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8 毫秒
1.
1993年12月中旬,各新闻媒介纷纷报道:俄罗斯就新宪法进行全民公决,并对“国家杜马”进行了选举。何谓“国家杜马”?很多人对此提出疑问。其实,“国家杜马”就是沙俄时代实行的代议制立法执法机构。“杜马” 即“议会”的音译。 俄国的“国家杜马”始于1905年。当时,俄国革命波澜壮阔、风起云涌,革命群众对沙俄的专制帝制强烈不满,坚决要求实行“君主立宪”。在如火如荼的革命形势面前,沙皇为了缓和同革命人民之间的尖锐矛盾,不得不宣布批准“成立国家杜马”,并颁布《国家杜马的选举条例》、《成立国家杜马大法》。  相似文献   

2.
许华 《红旗文稿》2012,(9):34-36
2011年是苏联解体20周年。对于20周年这一重要的纪念性周期,俄罗斯社会总体上表现得沉默而低调。加上12月正值杜马选举,俄罗斯官方和新闻媒体很少提及20年前国家分崩离析、社会改弦易辙的那些事件。除俄罗斯共产党召开了一次纪念性反思会议之外,俄罗斯官方没有任何举动和仪式。原苏联地区国家的学术界也不见推出重大、有思想高度和理论深度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3.
从目前俄罗斯的政治现状来看,俄罗斯国家杜马选举和俄罗斯总统选举可以被认为是确定社会政治稳定的重要依据以及公民情绪的晴雨表。本文试图通过梳理俄罗斯政党参与国家政治选举的制度变迁,分析目前俄罗斯政党参与国家选举制度规范的内在逻辑以及总结俄罗斯政党参与国家选举制度规范的特点,最终形成俄罗斯政党参与国家选举的制度规范对其政党政治的意义及影响。  相似文献   

4.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从苏联时期共产党长期执政的一党制转向多党制。普京时代俄罗斯政党制度的基本特征是:形成了相对稳定的多党并存的基本格局;“统一俄罗斯”党占据了“一党独大”的优势地位,但不是执政党,而是“政权党”;在总统高度集权的体制下,政党的作用受到多方面的限制。俄罗斯政党制度今后将继续实行多党制,政党数量可能有所减少;将保持“中间大、两头小”的政党格局,但“统一俄罗斯”党能否长期占据“一党独大”的位置,还有待观察;随着下一届杜马和总统选举的临近,各派政党之间的斗争将更加激烈。  相似文献   

5.
李兴耕 《党史博采》2005,(5):101-105
“统一俄罗斯“党是当今俄罗斯的最大政党,但是,它的内部并不完全一致,存在意见分歧和争论.除了以该党主席格雷兹洛夫为首的坚持中派主义的主流派以外,党内还出现了主张自由主义的右翼和主张社会民主主义的左翼.这些分歧和争论有其深刻的历史根源和现实根源.最近以来,它的内部分歧和争论有激化的趋势.面对这样的局面,党的主要领导人不得不采取各种措施,力图维护党的团结.在2007年第五届杜马选举和2008年总统选举即将来临之际,各派政治力量之间的斗争日趋激烈.在这样的背景下,“统一俄罗斯“党内的两翼是否能够长期共存于一个党内,或者将导致组织上的分裂,现在很难预料.  相似文献   

6.
在人类即将步入新千年的最后一天,俄罗斯总统叶利钦给他的国民献上了一份令世界震惊的大礼——1999年12月31日莫斯科时间中午12时(北京时间当日下午5时),叶利钦宣布辞去俄罗斯总统职务,同时任命总理普京为代总统,俄罗斯政局发生重大变化。这一切,令全世界的人们把目光投向这个昔日强大,今天内外政策依然坚挺的北方大国,就让我们对俄罗斯政局的动向作一简单分析。叶利钦为什么突然辞职叶利钦辞职的直接原因是为他所信任的普京顺利接班铺路,并为他自己和他的家庭的安全寻求保证。俄总统办公厅第一副主任沙布杜拉苏洛夫称,叶辞职是叶本人独立作出的决定;杜马(议会下院)选举中支持叶利钦和普京的“统一”运动得票率仅次于俄共的结果和普京个人政治地位日益巩固是叶  相似文献   

7.
《党课》2013,(4):18-19
俄罗斯尉家杜马日前通过了禁止官员在国外拥有不动产和银行账户的法案。该法案禁止各级公务员、军人及其配偶和未成年子女在境外的外国银行拥有或开设账户,禁止其在国外拥有或购置不动产,  相似文献   

8.
《理论与当代》2008,(5):55-55
丁佩华在3月9日的《解放日报》上撰文指出:正如人们所预料的,梅德韦杰夫当选下一届俄罗斯总统已成事实。俄罗斯的高投票率和高支持率,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俄罗斯选民对国家近年来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满意程度,表明有越来越多的选民开始认识到总绫执政能力对于国家发展的重要意义。并将总统选举与自己将来的利益和命运紧密联系起来。  相似文献   

9.
俄罗斯联邦共产党高度重视腐败问题研究,对苏联解体前夕及当代俄罗斯的腐败现象进行了较为深刻、全面的反思;同时还在互联网、国家杜马等平台上积极投身反腐实践,但遭遇了一定的阻碍和困境。通过汲取俄共及其前身在腐败与反腐败问题上的历史和当代教训,能更加明确我国反腐的制度优势,并警示我们务必对反腐"由谁带领、为了谁、如何开展"的问题进行更精确笃定的回答。  相似文献   

