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著名英国哲学家伯纳德·鲍桑葵(1848——1923)生前致力于美学研究,曾写过两部重要的美学专著,也是他的美学理论研究代表作,这就是人所熟知的《美学三讲》和《美学史》。鲍桑葵的美学思想,基本上是唯心主义的,是属于英国黑格尔派的哲学家,他自称是“左翼黑格尔派”的代表。《美学史》一书,集中反映了他的唯心主义美学史观,并对自古希腊罗马以来的美学历史作了全面、系统的考察。  相似文献   

2.
古巴国务委员会主席卡斯特罗八月七日又一次踏上了与古巴一海之隔的科苏梅尔岛,开始了他对墨西哥的第二次正式访问。 正象一九七九年五月第一次访问一样,他这次也是只到此岛为止,始终没能走进首都墨西哥城的大门。作为一个国家元首,卡斯特罗三年两访墨西哥,都未能进入首都,吃了闭门羹,这在国际惯例上是罕见的。 这次卡斯特罗访问墨西哥,是他秉承苏联旨意,千方百计想挤进南北首脑会议碰壁后,当外长预备会议  相似文献   

3.
《瞭望》1992,(28)
《资料卡片杂志》是由新华社内蒙古分社主办的资料类综合性半月刊。它荟萃文学、史学、哲学、美学、社会学、军事学以及自然科学等方面知识的精华,辟有《未来世界》、《智力开发》、《经营管理》、《科技天地》、《文艺百家》、《列国揽胜》、《世界之窗》、《报海钩沉》等百余个栏目,熔知识性、趣味性、资料性于一炉,兼有知识读物和工具书的双重价值。  相似文献   

4.
在《说文解字》中,“留”是“止”的意思,“余”是“丰饶”的意思,“留余”的本义是“止于丰饶处”,其弓I申含义即凡事都要有度,留有余地,适可而止。它最早出自南宋士人王伯大的《四留铭》:“留有余,不尽之巧以还造化;留有余,不尽之禄以还朝廷;留有余,不尽之财以还百姓;留有余,不尽之福以还子孙。”因镌刻在河南巩义康百万庄园留余匾上而广为人知。在元明清代仍被世人奉为施政、修身、教子、营商的圭臬,由此足见“留余”思想影响之深。  相似文献   

5.
杨艳  石亚军 《学理论》2013,(6):32-33
康德是德国古典哲学的创始人,也是德国古典美学的奠基人。在德国,康德是第一个使用"批判"一词的人,1780年,康德写出《纯粹理性批判》,他的哲学思想进入批判时期。在1781年到1790年的十年里,构成康德批判哲学体系的《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判断力批判》三部著作相继问世,三大批判是对人的知、意、情三种心理功能的分别研究,所要解决的是真、善、美的问题,美是他整个哲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康德的批判精神不论是在他所处的那个时代还是在当代都具有深刻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民主》2021,(2)
正2017年5月某日,收到寄自河南安阳的书信,来信者是与我素昧平生的张平治先生。他在信中告诉我,多年来,他一直在关注研读我的诗歌,并正在构思撰写一本评论我的诗歌创作的书。张平治先生年逾八旬,20世纪50年代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是一位著述丰富的文艺评论家。他随信寄来了他的很多著作,其中有几本谈美学的书,如《美学趣谈》《美学有什么用》《情诗与审美》等。他在信中告诉我,他曾为台湾诗人席慕蓉写过一本《席慕蓉评传》,深得席慕蓉赞赏。他希望我像席慕蓉一样,也会欣赏他写的书。  相似文献   

7.
《学理论》2015,(31)
席勒是德国古典主义美学思想的代表人物之一,继承并发展了康德关于崇高这一美学思想。席勒在他的《审美教育书简》的第一封信中提到"下述命题绝大部分是基于康德的基本原则",同样他在1793年发表的《论崇高》(Ⅰ)的副标题也是"对康德某些思想的进一步发挥"。他关于人性、自由、心灵完整性的思考在他的美学理论、在他的戏剧中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主要探析在席勒的思想中什么是崇高以及崇高在审美和悲剧艺术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沃尔夫《关于中国实践哲学的讲话》大量使用了儒家经典的思想和材料.这其中主要涉及《大学》的三纲领和八条目,《中庸》的"人心"道心"和"明善",《孟子》的"理义之悦我心"的思想.与此同时,沃尔夫还积极接受了朱熹理学:他《讲话》的主旨是由理性和知识可以开导出道德,这一思想与朱熹理学若合符节;他还引用了《大学章句序》和《小学》,对朱熹理气、天命之正和形气之私的理学思想也进行了阐释.沃尔夫在《讲话》中提到的所有重要观点和哲学概念,都可以在儒学经典中找到对应处.  相似文献   

9.
东明 《侨园》2013,(2):48
在素有"巴伐利亚海"之誉的德国基姆湖上,有两座神秘小岛:男人岛和女人岛.这一对有着特殊名字的小岛,吸引了世界众多游客.  相似文献   

10.
今年5月,在北京举行的“第九届亚洲国际集邮展览”上,琳琅满目的邮票珍品中,一套由乍得共和国邮政总局发行的《中国黄山风光》小全张,以其精美的设计获得世界各地邮迷的称赞。 黄山秀丽雄峻的风光,为它赢得了国际声誉。1990年1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将黄山列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名录”,足见黄山之名重于世界。这次乍得《中国黄山风光》小全张的发行,又开了国外邮坛钟情黄山之先河。 《中国黄山风光》小全张共有9枚邮票,都是黄山著名的景点。依次排列为:十八罗汉朝南海、牌坊峰、梦笔生花,卧龙松、黑虎松、迎客松,始信峰、蓬莱三岛、玉屏峰。方寸之间,跳动着黄山“三奇”之灵气,蕴藏着“四绝”之精髓,令人叹为观止。  相似文献   

