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中国女子垒球队,是中国球类项目中第一个获得奥运会入场券的队伍;这支队伍在亚特兰大奥运会上经过顽强拼博,取得了一枚银牌。为中国女垒艰苦奋斗了20年的李敏宽,终于赶上了女垒被列入奥运项目。谈起垒球,李敏宽似乎有说不完的话题。从他朴实的话语中,我发现这位个子不高、貌不惊人的垒球教练,有着太多的让人不得不服、不得不敬的可贵之处。垒球在国内要算冷门项目,快泱12亿人口的中国,省级专业队只有六七支,专业运动员也不过二三百人。而日本有5600支球队,美国号称有22万支球队,队员都比中国多得多。李敏宽介绍说,美国姑娘从小…  相似文献   

2.
举世瞩目的北京奥运会终于隆重开幕了,这一盛事,将全世界人民的心紧紧凝聚在一起,使百年期盼的中国人的激情燃烧到了沸点。在北京奥运会赛场上,中国运动员在28个大项中奋力拼搏,为祖国不断地创造新的辉煌。在这些中国健儿中,有6名来自祖国的新疆,分别在拳击、沙滩排球、马术、射箭四个项目中为祖国、为新疆拼搏着。他  相似文献   

3.
王卫红 《春秋》2009,(3):27-30
日本著名作家高弘木先生曾说过这样一段话:“为了日本和中国真正的和平而作出贡献的人,就以历史上曾有记载的为限,为数是不少的吧。但到近代,在不幸的中日关系状态中,献身于两国的亲善而尽力的人就减少了。何况,反抗‘祖国’日本,为日中人民真正友好而进行活动,把自己的骨头埋在中国的日本女性,除长川谷照子外,  相似文献   

4.
1937年至1945年间,中国人民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展开了艰苦卓绝的斗争。艺术大师徐悲鸿先生用他的画笔跟祖国人民一起战斗,悲欢与共。他战胜了重重困难,不仅为祖国抗战多次筹募售画的巨款,也为艺术留下无数的辉煌画卷。从1937年11月悲鸿先生任教授...  相似文献   

5.
要闻回放     
《台声》2006,(8)
神州大地全国政协常委建议新农村建设可借鉴台湾经验台声讯近日举行的全国政协常委会上,全国政协常委李敏宽、刘亦铭等提出,祖国大陆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可以借鉴台湾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成功做法。台盟中央副主席李敏宽、刘亦铭认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实施新农村建设的重要载体。发展这类组织,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必由之路。据农业部统计,目前大陆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总数为140多万个,其中具有一定规模、运行基本规范的15万个,涉及种植业、畜牧业、渔业等。但是,李敏宽等人调研发现,大陆的农…  相似文献   

6.
谷崎润一郎是日本唯美派文学巨匠,其作品早在民国时期就被田汉等人介绍到中国,是最早被中国所熟知的外国作家之一。谷崎从小接受汉学和西学教育,有着深厚的西学和汉学素养,是集和、汉、西学于一身的博学多才的日本近代作家。纵观他的创作生涯,他常通过文学形式诠释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价值,这种思想价值虽源于中国传统文化,同时也成了日本文化内核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在日本近代化过程中,作为新型知识分子的谷崎对中国古代哲学的文学演绎,不仅体现了传统和近代,亦体现了东洋与西洋的内在关联。谷崎只是日本近代作家的一个代表,近代日本文化人无不与中国古代哲学思想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这种关系正好佐证了中国古代哲学在日本近代化进程中的重要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7.
苏枫 《小康》2011,(4):58-60
在中国发展的日本演员矢野浩二或许可作为一个切口,从他身上,可以看到日本人所具有的忍耐、坚持等民族性格——当年有日本人骂他"卖国贼",有中国人骂他"日本鬼子"时,他静等时间证明一切;如今谈及日本地震,他说:"只要破釜沉舟,一切还来得及。"  相似文献   

8.
回忆梁实秋先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认识梁实秋先生,同他来往,前后也不过两三年,时间是很短的.但是,他留给我的回忆却是很长很长的.分别之后,到现在已经四十年了.我仍然时常想到他.一九四六年夏天,我在离开了祖国十一年之后,受尽了千辛万苦,又回到了祖国怀抱,到了南京.当时刚刚打败了日本侵略者,国民  相似文献   

9.
郭平坦 《台声》2014,(4):92-93
从1953年,旅日华侨、留学生从日本舞鹤乘“兴安丸”号分批回到祖国参加新中国建设,截至1958年,共有3840人回到祖国。在1953年以前个别回国的约有300余人,这总数达4000多人中大部分是台湾省籍同胞。如今60年过去了,这些台籍同胞回国后在各自岗位上默默无闻,尽心尽力。尽管他们曾遇到过困苦和挫折,但他们回国参加建设强大祖国的初衷始终没有改变,没有动摇,更无怨无悔。今天,我们的国家日益繁荣富强,这其中也有这些台籍同胞们的默默耕耘与付出。  相似文献   

10.
本世纪70年代,中日建交后的第二年,一位姓林的老人远渡重洋,从日本来到中国。这位76岁的老人叫林重行,是台湾杯性望族成员。此行的一个突出的目的,就是辗转北京和上海,弄清楚让他魂牵梦绕回国20年的两个女儿为什么这么多年间不给他写一封信,同时动员她们跟他一起重返日本。谁知,刚在祖国大陆落脚,周恩来总理就派人盛情而隆重地接待林重行老先生,并感谢他培养了这样两位爱国至上的女儿。诚恳的对话,热情的接待,使老人深受感动。他打消了忧虑,理解了女儿们的做法。临行前,他嘱咐坚定地留在祖国的大女儿说:“共产党讲理,好,你…  相似文献   

