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西部地区是我国生态环境最脆弱的地区 ,既要加快西部地区的经济建设 ,改变西部地区落后的面貌 ,又要保护西部地区现有的生态环境。应树立“预防为主 ,源头控制”的观念 ,建立环境资源产权制度 ,改善环境法的实施条件 ,以实现西部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是西部开发的根本和切入点。长期以来,由于自然条件变化和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原因,西部地区生态环境不断恶化。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极大地制约着西部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对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也构成了严重威胁。开发西部,必须采取有效对策,保护建设好生态环境。一、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建设同步以往对西部地区的开发建设,曾不同程度地使生态环境恶化。一些地区为一时的经济利益,对草场、森林乱垦滥伐,对矿产资源乱开乱采,使得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草原退化。因此,必须坚持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建设同…  相似文献   

3.
王文明 《学习论坛》2002,(12):30-32
西部脆弱的生态环境已成为制约经济大开发的薄弱环节。所以 ,对自然生态环境的治理 ,要作为西部大开发的切入点。对生态环境的治理影响因素甚多 ,要在较短的时期内使生态建设见成效 ,尽快为经济大开发创造出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基础 ,必须采用系统的战略措施 :生态环境建设产业化 ;迁移出过量的人口 ,减少人口对脆弱生态环境的压力 ;组建生态建设兵团 ,集中力量打歼灭战 ;强化制度方面的建设 ,为治理成果提供保证 ;保证生态建设的科学性 ;调整国家对西部投入资金的使用方向 ,确保资金用于基本环境中最薄弱的方面等 ,才能奏效。  相似文献   

4.
我国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建设积极性不高 ,主要是生态建设和保护与经济效益脱钩 ,没有把生态环境作为资源加以利用 ,为了推动西部大开发 ,文中提出了将生态环境资源化的 8个方向 ,并提出了加速生态环境资源化的一些措施。  相似文献   

5.
1.切实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不断加大国家财政投入的力度,切实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坚决制止滥砍乱伐森林,实行封山育林、退耕还林还牧,大力开展植树种草,加快农村水利和农田基本建设,新扩建一批国家森林公园和自然保护区,以再造一个山川秀美的西南、西北地区,将是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根本”。  相似文献   

6.
建设生态文明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从云南省西双版纳州看,建设生态文明:一要切实转变发展理念,强化绿色GDP意识;二要进一步加强生态环境建设;三要以"七彩云南.西双版纳保护行动"为抓手,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四要加强环境综合整治,优化生态环境;五要发展生态农业,推进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六要发展以农产品加工为主的生态工业,推进新型工业化。  相似文献   

7.
"生态环境建设不仅关系到西部地区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也关系到整个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环境,一定要坚持不懈地抓好.只要一代一代人坚持不懈的努力,西部的生态环境一定能够得到根本改善."江泽民总书记最近在陕西考察时,就生态环境建设再次发出重要号召.朱镕基总理近日也指出:"加快退耕还林步伐,是调整农业结构、加强生态建设的重大举措,也是当前增加农民收入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更是贫困山区脱贫致富的根本途径."自从1999年3月党中央启动西部大开发战略到2000年1月正式拉开实施西部大开发的帷幕以来,全省各地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按照理清思路、编制规划、制定政策、选好项目、虚实结合、打好基础的思路,结合各自的实际情况,重新审视自身的优势和劣势,思想观念、工作作风和精神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以退耕还林还草为重点的生态环境建设规模空前;以经济结构调整为主线的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成效显著;以公路为龙头的基础设施建设驶入快车道;机遇开通新思路、营造良好环境已变为人们的实际行动.以改善生态环境为主题的绿色奏鸣曲响彻陇原大地.  相似文献   

8.
农业综合开发作为国家支持和保护农业的一项重要措施,在西部大开发中,对改善和保护西部地区农业生态环境,推进西部地区农业科技进步,加强西部地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促进西部地区农业结构调整,合理开发利用农业资源等方面,将充分发挥其优越性。  相似文献   

9.
生态环境包括自然生态和文化生态。保护好文化生态,对于西部的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精神文明建设以及促进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寇军 《实事求是》2001,(2):23-25
当前 ,保护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精神文明建设之间的密切关系日益受到全社会的重视。保护生态环境事关中华民族的生存与发展 ,同时也成为衡量社会文明程度和人们思想道德水平的重要尺度。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 ,保护和建设生态成为西部发展的基础和首要目标之一。因此 ,在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中 ,全社会应该树立现代生态观念 ,特别是政府职能部门、企业和社会公众应以此为认识基础和行为规范 ,使保护生态环境成为自觉和主动的行为。基于此 ,必须对现代生态观念的形成、重要内涵及其深远影响进行全面的理论思考。一、现代生态观念…  相似文献   

11.
儒家是一种仁爱型的人类中心主义生态伦理观,道家是一种超人类中心主义的无为主义生态伦理观,佛家是一种破妄型反人类中心主义的生态伦理观.这三种生态伦理观对全面深刻地认识当代持三种不同立场的生态伦理学说,即人类中心主义立场、反人类中心主义立场和超人类中心主义立场的生态伦理学说,妥善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可供借鉴的、极有价值的文化资源.  相似文献   

