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探人隐私:任何人都有隐私。在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有着一块不希望被人侵犯的领地。可是有些人每次和你见面,都要问你年龄几何?收入多少?夫妻感情如何?等等让人厌恶回答的话题。这种人虽然伶牙俐齿,巧舌如簧,但却不知谈话的要领忌讳。一般来说,一个尊重他人的人,如果知道某某事情是他人隐私,便不会去问。反过来说,知道是他人隐私,偏偏去询问者,便是不懂得尊重他人的人。  相似文献   

2.
《民主与法制》2013,(5):20-21
所渭“公众人物无隐私”的说法,似乎使人们认为凡是公众人物,就不再有隐私。或者说其任何隐私都不受法律保护。这种理解完全是不妥当的。公众人物虽然特殊,但仍然足普通的自然人、而隐私又关系到每个人最基本的人格尊严、人身自由与生活安宁。  相似文献   

3.
出于查办案件的需要,警察或有权打开日记;媒体追逐报道卖淫女的“爱情隐私”,当然能极大刺激很多人的窥私欲,满足某些人的娱乐心态,但媒体采访不应该没有私权界限,不应该践踏他人的隐私,侵犯他人的权利,纵然她是一名卖淫女。  相似文献   

4.
人肉搜索是一种新型的信息查询手段,在实践中往往会侵害他人的隐私利益。人肉搜索行为与隐私侵权相伴而生,根据其与隐私侵权的关系可分为社会监督型、惩恶扬善型和单纯侵权型。在人肉搜索中一旦有隐私侵权发生,除侵权人承担责任外,网络服务商应根据不同情况分别承担过错责任、连带责任或替代责任。  相似文献   

5.
隐私的居所     
在至少表面上提倡“大公无私”、“开诚布公”的中国文化里,与“坦诚”相对的“隐”、与“公”相对的“私”都是受到贬抑的。因此,隐私一词难免给人一种不好的联想。在不少人的心目中,隐私要么是不可告人的阴谋诡计,要么是见不得人的丑事,要么就是羞于告人的“小秘密...  相似文献   

6.
王秦 《前沿》2014,(11):20-22
社会化媒体赋予人们极大的信息传播自由,但也因隐私问题饱受争议。用户自身疏忽及个人信息的商业利用等传统说法,并不能完全解释用户普遍存在的隐私担忧问题。作为一种web2.0技术的应用,社会化媒体在信息传播上呈现出一系列新的特征,直接影响了用户对个人信息的控制感受,成为社会化媒体“隐私困境”的重要成因之一。  相似文献   

7.
潘祥辉 《人民论坛》2023,(2):100-103
中国文化饱含了对土地的历史记忆,从神话传说到民间信仰再到语言词汇,处处可见土地的印记。“恋土情结”使中国人形成了乐天知命、安土重迁、脚踏实地、吃苦耐劳以及重视乡土情谊等民族心理和性格,对土地的依恋是中国文化的一种基因,深刻地影响了中国人的文化心理和行为逻辑。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对中国文化中“恋土情结”的传承和转化十分必要,在人与土地的关系中,中国文化主张“天、地、人”的和谐共处,这种“三才合一”的观念无疑是一种中国智慧,对于今天的全球生态文明建设而言,也极富启示价值。  相似文献   

8.
在美国,新闻媒体普遍遵循着一种新闻报道理念,那就是“公众人物无隐私”。而这一理念的建立,是美国司法机构在20世纪70年代通过几起案例的司法解释逐步确立的。  相似文献   

9.
以人与物的接触或是人与人的非面对面的远程接触为基本特点的无接触经济建构了一种新的交易组织形式。它通过节约人力、交通、时间和摩擦成本而节省交易费用。无接触经济可能使消费者受到"协同式双重剥削",并引发数字排斥、情感冷漠、心理恐惧、隐私侵犯、伦理责任不清和就业排斥等社会问题。对此,倡导提供数字社会工作服务,也是一种解决之道。  相似文献   

10.
海盗,既是斯维尔人历史的缔造者,更是他们永远的英雄传奇。镌刻在北欧大地上的文化遗存,在让中国人误以为禁忌,需要遮目偷窥的时候,偏偏泄露出了别一种文明的心理密码。  相似文献   

11.
“生存意识”是警察在执法活动中受伤之后最为关键的品质意识,它是警察所必须具备的品质素质之一,是在其身体外部器官受伤害之后心理上一种强有力的防御方式,有这样的情形,在一个人被枪弹击伤后,没经训练的心理会产生过度的惊慌失措,原本不该死亡而死于“中弹等于死亡”的潜意识中。所以说“生存意识”是警察训练的重要内容。要研究警察通过训练提高其‘“生存意识”这个问题,必须搞清楚常人心理上的极限问题。“惊慌失措”是一种十分常见的、危险的、足以导致人死命的心理现象。通常一下子失血过多的人都会感到惊慌失措。如果失血状…  相似文献   