10.
在2004年俄罗斯总统选举中,普京稳操胜券而连任,既表明了俄罗斯民众对其执政方针的肯定,也使普京有更广阔的空间可以继续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各个领域的改革,使改革方针逐步调整和更加明晰。经过了叶利钦执政时期的探索和迷茫,普京正试图开辟一条俄罗斯复兴之路。普京认为,“目前俄罗斯复兴和蓬勃发展的关键就在于国家政治领域。俄罗斯需要一个强有力的国家政权体系,也应该拥有这样一个政权体系。”面对社会动荡、政局不稳、民族分裂主义和地方分离主义甚嚣日上的局面,普京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政治改革。首先是加强国家垂直权力体系,调整…  相似文献   

11.
影响中国选举制度完善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炜 《世纪桥》2007,(12):23-24
选举制度是组织和调整国家权力活动的基本形式,是实现人民主权的保障,是一个国家民主化程度的标志。适合国情的选举制度是民主体制良好运行的前提,因此,找到影响选举制度不适的原因并完善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相适应的选举制度成为各国政治发展共同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12.
俄罗斯议会和总统选举制度自初步确立以来,一直处在不断的修改补充之中.民主转型是俄罗斯选举制度的基本特点,超级总统制对选举制度的发展构成了最主要的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13.
姚立 《党建文汇》2011,(6):15-15
5月18日,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在记者招待会上表示,是否谋求连任将取决于2008年提名他为总统候选人的政党态度。当年提名他的党派一共有四个,包括占据在杜马450个席位中独占315席的统一俄罗斯党。由于统一俄罗斯党现任主席正是普京,梅德韦杰夫又曾在2009年对该党组织工作提出过尖锐批评,所以明年俄总统大选中是否会发生“梅普之争”,在此次表态后似乎渐渐明朗。  相似文献   

14.
正国际上以四年为一个周期的活动有不少,如举世瞩目的奥运会和世界杯,而类似周期的国内活动就很难引起同样的关注了,但至少有一个例外,那就是美国大选。美国大选算得上是世界上最牵动人心的一场选举了,不仅因为美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其一举一动都会对其他国家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还因为它充满戏剧性和激动人心的竞选场面,还有什么能比  相似文献   

15.
国际非政府组织介入我国基层选举既有利也有弊。有利的方面在于:国际非政府组织参与我国基层选举,为我国基层选举提供了大量的资金支持,对于我国广大基层特别是发展相对落后的贫穷地区的基层选举的发展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国际非政府组织的技术、经验支持及现场观摩活动可以有效地促进我国基层选举的规范化发展;国际非政府组织介入我国基层选举,有助于提高我国公民自身权利意识,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有效地促进我国相关法律的规范化;有助于改善政府治理水平和加强执政能力建设;有利于改善我国国际形象。但是,其弊端也非常明显: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产生负面作用;对我国的国家安全产生现实和潜在的威胁;对我国的意识形态领域产生不利影响;对我国政府的国内公众形象带来不利影响;对我国反腐败体系带来不利影响;对我国非政府组织管理提出了许多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16.
王小军 《求实》2016,(4):75-80
为了促使流动人口更好地进行政治参与活动,国家出台了系列政策用以保障流动人口参与居住地的选举活动,但是通过对村(居)委会选举的调研发现,目前流动人口参与居住地的选举还存在着多重困境。造成这种困境既有居住地户籍人口与基层组织排斥的因素,也有选举操作程序不足的因素,更有流动人口自身顾虑的因素。要有效保障流动人口在居住地的选举权,不仅要在宏观上完成户籍改革等顶层设计和推进村(居)集体经济改造,而且要在微观上完善选举操作程序,积极促进社会群体融合。  相似文献   

17.
俄罗斯公民的政治参与是随着现代化推进和民主化的演进进程逐步扩展和深化的。总体看,俄罗斯公民政治参与可分为选举参与、人民团体与群众自治组织的参与和接触式参与等类型,此外还有庞大的不参与群体存在。在不同时期,俄罗斯公民政治参与具有不同的特点,基本上处于低水平,具有明显的政府主导的特征。虽然俄罗斯公民政治参与活动处于较低水平,但不能就其参与前景感到悲观,其潜力能否顺利发展需要政治体系的内部和外部政治诸要素之间的合理配置。  相似文献   

18.
2012年3月4日,俄罗斯举行总统大选。由于选区跨越9个时区,这场“马拉松”式的选举在不同地区累计持续20多个小时。此次大选约1.1亿俄罗斯人享有投票权,投票率达到56%。由于2011年12月4日举行的俄国家杜马(议会下院)选举结果引起部分民众质疑,为了确保此次总统选举公正透明,在普京的提议下,各投票站首次安装了18.2万个摄像头进行监控。  相似文献   

19.
3月26日,普京在俄罗斯大选中获得52.94%的选票,当选为俄联邦第三届总统。在选举宣传中,普京许下一个“在法律专政”下建立“强大的国家”的诺言。苏联解体后一直饱受经济动荡和内政不稳之苦的俄罗斯人民对这一承诺关注有加,希望普京尽快以具体的政绩来兑现诺言。  相似文献   

20.
陆雅茹 《世纪桥》2006,(6):9-10
中俄互办“国家年”活动在中俄关系史上尚属首次,其活动规模之大和参与单位数量之多都是史无前例的。今年是在中国举办“俄罗斯年”,共有207项活动。在俄罗斯总统普京访华期间,胡锦涛和普京还共同出席了中国“俄罗斯年”开幕式和中俄经济工商界高峰论坛开幕式,足见两国元首对这项活动的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