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卢武铉的“能源外交”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国能源消耗巨大,但国内资源匮乏。其经济发展需要的能源严重依赖进口,解决能源短缺问题成为韩国历届政府面临的重大挑战。卢武铉上台以后,中东局势动荡不安,国际能源竞争愈演愈烈。因而,卢武铉政府高度重视“能源外交”,即继续保障中东石油的稳定供给,同时展开与哈萨克斯坦、俄罗斯以及东南亚、南美等地区产油国的能源合作,鼓励国内企业参与这些国家和地区的能源开发。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能源形势日趋严峻,借鉴卢武铉政府的经验,我国的“能源外交”应从实施能源进口多元化战略、与世界能源生产国建立长期稳定的贸易伙伴关系、积极参与国外能源开发、加强国际能源合作等方面展开。  相似文献   

2.
2012年,世界乱象丛生,国际战略形势纷繁复杂,表现出若干值得予以特别关注的新特点,包括世界经济持续低迷;美国以全球收缩为基调的战略调整基本明朗;国际乱局以大中东为基点,分别向东、向西沿欧亚大陆南缘的海洋地带扩散;多极化及区域一体化皆陷入停滞甚至倒退;“西方化”、“民主化”明显退潮;第三次工业革命渐成气候;中东地缘政治重要性下降、亚太及中国的国际地位继续上升,等等。鉴于导致这些国际战略形势新特点的总根源及一系列基本条件具有相对稳定性,这些新特点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未来5-10年国际战略形势演变的基本趋势。  相似文献   

3.
进入21世纪以来,国际能源战略形势发生了重大和深刻变化,全球能源供应持续紧张、国际油价高位运行、主要国家能源战略和政策再度调整、新能源技术革命、非常规油气资源生产和新能源产业加速发展、国际油气资源竞争愈演愈烈、世界石油新版图出现、能源地缘政治矛盾与冲突加剧以及资源民族主义重新崛起等,这些都对中国能源安全产生了重大挑战和深远影响,凸显中国对外石油依存度增速较快、“走出去”战略和对外能源合作面临着诸多困境。中国应从宏观、中观和微观层次,对中国能源安全战略进行调整,既要有长远规划,也需要有针对性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进入21世纪,中俄在加强“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形势推动下,决定修建中俄石油管道“安大线”,但就在此项目积极准备实施的过程中,由于日本从中插手,使安大线项目难产,从而使中日两国在能源战略利益上发生碰撞。中日之间的战略竞争不仅缘于地缘经济、政治问题,而且还在于国家战略方向的选择问题。“安大线”的难产促使我们重新审视21世纪的国际能源竞争形势和我国的能源战略问题。  相似文献   

5.
国际形势发展的特点和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过去的一年里,和平、稳定、缓和仍是国际形势的基本面,但天灾人祸频频发生,各种矛盾交互作用,国际关系错综复杂,国际形势动荡不安的一面也很突出.与此相关,国际形势呈现三个突出特点,即美国推进全球独霸战略遭到严重挫折,正走向它的反面;社会矛盾正成为继经济因素之后影响形势发展的突出问题;国际格局因力量对比变化而经历前所未有的深刻变化.展望未来,这三个特点将长期存在,并将演变成国际形势和国际关系发展的主要趋势.  相似文献   

6.
特朗普政府的能源与气候政策及其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特朗普就任美国总统后,基于“美国优先”的原则对美国的能源与气候政策进行了“全面且大幅度”的调整,其内容包括:振兴传统化石能源与核能行业、加速实现“能源独立”并扩大能源出口、降低对新能源的支持力度、打破美国能源和经济发展的气候规制约束.特朗普政府调整能源与气候政策的主要动因包括三个方面:特朗普及其执政团队在思想理念上怀疑气候变化的真实性,并且在利益上与化石能源企业关系紧密;力求促进能源产业工人就业并降低能源使用成本;致力于打造美国的国际“能源优势”.特朗普政府的能源与气候政策将对国际能源格局和气候治理产生深远的影响:美国加快成为全球能源体系中的重要战略棋手;世界能源市场在中短期内供过于求,能源投资赤字扩大,全球气候治理全面倒退,国际能源与气候政治更为复杂;中美能源贸易合作将取得进展,构成中美经济合作的新支柱,但气候治理合作却会陷入困境.  相似文献   

7.
八十年代是世界经济调整的十年。西方发达国家在酝酿新的反危机战略,力图从第三世界发展中寻找出路。第三世界国家亦日益重视利用国际有利因素,实行正确的政策和策略,力争国际经济关系朝比较合理的方向演变,以逐步推进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建立。南北对话的势头方兴未艾。但国际经济体制上的破旧立新,带有根本变革的性质,是个艰难而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南北关系还不可能全面调整,八十年代南北间的矛盾和斗争仍将时起时伏;但基于双方现实需要,南北关系将会逐渐转向注重实质性问题的逐项谈判,亦有可能通过具体问题的逐步解决而取得一定程度的改善。  相似文献   

8.
伊拉克战争与世界政治主要矛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当前的伊拉克战争为案例 ,从梳理冷战后美国战略家的认识入手 ,对当今世界政治主要矛盾进行了初步论证。认为 ,在全球化纵深发展的今天 ,谈论“世界政治”比“国际政治”更有意义。由于世界政治包含“国际政治”和“超国际政治”两个范畴 ,因此当今世界是两对主要政治矛盾并存。一对是传统国际政治范畴里的称霸与反霸 (或单极与多极 )的矛盾 ,矛盾双方分别是美国与多强 ;另一对是超国际政治范畴里的各国联合应对全球性难题的矛盾 ,当前主要集中在恐怖与反恐这对矛盾上。伊拉克战争使两对矛盾空前激化并相互重叠 ,导致世界战略格局出现强力颠簸。在这两对矛盾中 ,中国都不是焦点 ,这是中国战略机遇期得以保持的根本前提  相似文献   

9.
全世界人民在要和平、求合作、促发展的时代主流下度过了不平凡的1997年。一年来国际形势的主要特点是:多极化趋势在全球或地区范围内,在政治、经济等领域都有新的发展,世界上各种力量出现新的分化和组合,各种区域性、洲际性的合作组织空前活跃。但与此同时,目前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却十分嚣张;世界的安全形势看好,局部战争和地区冲突普遍降温,和谈与和解的趋头增强。然而,稳定中有不稳定,有些地区战乱频仍,有的国家重新出现混乱,天下并不太平;世界经济普遍增长,但南北发展不平衡,存在各种错综复杂的矛盾和斗争;我国的形势大好,国际地位上升,成为推动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的重要因素,但遏制中国的策划仍接连不断。展望1998年,国际形势会在1997年的基础上继续朝好的方向发展,世界一些热点地区通过谈判和政治解决可能进一步降温,中东的巴以谈判可能取得一定进展,亚太地区仍然会维持发展与稳定的形势  相似文献   

10.
高祖贵 《亚非纵横》2007,(1):1-3,15
回顾2006年的国际形势,可以清楚地看到,大国之间以合作为主导的关系继续发展,为国际战略形势保持总体相对稳定提供了重要条件。但与此同时,多种力量和因素的作用明显增大,推动国际形势酝酿更为重大而深刻的变化。其中,亚非拉地区形势的发展显得比较突出,发展中国家对国际格局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