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熊坤静 《世纪桥》2010,(14):14-16
<正>作为一代名将,叶挺1924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6年3月再度入党。他何以两度入党,期间又经历了怎样的曲折?聂荣臻介绍入党1924年夏秋之间,时任孙中山大元帅府宪兵司令部参谋长兼一营营长的叶挺,因深受中国共产党提出的与中国国民党建立统一战线,共同进行国民革命等主张的鼓舞,同时又很不满于当时中国的状况,遂经  相似文献   

2.
叶挺,是赫赫有名的北伐名将。在那风起云涌的大革命时期,他所在的国民革命军开路先锋第四军,被号称为铁军。而他本人亲自统帅的由清一色共产党员为骨干的第四军独立团,又是第四军中冲锋陷阵屡建奇功的开路先锋团。故此,又被称为铁军中的铁军。在汹涌澎湃的民族民主革命战争中,叶挺显示了他那杰出非  相似文献   

3.
叶挺将军,北伐名将.第二次国共合作时期,出任新四军军长. 1941年1月,皖南事变爆发,叶挺为保全新四军军部在转移途中遭围攻的全体将士,主动下山与国民党谈判,竟被国民党当局无理扣押,身陷囹圄.后被辗转押往重庆郊外歌乐山下红炉厂秘密囚禁.  相似文献   

4.
1937年,正当神州大地熊熊燃起抗日斗争烽火的时候,北伐名将叶挺毅然结束长达十年之久的流亡生活,离开澳门回到祖国大陆,勇敢地肩负起中国共产党的重托,出任新四军军长,率领南方八省红军游击键儿奔赴大江南北,为坚持华中敌后抗战,为新四军的成长壮大,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立下了卓著的功勋.本文试对叶挺在新四军创建初期的历史功绩作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5.
叶挺将军,北伐名将。第二次国共合作时期,出任新四军军长。 1941年1月,皖南事变爆发,叶挺为保全新四军军部在转移途中遭围攻的全体将士,主动下山与国民党谈判,竞被国民党当局无理扣押,身陷囹圄。后被辗转押往重庆郊外歌乐山下红炉厂秘密囚禁。  相似文献   

6.
谢浩 《党史博采》2020,(5):42-46
叶挺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建人和中央军委认定的36名军事家之一。北伐战争中,叶挺率第4军独立团担任先遣队,一路连战连捷,被誉为"北伐名将"。大革命失败后,他参与领导了南昌起义和广州起义,为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创建人民军队作出重要贡献。抗日战争爆发后,叶挺担任新四军军长,在对敌斗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廖仲恺,中国近代民主革命著名的政治活动家,伟大的爱国主义者,著名的国民党左派领袖,中国共产党的挚友;叶挺,中国革命史上的一代名将,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之一,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阮啸仙,广东地区青年运动的先驱者之一,中共早期农民运动的重要领导者。廖仲恺、叶挺、阮啸仙的故乡——惠州、河源,同处东江流域,都有着光荣的革命斗争历史,在第一、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就有过轰轰烈烈的农民运动,在抗日战争时期,是我党领导的东江纵队等抗日武装的主要活动之地。这里的人民,无论是廖仲恺、阮啸仙、叶挺、邓演达等一批民主志士和革命家,还是广大共产党员和工农兵学商等各行各业的革命群众,为了民族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进行了长期的、艰苦卓绝的斗争,取得了伟大的胜利,谱写了绚丽多彩的历史篇章。也正是这一段段血与火的历史,为两地留下了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对两地发展红色旅游,加强革命传统教育,增强当地人民及外来游客特别是青少年的爱国情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带动革命老区的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期红色旅游,就让我们行走进惠州、河源廖仲恺、叶挺、阮啸仙等名人的故乡,去游览那激...  相似文献   

8.
聂皖辉 《党史纵览》2013,(10):27-30
叶挺(1896--1946年),字希夷,广东惠阳人。1988年,被中央军委确定为共和国36位军事家之一。1924年赴苏联东方劳动大学与军事学校学习。1925年回国。在1926年北伐战争中,他率领独立团在湖北击溃军阀吴佩孚主力,荣膺“北伐名将”的殊荣,他的独立团被称为“铁军”。  相似文献   

9.
中国是一个“官国”,官国的遗产很容易被继承,特权思想一代又一代遗传下来,从古代一直到民国都是如此,具有很深厚的历史土壤。中国共产党及其创建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告别“官国”的历史起点,其代表人物是一代伟人毛泽东,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与“官国”传统决裂的人。  相似文献   

10.
叶挺与叶剑英,是中国现代两位战功卓著的名将,被称为“军中双叶”。他们各自传奇的生活经历和别具一格的指挥才能,早已令人叹服,然而对于他们之间的相识相知相敬的感人故事,却鲜为人知。  相似文献   

11.
北伐名将、伟大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建人之一叶挺将军(1896—1946,宇希夷,广东惠阳人)在国民党反动派发动的“皖南事变”中负伤被扣,历时5年,其中3年多时间两次被监禁在恩施山区(1942、1945)的一段史实却鲜为人知。他在囚禁期中,坚贞不屈,对  相似文献   

