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对于韩国外交决策的研究,中国学界主要关注国际因素与总统个人因素对外交决策的影响。实际上,韩国的外部环境转变以及国内各领域的结构性变化促使外交决策中各种因素的影响力此消彼长,即国际因素与总统个人因素的影响力相对下降,而其他国内因素的影响力则逐步上升,尤其是官僚组织在外交决策中扮演的角色愈加重要。本文以韩国官僚组织的形成与特征为切入点,探讨官僚组织在韩国外交决策中影响力逐渐增强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2008年是李明博总统执政的第一年,也成为韩国政治外交领域极不平静的一年。由于新政府的成立,2008年韩国在政治和外交等方面都出现了很大的变化。新旧政权交接后,政府的政策方针发生了变化,无论是在政治层面还是外交领域都出现了一个相对“混乱的时期”。所幸的是,由于李明博政府审时度势、适时地调整了国内外政策,逐渐克服了困境,并在朝野合作和中韩关系等方面开创了新局面。本文就2008年韩国政治、外交领域的几个主要方面做一考察和综述。  相似文献   

3.
20世纪末,韩国逐步意识到国家"软实力"的重要价值,开启了其追求公共外交突破的新阶段。基于塑造一个良好、健康和正面的国家形象目的,韩国政府和韩国民间组织拉开了在公共外交领域的耕作的序幕。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韩国文化逐渐被定位为韩国公共外交的主要工具之一。韩文化在传播过程增进了韩国对外交流以及加强了国际社会对韩国的认同感,同时,韩国公共外交所面临的国内外形势、技术变革等限制因素也不容忽略。  相似文献   

4.
2011年韩国的政治外交出现了不少新的变化。"安哲秀现象"的出现打破了长期以来保守和进步两派左右韩国政治的格局,韩国社会开始形成超越保守与进步理念的"第三势力"。朴槿惠、韩明淑等一批女性政治家活跃于韩国政坛,备受瞩目。韩国在继续强化韩美同盟关系的同时,进一步加强与中国的外交关系。为了克服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韩国大力开展FTA外交,并取得了显著成果。2012年是韩国大选之年,韩国各种政治势力正在积极整合力量,希望在选举中谋求自己的利益最大化。韩国政府将继续调整与大国的关系,开展多边外交,并积极推进与中国和日本的FTA谈判。  相似文献   

5.
李明博政府为实现"先进一流国家"的战略目标大力开展"创造性实用外交"。在实用主义外交理念的指导下,韩国外交的主要目标是:实现国家安全;促进经济发展;提高国际地位。为此,韩国制定并实施了由对朝关系、四强外交、全球网络合作外交和全球贡献外交构成的外交构想,努力打造"全球韩国"品牌。纵观其五年的外交历程可以发现,李明博政府努力推动的安保外交、通商外交和全球外交有得有失。  相似文献   

6.
韩国文化外交是其软实力的重要来源和体现。韩国文化外交卓有成效,其路径主要有政府、企业和社会组织三个方面。韩国文化外交的启示在于:经济现代化是文化外交的物质保障;政治民主化是文化外交的制度保障;完善的社会建设是文化外交可持续发展的内生力;明确的文化产业政策是文化外交的直接推动力。  相似文献   

