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施平 《瞭望》1999,(18)
时评北约轰炸南斯拉夫,已经一个多月了。从3月24日开始,世界爱好和平的人们就像生活在噩梦之中。美国凭借着它的军事实力,同北约的一些国家,对一个主权国家悍然发动攻击,从轰炸军事设施,到轰炸道路桥梁,从轰炸工厂油库,到袭击传播媒体,真是毫无顾忌,为所欲为...  相似文献   

2.
联合国秘书长安南最近多次强调,联合国应在化解科索沃危机中起主导作用。西方7国和俄罗斯5月初发表一项联合声明后,20日又草拟了一个政治解决科索沃问题的“原则框架”,准备提交联合国安理会讨论。虽然目前北约仍在轰炸南斯拉夫,但各方已表示出通过联合国政治解决争端的愿望。以美国为首的北约3月24日对南斯拉夫发动大规模空袭,完全是绕开联合国干的,然而迄今空袭已持续两个多月,不但原定目标没有达到,而且北约内部也有分歧。在进退维谷之际,美国及其北约盟国又想到了联合国。按照《联合国宪章》,安理会对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负有…  相似文献   

3.
《瞭望》1999,(24)
以南联盟塞尔维亚共和国议会6月3日决定接受由美、俄、欧三方达成的和平协议为标志,科索沃危机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但到6月9日本刊截稿时止,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手中现代化的屠刀依然没有放下,北约的飞机仍然在南斯拉夫境内狂轰滥炸,大地仍在颤抖.喝望和平、饱受北约野蛮轰炸摧残的南斯拉夫人民依然生活在恐惧之中……有报道说,到目前为止,百姓生活国北约空袭而苦不堪言。南斯拉夫的经济至少已遭受2000亿美元的损失。把经济学家估计,北约的轰炸使南联盟的经济倒退了40-50年,直接和间接损失高于在整个二战期间所蒙受的损失。美国为首的…  相似文献   

4.
美国为首的北约打着“制止人道主义灾难”的幌子,对南联盟这个独立主权国家发动的侵略战争已持续了一个月。在数千架次飞机的狂轰滥炸下,南斯拉夫人民的生命财产遭受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最惨重的损失。北约的这种野蛮行径在欧洲制造了一场真正的人道主义灾难。轰炸把南联盟1200万人民置于战火中,六七十万在科索沃的阿族居民为躲避战火,不得不背井离乡,逃向邻国。滚滚难民潮已成为欧洲的棘手难题,欧洲国家也为此背上了沉重包袱。本来,解决科索沃问题唯一正确的选择是,北约应立即悬崖勒马,停止轰炸,坐下来谈判寻求政治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5.
《瞭望》2000,(13)
以色列14日正式宣布“箭-2”弹道导弹防御系统投入运行,这标志着以色列已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拥有防卫和拦截弹道导弹系统的国家。该系统是由以色列同美国共同开发研制的,其中60%的资金由美国提供。 北约和俄罗斯联合常设理事会15日举行大使级会议,就前南斯拉夫地区局势及北约和俄罗斯在科索沃的合作问题交换了意见。这是自去年6月北约结束对南斯拉夫轰炸以来双方举行的首次会议,标志着俄与北约关系已开始恢复正常。 南斯拉夫联盟周边7国政府总理会晤16—18日在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召开,就科索沃目前局势、多瑙河恢复通航和…  相似文献   

6.
北约在继续对南斯拉夫进行大规模狂轰滥炸的同时,目前正拉拢俄罗斯“发挥作用”并试图通过联合国使其对南战争合法化。这是北约在前一阶段空袭无效的情况下,逼南就范的目标未变.策略上的一次重要调整。北约大规模轰炸产生了两个直接严重的后果:一是滚滚的难民潮成为欧洲的棘手难题,欧盟国家为此背上了沉重包袱;二是俄罗斯反应强烈,中断了与北约的关系,欧洲面临严重的不稳定。正是在这样的形势下,北约内部分歧增大,美国的欧洲盟国急于摆脱骑虎难下的困境。北约19国外长在4月12日举行的特别会议上确定了军事、外交双管齐下的方针,…  相似文献   