12.
官箴概念的产生时代即非西周,也非唐代,而应是东汉。对官箴概念的内涵,应着重从规诫对象和内容、功能等方面的结合上加以把握,不可偏废。要以历史主义的态度客观审视和对待官箴文体的发展和流变,充分尊重不同文体各自的特点和边界,力避实用主义地把其它文体的文献阑入其中。至于目标文献是与非是的鉴别,必须在严格把握对象上的明确的指向性和内容上的明确的规诫性的前提下,本着因时制宜、区别对待的原则作出具体的判定。  相似文献   

13.
从 20世纪 30年代开始,海德格尔在其一系列论著中对现代技术的根源、本质以及现代技术的克服等问题进行了本体论的论述。海德格尔这位存在哲学的大师在危机到来之前预见到了技术的无限制发展所潜藏着的危险,并设想出了克服现代技术的方法。在技术日益发展的今天,人们被技术的异化所困扰,发现海德格尔的技术观并研究它,成为技术哲学研究不可或缺的内容。  相似文献   

14.
作者的创意不是以什么方式才能被读者把握,而是在什么意义上理解才是对作者创意的重现.没有一种理解是对作者创意的彻底的、最终的理解.理解总是以预设前见为背景,最大程度的理解仍是最小程度的误解.只有通过理解的整体性与理想性,将文本置于社会共有的视阈中,才能克服阅读/理解中的相对主义.  相似文献   

15.
从启蒙思想家的理智性宗教到黑格尔的理性宗教再到马克思对宗教的解构,宗教批判图式经历了从知性、理性再到实践的深度延展。启蒙思想家和黑格尔对宗教之批判仍停驻于观念的王国中,费尔巴哈使批判从天国下降到尘世,实现了神学世俗化之还原,马克思以生产实践为解读依据,通过对宗教奥秘的经济学解码,敞开了被宗教遮蔽的历史内容,完成了宗教批判的实践转向。启蒙对宗教采取知性形而上学之批判方法,规避了宗教中飘忽不定的非理性要素,避居于理智之无可辩驳、永恒的自然法则中,建立了理智性宗教。黑格尔站在理性辩证批判之立场上,从宗教中汲取了人性最深刻的灵感和富源,克服了理智性宗教的道德缺位,把全部理智力量和道德力量扩展到上帝的概念中,使神学置于绝对理性辩证演化之下,建立了真正的理性宗教。马克思在实践基础上廓清了宗教史上对宗教本质的迷雾般幻象,以经济科学为依据,深度解读了经济异化与宗教异化之间的隐秘链接,显示了历史决定论的方法论力量。  相似文献   

16.
AIM:To profile protein expression in mucosal biopsies from patients with chronic refractory pouchitis following antibiotic or probiotic treatment,using a comparative proteomic approach. METHODS:Two-dimensional 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 and matrix-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 ionization-time of flight mass spectrometry were used to characterize the changes related to antibiotic therapy in the protein expression profiles of biopsy samples from patients with chronic refractory pouchitis.The same proteom...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决现代西方社会个人主义在张扬“自我”的同时却导致“自我”的普遍丧失这一化矛盾,“社群主义”企图从“化背景”中追寻自我、从“跨化对话”中确立自我、从“化认同”中实现自我。结果,“社群主义”实现的却是“化原于”中的”自我”隐蔽。个人主义的“自我’,丧失和“社群主义”的“自我”隐蔽只有通过主体以实践和否定的方式才能真正地得以消解。  相似文献   

18.
国内学界近30年俄国史研究之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78年至今的30年是国内俄国史研究全面深入发展、成果数量和质量显著提高的一个时期.但是也还存在一些明显的偏差和问题,主要是:国别史名称混乱,忽视俄国历史传统与苏联历史的内在联系;帝俄时期(俄国史)研究不足,苏联时期(苏联史)研究不广;等等.进一步推进俄国史研究的发展,应在以下两方面作出积极努力:第一,打破学科界限,将俄罗斯语言学、文化学、翻译学、哲学和文学的研究方法和成果有选择地引入俄国史研究之中,建立中国学派的"俄罗斯学";第二,俄国思想文化史的研究要特别注重借鉴俄国文学研究方法和文本资料的使用.  相似文献   

19.
关柏春 《理论学刊》2007,1(10):56-61
十九世纪中叶,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展开了激烈的斗争,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如火如荼,马克思说明工资是劳动力的价格,利润是剩余价值,利息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剥削本质,为唤起劳动人民进行剥夺剥夺者的革命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根据。但是,今日社会已经进入二十一世纪了,大家都在集中精力发展经济,努力构建和谐社会,如果这时候经济学家们照搬马克思的工资、利润和利息范畴怎么可能客观反映今日社会的现实呢?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作为一门科学必然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创新。我们应当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现实相结合进行理论创新,对工资、利润和利息范畴做出全新的理论概括,这样才能客观反映今日社会的现实。我们的基本结论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工资是劳动的价格,利润是经营收入,利息收入具有劳动收入的性质。  相似文献   

20.
市场经济以来的事实表明,经济社会的发展必须建立在社会稳定的基础上,稳定的社会秩序、和谐社会的建立则离不开每个域在法律分清权界基础上的自觉建构和相互合作,这种相互赋权和合作的国家与社会的关系模式必将推进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和谐社会"发展模式注入新的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