12.
《广东党史》2008,(5):53-54
廖仲恺,中国近代民主革命著名的政治活动家,伟大的爱国主义者,著名的国民党左派领袖,中国共产党的挚友;叶挺,中国革命史上的一代名将,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之一,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阮啸仙,广东地区青年运动的先驱者之一,中共早期农民运动的重要领导者。廖仲恺、叶挺、阮啸仙的故乡——惠州、河源,同处东江流域,都有着光荣的革命斗争历史,在第一、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就有过轰轰烈烈的农民运动,在抗日战争时期,是我党领导的东江纵队等抗日武装的主要活动之地。这里的人民,无论是廖仲恺、阮啸仙、叶挺、邓演达等一批民主志士和革命家,还是广大共产党员和工农兵学商等各行各业的革命群众,为了民族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进行了长期的、艰苦卓绝的斗争,取得了伟大的胜利,谱写了绚丽多彩的历史篇章。也正是这一段段血与火的历史,为两地留下了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对两地发展红色旅游,加强革命传统教育,增强当地人民及外来游客特别是青少年的爱国情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带动革命老区的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期红色旅游,就让我们行走进惠州、河源廖仲恺、叶挺、阮啸仙等名人的故乡,去游览那激动人心的红色革命胜迹,感受先烈伟大的革命精神。  相似文献   

13.
正6.北伐战争辛亥革命失败后,北洋政府腐败无能,军阀派系林立,割据一方,中国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1924年,在中国共产党的努力下,实现了第一次国共合作。1926年2月,中共中央明确指出,党在目前的主要任务是推动广东革命势力向北发展。1926年7月9日,广东国民政府领导的国民革命军10万人正式出师北伐。共产党人叶挺领导的、以共产党员为骨干组成的第四军独立团是北伐先锋,第四军被誉为"铁军",叶挺更是被誉为北伐名将。在各界民众支持下,北伐军高歌猛进,于8月下旬击溃军阀吴佩孚部主力,10月10日攻占武昌。  相似文献   

14.
出发于长涧源,闽化红军游击队入编新四军第三支队 新四军第三支队五团.是一支铁的英雄团队。这支英雄团队,是以景安红军五十五团为基础发展成闽北红军独立团.后又扩大为闽北红军独立师.历经艰苦卓绝三年游击战争的锻炼和考验,从闽北游击区走进由历史名将叶挺领导的新四军的大本营。  相似文献   

15.
《当代党员》2011,(7):45-45
1918年,叶挺毕业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5年参与组建以共产党员、共青团员为骨干的第四军独立团,任团长。l926年参加北伐战争,他率部屡建战功,被誉为“北伐名将”,所部被称为“叶挺独立团”,为四军赢得“铁军”称号。南昌起义时,担任前敌总指挥。广州起义首次打出了“红军”旗号,叶挺任工农红军总司令,“第一任总司令”之说由此得名。抗日战争爆发后,出任新四军军长。  相似文献   

16.
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精神之源,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历史源头。新四军继承了北伐战争中叶挺独立团和井冈山时期红四军的光荣传统,在三年游击战争和抗日战争中,孕育铸造了铁军精神。新四军铁军精神是党和人民军队革命精神与新四军斗争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对伟大建党精神的继承和发扬。铁军精神不仅激励一代代中国军人为祖国、为人民抛洒热血,在新时代更加鼓舞着全党全国人民顽强奋斗、开拓进取,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的现实作用。  相似文献   

17.
赵建军 《党史博采》2004,(12):20-25
项英和叶挺,是抗战前期新四 军里两位重要人物。一位是著名的工人运动领导者、中华苏维埃共和 国副主席、中共中央东南局书记、新四军副军长;一位是大革命时期 的北伐名将、南昌起义和广州起义 的领导者之一、新四军军长。在领导新四军抗击日寇和国民党顽军 的斗争中,他俩曾密切合作,携手 并肩;但又因各自的性格不同,加之体制的原因,彼此也发生过矛盾并有过多次争执,互不相让。后来,他们在国民党制造的“皖南事 变”中,一个被身边的叛徒杀害,一个则被国民党扣押,留下了令人扼 腕叹息的悲剧。项英和叶挺,是抗战前期新四里两位重要人物。一位…  相似文献   

18.
古田会议永放光芒。古田会议精神哺育炼铸了一代又一代的革命志士和英才。闽西骄子、开国上将杨成武就是在古田会议精神哺育下茁壮成长起来的一代名将。  相似文献   

19.
叶挺并非出生在豪门窗室,祖上大概也没有什么显耀之人。叶挺是农民的儿子。不用说,19世纪末的中国农民都是十分贫穷的,叶家不会例外。叶父于生计艰难之中,潘存着一个精神向往:望子成龙。农民们都是这样一代代企盼着命运的转机。然而,叶挺小的时候,乡里人都叫他“阿老’。在广东惠阳客家方言里,“蓄”是“傻”的意思,叶父内心的不快可想而知。叶挺的“绰号”使父亲丢了脸面,于是父亲报之以呵斥和棍棒。但是,打骂并没有改变叶挺,他照样刨根问底,藐视乡俗,甚至触犯“神明”。在一片讥嘲和责怪声中,走出了一位见解不凡的陈敬如老…  相似文献   

20.
1937年8月22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发布命令,宣布陕北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简称八路军)。朱德任总指挥,彭德怀任副总指挥。下辖第一一五、第一二○、第一二九师,共4.6万人。10月21日,又宣布将南方八省十三个地区坚持游击战争的红军和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简称新四军),北伐名将叶挺任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