7.
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置联合国宪章和有关的国际法与国际公约于不顾,对主权国家南斯拉夫进行野蛮轰炸后,王逸舟博士撰写了这篇文章,在我们就要刊登时,5月8日,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悍然用导弹袭击了我国驻南使馆,造成我人员伤亡和馆舍被毁。我们再次征求了王逸舟博士的意见...  相似文献   

8.
8月30日凌晨2时,北约突然出动了数十架战斗机对萨拉热窝附近的波黑塞族阵地进行了猛烈的轰炸.与此同时,部署在萨拉热窝附近伊格曼山上的联合国快速反应部队也对塞族阵地进行了炮击,与北约空袭相配合,形成空地夹攻之势.随后两天,北约空袭目标扩大到戈拉日代、图兹拉与莫斯塔尔等地.据负责指挥此次空袭的北约南方司令部司令美国海军上将史密斯称,北约对塞族百多个军事目标进行了轰炸,并取得了“明显成功”.人们不禁要问,在波黑塞族已表示欢迎美国波黑和谈新方案之时  相似文献   

9.
全球要闻     
《瞭望》1999,(23)
北约空袭南斯拉夫动态●5月25日,北约对南的野蛮轰炸进入第63天。当天凌晨,北约飞机轰炸了贝尔格莱德和乌日策两个地区。北约决策机构——北约理事会25日通过向科索沃周边增派地面部队的计划,该计划将使驻扎在那里的北约部队增加到5万人。●5月26日,南外长在贝尔格莱德会见了联合国代表团,该代表团对南进行了10天的访问。●5月27日,土耳其武装部队总参谋长宣布,北约将在6月初在土耳其部署54架美国战斗机。俄罗斯表示,如果围绕解决南危机的谈判向着消极方向发展,俄要重新考虑对谈判的立场。26日至27日,俄特使切尔诺梅尔金、芬兰总…  相似文献   

10.
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凭借强大的军事实力,对南联盟一个主权国家悍然发动持续的大规模空袭,这是对现代国际关系准则的粗暴践踏,是当代国际政治生活中的一个严重政治事件。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南联盟的轰炸步步升级,不仅由轰炸军事目标发展到轰炸非军事目标,肆意屠杀无辜平...  相似文献   

11.
全球要闻     
《瞭望》1999,(16)
北约轰炸南联盟动态●4月6日,南联盟单方面宣布,在东正教复活节来临之际,停止在科索沃地区“对科索沃解放军”的一切军事行动,但北约并未改变5日作出的扩大轰炸规模的决定。美国国务卿奥尔布赖特6日宣称,北约在21世纪将承担超出19个成员国领土以外的使命,在...  相似文献   

12.
10月下旬,我和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作的丈夫应邀去南斯拉夫访问。能有机会重返我们曾学习、工作过的国家,自然令我欣喜,尤其是在它经历过战争劫难后不久。我们下榻的“凯悦”饭店是90年代南斯拉夫和美国合资兴建的一家五星级宾馆,位于离首都贝尔格莱德老城区西北约10公里的新贝尔格莱德。新老城以萨瓦河、多瑙河相隔。78天战争中,新城同老城一样遭到以美国为首的北约飞机野蛮轰炸,遭到北约蓄意轰炸的中国大使馆也坐落在这里。幸好连接两城的大桥未遭炸,市民出行才没受影响。我心目中的贝尔格莱德还是那样:位于多瑙河畔的卡莱梅格丹古…  相似文献   

13.
世纪之交,世界局势出现了令人不安的动荡,先是金融风暴猛袭亚洲、俄罗斯和拉丁美洲,后来美国又悍然轰炸南斯拉夫,提出了全球范围的北约新干涉主义战略。“和平与发展”潮流的背后,似乎还隐藏着令人不安的逆流,值得引起世界各国人民的警惕。 经济管理出版社推出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杨斌同志的这部著作,深刻剖析了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该书从国际政治和经济金融的新视角,揭示了上述现象并不是孤立的、偶然的,其实它们背后存在着深刻的相互联系。全球频繁爆发的金融风暴的根源,乃是美国策划的全球隐蔽经济战攻势,先…  相似文献   

