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董炳和 《知识产权》1999,9(1):31-32
一、我国法律对专有出版权的规定 我国法律对专有出版权的规定主要表现在著作权法第四章第一节(图书、报刊的出版)和著作权法实施条例第五章的相关条款中,其中最主要的是著作权法第30条和著作权法实施条例第39条。 著作权法第30条是关于专有出版权的集中规定,共有两款,第一款的内容为: “图书出版者对著作权人交付出版的作品,在合同约定期间享有专有出版权。合同约定图书出版者享有专有出版权的期限不得超过十年,合同期满可以续订。” 这一款规定首先确认了出版者对由著作权人交付其出版的作品所享有的专有出版权,同时规定了出版者享有专有…  相似文献   

2.
一、专有出版权的概念及其法律属性 专有出版权是图书出版者根据出版合同而享有的,由著作权人转让或许可使用的,在合同有效期和约定地区内以图书形式出版其交付的某一作品的专有权。日本学者称之为“受让出版权”,认为它是出版者根据合同由著作权所有者暂时转让而得以使用的出版权。  相似文献   

3.
一、侵犯专有出版权的认定原则我国著作权法第32条规定 :“图书出版者对著作权人交付出版的作品 ,在合同约定期限内享有专有出版权” ,“图书出版者在合同约定期限内享有的专有出版权受法律保护 ,他人不得出版该图书。”关于专有出版权的内容 ,国家版权局在著作权法实施条例第39条中也予以明确的说明 ,“图书出版者依照著作权法第30条的规定 ,在合同有效期限内和在合同约定地区内 ,以同种文字的原版、修订版和缩编本的方式出版图书的独占权利 ,受法律保护。”从这个定义中可以看出 ,出版社所享有此项权利是有严格限制的 ,第一 ,出版社…  相似文献   

4.
专有出版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 对专有出版权的初步质疑 修订后的著作权法在第 三十条规定:图书出 版者对著作权人交付出版的作品,按照合同约定享有的专有出版权受法律保护,他人不得出版该作品。针对该条规定,学术界随即展开了争论。学者对该规定的反对意见主要集中在以下三点。  相似文献   

5.
论著作权法上的出版者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出版者权是我国著作权法上规定的一项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 ,其性质属于邻接权。它不同于出版权或专有出版权 ,出版权是作者或其他著作权人的权利 ,专有出版权是一项合同权利 ;也不同于制版权 ,后者是针对无著作权或著作权期满的作品而言 ,不是与著作权相关的权益。出版者权是出版者在出版作品过程中对其自身所投入的创造性劳动产生的邻接著作的权利 ,其内容不含装帧设计 ,仅指出版者对其出版的图书、期刊的版式设计所享有的权利。  相似文献   

6.
质疑"专有出版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许春明 《知识产权》2002,12(5):42-44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以下简称新《著作权法》)第四章“出版、表演、录音录像、播放”之第三十条规定,“图书出版者对著作权人交付出版的作品,按照合同约定享有的专有出版权受法律保护,他人不得出版该作品。”按第四十七条的规定,出版他人享有专有出版权的图书的,应承担民事、行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然而,新《著作权法》并没有对“专有出版权”的涵义作出界定,也没有对“出版权”的涵义作出界定。讨论、研究“专有出版权”问题,首先必须界定其法律涵义。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复制发行其文字作品、音乐、电影、电视、录像作品、计算机软件及其他作品,出版他人享有专有出版权的图书,未经录音录像制作者许可,复制发行其制作的录音录像等侵权行为屡见不鲜,严重地侵害了著作权人的权利以及与著作权有关的权益,扰乱了文化市场秩序,损害了社会公共利益。所谓盗版,是指以营利为目  相似文献   

8.
图书出版合同(修改说明)1992年1月24日国家版权局颁发的《图书出版合同》(标准样式),为规范出版行业内作者与出版社的法律关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经过几年的实践,著作权人和出版社对《图书出版合同》(标准样式)又提了一些新的要求。为了完善我国著作权保护制度,根据实践的需要,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我局对该标准样式做了修改和补充:第一条,增加了著作权人授予出版者图书专有使用权可选择的出版发行范围和可选择文种的内容。第二条,增加了根据合同出版发行的作品中得含有反动。淫秽等法律、法规禁止内容的规定。第三条、…  相似文献   

9.
作者与著作权人之异同施建新著作权法第29条规定:图书出版者出版图书应当和著作权人订上出版合同,并支付报酬。这种合同即《图书出版合同》。我们在订立《图书出版合同》时,首先要确定谁是作者,谁是著作权人─—即谁是合格的合同签订人(后者才是合格主体)。通常认...  相似文献   

10.
第一条为保护文字作品作者的著作权,维护文字作品出版者的合法权益,促进文字作品的创作与传播,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制定本规定。第二条本规定只适用以纸介质出版的文字作品。第三条除著作权人与出版者另有约定外,出版社、报刊社出版文字作品,应当按本规定向著作权人支付报酬。第四条支付报酬可以选择基本稿酬加印数稿酬,或版税,或一次性付酬的方式。基本稿酬加印数稿酬,指出版者按作品的半数,以千字为单位向作者支付一定报酬(即基本稿酬),再根据图书的印数,以千册为单位按基本稿酬的一定比例向著作权人支付报酬(…  相似文献   

