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邓小平科学思维特征与现代人思想方法优化郑日金学习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结合实际深刻领会其思想内容是很重要的。理解并掌握其观察、分析和处理问题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则是更为重要的,这是"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的一项根本任务。而邓小平同志以...  相似文献   

2.
长期以来,关于主体的主观能动性范畴的研究一直停留在抽象的“目的性”水平上。本文拟从人和技术的关系、人和社会的关系,说明主体在科学认识活动中,主体的构造性思维应该是主体主观能动性的最本质的特征。所谓主体的构造性思维并不是说主体具有某种特殊的能动思维形式,而是说,科学认识是主体对客体能动的反映,在主体对客体的每一能动反映的具体形式中,无论是对科学符号的自由运演,还是创造性思维过程,或是对科学事实、假说和理论的认识论选择、价值选择,无一不体现出主体对客体的自由构造的特性。因此,我认为,所谓构造性思维实际上是科学认识活动中主体对客体的自由构造。  相似文献   

3.
才岩 《长白学刊》2005,(2):109-110
近代科学的节节胜利,是以其主客二分的方法论为基础的,在这种观念的指导下,作为主体的人对作为客体的自然界进行观察、思考,发现规律,运用规律,从而造福于人类.也就是说,在这种实践活动中,客体总是受动的、自在的,并且是为主体而存在的,主体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对客体进行控制、改造.随着这一观念的普及,作为教育对象的人在传统教育中也就被贬为客体,并且是一个像物一样可以被改造的客体.人就这样沦为物,人的自主发展就这样沦为物的可改造性,其错误在于它完全否认了意志的主体,否认了主体的理智和道德能力,因此就否认了行为主体的自我独立人格.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的思维方法是以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为理论基础的正确反映人类思维规律的科学思维方法。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邓小平科学思维方法形成的方法论基础,中国革命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与其特殊的人生经历是邓小平科学思维方法形成的实践基础,个人天赋和后天修炼所造就的良好的心理素质与个性特征是邓小平科学思维方法形成的心理基础。邓小平科学思维方法既具有马克思主义科学思维方法的共性特征,又具有其独自的个性特点。它对于改善当代人的思维方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认识能力是作为主体的人所具有的基本能力之一,它是主体能动地反映客体、获取关于客体的准确信息的能力。主体的认识能力无疑受着其所处的时代条件、社会关系以及主体所从事的实践活动的种类、层次、范围等等客观因素的决定和制约,但从主体能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新时期统一战线理论(以下简称邓小平统战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共产党人统一战线工作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是邓小平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论和唯物辩证法解决中国统一战线具体问题的典范。研究邓小平统战理论的哲学基础 ,探索其理论体系的建构和创新形成的轨迹 ,揭示其所具有的唯物与辩证的特征 ,将为我们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提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价值·生命价值·生命价值观:概念辨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唐英 《求索》2010,(7):87-89
马克思主义视野中的价值范畴是一个存在于由主体、客体、实践所组成的三维结构中的关系范畴;生命价值就是在人的社会实践活动中,生命的存在和属性以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为尺度而建立起来的一种客观的主客体关系;生命价值观是人们认识和处理生命价值问题所持有的根本观念。  相似文献   

8.
试论邓小平价值观的基本构架范汉森邓小平的价值观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思想基础。把握这个思想基础,对于深入理解整个理论具有重要的意义。一、以人民的主要为基础建构价值体系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看问题,价值问题本质上是关于客体同主体的关系问...  相似文献   

9.
许冬梅 《新东方》2004,(7):9-15
战略思维,就是指思维主体为了达到一定的战略目标所进行的全局性思维。战略思维的核心问题是如何正确处理全局与局部、长远与眼前的关系问题。战略思维,作为总揽全局的辩证思维,是一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领导方法和领导艺术。邓小平之所以能够在国际、国内政治舞台上独领风骚,盖源于他的战略思维。邓小平虽然没有专门论述战略的理论著作,但  相似文献   