11.
自投罗网     
冒险从日本飞回上海 为营救白粉知己   1999年 9月中旬一个秋高气爽的日子,一架从日本飞往中国的空中客机的后排座位中,坐着一位从日本返回故里的中年男子,他正闭目养神,但他的脑海里却萦绕着心爱的情人阿芳和在日本与阿芳颠鸾倒凤、吸毒痉挛的刺激镜头。   刚与那风情万种的有夫之妇搭上是在小酒馆里。那晚他打了一天工精疲力竭地来到一家价廉物美的小酒馆喝几口闷酒,不意中发现坐在角落里的一位美丽女子也在自斟自酌,他定神细瞅,从打扮气质上判断这位少妇肯定是中国人,她正以泪洗面。一种异地见同胞的亲切感和同情感顿时涌上…  相似文献   

12.
在我的长篇纪实小说《一个日本人在中国的奇遇》里,有一位重要人物佐藤初雄先生,他是主人公平并荣三郎的挚友。日本侵华战争的后期,::十来岁的佐藤和平并被迫征兵入伍,在中国的湖北和湖南一带牛活过。他们在一个宣抚班里分管食盐和肥皂,由于是搞后勤,常向老百姓借水桶水盐之类,认识了一些当地的农民。闪45年日本战败投降,佐藤随部队被遣送回日本,而平并因为中国话讲得太好而被当成了中国汉奸留在中国,直到1972年中国和日本建立了外交关系,平并与日本亲友通信,从日本寄来了他的户籍誊本,才弄清他的国籍;1978年平并回到了阔别…  相似文献   

13.
曾经有人讲过,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一个好士兵. 也有人说,不想当冠军的人成不了优秀运动员. 八年以前,当李敏宽担任女子垒球教练的时候,他这样激励队里的姑娘们:“不干则已,要干就要干好,要干就要当冠军!”  相似文献   

14.
江波和我们面对面地坐着、谈着,这位温文儒雅的年轻人言语中透出睿智、深邃。他轻轻地述说着从20年前远赴欧洲留学到近年来为祖国引进合作项目,促进祖国发展所经历的一切。他的平静、谦和几乎让人忘记了他头上的桂冠:比利时布鲁塞尔自由大学理学博士、法国国家科研中心博士后访问学者、四川大学教授、化学院高分子研究室主任、10多项国家和部委重点研究课题承担者、两项专利获得者……  相似文献   

15.
安东 《台声》2008,(11):24-26
新中国建立国初期.大批旅居日本的华侨(其中约有一半是台胞)、留学生响应祖国的号召.满腔热情回国参加社会主义建设。从1953年,这些旅日华侨、留学生从日本舞鹤港乘“兴安丸”号分三批回国。先后8年多时间里共有4000多人回到新中国,占当时旅居日本的中国人总数的十分之一。这成为新中国华侨历史、留学生历史上的一个壮举。  相似文献   

16.
《黄埔》2019,(5)
<正>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是全国人大常委会《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无论是国内、国际和两岸的形势,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祖国和平统一的大政方针已经摆到了议事日程上来。海内外中华儿女无不为此欢欣鼓舞!一、共谋伟大民族复兴与祖国和平统一早在上世纪70年代后期,中国与日本恢复邦交正常化之后,通过组织,我们与侨居日本多年的祖父取得了联系。他在专门  相似文献   

17.
《台声》1995,(8)
台湾省籍作家周青先生是1947年之后来祖国大陆的。他在台湾时还年轻,但却亲身经历过在日本殖民者统治下当奴隶的岁月,亲眼目睹过台湾人民从地狱的深渊重回人间的无穷喜悦。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也是台湾回归祖国50周年。周先生不久前写了一组文章,回忆50年前的往事。本刊拟从中选用两篇,第一篇便是本期的《台湾的光复与新生》。 周先生这篇文章不长,内容却极有特点。他从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而祖国派出的军政人员尚未抵台的那段特殊时期落笔,用亲历、亲睹的事实展现了台湾同胞的爱国情操。他写道:  相似文献   

18.
我们乡里有一位农民的儿子,大学毕业后到国外攻读博士,前几天从美国回来,在餐桌上大谈美国如何如何,而且一口一个“我们美国”,同时对当地干部、群众和自己的父兄则说“你们中国”。 博士前三十几年都是在中国度过的,应当说,是父母、家乡和祖国养育造就了他。而他到美国不过才几年,居然在谈“我们  相似文献   

19.
2月27日,日本著名农学家、鸟取大学名誉教授远山正瑛因肺炎在鸟取市逝世,享年97岁。噩耗传来,鄂尔多斯地区的白杨呜咽,黄沙息舞,似乎也在怀念和追述着远山老人和中国沙漠绿化的不解之缘…… 远山正瑛出生于日本山梨县,从学生时代起就产生了治理沙漠的兴趣。1972年退休后,他开始进行中国的沙漠绿化研究。1980年他到中国访问,产生了“要为黄龙披上绿衣”的愿望。后来他与中国科学院  相似文献   

20.
在日本殖民统治时期,台湾民众在高压下被迫学习日本历史。进步人士与一些台籍志士在抗日战争中,意识到传播中国历史的紧迫性。1945年日军投降、台湾光复,国民政府恢复对台湾行使主权。不顾各种困难与阻力,台湾省行政长官公署教育处首先从文化层面改造台湾社会,基于传播“台湾是中国的领土和台湾人是中国人”的理念,于1946年组织大陆专家编写中国历史教材,要求台湾省中小学生接受中国历史教育,培养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对中华祖国的归属感、对中华文化的亲切感,逐渐融入祖国大家庭怀抱。教育处的努力对台湾省光复初期的中国历史教育产生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