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进入90年代以后,非洲大陆陷入深重的政治和经济危机之中。许多国家在"多党民主"浪潮冲击下,政局动荡,有的国家内战不断,经济困境加重。据联合国非洲经委会1993年报告,1990年至1993年,非洲国内生产总值平均增长率仅为1.3%,而人口增长率却高达3%,外债1993年达2854亿美元,全非5(?)个国家中有32个国家无力偿还外债利息。有的国家出现了经济危机。近一年多来,非洲大陆经济有所好转,但困难依  相似文献   

2.
肯尼亚原是非洲经济建设搞得比较出色的少数国家之一。1963年12月独立以来,肯不仅社会稳定,经济发展也取得了令人注目的成就:1965—1980年,经济年均增长率高达6.4%;1980—1987年,经济增长速度虽有所减缓,但仍保持在年均3.8%的水平上;1987—1989年,经济年均增长率又恢复到5%左右。但自1990年以来,由于多党民主浪潮的猛烈冲击,肯政局出现了严重的动荡局面,再加上西方主要国家以减少和中止经援为手段,迫使莫伊政府实行多党民主制,肯在经济发展道路上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  相似文献   

3.
世界在发展 ,时代在前进。当今世界任何一个国家 ,要想闭关锁国 ,与世隔绝 ,都是不可能的。相反 ,加强与外国的交往 ,了解其他国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的情况 ,寻求值得借鉴的东西 ,才有利于自己国家的强盛。我们要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就必须充分认识本国的国情 ,同时也要努力地去了解外国 ,熟悉其他国家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尽管世界各国社会制度不同 ,经济发展水平各异 ,但每个国家总有些好的东西 ,可供我们借鉴 ,也总有些不好的东西 ,值得我们引以为戒。了解外国 ,就是要开阔眼界…  相似文献   

4.
艾博 《西亚非洲》2000,(4):15-18
影响非洲民主化的因素可以概括为外部和内部两个方面。冷战结束为非洲民主化提供了一个契机,苏联的解体、美国和法国对非洲政策的改变是促使非洲政治改革的外部因素。但与国际环境的改变相比,非洲国家内部人民要求改革的呼声和为此而采取的实际行动则是非洲民主化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内外部因素相互作用使有些非洲国家的政治改革走向成功,但有的却没有成功。  相似文献   

5.
2009年国际金融危机给南亚各国经济造成到程度不同的影响,经济增长率普遍下降。2010年,南亚国家在经济发展中为通货膨胀所困扰;同时,由于政治环境和安全形势不同、国际金融危机对策不同,南亚各国经济发展形势也明显不同,呈现出“阴晴两重天”的特点。印度、斯里兰卡和孟加拉国等国经济恢复发展,呈现出快速增长态势,而巴基斯坦、阿富汗和尼泊尔等国经济不仅未能恢复发展,而且增长缓慢。展望未来,通货膨胀将继续困扰南亚国家;南亚经济发展“阴睛两重天”的特点在短期内不大可能发生根本改变。印度等国家经济仍将保持较快速度增长,当然经济增长率可能会有所下降,而巴基斯坦等国经济在短期内可能依然难以恢复,仍将处于增长缓慢状态。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经济快速发展 ,但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差距则十分明显。要缩小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差距 ,必须努力培育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充分发挥国家的宏观调节作用 ;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  相似文献   

7.
动荡中的经济发展 1977年这一年予计在东南亚和东亚各国的经济、政治方面将会出现几个大变化。正巧在这个时期,美国由于政权交替而改变了它对亚洲的政策;随着中国政权的交替,它对亚洲的影响也有所变化,这些国际政治方面的变化,对亚洲各国的经济发展都有很大的影响。同时,无论从哪一个亚洲国家来看,它们的内部都孕育着重大变革的因素。无论是菲律宾或印度尼西亚都具有成为“亚洲动荡”台风眼的因素。  相似文献   

8.
编者的话     
在现代化进程中,拉美国家的经济与社会发展均取得了巨大进步,但贫富分化现象也日益严重。贫困和两极分化加剧了社会矛盾,在一些国家引发了激烈的社会冲突,严重威胁了国家的政治和社会稳定。有许多因素可以引起社会冲突,但最根本的冲突是由社会不平等和各社会阶层及集团之间的利益冲突引起的。20世纪以后,有的拉美国家的社会冲突因政府采取了相关对策和相关集团的利益得到保障而有所缓解,有的则久拖不决,有的冲突甚至不断加剧。巴西劳工党执政以来,卢拉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着手解决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取得了初步的成效,但是目…  相似文献   

9.
昆曼通道从2008年通车至今已经有6年,但一直存在通而不畅的问题。其原因主要涉及政治、经济和文化三个方面,而这三方面的因素也正是影响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整体推进的主要因素。政治互信的不足从根本上限制了该通道的发展空间;昆曼通道沿线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与双边贸易自由化协定的缺失,让昆曼通道存在先天不足;而文化交流与认同的不足,则加深了大湄公河次区域国家对中国的不信任和戒备心理,极大影响了昆曼通道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1994年下半年以来,日元对美元比价持续攀升。1995年4月19日,东京外汇市场日元对美元的比价曾一度上升到79.75:1。估计日元对美元的比价不会出现大幅度反弹,这对亚太地区,特别是东南亚地区经济发展将会产生影响。 一、影响 (一)日元升值引起东南亚国家货币汇率的剧烈变化,日元对东南亚国家货币汇率急剧攀升,而美元则有所贬值  相似文献   