7.
为提高韩国国家形象和国际地位,适应国际外交环境的变化,李明博政府确立了文化外交向公共外交转换的发展战略,并通过各种途径,积极开展公共外交的实践活动,其中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的经验。但是,近些年韩国与中国民间关系龃龉丛生的现实,却折射了韩国公共外交进一步发展的深层障碍。如何超越障碍是韩国公共外交面临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8.
自新冠肺炎疫情出现以来,韩国作为最早出现感染病例的国家之一,迅速采取了科学、透明、民主的防疫政策与措施,及时控制住了疫情,一时成了全球各国争相模仿的抗疫典范,树立了 K-防疫模式.韩国政府及社会各界借此机会,在国际社会积极开展公共卫生外交,提高了国家软实力,大大提升了其国际形象.具体来说,在新冠肺炎疫情下,韩国采取了与周边国家及国际社会联合抗疫的公共卫生合作措施,向国际社会提供防疫物资与技术,实行宽松、温和、人道的出入境管理等措施,疫情下的韩国公共卫生外交体现了韩式特点,除与国际社会在传统物理外交空间加强合作外,还积极利用智能技术拓展数字外交空间,利用文化价值因素构建对外话语体系.同时,韩国积极促进公共卫生外交主体的多元化与全民化,体现了双向、互动、合作的新特点.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韩国历届政府都不遗余力地推动韩国的中等强国外交开展,例如卢武铉时期的"东北亚均衡者"构想,李明博时期的"新亚洲倡议"和朴槿惠时期的"东北亚和平合作构想"。不过韩国的中等强国外交效果并不理想,美韩联盟、大国权力政治和政府更迭使得韩国中等强国外交深受约束,缺乏延续性。对于韩国的中等强国外交而言,必须立足于东亚的现实情况,发挥韩国中等国家的经济优势,做好搭台者、协调者,同时要减少政府更迭对中等强国外交的影响,增强其战略延续性。  相似文献   

10.
金凯 《当代韩国》2016,(1):28-41
"中等强国"外交近年来在韩国政界、学界都是一个持续升温的关注热点。而有关韩国"中等强国"外交的讨论在中韩两国的学术界都有过一些颇有见解的研究。我们可以从一个更为宏观的全球体系的视角来分析韩国"中等强国"外交。本文作者选择的视角同样是从演变中的全球体系中观察韩国"中等强国"外交的战略定位,即冷战后全球体系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金字塔"型的结构,而"一超多强"或雁阵式结构也不能恰当描述全球以及地区的变化趋势,同时韩美同盟体系的"升级"不能简单地被认为是该同盟的单向强化。本文将首先回顾并分析冷战后相对稳固的"金字塔"结构的国际体系是如何出现相对松动的"区块化"趋势。之后,笔者将从外交层面分析韩国是如何应对这种国际体系的变化以及韩国如何在全球体系中确定自身的战略定位。最后,笔者也将尝试分析并评估在跨地区乃至全球范围内韩国的"中等强国"外交与中国的全球外交举措有着怎样的相互影响和作用,并对韩国"中等强国"外交做一个简单的展望。  相似文献   

11.
编者的话     
《当代韩国》2013,(1):I0001-I0001
本期文章主要围绕“韩国”展开,涉及政治、外交、社会、文化等多个领域。2013年2月25日,朴槿惠正式就职韩国总统,成为韩国历史上首位女总统。本期专题“韩国大选与新政府”共有四篇文章,第一篇探讨了韩国国内政府选举中的新现象,即突破了以往选民以地域作为投票的基础,更强调韩国政治社会化经历对选民投票的影响。其余三篇均探讨了韩国新政府的对外政策尤其是对朝政策。  相似文献   

12.
开展国际援助首先要具备发达国家水准的经济能力,而且还要具备能成为受惠国楷模的制度健全性。近来,随着韩国有关国际援助预算的急剧增加,政策决策者和普通人都很关注国际援助,但似乎并没有入从韩国外交利益和外交战略的角度分析和考虑国际援助。现在,不仅要充分尊重国际援助意向的纯粹性,同时也要从外交战略角度,即从“与国家利益的结合”出发,认真思考国际援助。我们应以战略性的高度,把国际援助提高到与韩国的国家实质性和根本的国家利益相互依赖的层次上。  相似文献   

13.
智库在国家政策制定和对外关系构建中发挥着重要作用.2020年美国大选期间,韩国智库进行了密切跟踪与分析.通过对韩国外交安保研究所和世宗研究所两家韩国代表性智库针对美国大选的研究报告进行分析可以看出,韩国智库对美国大选的判断相对客观理性.韩国智库针对大选可能的结果,主要从韩美关系、朝美关系、中美韩关系等方面,向韩国政府提出了建议.通过分析韩国智库对美国大选的研判,可以窥探韩国未来的政策调整方向及未来韩美关系的发展走向.  相似文献   