10.
余卫国 《理论月刊》2005,1(4):17-20
邓小平全球化战略思维是以马克思主义的“世界历史”理论为基础,以中国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为根本出发点,贯注强烈的世界历史意识和辩证思维精神,是以全球化系统思维、全球化大局思维、全球化主体思维为基本内容和主要特征的思维方式和思想方法,是中国共产党人应对全球化挑战,全面推进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思想武器和最可宝贵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11.
深化平安建设,完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是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任务。而社会治安防控客体是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治安防控主体制定防控方案和采取防控措施所指向的目标和对象。总体而言,社会治安防控客体是社会治安秩序和社会治安问题;具体来讲,社会治安防控客体是与公共安全和社会安宁联系紧密的人、地、物、事和时等。研究社会治安防控客体,对于社会治安防控主体掌握客体的活动规律,制定有效的防控对策,维护社会治安秩序,构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人的主体性,是中国社会现实中的两个热点,也是理论界讨论的热门话题。这两个问题表面上不同,却存在着紧密的内在关联。了解它们之间的相关性,无论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还是对人的主体性的发展都很重要。人的主体性是什么?比较一致的观点认为,主体是人与对象的相互作用活动中的发起者和承担者;主体性,就是主体异于作为对象的客体所独有的规定性,包括主体的存在特征和变化的规则。主体性的基本特点是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市场经济,是以商品为等价交换的市场作为资源配置和商品分配方式的经济。社会主义市…  相似文献   

13.
朱立新 《求索》2010,(12):187-189
《楚辞》所表现的自然观具有三大特征:一是作为客体的自然物通常被当做隐喻与象征的载体;二是作为主体的诗人以感伤的情怀观照自然;三是主人公行游的历程大多存在于想象或虚幻的山水自然之中。这些特征的背后隐藏着深厚的文化内涵,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国山水文学兴起与发展的内在逻辑。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在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处理国际国内重大问题的过程中,鲜明而生动地体现了变通思维方式和艺术。坚持因时因势而变,坚持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统一,坚持有理有据的适度变通,是邓小平变通思维方式的突出特征。  相似文献   

15.
王鑫 《岭南学刊》2001,(6):28-31
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博大精深 ,其中 ,他的发展思想是最具有创新意义的组成部分。深入学习和研究邓小平的发展现 ,对于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 ,把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 ,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一、邓小平发展观是全民族伟大实践和创新精神在新时代的展现马克思主义的本质是批判的、进取的和创新的。作为系统而初步回答了在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和如何发展社会主义的邓小平发展观 ,就是邓小平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 ,创造性地解决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16.
政治人格是指政治主体在政治生活中所表现出的相对稳定的独特心理行为模式。它在政治心理中具有重大作用,直接影响人们的政治行为和人们在政治生活中承担的角色。作为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作为领导中国走向繁荣富强的引路人,邓小平不仅勾勒出中国社会发展的前景,而且以自己的立身处事,为正在走向小康社会的中国人民塑造了崇高的政治人格形象。一、邓小平的政治人格内涵邓小平政治人格的内容丰富而深刻,它不仅渗透在邓小平的全部思维活动里,而且表现在他的一切实际活动上,体现在他治党治国的政治实践中。1·爱国爱民…  相似文献   

17.
论主体与主体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体、主体性问题是从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中研究人的地位、特征、人的活动和人的作用。这是一个关系到人的问题的哲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基础理论问题,因而近年来成为国内学术界研讨的一个热点。本文试图就此作一探讨。 一 主体与人的主体性 人的主体性的最一般的规定就是指作为主体的人的本质规定性。因此,这一问题首先涉及的是人与主体的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18.
能动的对象性是马克思主义主体概念的重要规定,也是马克思说义在理解主客体关系上,不同于旧哲学,特别是旧唯物主义的根本点。一、旧哲学主体对象性的局限性包括十八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在内,旧唯物主义只是从受动性方面理解主体,忽视了主体的实践本质,对象性仅是人作为自然实体的受动性。在它看来,主体对客体的认识、实践不是在主体一客体的结构中进行,而仅仅是在客体>主体的受动“关系”发生。主体的对象性仅是从客体的方面去理解,而没有从主体的能动性方面去理解,没有把主体与客体及主体自身作为一种实践关系来理解。因而,“主体…  相似文献   

19.
交住是一种物质性的社会实践活动,是入存在的根本方式之一。交往实践对人的发展具有原动力的价值效用。以高主体性的主体态参与字观域人与自然的、宏观域国际的、中观域国内的、徽观域男女之间的以及主体自我的不同层次的各种交往;建构实施适应当代全球化的主体——客体——主体三维结构普遍交往的关于人发展的模式,对于丰富和发展唯物吏观;锻造和培养时代发展所需要的创新性、交往性、竞争性高素质人才;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推进世界历史进程具有重大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20.
论价值观念的符号特征张晓虎人类的观念活动包括对真理的把握和对价值关系的评价。真理问题涉及的是主体对客体的结构、性质及运动变化规律的正确认识;价值问题涉及的是客观事物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关系,即价值客体的属性、结构、功能对满足主体需要产生的作用及影响。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