11.
七十年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进退维谷,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也步履艰难。在此期间,智利的经济发展却引人注目。1976年,智利国内生产总值增长4%;1977—1978年,年平均增长率超过8%。这种增长速度不但高于同期整个拉丁美洲地区  相似文献   

12.
绪言东南亚地区近几年来的经济发展速度总的来说是很快的。由于资金需求量的增多,海外资金积极流入。但另一方面,在这些东南亚地区的国家当中,尽管有些国家的居民储蓄显著增多,但由于金融机构没有充分发展而无法吸收这些储蓄。但却也有些国  相似文献   

13.
东南亚金融危机发生以来,东南亚国家尤其是原东盟五国的经济遭受严重的打击,而且这些国家的经济恢复也相当艰难。但是,新加坡却是五国中经济处境最佳的一个,经济恢复的速度也比周边国家要快得多。一、经济发展近况1997年,虽然遭受金融危机的冲击,但新加坡的经济仍有所增长。1998年,由于受周边国家经济低迷的影响,新加坡的经济下降幅度较大,被认为是自1985年经济衰退以来最严重的一次。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经济增长率下降幅度较大,但恢复也较快。1996年经济增长率是7%,1997年经济增长率为5.6%,比…  相似文献   

14.
2005年,欧盟进入一个经济、社会及国家矛盾多发期,面临多重困境,包括经济发展迟滞,移民问题突出,一体化失去方向,民众对政府和欧盟缺乏信心等。未来几年内欧盟在深化一体化方面将难有作为,但某些领域的政府间合作会有所加强;从中长期看,欧盟的“解构”难以逆转,并朝着“多速”和“层次化”的一体化方向发展。欧盟的困境及其演变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系列影响,尤其在对外经济、地缘政治及大国关系方面。  相似文献   

15.
东南亚形势2009~2010年回顾与展望——专家访谈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09年,在世界金融危机继续蔓延,经济还没有复苏的严峻情况下,东南亚各国面临着非常困难的复杂局面。由于各国情况各异,在政治上,大部分国家继续保持稳定,个别国家处于不断动荡之中;外交上,大国外交更趋务实活跃;经济上,有的国家增长,有的国家下降。本刊编辑部邀请部分东南亚研究专家、学者对2009~2010年东南亚的形势作简要的回顾与展望。  相似文献   

16.
拉美对美国的利益至关重要 ,美国中央情报局一直把该地区作为工作的重点之一。它对拉美地区事务的干预 ,是美国对拉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体现的是美国国家利益。干预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等各方面。在不同国家和不同时期 ,干预的方式略有不同 ,但干预从来就没有停止过。干预有些获得成功 ,有些则陷于失败。  相似文献   

17.
比较分析中国、韩国、日本经济发展的若干方面,表明中国同日、韩之间在发展水平上存在若干梯度差和时间差。即在经济近代化、工业化起步上,中国比日韩要晚70年、40年左右;在产业结构调整和劳动力转移上,中国比日韩滞后80年、20年左右;在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上,中国70%以上靠资金和劳动力投入,而日韩50%以上靠科技进步;在研究开发的主体力量上,中国集中于科研所和大学,而日韩则侧重于生产企业;在教育发展上,中国比日韩落后80年、20年。从经济总体水平上看,在宏观经济方面中国比日韩落后80年、20年,在工业方面落后40年、10年左右。尽管中国和日韩存在多方面的差距,但日本赶超欧美、韩国追赶日本的成功经验启示我们:只要发展战略对头,中国也能后来居上。  相似文献   

18.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墨西哥的经济经历了起飞、稳定增长、动荡危机和重新高速发展的曲折过程。为促进经济发展,历届政府都相应地采取了一些调整措施。有些措施是成功的,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果;有些措施则是失败的,使经济更加不平衡。本文拟就战后特别是七十年代以来墨西哥的经济发展和政策调整问题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19.
“9·11”事件是进入新世纪后的一个重大事件 ,对国际政治经济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受“9·11”事件的影响 ,东南亚地区政治经济形势出现了明显的变化。分析这些变化对于认识东南亚政治经济发展趋势 ,加强中国与东南亚国家政治、经济合作有积极的意义。本文重点对“9·11”事件后受影响较大的东南亚国家的经济形势作一些分析。一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发生后 ,经过几年的努力 ,东南亚国家经济有所恢复。到 2 0 0 0年上半年 ,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等受金融危机打击较重的国家经济状况逐步好转。在“9·11”事件发生之前 ,世界经济形势已经不…  相似文献   

20.
杨光 《西亚非洲》2007,(12):10-16
2000年以来,国际石油价格飙升,居高不下,为中东石油输出国的经济发展带来巨大的历史机遇。中东石油输出国的经济发展政策呈现新特点:保持宏观经济稳定;保护本地人就业;改善外国投资环境;推动产业结构多样化。但这些国家仍需解决经济结构单一化、对外国企业投资石油工业上游领域的闭门坚守政策,以及扩大经济自由度等问题,以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