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我们采用埋线法治疗仔猪白痢病119例,获得了较好的效果。其中一天治愈的1例,二天治愈的103例,三天治愈的12例,五天治愈的3例。 埋线的穴位是交巢穴(肛门上,尾根下的凹陷处)。方法是用半弯针(用缝衣针代替也可以)将缝合线从交巢穴的左侧或右侧穿入皮下肌肉层,从另一侧穿出,剪去多余的线,使  相似文献   

2.
1985年2月~12月,笔者以超霉素注射液行交巢穴注射治疗185头仔猪白痢,治愈183头,治愈98%。 具体方法 用超霉素,武汉市洪山兽药厂产,批号8401016,消毒交巢穴(尾根腹面与肛门之间的隐窝内一穴),作退式滑行注入此药。入针深2~3厘米,注射针头用人医6号为佳,不宜过粗。仔猪5~15公斤用量为3~5毫升,每日一次,连续用药1~3次。  相似文献   

3.
我们采用抢风穴水针注射治疗马骡前肢跛行14例(闪伤性10例、风湿性4例),治 愈13例,1例闪伤性的未愈。 穴位:抢风穴。针刺1.5~2寸深注入药液。 药液:跛行安(或镇跛痛)10毫升、  相似文献   

4.
(一)材料和方法: 1.器材:兽医常用的小宽针及圆利针。 2.选穴:主穴交巢、鼻梁、山根;配穴耳尖、脾俞、脾之俞、后三里、八字。除交巢穴留针3~5分钟并行捻转手法外,其余各穴都不留针。 3.疗效判定:经白针治疗1~3次而症状消失,完全恢复健康者为痊愈(即食欲恢复正常、粪便正常);如经3次白针治疗,症状未消失者则为失败。  相似文献   

5.
针灸寻定猪体腧穴的位置,一般根据猪体体表特点和解剖部位进行。对于一些自然标志较远和脂肪层厚,结缔组织特别发达,难以摸触解剖部位的躯干穴位和四肢上部穴位,如按同体位、同体寸或指量法寻定其位置就较困难,同时由于猪的品种、体型、大小、肥瘦不同,更难以寻定准确穴位。我们在临床实践中学习应用沿连线等距点或相交点寻穴,再通过触摸其解剖部位定位的方法,不但可以较准确的找到穴位,而且便于记忆。现简介于后。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5头绵羊共计939穴次的循经声信息特性的声发射检测研究,其本经穴位声信息本底频率为3.4次/秒,激发频率为4.7次/秒;本底幅值为1170μV,激发幅值为2190μV。其声发射检测阳性率及其频率幅值激发前后增加百分率本经穴位均大于对照穴点,其中幅值增加百分率本经穴位与对照穴点、本经穴位与非本经穴位及非本经穴位与非穴对照点之间经统计学处理,均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说明了绵羊循经声信息具有循经、双向传导及重复出现率高,经络、穴位的客观存在具有一定的特异性。其循经声信息的传导速度为6.67cm/秒。左右侧本经穴位声信息特性是基本对称的。  相似文献   

7.
1976年以来笔者用强的松龙注射液、2%普鲁卡因、维生素B_1进行穴位注射,治疗大家畜四肢闪伤及风湿症87例,其中牛12例,马19例、骡29例、驴27例,治愈79例,有效率为91%。 穴位选择 前肢取抡风穴,后肢取百会穴。 注射方法及注意事项 2%普鲁卡因注射液10~20毫升,维生素B_1注射液10毫升,强的松龙5~10毫升,一次穴位注射。穴位要选准,进针深度要适宜,注射前后均需严格消毒。  相似文献   

8.
(一)操作方法 1.注射穴位:后海穴,位于肛门上尾根下方的凹陷处,正中一穴。 2.器械与消毒药:50毫升注射器、封闭针头、碘酒棉、酒精棉等。 3.注射药液及用量:0.25%(或0.5%)普鲁卡因溶液,成年马、骡每次20~40毫升,幼驹减半,每天一次;一般一次见效,若不见好转,第二天或隔一天再按上剂量注射一次。 4.操作方法:保定患畜,找准穴位,消毒后左手指按住穴位,右手将装好药液的注射器与荐椎平行刺入3~4寸(幼驹1.5~2.5寸),缓慢将药液注入后,左手指按住穴位,慢慢拔出针头,再作消毒。  相似文献   

