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杰  王晓 《台声》2002,(7):4-5
福建南安是民族英雄郑成功的故乡。郑成功的陵墓位于南安市郊的水头镇复船山上,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登上墓台,复船山下是一望无际的大地与铺展向台湾海峡无边的大海。1646年,郑成功在东南沿海高举义旗,10多年的战火硝烟,将他锻炼成“胸藏甲兵,气吞湖海”的军  相似文献   

2.
王亮 《两岸关系》2012,(9):68-68
今年是民族英雄郑成功收复台湾350周年,8月27日—9月9日,由北京市台联主办、福建省台联协办的"成功在两岸——郑成功收复台湾350周年纪念展"在北京台湾会馆举行。  相似文献   

3.
今年2月1日,是民族英雄郑成功驱逐荷兰殖民统治者、收复台湾340周年。16至17世纪间,当西欧殖民者侵入美洲、非洲、东南亚,把大片土著居民世代居住的家园变成其殖民地的时候,他们却在中国碰得头破血流,打着降幡黯然离开。作为以维护祖国神圣领土伟大壮举而名世并光照史册的杰出人物,郑成功对台湾的收复及其后世子孙在康熙年间的归清,不仅深刻地影响了几百年来祖国宝岛台湾的历史走向,而且不断触发着后人的多方思考。为了纪念这位对台湾发展和祖国统一有着巨大贡献的历史先驱人物,我们编发了这组学术笔谈。  相似文献   

4.
宋磊 《统一论坛》2012,(1):80-81
1662年2月1日,荷兰总督揆一在台湾城签字投降,带着溃败的荷兰军队退出台湾。至此,台湾在经历了38年屈辱的殖民统治后,重新回到了祖国的怀抱。伟大的民族英雄郑成功率部历经9个月艰苦卓绝的斗争,奋笔疾书:“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  相似文献   

5.
郑鸿池 《台声》2002,(1):40-41
340年前,即公元1662年的2月1日,中国的民族英雄郑成功,经过10年的准备之后,率领25000名中国将士,又经过近10个月的浴血奋战,收复了被西方的荷兰入侵者侵占了38年的中国领土台湾。郑成功收复台湾时,写下了“开劈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的复台诗名句。“先基”就是祖先的基业,说的是台湾这块宝地,就是我们中国人的祖先,开劈荆榛,用血汗开发出来的基业。中国人民比较成规模地开垦台湾,始于17世纪的颜思齐、郑芝龙时代。颜思齐是福建省漳州府海澄县人;郑芝龙是福建省泉州府南安县人。连横在《台湾通史…  相似文献   

6.
和耀红  叶玮 《台声》2002,(6):30-31
素有“鹭岛”美誉的海滨城市厦门,当年曾是民族英雄郑成功收复台湾的基地。4月17日至19日,由福建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厦门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办、台湾民主自治同盟厦门市委员会、厦门大学台湾研究中心联办,厦门市郑成功研究会等单位承办的“纪念郑成功驱荷复台340周年学术研讨会”在这里举行。本次研讨会共收到论文近50篇,来自海峡两岸以及美国、荷兰的5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了研讨会,有30余名学者专家作了大会发言。海峡两岸及海外的有关学者专家齐聚鹭岛,共同纪念、研讨两岸人民共同景仰的民族英雄郑成功,堪称盛事,…  相似文献   

7.
《台声》2010,(5):9-9
据台媒报道,4月23日,300多年前郑成功收复台湾时驾驶的“戎克”仿造船在台南市酋度开放亮相。334年前的4月30日午时,郑成功舰队进入台南鹿耳门水道登陆台湾,受到台湾民众的热烈欢迎。为纪念这段历史。台南市推出“戎克”仿造船的建造。昨天台南市长许添财高兴地登船参观,认为仿造船彰显了郑成功收复台湾、建设台湾的精神。能够作为台南市的文化观光大使。  相似文献   

8.
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田横尚有三千客,茹苦间关不忍离。上面所引这首《复台》诗,系三百二十年前我国民族英雄郑成功在收复台湾后所写的。至今读来,仍令人感奋不已。众所周知,台湾自古系我国领土。早在三国(二二○——二八○年)时代,东吴孙权就曾派将军卫温、诸葛直率领甲士万人到  相似文献   

9.
今年是郑成功收复台湾340周年,台湾某些妄图实现台湾“独立建国”者,便趁机肆意歪曲郑成功收复台湾史实,民进党大老、“资政”姚嘉文就是其中之一,他将郑  相似文献   