11.
周翔 《电子知识产权》2001,(3):30-31,53
基本案情 1998年7月7日,红旗出版社作为乙方与甲方著作权人综合开发研究院(中国·深圳)CDI出版策划中心(简称CDI中心)签订了<哈佛行政管理全集>一书的出版合同,该合同载明作者为夏书音,甲方签字为曾繁正,乙方签字为红旗出版社原社长许建一.该合同第一条约定"甲方授予乙方在合同有效期内,以图书形式出版上述作品(<哈佛行政管理全集>)中文本的专有使用权",第二条约定"甲方保证拥有第一条授予乙方的权利.如因上述权利的行使侵犯他人利益,甲方承担全部责任并赔偿因此给乙方造成的损失,乙方可以终止合同".  相似文献   

12.
在实践中,出版者因所出版的他人的图书侵犯第三人著作权而被起诉的不在少数,出版者通常会以与所出版图书作者签有约定侵犯著作权产生的侵权责任由作者承担的合同,并且其已尽到出版审查义务进行抗辩.由此产生的问题是,出版者与图书作者签订的出版合同能在多大范围内发挥其作用?出版者审查义务又包括哪些?  相似文献   

13.
<正> 根据我国著作权法规定,著作权人可以将其就某一作品所享有的著作权中的某项权能或某几项权能许可他人使用。这种许可通常是由著作权人与被许可人签订著作权许可使用合同的方式来实现的。被许可人依此合同合法地取得了对著作权人作品的使用权。就使用者而言,由于签订著作权许可使用合同的目的,在于使用作品并使之广为传播,因此许可人对其提供的作品是否拥有著作权,显得至关重要。于是许可人提供非侵权担保往往成为著作权许可使用合同中不可或缺的一项约定。该项约定的基本内容即;许可人保证对提供的作品享有著作权,使用者为因使用该作品而侵犯他人的著作权等权益,许可人须负全部责任。  相似文献   

14.
第一条 为保护文字作品作者的著作权,维护文字作品出版者的合法权益,促进文字作品的创作与传播,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只适用以纸介质出版的文字作品。 第三条 除著作权人与出版者另有约定外,出版社、报刊社出版文字作品,应当按本规定向著作权人支付报酬。 第四条 支付报酬可以选择基本稿酬加印  相似文献   

15.
专有出版权是基于作品的出版而产生的,作品而言,其专有出版权也体现在通过对所选择、的汇编作品与在先出版的汇编作品存在一定差异,相似,且足以替代在先出版的汇编作品市场地位,出版权权利范围内。其权利价值主要通过对出版市场的占有来体现。作为汇编编排的内容来占有该范围内的出版市场上。即使在后出版但只要在内容的选择和编排上与在先出版的汇编作品实质则在后出版的汇编作品落入了在先出版的汇编作品的专有  相似文献   

16.
对侵犯作品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行为的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各类著作权纠纷案件当中,有关图书出版者和报刊社的纠纷占据较高的比例。这种情况的产生无疑与出版者在著作权保护制度中所处的重要而特殊的地位有直接关系:一方面,由于出版者的不规范的编辑、出版行为,他们可能被著作权人指控为侵权者而成为被告;另一方面,他们也可能因著作权人的违约,或其他出版者的违法行为使自身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而站在原告席上。在与出版者有关的著作权案件当中,涉及侵犯修改权和侵犯保护作品完整权的纠纷并不鲜见,对侵犯这两项权利的法律问题和具体判断问题,无论在当事人之间,还是学者、法官之间都存在不同观点。…  相似文献   

17.
一、著作权侵权的民事责任(一)出版未授权图书的民事责任案例1:1987年9月2日,迪斯尼公司将米奇老鼠形象在美国办理了版权登记手续,版权属于迪斯尼公司。迪斯尼公司授权香港D公司在中国自1987年10月1日至1990年9月30日出版发行含有迪斯尼公司卡通形象的画册,未授权D公司将该作品的出版权和发行权转让他人。1991年3月ZI日D公司(诉讼时已破产)却与中国B出版社订立合同约定;“D公司经迪斯尼公司授权,拥有迪斯尼儿童读物中文的专有出版权,并有权代理该读物的版权贸易业务,D公司将迪斯尼公司的授权转让给B出版社。”合同签订后,…  相似文献   

18.
略论出版者权张秀全出版者权是指书刊出版者对其出版的图书、报纸、杂志的版式排列和装帧设计依法享有的专有使用权。我国《著作权法实施条例》第38条对此作了明文规定,但出版者权的保护期限尚付阙如,学术界对出版者权的性质、内涵仍有异议。为完善出版者权的法律保护...  相似文献   

19.
作为文学、艺术以及科学作品的出版者,图书期刊的出版单位在传播文学、艺术以及科学作品的同时也在进行相关作品的创作活动。其出版活动不但涉及他人文学、艺术以及科学作品的使用和传播,也在创作产生新的作品,并享有与之相关的著作权。因此,图书期刊出版者在著作权法律关系中的地位和作用非常重要。本文拟在讨论图书期刊相关著作权关系的基础上,分析图书期刊出版者面临的著作权法律风险,并提出防范风险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技术标准的著作权问题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标准可以构成著作权法上的作品,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是具有立法、行政性质的正式官方文件,不应受著作权法的保护.与强制性标准一样,推荐性标准也不在著作权法的保护范围之内.标准制定机关对标准不享有著作权,标准出版者也不能取得著作权法上的专有出版权.标准出版者获准发布标准,本质上是行政行为而不是经营行为.法律没有设置经营标准的行政许可制度,出版者经营标准的权益可受民法、反不正当竞争法保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