9.
临床用放四蹄头血方法来治疗蹄叶炎、蹄冠炎、球节扭伤、蹄部钉伤、痉挛疝、结症、中暑等病。从防病角度看,放四蹄头血也少生病,马血多而精气少,故马必于针刺出血少生疾病。 蹄头穴的部位,一些书籍记载:蹄头毛边上缘3分,从正中向外旁开4~8分的血管上,此穴血管较粗大,按压时略有波动感,前蹄较后蹄偏的多些,每蹄各一穴,急刺3分,出血量300~500毫升(《兽医手册》兰州兽医研究所编著,1972)  相似文献   

10.
针灸是中兽医独特的治疗方法,临床应用很广。笔者曾以猪针穴玉堂、交巢、脾俞治疗消化道病42例,其中急性胃食滞12例,慢性消化不良(包括原发病状消除,继有食欲不振者)14例,胃肠卡他13例,胃肠炎3例,效果满意。 (一)针具、针法 玉堂穴用三棱针或小宽针,注射针头亦可。进针见血为度,擦以细盐少许。交巢、脾俞穴用圆利针,视患猪  相似文献   

11.
自1986年9月以来,我们采用“迷交干”穴位注射药物的方法治疗患消化道疾病的家畜31例,其中牛21头、马5匹、猪5只,治愈29例,治愈率达93.5%。 (一)穴位及注射方法 在马、骡颈静脉沟上1/3和中1/3的交界处,鹘脉穴的稍上方取穴,左、右侧各一穴。常规剪毛消毒后用16号注射针头,沿颈静脉的背侧垂直皮肤刺入皮下,然后针头向对侧的稍下方刺入约3.3cm,接上注射器注入药液。一般行单侧注射,根  相似文献   

12.
鸡心脏采血     
(一)采血部位 选定鸡的左侧或右侧胸部,由“飞天穴、股端角、膝盖骨角”三点连接成一个三角形,在三角形的正当中是进针点。手指压摸感到心脏跳动明显(见图)。 (二)采血方法 1.准备:采血鸡只、注射器、针头、剪毛剪、酒精棉球、盛血样工具。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在中西兽医结合的学术研究中,广大兽医工作者根据中兽医传统针灸穴位,采用新针、电针、水针等新的刺激方法,使临床应用效果显著提高,费省效宏,深受群众欢迎。特别是电针麻醉、电针治疗方面的成果尤为突出,使古老的中兽医针灸术焕发了青春。电针治疗马骡结症等胃肠病已为大家所公认。据国内不少单位报道:应用百会、脾俞、关元俞、后三里、交巢等穴位组成穴组电针治疗牛胃肠病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江西省临川县等用电  相似文献   

14.
直肠脱是家畜的常见外科疾患。对于荷包缝合治疗无效的病例,笔者试用直肠侧壁与臀部缝合治疗,取得了较好效果。 (一)手术方法 侧卧保定或站立保定,前躯低后躯高。掏空直肠内粪便,清洁后躯和脱出的直肠,去除坏死粘膜。用0.2%新洁而灭约500毫升消毒病变部分。普鲁卡因作交巢穴和肛脱穴浸润麻醉。手持穿粗缝线(墨斗线)的直缝针(15~20厘米),线的末端拴上大衣钮扣。针离肛门适当距离(8~12厘米),从直肠侧壁刺入,穿过臀肌,斜向臀中部的皮肤刺出,引出缝线。将缝线用力向外拉,使直肠侧壁的钮扣紧贴骨盆侧壁。臀部外面的游离线  相似文献   