11.
正2014年8月,我带5个学生第一次上开山岛,在岛上住了5天。8月26日,光明日报发表了头版头条《王继才夫妇28年孤岛守海防》和长篇通讯《两个人的五星红旗》,引起了很大反响。有人总问我,开山岛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岛?王继才为什么一直在守岛?记者为什么会跟随他这么多年?开山岛只有两个足球场大,距离最近的海岸12海里。5年前这里没有淡水,没有电,也不通网络。这个小岛上唯有的生命就是王继才夫妇、3只  相似文献   

12.
许渊冲的"三美""三化""三之"理论是中国的美学翻译理论丰碑,更是指导中国诗词译出国界的奠基石。从英译《诗经》到《楚辞》到《英译唐诗三百首》到《英译宋词》《元曲》;再到英译《毛泽东选集》,每一本译作都无不反映着许先生一直所倡导的"美"(音美,形美,意美)、化(深化,浅化,美化)和"之"(知之,好之,乐之),每一首充满韵味的古诗词,在老先生的笔下也焕发出了勃勃的生机,让更多的外国人和年轻一代的我们对中国的传统文化都有更深的了解。  相似文献   

13.
七月的一天,李贵鲜同志又来到合肥郊区董铺岛。这是他由辽宁省委书记调任安徽省委书记之后第三次来到这里了。 董铺岛何以这样吸引这位省委书记?这里是合肥市西郊董铺水库边的一个小半岛,全岛面积不大,中国科学院安徽分院以及分院所属的安徽光学精密机械  相似文献   

14.
一九四三年春,陈毅同志指挥部队,一举全歼奉蒋介石密令阴谋进攻新四军第四师的国民党二十四集团军韩德勤部,生俘总司令韩德勤,历数其制造磨擦、破坏抗日之罪,使其俯首认错,然后又放了他。一擒一纵,军事政治双获全胜。战役结束,陈毅偕彭雪枫、邓子恢等走马淮河上的大柳巷岛踏春,乘兴写下《大柳巷春游》绝句三首。  相似文献   

15.
《藻海无边》是英国当代女作家简·里斯的代表作,是其为《简·爱》中被囚禁在阁楼上的罗切斯特的疯妻子伯莎所写的故事。应用梦的理论,从结构精神分析的视角分析了小说《藻海无边》中女主人公安托瓦内特的三次梦境,揭示了女主人公在父权制度和种族歧视制度的双重压迫下经历不幸婚姻而迷失自我的悲惨命运。  相似文献   

16.
舒芜 《瞭望》1993,(Z1)
1992年9月2日上午9时,南京石子岗殡仪馆正在举行吴白匋教授追悼会。此时,我在北京家中,重新展读白匋先生给我的最后几封信,和他的诗词集《凤褐庵诗词》、《热云韵语》。 这两本诗词集,是自费油印线装本,写印装帧,俱极精工。《凤褐庵诗词》是解放前之作,包含《凤褐庵诗剩》一卷、《凤褐庵词》三卷。《热云韵语》是解放后之作,诗词混编,三卷。白匋先生自少年时代,即用功于诗词,平生所作甚多,但是他编集子的时候,去取极严,如《凤褐庵诗剩》这个书名,即可  相似文献   

17.
晚年邵洵美     
宪昌 《各界》2014,(10):17-19
民国时代的上海滩出了个邵洵美,他的祖父是上海道台邵友濂,外祖父是朝廷邮政大臣盛宣怀,因为从小过继给伯父邵颐,伯母为李鸿章大侄女,所以按谱系李鸿章又是他的叔外祖父。三个富可敌国的大家族支持在他身后,大少爷邵洵美顺理成章成了《红楼梦》中的贾宝玉,他的古希腊雕塑般的完美面孔万众瞩目,他的天才之作《花一般的罪恶》轰动文坛,他与美国作家项美丽的倾城之恋成为海上最浪漫的记忆……  相似文献   

18.
当前学术界对于朱光潜的美学思想研究一方面将前后期对立起来,另一方面将他的人生论与美学论、艺术论对立起来。薛雯教授的新著《人生美学的创构》改变了这种分立的学术研究状态,她用人生美学来命名朱光潜美学思想,将他的美感心理研究、诗论研究、谈美与后期的马克思主义美学几个原本处于分裂状态的几个板块很好地融合了起来,使朱光潜美学思想形成了人生美学这一有机整体,这不仅是朱光潜美学思想的研究一个巨大突破,也将中国美学研究的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19.
正4月4日晚,《中国诗词大会》第三季总决赛现场,来自杭州的雷海为一路过关斩将,击败北大硕士、《诗刊》编辑彭敏获得总冠军,全场沸腾,连主持人董卿都忍不住称赞。对手说:"海为就是《天龙八部》里那种扫地僧,他根本不管江湖中的事,但他一旦出手,就会震惊整个江湖。"朋友圈突然被这位外卖小哥刷屏!一个其貌不扬、只有中专学历的打工大男孩,到底凭什么这么牛?  相似文献   

20.
《民主》2021,(3)
正内容简介《茶人三部曲》由《南方有嘉木》《不夜之侯》《筑草为城》三部作品组成。第一部《南方有嘉木》讲述了绿茶之都杭州忘忧茶庄三代人的人生起伏。清末江南的茶商杭九斋,风流儒雅,却不好理财治业,最终死在烟花女子的烟榻上;下一代茶人杭天醉,生长在封建王朝彻底崩溃与民国诞生的时代,他身上始终交错着颓唐与奋发的矛盾,有学问,有才气,有激情,也有抱负,但却优柔寡断,在各种爱的纠葛中,不得已向佛门逃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