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1988年10月10日至20日,中国国际共运史学会、中央编译局国际共运史研究所、中央党校国际工运史研究室、中国人民大学国际政治系、聊城师院共产国际研究室、安徽大学等单位在合肥联合举办了“共产国际第三次学术研讨会”。来自16个省市的70多名专家、  相似文献   

2.
构建中国特色党史研究“三大体系”,需要开展党史学科史、党史学术思想史研究。在党史学科史发展中,以胡乔木为代表的老一辈党史工作者使中共党史真正成为一门具有鲜明学科属性、对象、内容和功能的独立学科,初步建立起以科学性为价值导向,以历史主义原则为学术评价标准的党史研究学术体系,并尝试从话语范式、叙事方式、语言风格等方面积极探索党史研究话语体系。胡乔木治史理念对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党史研究“三大体系”的启示在于,必须坚持党史研究的人民性、战斗性、民族性和创新性。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确立的新型党际关系原则 ,主张各党独立自主、完全平等、互相尊重、互不干涉内部事务。取代了以“一个中心”、“一个模式”为基本特征的“大家庭”模式。这是对马克思国际共运理论的重大创新 ,对推进当代国际共运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4.
1991年10月7—12日,纪念巴黎公社120周年学术讨论会暨中国国际共运史学会代表大会在成都召开。会议由中国国际共运史学会、中共中央编译局国际共运史研究所、中共中央党校国际工运史教研室、中国政法大学、四川大学等单位联合发起。全国100多位专家学  相似文献   

5.
由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会、北京晚报主办的“学术百年暨国际共运史学年会”最近在北京召开,来自中联部、中央编译局、中央党校、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河北师范大学的知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与会同志围绕会议主题展开了广泛深入的研讨,现将主要观点概述如下。一、国际共运史学百年历程的回顾及其前景适逢世纪之交,回顾百年来国际共运史研究的成绩与不足,不仅有利于这一研究的进一步深化和发展,而且有利于我们从新的历史高度进行反思,在更高的层面上总结国际共运的教训。会议首先对该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与会同志一致…  相似文献   

6.
1989年3月2日,中国国际共运史学会、全国中共党史研究会、中央编译局、中国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研究会、北京国际共运史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列所、中国人民大学国政系、北京大学国政系、中央党校国际工运史教研室、中国工运研究所等单位联合举行了“纪念共产国际成立70周年学术报告会”.100多名专家、学者和理论工作者参加了会议。现将报告会的主要观点述要如下:  相似文献   

7.
高放文集<国际共产主义主义运动别史>第三本书(另两本为<政治学与政治体制改革>、<纵览世界风云>),近日由中国书籍出版社出版.作者高放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是我国1981年经国务院批准的第一个国际共运史专业博士生导师,是国内公认的国际共运史学科带头人.全书收录了文稿145篇,是作者长期从事国际工人运动和共产主义运动历史教学与研究的成果.其中大部分是1979年以后发表的.作者之所以把本书取名为"别史",主要是认为本书继承了我国史学的别史传统(古代把正史与杂史之间的史书称为别史),又有别于正式的共运史教科书,所以称"别史"较为合适.  相似文献   

8.
1989年1月21日至24日,中央党校国际共运研究所《当代世界共运中若干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课题组、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光明日报》理论部在中央党校联合召开了“关于斯大林问题”学术讨论会。参加讨论会的有哲学家、经济学家、历史学家、国际共运史专家以及中青年理论工作者50余人。中央党校林利教授主持开幕式,中央党校副校长邢贲思教授致欢迎辞并作了专题讲话。高放、江流、王兴斌、荣植等著名的专家教授  相似文献   

9.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如果从“共产主义者同盟”(1847年6月在伦敦召开第一次代表大会。1947年11月在伦孰召开第二次代表大会,大会委托马克思恩格斯为同盟草拟一个纲领,这就是作为科学社会主义第一个纲领性文献,作为国际共运第一个纲领性文献  相似文献   

10.
法官助理制度的推行是最高人民法院司法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近年来最高人民法院以一贯之的一项改革。1999年,最高人民法院制定的“一五”改革纲要指出:“结合人民法院组织法的修改,高级人民法院可以对法官配备法官助理和取消助理审判员工作进行试点,摸索经验。2004年,最高人民法院制定的“二五”改革纲要更加明确指出:“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建立法官助理制度。”2009年最高人民法院推出的“三五”改革纲要则再次重申“完善法官及其辅助人员分类管理的制度”。“建立健全以案件审判质量和效率考核为主要内容的审判质量效率监督控制体系,以法官、法官助理、书记员和其他行政人员的绩效和分类管理为主要内容的岗位目标考核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11.
为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深入开展对社会主义基本理论与当今社会主义实践的研究,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经中宣部批准,中国国际共运史学会2004年年会暨“社会主义基本理论与当今社会主义实践”学术讨论会,于2004年10月15日—19日在云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召开。会议由中国国际共运史学会、云南省社科联、省科学社会  相似文献   

