及的,而空间经济学却一改传统,发现并努力解决了这一经济学问题。空间经济学以经济活动区位及资源的空间配置为研究对象,以经济集聚为研究核心,研究了生产要素的空间  相似文献   

8.
<正> 《弹性经济学》(薛进军著,湖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出版)一书,是我国第一部系统论述和研究经济变量的弹性问题的理论专著,颇值得一读。纵观全书,有这样一些特点: 一、系统而完整地论述了弹性经济学的体系、内容。在西方经济学论著中,虽然弹性理论应用非常广泛,但是,却没有一部系统地论述和研究弹性问题的著作。作者在广泛研究中外文献的基础上。系统地介绍了弹性理论的产生和发展,并且从微观和宏观两个方面,较全  相似文献   

9.
从事实出发是马克思1845年后研究经济学最根本的研究立场。马克思的《资本论》创作是严格从经济事实出发研究经济学的典范,研究和发现经济事实及其之间的内在联系是实现其经济学理论科学性的根本前提。马克思对蒲鲁东从抽象原则研究经济学的立场的批判表明了他对从事实出发研究问题的立场的肯定。马克思不仅自我意识到从事实出发研究问题的极其重要性,而且在《资本论》中以经济事实为根据,研究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生、发展和灭亡的规律,为工人阶级革命提供了强大的科学的理论武器。  相似文献   

10.
当前我国在经济学研究方法论问题上正进行着激烈的讨论,东欧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践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这一方面表现为,在东欧国家从20世纪80年代后的经济改革到90年代的经济转型过程中,由于忽视经济学的本土化研究,照搬西方新自由主义的经济理论,为其国家发展造成了灾难性的后果;另一方面表现为,在东欧国家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到80年代的经济体制改革中,东欧改革经济学对其国家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而成为经济学本土化的一个范例。这说明,本土化的研究更有助于抽象出事物发展的一般特征,从而总结其中所蕴含的一般规律,准确把握研究对象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
尽管经济学是关注物质财富的增长与消费的科学,但无论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还是西方经济学,文化一直是经济学研究中很难回避和摆脱的问题,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文化的经济功能也越来越得到展示和重视。文化对经济发展具有重大价值,文化本身也具有一定经济属性,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都对文化的经济价值作出了深刻的分析。对文化的经济学分析及文化具有重要的经济功能的解剖,对于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目标具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李新家 《岭南学刊》2007,(2):127-128
中共广东省委党校教授、广东综观经济研究会常务副会长黄灼明教授几十年坚持学术研究的正确方向,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指导自己的科学研究,研究范围广泛,理论认识深刻。退休后还继续孜孜不倦地追求真理,坚持理论探索与创新。2006年10月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了他的新著《综观经济学研究》。  相似文献   

13.
教育经济学是一门介于教育学和经济学之间的边缘科学,它研究的对象是教育和经济的相互关系以及教育领域里的经济现象及其发展规律。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它至今也不过才20多年的历史,在我国,教育经济学的研究是从80年代初才真正开始的。一、教育经济学的形成和发展教育和经济的相互关系,在很早以前就曾为人们所重视,我国古代的墨翟、管仲,西欧的柏拉图、威廉·配弟和亚当·斯密,都曾不同程度地对教育和经济的关系发表了一些真知  相似文献   

14.
《经济学常识》这门思想政治选修课,是对必修课《经济生活》的拓展和延伸,供那些对经济问题、经济理论感兴趣的学生选修。我国正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市场经济。本课程所提供的经济思想发展的脉络、市场经济发展的脉络,有助于学生对我国以市场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15.
从《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到《1861-1863年经济学手稿》,马克思对于资本主义内在矛盾的理解有着一个逐步深化的过程。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马克思在写作“资本的生产过程”篇时,着重分析资本直接生产过程中蕴含着的内在矛盾,进入“资本的流通过程”的“机器论片断”写作时,马克思转向了机器大工业生产过程,分析作为固定资本的机器,因而开始从资本生产过程自身客观规律的角度探讨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而到了《1861-1863年经济学手稿》的写作时,马克思不再局限于劳资交换框架的束缚,开始分析作为不变资本的机器。在这个过程中,马克思看到了劳动过程变革的意义,对“资本本身是它自身的真正限制”这一论断产生了更为科学的认识,深化了对资本主义内在矛盾的理解。  相似文献   

16.
张新 《思想战线》2005,31(6):32-36
运用历史归纳法,对各种过渡经济的特殊形态进行归纳概括,是科学解答过渡经济学规范性问题最根本的方法。从逻辑上探讨“过渡经济”的一般性规定和特殊性规定,可以为历史研究提供理论思路,从而有助于科学、系统地解答过渡经济学的规范性问题,推动过渡经济学范式的形成。  相似文献   

17.
《系统经济学》一书,由乌杰、赵凯荣合著,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书中运用当代最新的哲学即系统辩证论,对中国当代多元并协的经济发展的最新实践,进行了经济理论的创新研究。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走向系统范式 系统范式,是在以往分析范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思维方式。分析范式曾在理论研究中起过重要的作用,对经济学的发展也贡献不小。但是,分析范式给人们认识越来越复杂的经济现  相似文献   

18.
循环经济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充分运用了资源经济学、环境经济学、生态经济学等学科的理论,主要解决自然资源的节约和循环利用、环境污染的控制、经济可持续发展等问题。从经济学视角看,循环经济理论触发了对稀缺、效率、产权和市场等经济学核心问题的再认识,是对经济学理论的创新和发展。运用经济学原理解释循环经济理论,有助于我们了解循环经济对传统经济学理论的挑战,为解决生态环境恶化与经济增长的矛盾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向前发展,特别是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经济学研究空前繁荣,许多新兴经济学科因此应运而生。但令人遗憾的是,对经济学(区域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城郊经济学的研究,则迄今没能引起学术界的足够重视。这种格局,与协调我国城乡经济关系、大力发展我国城郊经济的要求不相适应。因此,认真分析导致这种格局的深层根源,进而加强对这一学科的研究、不无重要意义。 笔者认为,城郊经济学在我国之所以一直寄人篱下,没能从城市经济学和农村经济学中独立出来,主要根源于两方面的困惑:一是主观上的,主要表现在人们对城郊经济学这门新学科在经济科学体系中的重要地位认识不足;二是客观上的,表现在人们不能  相似文献   

20.
上世纪80年代以后的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是与中国制度变迁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由于区域经济发展受到制度环境的约束,就从制度变迁层面提供了一个考察区域经济理论体系的视角。当前区域政策理论忽略了对制度变迁中区域经济利益主体行为影响的研究,区域经济发展和区域关系研究还不完善。新制度经济学理论分析的引入,对区域经济学在区位理论、研究方法、主体定位等方面产生了重要影响;区域经济研究也将对新制度经济学在国家理论的研究方面产生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