14.
《瞭望》1999,(25)
从6月10日南斯拉夫开始从科索沃撤出军警和北约宣布暂停对南的轰炸,科索沃问题的解决终于回到了联合国的轨道上,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但从目前的情况看,大规模战争虽然告一段落,各种冲突并没有停止,流血事件还在发生。科索沃是否能实现持久和平?本刊邀请新华社几位国际问题专家就此进行了座谈;本刊驻联合国记者顾震球、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研究员吕其昌和阎学通或传来专文或接受采访,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施鲁佳(高级记者):以美国为首的北约侵略南斯拉夫的战争已告一段落,但危机远远没有结束。当前最紧迫的问题是维和部队进驻…  相似文献   

15.
南联盟塞尔维亚议会和南联盟领导人接受了西方与俄罗斯提出的科索沃和平协议后,美国作出了比较谨慎的反应,一方面对这一进展表示欢迎,另一方面则强调仍然坚持轰炸,称只有在南联盟开始执行协议后,北约才会停止轰炸。此间分析家们认为,美国之所以表态“谨慎”,一方面是因为在经历了两个多月的困窘后,美国终于找到了台阶下,可以‘体面”结束对南联盟的野蛮轰炸了;另一方面美国也担心执行和平协议仍将面临重重困难,解决巴尔干问题的道路曲折,美国恐怕会深陷其中,不能自拔。所谓科索沃和平协议事实上完全是北约用炸弹和导弹强加给南…  相似文献   

16.
《瞭望》1999,(21)
5月8日,星期六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疯狂袭击造成世界外交史上罕见暴行北京时间5月8日,星期六,北约空袭南斯拉夫的第四十六天。从贝尔格莱德传来的一则惊人消息,使这个平静的周末顿时震怒起来: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悍然以数枚导弹袭击我驻南斯拉夫大使馆,造成3人死亡,...  相似文献   

17.
妖魔化南斯拉夫北约发动的另一场战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约违背《联合国宪章》和国际法准则,对南斯拉夫发动侵略战争已经一个月了,与此同步进行的还有另一场战争——宣传战。北约发动的这场宣传战的残忍性和恶毒性在于:北约不仅妄图为狂轰滥炸南斯拉夫的侵略行径开脱,把“制造人道主义灾难”的责任强加给南斯拉夫,而且要...  相似文献   

18.
有关科索沃问题的朗布依埃和平会议以失败告终后,法国积极参与了北约对南斯拉夫的空袭。法国希望依靠美国强大的军事实力来迫使米洛舍维奇就范,既可以通过轰炸行动削弱南的军事力量,同时又能把西方的和平方案强加给贝尔格莱德。然而,法国与美国在对南动武的目的上似乎有所差别。美准备通过北约的行动来进一步控制巴尔干地区局势,从而巩固对欧洲安全事务的主导地位;而法则希望以炸迫和、最终达到政治解决科索沃危机的目标,以保障巴尔干地区的安全与稳定,因此法国始终没有放弃外交努力的机会。法国寻求外交机会的特点是支持俄罗斯发挥…  相似文献   

19.
俄罗斯总理斯捷帕申7月25日至27日对美国进行了工作访问。俄政府首脑访美计划最终得以实施,表明近几个月因科索沃危机而冷淡的俄美关系已经升温,并开始朝正常的轨道发展。俄总理这次访问本应在今春举行。当时的普里马科夫总理在赴美途中,得知北约将开始对南联盟进行轰炸的消息后,立即在大西洋上空掉转机头返回莫斯科,中断了这次访问。北约对南联盟停止轰炸后在德国科隆举行的8国集团首脑会议为缓解俄美紧张关系提供了契机,同时也使俄总理访美问题提上了议事日程。斯捷帕申赴美前曾表示,此行是为了在南斯拉夫危机后重新开始与华盛顿进…  相似文献   

20.
用“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来形容美国连续两个多月野蛮轰炸南联盟的意图是非常贴切的。美国在轰炸中所打的“维护人道主义”的人权牌不过是一个幌子,其用心在于通过打击南联盟而挤压俄罗斯的战略空间,并借此演练北约的新战略。这司马昭之心如今已是路人皆知了。但实际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