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78年邓小平同志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为题着重讲了解放思想的问题,接着就引发了一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逐步形成了"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的思想路线,从此开拓了我党历史上思想最活跃,也最讲实际的新时期.当前,改革开放正处在一个深入发展的阶段,如何保持好的势头,进一步解放思想是很重要的. 过去,我们就反对把解放思想理解为漫无边际的畅想,因为,思想解放也有个度,而衡量的标准只有一个,那就是看思想是否符合实际,符合规律.在一定的意义上讲,解放思想如同科学,既是严肃,也是严格的.不受束缚,或少有束缚,是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跨世纪的宏伟奋斗目标,并指出,要实现提出的奋斗目标,“关键是实行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一是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二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笔者认为,当前促进“两个根本性转变”,首先要解放思想,确立新的观念。一、解放思想,确立新观念,是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的前提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的任务,就是要把大家的思想观念统一到与市场经济体制和集约型增长方式相适应的思想认识上来。如果讲解放思想,只讲破而不讲立…  相似文献   

3.
解放思想是一个常说常新、愈辩愈明的话题。 所谓解放思想,就字面看,是一种形象的比喻,把抽象的思想比作有形的物体,努力将其从捆绑着的绳索或者束缚着的牢笼中解脱出来,使其恢复自由,得到发展。从理论上讲,解放思想,如小平同志所说,就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就是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就是实事求是。  相似文献   

4.
“让思想冲破牢笼”,是《国际歌》中的一句歌词,意思是让人们的思想从旧的、落后的、错误的甚至是反动的精神束缚中解放出来,也就是解放思想。人的行为是由思想支配的,没有思想的解放,就没有行为的解放。所以“让思想冲破牢笼”,解放思想,是无产阶级解放的重要内容,也是无产阶级解放的重要条件。解放思想的最终目的是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促进社会的进步,促进广大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所以就有个立场问题、方向问题、立足点问题。因此,让双脚站稳大地就成了解放思想的基础。不讲让思想冲破牢笼,双脚就会原地不动,事物就会停步…  相似文献   

5.
《学理论》2017,(1)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是实践的指南。贫困最怕的是思想贫乏、意志贫困。摆脱贫困的核心和要旨就是摆脱思想贫困、精神贫困。新时期的扶贫攻坚工作要坚持解放思想,牢固树立摆脱贫困的勇于担当意识。习近平同志在福建宁德主持工作时深入调查研究,倡导解放思想,强调观念"先飞"、思想先行的重要性,形成了系统的摆脱贫困的大思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历史时期,以解放思想指导脱贫攻坚的新思路,成为鼓舞我们艰苦奋斗、执政为民的强大思想动力,是实现求真务实、开拓进取的宝贵精神财富。思想一旦落伍,行动必然迟疑;不打破路径依赖和思维定式,就无法走出新路。"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如何摆脱贫困,实现革命老区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日益成为一项重大的社会课题。  相似文献   

6.
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统一既是理论问题,又是实践问题,既是我党成立以来一直倡导并践行的原则,也是帮助我们在思想上和工作上永远保持蓬勃生机与活力的法宝。正如江泽民同志所说:“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精髓,是保证我们党永葆蓬勃生机的法宝”。解放思想就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敢于从实际出发,根据实践的发展和需要,摆脱一切陈旧过时的思想观念的束缚,确立符合客观实际的新思想新观念。而解放思想,又与实事  相似文献   

7.
产生于近代西欧的科学主义思潮,在科学观上,绝对化了科学的普遍合理性;在哲学观上,以科学的标准否定并排斥传统形而上学;在价值观上,把科学作为评判事物价值的唯一尺度.科学主义对社会历史的发展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使人们摆脱了神学的束缚;促进了科学技术的进步;加速了工业社会的进程.随着时代的变迁,科学主义历史局限性也日益突出:把科学作为衡量万物的唯一标准不符合人类发展的实际需要;科学理性导致的结果是重物不重人,脱离了"人的全面发展"这一目的;过度强调科学主义还导致人和自然关系的失衡.  相似文献   