12.
5月18—23日,中国国际共运史学会、中央编译局、中央党校国际工运史教研室、南京师范大学政教系等八个单位在南京联合召开“全国纪念第二国际成立一百周年学术讨论会”。共110人出席了会议。现将与会同志提交的论文和讨论的观点概述如下: 一、关于第二国际的下限 在第二国际研究中,第二国际史的下限一直是个有争议的问题。会上有三种划分方法:  相似文献   

13.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既体现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又包含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思想和国际共运史的实践经验 ,它不仅在每个方面都具有新的深刻的内涵 ,而且每个方面相辅相成、辩证统一 ,揭示了治党和治国的内在联系 ,形成了一个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之认识的新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4.
1992年10月11—17日,中国国际共运史学会在石家庄举行年会暨学术讨论会。117名专家学者与会。会议以“苏联解体的教训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为中心议题,展开了广泛的学术交流。现将主要论点综述如下: 一、关于研究苏联解体的思想方法问题 与会者普遍认为,苏联解体是20世纪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最严重的挫折,科学地总结这一重大历史事件是当代共产党人的责任。会议分析了前一时期学术界存在的思想方法问题,清理了片面性观点:①“外因论”,把西方“和平演变”战略看作苏联解体的主要原因;②“个  相似文献   

15.
建国初,周恩来指出,民主党派在中国革命中是有贡献的,在民主党派的历史总结中,“好的发扬,坏的去掉”。但“文革”结束前,对民主党派的历史难以做到公正的评价。开放改革后,民主党派史的研究逐步摆脱“左“的影响和束缚,弄清了重大事件的历史真相,对一批重要的历史人物给予重新的客观评价。民主党派史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业已开成。当前,民主党派史研究必须有所改进:首先要在史料的挖掘和整理上下功夫;其次,大力提倡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再有,要拓宽历史的视野。  相似文献   

16.
为纪念恩格斯诞辰170周年、列宁诞辰120周年,中国国际共运史学会、中央编译局和广西社会科学院等九单位于10月26日至31日,在桂林举行了“恩格斯、列宁与国际共运”学术讨论会。现根据提交会议的论文和大会发言,将论及的主要问题综述如下: 一、恩格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17.
<正>目前,学术界对如何科学地确定中国行政史的体系,尚没有一个统一的意见.以至某些《中国行政管理史》实际变成中国政治制度史行政体制部分的节选本.这是由于对中国行政史体系没有科学界定的结果.我们觉得科学界定中国行政史的体系,最关键应掌握三点:第一考虑学科研究对象及其特征与学科体系的关系,第二考虑学科研究的目的对学科体系建立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编者按: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各级干部要重视学习历史的号召,本刊自2013年第3期起开辟"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专题讲座"专栏,约请中国人民大学荣誉一级教授高放先生撰稿。他根据自己65年来教学实践经验和积累的丰富史料、思考的深层问题,把170年来国际共运史归纳为20个专题讲解。连同本期,本刊已经连载6个专题6篇文稿,每篇都有3、4万字,在读者中引起广泛关注和热烈反响。本  相似文献   

19.
“宣布宗教是私人的事情”,这是德国社会民主党1891年爱尔福特纲领的一个有名的条文。在国际共运史上,这个条文后来成了各国无产阶级政党对待宗教的基本态度。由于对这一条文在理解上的偏差,导致一些无产阶级政党在宗教政策上出现了这样或那样的失误。因此,正确理解“宗教是私人的事情”,对无产阶级政党制定正确有效的法规与政策是十分重要的事情。  相似文献   

20.
由中国农民战争史研究会、山东大学历史系、中共中央党校历史教研室主办的“中国农民战争史研究会第八届年会及学术讨论会”,于1992年9月23——27日在河北北戴河举行。来自高等院校、党校及研究机构的40余位专家、学者与会。现将会议讨论的主要观点综述如下。 一、农民战争史与农民史的研究 1.拓展研究领域问题。与会者指出,农民战争史是新中国建立后出现的新学科,在五、六十年代,作为“五朵金花”之一而在史学园地红极一时。最近一个时期,农民战争史的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