14.
2008年12月19日,"中国周边外交战略"学术讨论会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亚洲太平洋研究所召开,亚太所所长张宇燕教授主持了会议。来自国内研究机构和高等院校的有关学者出席了会议,并就当前中国周边外交存在的问题、周边地区在中国未来总体外交战略中的定位、以及在新的国际环境下开展周边外交的策略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沟通。为了反映这次会议的思想成果,本刊特设此专题,与广大读者交流。(稿件根据发言录音整理,并经作者本人审定)  相似文献   

15.
2008年12月19日,"中国周边外交战略"学术讨论会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亚洲太平洋研究所召开,亚太所所长张宇燕教授主持了会议。来自国内研究机构和高等院校的有关学者出席了会议,并就当前中国周边外交存在的问题、周边地区在中国未来总体外交战略中的定位、以及在新的国际环境下开展周边外交的策略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沟通。为了反映这次会议的思想成果,本刊特设此专题,与广大读者交流。(稿件根据发言录音整理,并经作者本人审定)  相似文献   

16.
2008年12月19日,"中国周边外交战略"学术讨论会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亚洲太平洋研究所召开,亚太所所长张宇燕教授主持了会议。来自国内研究机构和高等院校的有关学者出席了会议,并就当前中国周边外交存在的问题、周边地区在中国未来总体外交战略中的定位、以及在新的国际环境下开展周边外交的策略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沟通。为了反映这次会议的思想成果,本刊特设此专题,与广大读者交流。(稿件根据发言录音整理,并经作者本人审定)  相似文献   

17.
《当代韩国》2008,(2):1-2
2008年5月30日,韩国总统李明博圆满结束对中国为期四天的国事访问,顺利返国。通过这次访问,中韩两国间的“全面合作伙伴关系”提升至“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两国领导人会谈后发布的联合声明宣布,提升后的中韩关系将进一步促进两国在外交、经贸、人员交流、地区及国际事务合作、文化教育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此外,李明博总统还于5月30日在结束对驻中国青岛的韩国企业的视察后飞往四川成都,  相似文献   

18.
韩国宪法虽然确立了"政教分离"的原则,但现实中宗教因素渗透到了政治中,并对总统选举造成了明显的影响。总统候选人的宗教信仰、选民的宗教信仰以及宗教团体在选举过程中的宣传游说,都影响到总统选举的最终投票结果。目前,宗教因素在韩国总统选举中已经由一个"独立变量",发展为一个"非独立变量",但其影响将长期存在。  相似文献   

19.
自古以来中日关系的好坏在时空上都与韩半岛的安全、生存以及国家利益密切相关。冷战结束以来,在东北亚地区多强并立的国际局势中,中日两国同时加大了迈向世界大国的步伐,使得东北亚地区大国关系调整不断加快(日美同盟对中俄接近)。中日"大国意识"碰撞以及日本围绕"周边事态"问题推动普通国家化的对外战略,引起了中日关系的日益紧张。特别是进入21世纪,中日实力关系面临的结构性转折,就是两国实力关系趋于对等化,这是近年来中日之间的不正常关系或者说"政冷"关系的主要根源。中日之间这种大国意识的碰撞对东北亚地区新国际秩序的形成,有着日益突出的影响。对此,韩国外交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就是韩国要成为"东北亚中心国家"以及"中日之间的均衡者"。这一看法说明韩国的安全、生存以及国家利益离不开中日两国关系走向这一维度。那么,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内,中日关系究竟会发生怎样的变化,这对分析东北亚局势及韩国外交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20.
普京第二任期的俄罗斯外交战略出现了一些新的特征,突出了"主权民主"原则、外交战略中的能源因素得到了加强、地缘政治影响明显回归.在4年里,由于在价值观念、国内政治、地缘政治和能源等问题上存在结构性矛盾,俄罗斯和西方国家的关系明显滑坡.为树立俄罗斯大国形象,发挥俄罗斯大国作用,俄罗斯开始重建其与发展中国家的传统联系.中俄关系在普京总统第二任期内取得了重大成就,其未来的发展同时存在着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两国应该采取有效措施来积极应对以推动双方的战略伙伴关系可持续性地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