12.
两军较量,一般的规律是:先发者制人,后发者制于人。但是,在国际反间谍斗争这个隐蔽战场上,“后发制人”也不失为一种克谍制胜的斗争策略。反间谍斗争中所谓的“后发制人”,一方面表明了一种客观事实,即无论从时间顺序还是从逻辑关系讲,都是先有对方的间谍活动,然后才有己方的反间谍斗争,只有“矛”的“先发”与进攻,才有“盾”的防卫与反攻。但是在另一方面,“后发制人”绝不仅仅意味着一种时间与逻辑上的先后顺序,更不等于消极防范与被动挨打,在实际较量中,“后发制人”更多地成为一种主动的策略选择。一是欲擒故纵,蓄势待…  相似文献   

13.
在互联网迅速发展的今天,市长信箱已然成为政府畅通民声渠道的一项重大创新,是在党和政府与广大人民群众之间架设的又一座连心桥。然而,记者在调查中发现,不解决实际问题的现象也普遍存在,一些市长信箱甚至还暴露了写信人的隐私。  相似文献   

14.
“表率”与“表演”宋滨东“表率”和“表演”,虽是一字之差,含义却迥然不同,“表率”是指好榜样,“表演”则是指做戏等演出。在我们党员干部队伍中,有这样两种人,一种是甘于作表率的,一种是惯于做表演的,究竟是作表率还是做表演,反应着两种截然不同的世界观、人...  相似文献   

15.
《小康》2016,(16)
正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局一项研究指出,越有钱的人花在上网的时间越少,这与工作生产力无关,而是娱乐选项的问题:一个人越有钱,找乐子的方式越多,如外出旅行、郊游或上馆子。反之,一个人钱越少,娱乐的选择也越受限,于是花更多时间上网挖别人的生活隐私;毕竟,上网成本是固定价格。美国人研究发现,上网时间是与经济状况成反比的,越有钱的人越不大上网。  相似文献   

16.
“测谎”亟待规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犯罪心理测试技术,即俗称的“测谎”,是运用现代心理学和实验心理学技术成果以及神经生理学、生理电子学等学科研究成果,通过专用心理测试系统和智能计算机,同时同步记录人的多项心理生物反应指标,进而评判心理痕迹对应相关度的实验心理技术。心理测试技术的发展与完善是伴随着现代心理学,实验心理学,神经心理学,生物电子学,以及犯罪心理学等学科的发展而进行的。在西方,由于研究和实践时间比较长,心理测试结果的信度与效度在较大程度上得到认可与运用,而在我国的发展只有短短十几年,目前在实践中主要作为一种侦查的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17.
曹嘉懿 《现代领导》2005,(11):14-15
当今世界瞬息万变,经济增长、技术更新、社会发展,其迅猛急剧的程度已大大超越了人们的想象。美国的社会学家如托夫勒、奈斯比特等人,把这个时代看作是两个时代中间的“夹缝时代”,在这个时代里,人们容易产生一种“依恋于已知的过去,而恐惧未知的将来”的心理状态。对此,上海市毛泽东思想理论与实践研究会会长、上海师范大学教授林樟杰说,剧变时代,通常人们最直接的表现是心理适应问题,而比心理状态更为深层次的问题,则是人们的思维方式如何适应这个剧变的世界。当今中国,这一状况尤显突出和尖锐……  相似文献   

18.
“小官大贪”,并不是新近才有的事。认识“小官大贪”现象,自然是想要达到惩治效果的前提。依笔者之见,“小官大贪”在于“三小”。 一是“小看”。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官本位”是浸透在人们头脑里根深蒂固的东西,由此带来的便是人与人之间的“等级制”,官也分三六九等,人们对官的“看待”,比如尊敬、服从的程度,是与级别高低成正比的,位越高的官,受到公众的敬仰就越高。这种对小官“小看”的历史原因,还影响着当今,也同样左右着一些小官的心理,他们要强烈地表现自己的“能耐”,其中就包括贪欲。越是被人“小看”的小官,往往越有一种胆大妄为的心态,甚至他们也不在乎这样的“小官”位之丢失——有权不用,过期作废,能捞就快点捞。  相似文献   

19.
面对同行的人的脱颖而出,人们只能有两种心态:一种是“我也赶上去”,另一种是“把他拉下来”。决心“赶上去”的大多数赶上去了自己也脱颖而出了,决心把走在前面脱颖而出的人“拉下来”的人同时自己也真正被“拉下来”了。后一种人永生不会脱颖而出永生不会干成大事业,因为他的聪明才智都用到把别人“拉下来”而从未用到“我也赶上去”,怎么能走到前面呢? 世界很大也很复杂,世界的人很多也很复杂,但大致可分为两种人:“把前进者拉下  相似文献   

20.
论马克思主义对“社会心理”内涵界定的实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马克思主义发展过程中,马克思恩格斯以及其后的重要继承者都没有对"社会心理"的内涵进行明确诠释。透过普列汉诺夫的宏观论述,再结合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心理思想,马克思主义对于社会心理内涵界定的实质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社会心理是自发的"去个性化"的共同社会意识;二是社会心理是以"零距离"方式呈现在社会现实中占主导地位的社会个体的整体感受状态;三是社会心理是呈现社会个体自身与"他者"的狭隘联系的初级社会意识;四是社会心理是一种在人与人之间彼此影响下形成的永远开放的意识系统;五是社会心理是一个与人类社会同步产生、发展与演变的历史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