15.
多年来,笔者用传统的兽医割治和埋线疗法,治疗猪喘气病1241例,治愈1088例,有效率为87.68%。 治疗方法 治喘一穴:肘头顶端向背中线作垂线与督脉线的交点为割治中点;治喘二穴:在倒数第6~9肋间,背最长肌下缘处作埋线。操作方法:先将治喘一穴按常规方法消毒,沿督脉作5~7厘米深达脊突的切口,然后用止血钳或手术镊子,在切口深部四周扩创,并反复5~7次机械刺激皮下组织和脊间韧带等,同时割取出少量皮下组织。最后埋入羊肠线7厘米,撒布消炎粉,缝合切口。治喘二穴,与背最长肌平行,在深部肌肉组织内仅只埋入羊肠线7cm,施术完毕。  相似文献   

16.
我院附属兽医院使用“两条龙”的针法,治疗破伤风,笔者曾治疗患畜9例(其中骡5例,马3例,驴1例),治愈8例。 (一)取穴 锁口、开关、伏兔、百会、肾角、曲池、耳根四周。先在颈、背中线下3~4指处,自伏兔穴开始至肾角穴,每寸一穴;又自肾角开始沿肌沟(股二头肌与半腱肌、半膜肌之间形成之肌沟)至曲池穴,每寸一穴。以上穴位,包括左右两侧。 (二)方法 (1)尽量找到伤口,彻底消毒后,用烙铁烧烙,或周围乱刺后涂擦浓碘酊。 (2)患畜于六柱栏内保定,加肚带。穴位剪毛消毒,由术者和助手持小宽针,于两侧同时操作。第一次针锁口、开关、耳根四  相似文献   

17.
兽医针炙术治疗畜禽疾病,具有治疗范围广,疗效迅速,操作简便,经济实用等特点,深受广大群众欢迎。现将最常用的四种传统针治方法,介绍如后。 (一)圆利针治疗 圆利针又名白针,《元亨疗马集》记载“拽皮泄湿气,白针弓子穴”即指此种针法。近年来有些兽医用毫针代替圆利针,但圆利针有进针快、不易弯折、针孔愈合快、适于留针、刺激量大,疗效高等优点,所以仍为多数临床兽医应用。 1.针法:应用圆利针治疗,一般病畜不需特  相似文献   

18.
母鸡产蛋少或不产蛋,影响养鸡经济效益的提高。目前,国外母鸡针炙后能产蛋有过报导,但国内至今还未见过这方面的材料。我们在反复试验电针治疗母畜不孕症的过程中,于1981年以来试验电针治疗母鸡不产蛋、产蛋少,初见成效。 (一)电针方法 1.电疗机使用人医用的2PS型的电疗机。针具用人医用的毫针2寸、3寸数支。 2.穴位选择及取穴方法,选用鸡的左侧雁翅穴和鸡的尾脂穴进行电针。鸡左侧雁翅穴,在鸡的腰背部左侧,髋结节前一指处。鸡的尾脂穴,在鸡的尾端尾根部,最后荐椎的上方突出的尾脂腺上。  相似文献   

19.
我们用气针疗法治疗牲畜神经麻痹、肌肉萎缩、扭伤、闪伤、风湿症等,获得了较好效果。 穴位:前肢上部:外侧在肩胛部皮下或抢风穴处,内侧在腋正中,针体向后上方,肘头部针体向前上方,刺入5寸左右。后肢上部:外侧在膝关节外后方,内侧在内股部,均在皮肤疏松处。四肢下部:患部周围。  相似文献   

20.
笔者从1980年以来,采用喉囊穿刺治疗马属动物喉囊炎15例,全部治愈,其中一次治愈者2例,二次治愈者8例,三次治愈者5例。其方法简介如下: (一)喉囊穿刺部位及进针方法 患畜站立保定,将头部系在五柱栏或六柱栏上,然后用手指按住寰椎翼前下缘,距耳基部后下方约2指宽左右与内眼角平行凹陷处,即是进针部位。穿刺先将进针部位剪毛消毒,患畜头系低一些,如喉囊蓄脓者,事先压迫喉囊处,促进其排出。穿刺针在临床上一般采用输液针头,部位确定好,进针时要对准对侧眼球徐徐地刺入,针头刺入约三分之二左右,用一注射器回抽空气,推抽未有阻力,证明针头已在囊腔,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