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学理论》2015,(24)
思想政治教育学作为一门新兴的独立学科,由于发展时间有限,因而学界目前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学学科内部的很多基础概念并没有一个明晰的界定,基本还处于专家学者众说纷纭的地步。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可以说是本学科研究的基点。笔者在查阅、借鉴部分国内主流学者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对象内涵研究的基础上,提议将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的对象诠释为人在思想政治教育范畴内的教育实践活动及其特定的规律。并通过研究状况介绍、研究内容、学科的进一步建设等角度进行论述,希望能够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对象内涵的尽早确立提供必要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
教育与管理: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基本范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基本范畴是辩证思维的逻辑形式,它反映和概括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领域中各种现象之间最本质、最重要、最稳定、最普遍的特征和关系。依据对思想政治教育学基本范畴的理论界定,应将教育与管理纳入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基本范畴系统。将其纳入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基本范畴系统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方法,是指如何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学这门学科理论研究的方法。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不仅使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性质有了深刻变化,而且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的传统研究方法提出了新的挑战。为了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科学性,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学科建设,必须使其研究方法做出相应的转型,即从定性研究转向定量研究,从宏观研究转向微观研究,从静态研究转向动态研究。  相似文献   

4.
灌输论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基本原理和重要命题之一;但是灌输理论在当代道德教育领域却遭到强烈的理论批判和实践抵制。这种态度甚至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继续实践、深入贯彻灌输理论。梳理、研究道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关于灌输理论的分歧与共识,进一步阐明灌输与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契合性,有助于明确思想政治教育学对灌输理论的积极态度,重新确立灌输的本体地位。  相似文献   

5.
赵莉 《学理论》2012,(10):237-238
通过对当代中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内容和方法途径这几个方面的异同点的比较,分析了两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各自的优势与不足,并且结合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发展趋向,针对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不足,提出了一些有意义的方法和对策,以期对我国现阶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框架的完善和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实效性的提高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黄浩文 《学理论》2014,(3):198-199
思想政治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必须有自己的研究对象。正如一切事物的本质不会直接显露给人们而需要人们不断去探索,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对象的认识也是如此。把对人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列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能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发展和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开展。  相似文献   

7.
中国共产党创建的思想政治工作“生命线”理论,在思想政治教育学基本理论中表述为“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思想政治工作“生命线”原理作为对思想政治工作地位与作用的概括与凝练,在建党百年来的发展中凸显出历史、理论与价值逻辑的三维统一。历史逻辑表现为它贯穿于建党以来四个历史时期的各项重大决策之中,理论逻辑表现为它由具体领域的工作论断经过实践检验上升为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普遍规律和一般原理,价值逻辑体现为它积累了党在各个历史时期领导伟大斗争的成功经验。历史、理论与价值三重逻辑相互统一,为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思想性特质及其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清伟 《学理论》2011,(16):253-254
"思想性"是思想政治理论课乃至思想政治教育学各个环节的个性化特征,但由于各种原因而并未充分彰显,明确并落实思想性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理论深化和实效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郭玲 《学理论》2011,(14):243-244
思想政治教育学作为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其研究对象的科学界定决定着该学科的科学化。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及规律。  相似文献   

10.
王翔宇 《学理论》2013,(29):366-367
思想政治教育本质这一研究命题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的根本问题,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从"人"的角度分析思想政治教育本质,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本质在于其育人性、人格性和政治性,思想政治教育是为谋求一定政治利益而产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非常丰富,但是方方面面都体现一定的政治色彩;思想政治教育对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实现是通过政治途径实现的。  相似文献   

11.
张婧静 《学理论》2013,(30):358-359
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被普遍认为是一种特殊的传播过程,是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在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传递过程。21世纪以来,思想政治教育学和传播学的交叉研究开始受到广大学者的普遍关注。借鉴传播学理论和研究方法来对思想政治教育进行研究逐渐兴起,并且在不断发展。传播学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启示越来越受到关注,相对而言,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和实践对传播学的贡献却鲜有人提。基于此问题,从理论分析入手,尝试浅析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实践对于传播学的贡献。  相似文献   

12.
最近,武汉大学政治系八三级学员就“思想政治工作是不是一门科学”这个课题展开了讨论。现将各种观点综述如下: 一种观点认为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门科学。它有自己的理论基础,特定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思想政治工作以马克思主义原理为理论基石,共产主义思想品德教育为核心,着重在思想领域进行政治教育活动。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是人,是人的思想、观点、立场。思想政治工作努力借鉴以往一切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积极成果,特别是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和管理科学等学科的成果和方法,通过一系列手段来作用于人,从而影响人的行为。思想政治工作是我党克敌制胜的“传家宝”,六十多年来思想政治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初步形成了自己  相似文献   

13.
《学理论》2017,(9)
立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普遍联系,探讨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矛盾,是确定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对象的科学方法和一般思维路径。文章认为"人们的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和对人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并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证:第一,思想政治教育是个体思想品德的社会化和社会意识形态的个体化过程。第二,思想政治教育学必须以某种规律为研究对象。第三,"思想品德"这一表述,连通人们的思想层面和行为层面,更加符合思想政治教育实践。  相似文献   

14.
思想政治教育学:与名与实、走出混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思想政治教育学学科名称的争论引发我们对此名称合法性的思考。把握思想政治教育学发展的关键性转折时期,鼓舞研究共同体齐心协力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学向现代学术迈进,值得我们去认真思考。  相似文献   

15.
杨萍 《学理论》2011,(35):264-265
为什么有思想政治教育,它的本质是什么?这既是思想政治教育学所要研究的基本理论问题,也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首先要明了的问题。从思想性、阶级性、实践性三个方面谈谈思想政治教育的属性,实践性是其本质属性,但思想性是基本属性,阶级性是政治属性。在国家没有消亡之前,思想政治教育更多地是通过教育实践体现其阶级性。  相似文献   

16.
张淑君 《学理论》2012,(10):245-246
借鉴西方成熟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加强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是应对全球化挑战的现实课题和紧迫的历史任务,是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必然选择,是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学发展完善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7.
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提出了著名的"洞穴比喻",该比喻对于理解思想政治教育学的诸原理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价值。从"洞穴比喻"反观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学科论,可以看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是把人从各种错误偏见中解放出来而见到真理光明的教育体系;从"洞穴比喻"反观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论,可以看出思想政治教育是帮助人们摆脱"洞穴"中的"价值观前见"而达到对真理性价值观的真知灼见;从"洞穴比喻"反观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可以看出思想政治教育不能是对灵魂的强制性灌输,而应该是建立在启发基础上的价值引导。  相似文献   

18.
《学理论》2016,(1)
价值问题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基础问题,是解读价值主体的需求,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改革的基础。明确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价值定位,对于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理工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价值特性,主要体现在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培养德才兼备的理工科人才等方面。  相似文献   

19.
毕德 《学理论》2009,(11):63-64
邓小平思想政治工作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是其形成的时代背景,邓小平个人长期的思想政治工作经历是其形成的实践基础。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拨乱反正为邓小平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的产生扫清了道路,改革开放中的思想政治工作新局面的开创为邓小平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的形成提供了丰富的营养和土壤,思想政治工作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新实践构成了邓小平思想政治工作理论形成发展的新背景。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恩格斯人学理论主要包含三项内容:一是人的需要理论;二是人的本质理论;三是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理论。这一理论阐述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必然性(必要性和可能性),构成了马克思、恩格斯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的基本前提、理论基础和根本出发点。深入研究马克思、恩格斯人学理论,对我们全面掌握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科学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