8.
思想变革是社会变革的先导。解放思想的核心和实质,就在于从新的实际出发,摆脱旧的意识形态教条的束缚、打破观念禁锢,实现理论创新。改革开放的历程表明,改革不止步,解放思想永无止境。在全面深化改革新时期,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围绕若干基本改革理论问题实践再实践、认识再认识。  相似文献   

9.
几年来思想政治工作薄弱,造成了人们普遍的精神滑坡。而导致思想政治工作薄弱的主要原因是指导思想上的失误,在较长一段时间里,有种种困扰着广大思想政治工作者和人民群众的舆论偏向:一是在商品经济、价值规律等方面的宣传上过于趋利。宣传商品经济时,只讲商品经济的积极作用,很少讲商品经济的消极作用;宣传价值规律时,只讲价值规律的调节作用,很少讲价值规律只能在市场调节中起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社会上有些人公开否定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鼓吹“全盘西化”,散布了许多中国必须走资本主义道路的言论。一些青年学生也对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持怀疑态度。因此,很有必要从理论上和实践上加以分析,澄清是非。社会主义制度相对于资本主义制度有着巨大的优越性,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上讲都是无庸置疑的。社会主义经济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商品经济,生产的目的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的物质文化需要。因此,我国人民能有共同的社会理想,并由此逐步形成共同的道德标准。而这在资本主义社会却是不可能的。资本主义无论如何不能摆脱百万富翁、亿万富翁的超级利润,不能摆脱剥削和掠夺,不能摆脱经济危机,不能形成共同的社会理想和道德,不能消除极端严重的犯罪、堕落、绝望等形形色色的腐败社会现象。同时,社会主义制度容  相似文献   

11.
郭松廷 《学理论》2009,(9):133-135
本文分析了《越狱》中监狱的内涵(有形的监狱彝无形的监狱),越狱在本质上就是逃离束缚,重获自由。透过《越狱》可以看到,逃离的不仅仅是具体有形的监狱,还有着众多无形的监狱。如果说逃离有形的监狱是可行的话,那么摆脱无形监狱的束缚几乎就是不可能实现的。依据福柯、拉康和巴特勒等的理论,指出“越狱”的价值在于不甘束缚、不断超越精神的凸显,颂扬人们的超越精神本身,尽管也许人们不得不一直在“越狱”。  相似文献   

12.
“国学”就是“中国思想家的思维方式”,就是渗透在中国哲学、中国文学、中国史学等具体学问之中的“有别于西方思维的中国思维”。它主要表现为:只讲“相关律名学”(correlation-logic),而不讲“主谓式句辞”(Subject-predicate proposition);只讲现象论,而不讲本体论(ontology);只讲符号论,而不讲实在论(realism);只讲“内在关系”(internal relation),而不讲“外在关系”(external relation);只讲“大心论”,而不讲“人类中心论”(Anthropocentrism)之类的任何“中心论”;只讲“职司主义”或“功能主义”,而不讲基础主义或本质主义等等。这是一整套有别于“西学”的独立的“思想体系”,有了这套独立的“思想体系”,中华民族不怕没有复兴的一日。  相似文献   

13.
魏喜龙 《理论导刊》2000,(11):29-30
在我们跨入 21世纪之时,深刻理解解放思想的含义,回顾新时期的三次思想大解放,总结其规律特点,对我们进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一步解放思想,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一   邓小平指出:“我们讲解放思想,是指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就是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就是实事求是。” (《邓小平文选》第 2卷第 279页、第 364页 )  根据邓小平的论述,我认为解放思想有三层含义:第一,就其范围而言,解放思想就是要打破主观和客观相脱离的习惯势力和主观偏…  相似文献   

