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俄罗斯经济对外贸,尤其是出口的依存度很高,外部行情的变化容易引起俄罗斯经济的波动。伊拉克战争影响石油市场价格走向,从而影响俄罗斯经济。  相似文献   

2.
斯里兰卡经济已连续3年取得6%左右的增长,但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内战旷日持久,通货膨胀居高不下,财政赤字有增无减,旅游业受战争重创。斯国经济发展的前景在于:结束国内长期的内战,全球经济摆脱当前的危机。  相似文献   

3.
20 0 3年 ,世界经济形势开始好转 ,美国和日本经济复苏步伐加快 ,欧元区形势依然低迷 ,亚洲发展中国家增长加快。全球股市强劲反弹 ,美元持续贬值 ,石油价格居高不下。世界经济倚重美国经济 ,美国经济依赖全球资本 ,加剧全球经济的失衡与风险。一、全球经济呈现前低后高增势2 0 0 3年世界经济增长呈现前低后高增势。年初 ,受伊拉克战争和SARS影响 ,世界经济开局不顺 ,复苏步伐蹒跚。下半年 ,因伊战速战速决以及SARS得到全面控制 ,形势开始明朗。(一)全球经济复苏步伐加快。据JP摩根公司统计 ,2 0 0 3年上半年全球经济只增长 2 % ,第三季…  相似文献   

4.
李长久 《亚非纵横》2005,(2):46-50,58
金融危机、禽流感、局部地区的动乱或战争,都没有中断亚洲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世界经济重心正在从西方“回归”东方,从大西洋地区向太平洋地区转移。不过亚洲国家和地区要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必须深入解决以下十大问题。  相似文献   

5.
巴里.布赞的新综合安全分析框架提供了安全跨域外溢的分析方法,克服了不同领域的安全研究相互割裂的局限。文章基于新综合安全观的视角分析经济风险的战争效应,提出“二阶段论”的理论框架,将经济风险促成战争的过程分为经济安全和军事安全两个阶段。第一阶段通常是线性逻辑,经济风险通过影响一国经济基本面演变为经济威胁;第二阶段是复杂的多线程逻辑,经济威胁可能通过激励和诱发两种机制作用于军事安全领域,产生或加强实力—安全困境、破窗困境、存续困境和防御困境等四种困境,最终促成战争爆发。二阶段论在现实中有五种运行逻辑,分别是直接与军事安全相关、效率与安全的矛盾、货币霸权的衰落、经济依附和(国际)金融危机,历史案例为这五种逻辑提供了佐证。由此证明,二阶段论亦可作为新综合安全观在中观层面的补充与完善。  相似文献   

6.
一、近年来越南经济发展概况跨入21世纪以来 ,越南经济呈现新一轮高增长趋势 ,使之成为东南亚地区乃至亚洲经济的一个引人注目的亮点。近年来越南经济发展的成就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国民经济增长迅速2000~2003年 ,越南经济出现了直线上升的增长态势 :2000年 ,其GDP增长率从前两年经济低潮时期的4.4 %上升为6.7% ;2001年 ,在本地区各国经济再次出现严重波动的情况下 ,越南的GDP增长率仍然保持在6.8 %的地区最好水平 ;2002年 ,其GDP增长率进一步达到7.04% ;2003年 ,越南经济克服了伊拉克战争和SARS疫情影响 ,继续保持了快速稳定的增…  相似文献   

7.
美国发动的对伊拉克的战争是一场速战速决的战争。笔者认为,伊拉克战争对拉美经济有以下影响。 在美洲开发银行第44届年会上,与会者对拉美经济的增长尚持乐观态度。但战争爆发后,一些  相似文献   

8.
2003年的美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 0 3年 ,可谓是美国反恐的多事之秋。一年来 ,美国以打响反恐第二场战争为契机 ,全方位推动总体战略布局和内、外政策调整。在外交方面 ,打响一场战争、推出一个战略、应对朝核热点、排查大国关系 ;在内政方面 ,选举政治左右政坛、经济强劲复苏、强化国土安全措施进一步蚕食美国传统自由空间。美国内政、外交的方方面面 ,罩在战争与安全的大网下 ,向国家安全、国土安全和经济安全三大目标迈进。一、外交(一)全方位推进反恐国家战略。继 2 0 0 2年美国确立以“恐怖主义及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国为头号威胁” ,以“先发制人”为主要标志的反…  相似文献   

9.
王东 《亚非纵横》2003,(3):20-23
2003年新年伊始,当世界各国把注意力聚集在伊拉克危机以及伊拉克危机对世界经济影响的同时,一种新的传染性疾病“非典型肺炎”正悄悄向人类侵袭而来。到4月伊拉克战争硝烟还未散尽,“非典”这一人类遇到的新的病魔已经蔓延到世界各地,北美、欧洲、澳洲、亚洲的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未能幸免。  相似文献   

10.
以宅旁地为主要经营对象的个人经济是苏联集体农庄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展始终受到政府的限制。战争的爆发给苏联农业生产造成沉重打击,集体农庄的社会生产无力在支援前线的同时保证农民的物质生活。在这种特殊条件下,农村的个人经济成为农民生存的唯一保障而得到很大发展,通过集体农庄市场个人经济也为城市居民的粮食供应做出了贡献。个人经济的发展对集体农庄制度带来很大冲击,这也成为战后苏联农业政策调整的肇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