10.
福建南安是民族英雄郑成功的故乡。郑成功的陵墓位于南安市郊的水头镇复船山上,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登上墓台,复船山下是一望无际的大地与铺展向台湾海峡无边的大海。1646年,郑成功在东南沿海高举义旗,10多年的战火硝烟,将他锻炼成“胸藏甲兵,气吞湖海”的军事统帅。1661年4月,他以“坚冰可渡”的非凡胆魄,统帅2.5万大军、战船数百艘,从金门料罗湾渡海东征,破鹿耳,登赤嵌,摧敌舰,歼敌援。经过9个多月浴血奋战,于1662年2月1日完成了驱逐荷夷、统一祖国的伟业。今年5月26日,南安市举行隆重集会,…  相似文献   

11.
鲁洪柯 《台声》2013,(10):35-39
9月18日,由北京台湾会馆与台南市文化协会共同主办的“台湾进士专题展”在台南开展,吸引了大批台湾民众前往观看。在此前后,  相似文献   

12.
《中国机关后勤》2013,(6):25-27
清晨,迎着初升的太阳,新华社保育院从熟睡中苏醒。伴着孩子们银铃般的笑声和稚嫩的话语声,保育院渐渐热闹起来。  相似文献   

13.
沐泽 《台声》2010,(4):56-57
3月20日,应中国宋庆龄基金会邀请,由210名台湾基层民众代表组成的参访团开始了为期一周的大陆参访活动。参访团成员由来自桃园、高雄等地的基层民众组成,包括农会代表、妇女会代表和乡镇里长、邻长代表。其中既有年过古稀的老人,也有“80后”的年轻一代,大部分人都是第一次到大陆参访。  相似文献   

14.
孙升亮 《台声》2008,(8):54-55
在首发团圆满返程之后,大陆居民赴台旅游从7月18日起正式全面展开。大陆民众在两岸旅游机构组织下以团队形式直接赴台旅游且搭配周末包机,是继台当局1987年底开放台湾民众赴大陆探亲之后两岸交流的又一历史盛事,意味着两岸双向交流、深度互动的大门已经被打开,必将为两岸同胞的心灵沟通搭建一条“快速通道”。  相似文献   

15.
沈正一 《台声》2003,(3):15-16
近来,岛内“台独”分子大肆鼓噪“台湾正名运动”。陈水扁在接受美国《新闻周刊》专访时表示,台湾适合当一个独立国家,台湾已经是一个独立国家。民进党大老、“总统府”资政姚嘉文肆意歪曲郑成功复台史实,将郑成功所述“东都明京,开国立家”,编造出“郑成功三百年前就在台湾建立王国”的论调,为“台湾已经是一个独立国家”,“台湾独立建国”炮制历史依据。作为明清之际的爱国名将、杰出的民族英雄郑成功,他驱逐荷兰侵略者,收复台湾的光辉业绩和历史地位,早已光照史册,名驰中外,岂容任意歪曲篡改!据历史记载,郑成功自幼聪慧,…  相似文献   

16.
罗彬 《两岸关系》2010,(9):38-39
2010年7月6日至13日,台湾莫拉克台风灾区民众“川震重建”参访交流活动在四川成功举办。台湾民意代表高金素梅率台湾莫拉克台风灾区民众共109人前往参加了活动。  相似文献   

17.
上海台湾研究所的成立缘于原海协会长汪道涵先生的动议。汪老反复强调,做对台工作,必须加强台湾研究。在汪老的大力支持下,上海市政府于1999年开始组建台湾研究所。汪老不仅主动提出为上海台湾研究所题写所名,还亲自担任高级顾问。汪老认为,研究所不应该叫“上海市台湾研究所”,而应该称“上海台湾研究所”,其用意是做台湾研究范围要广格局要大,不能只限于上海市。这正是汪老见解的独到之处。  相似文献   

18.
1月8日,台北,雨。 来自南京的MU5001航班抵达台湾桃园机场。应台湾青商总会的邀请,由江苏省台联副会长李鹭扬担任团长、全国台联联络部交流处处长任挥领队的“两岸情·台湾行”全国台联江苏台籍青年交流访问团一行20人随机抵达。  相似文献   

19.
<正>5月20日,马英九利用就职6周年之机在台湾台中市"中国医药大学"发表题为"倾听青年心声、实现世代正义"的演讲。这篇长达5200字的讲稿,处处充满柔情喊话,同时不失一贯立场,可谓柔中带刚。马英九在演讲中,围绕当前岛内青年的焦虑,提出了一系列"政策牛肉",同时对当前岛内政局及两岸关系等问题提出明确主张。这篇演讲突出表达了马英九希望破解民进党攻势,重新争取选民认同,化解施政压力等方面的良苦用心,但能否达到目标,尚有许多难题待解。  相似文献   

20.
为进一步推动姚台两地文化交流与合作,应台北市两岸四地文教经贸交流协会的邀请,余姚市政协主席孙钜昌率领余姚市文化交流考察团一行1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