14.
王勤芳 《学理论》2010,(27):193-194
要创造一流大学,首先必须解放思想,摆脱旧管理模式的束缚,真正做到"独立思考,自由表达"。这是温家宝总理在听取对《政府工作报告(征求意见稿)》的意见、建议时所提出的,指出了我国大学现在存在的弊端,为大学今后发展指明了方向。长期以来由于高校在职称评聘体系中存在一系列问题,导致学术风气不正,人云亦云,只看论文和课题的数量不看质量,使得高校在科研工作中存在大量浮夸现象,没有发挥高校在科技生产力方面的重要作用,这是国家之大忌,民族之大忌,高校的发展必须回到正确轨道上来。  相似文献   

15.
二、实证态度社会转型期另一种可贵的文化态度是实证态度,这也是对整体态度的一个重要的补充。社会转型期,思潮更迭、百象丛生、行为错综、词语纷杂,我们一次次的寻找和选择,以什么为标准呢?有什么能保证我们避开陷阱和沼泽呢?如果找不到最低的标准和保证,在如此情景下将会出现多大的混乱!表层的热闹很可能掩盖着严重的无序,而无序永远是一种巨大的内耗。转型前的社会结构之所以已经不可取,就是因为天天要承受一种无救的结构性消耗,我们怎能为摆脱这种消耗而落进无序性消耗?这个问题,我相信一切置身于社会转型期的思想们都会反…  相似文献   

16.
党校的历史使命就是要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论武装广大党员干部,提高坚定不移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的自觉性。 在谈到解放思想,促进党校改革的问题时,中央党校副校长邢贲思归纳为“三个摆税一个转变”。具体的表述是: 一是从对马克思主义某些原则、某些本本教条式的理解中摆脱出来; 二是从对社会主义的不科学的甚至最扭曲了的思想认识和观念中摆脱出来; 三是从超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某些不正确的思想和认识中摆脱出来。一个转变就是从传统的一般的讲授马列主义理论转变到突出她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紧密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7.
解放思想,就是使思想和实际相结合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就是实事求是。历史上的任何一次进步都是思想解放先行。思想解放一步、认识提高一步、社会就前进一步。近二十年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也完全证明了这一点。目前我们必须继续解放思想,才能正确地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改革同生产力迅速发展不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努力寻找,大胆利用,完成公有制实现形式多样化改革的任务。一、真理标准的讨论促进了全党全国人民的思想大解放,开创了改革开放的新时代20年前的一场声势…  相似文献   

18.
解放思想是指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解放思想,就是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就是实事求是。在新的历史时期,继续解放思想,就必须深刻理解解放思想的科学内涵,领会继续解放思想的重大意义,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继续解放思想,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19.
解放思想是解放生产力的前提,转变观念是深化改革的关键。新时期的思想政治工作主要是解放人的思想的工作。但解放人需先解放自己,只有解放思想政治工作者自己的思想,转换脑筋,才能振奋精神,有所作为。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转换企业经营机制过程中,我们企业有些政工干部情绪比较消沉,怕字当头,不思进取,存有怨气。问题的关键在于这些同志思想不够解放,还没有完全摆脱许多旧观念的束缚。因此,我们政工干部要下功夫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武装自己,抓好自身的思想解放。一、要彻底从“政治是统帅”的观念中解放出来,牢固确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思想。全党的工作重心早已转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轨道上,企业经  相似文献   

20.
“大锅饭”要不要打破?回答无疑是肯定的。物质利益原则是个普遍原则。马克思说过:“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①列宁也说:“必须把国民经济一切大部门,建立在个人利益关心上面,共同讨论,专人负责。由于不实行这个原则,我们每前进一步都要吃苦头。”②也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只讲牺牲精神,不讲物质利益,那就是唯心论。”③平均主义大锅饭,就是这种唯心主义的集中表现。这样的生产关系,长期严重地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让我们吃了苦头。打破大锅饭,建立各种形式的经济责任制和激励机制,这一观点,改革十余年来已深入人心。现在认为大锅饭不应该打破的人,毕竟少数了。随着改革的深化,大锅饭平均主义的打破,被束缚的生产力获得了解放,企业职工的积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