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3.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使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得到了新的发展。但与此同时,在这70年里,中国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创新发展也遭到各种各样的质疑。回顾与总结这段历史,有助于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4.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围绕塑造一个什么样的国家形象、怎样塑造国家形象的问题,中共中央几代领导集体立足国际国内大局,在深刻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谋篇布局,以全面把握国家形象塑造之"势"为基础,以始终遵循国家形象塑造之"道"为根本,以综合驾驭国家形象塑造之"术"为支撑,积累了丰富的基本经验,形成中国国家形象的特质。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方位发掘总结历史经验,对当前中国国家形象战略谋划及实施具有重要借鉴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制度在当代中国的建立、完善和发展及其内在优势,为新中国70年的历史性变革提供了根本保障。有了党对国家的集中统一领导,才能有国家和社会的长治久安;有了对人民主体地位的制度维护,才能有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进步;有了民主与集中的有机结合,才能形成统一的国家意志;有了国家和社会治理的法治化,才能从根本上摆脱人治的纷扰;有了经济体制和基本经济制度的创新,才能有经济社会发展的持久活力;有了对人类制度文明的吸纳和借鉴,才能在承接的基础上实现超越。  相似文献   

6.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们党始终坚持重视和做好群众工作,总结和积累了党的群众工作宝贵经验,即必须始终坚持高度重视群众工作的优良传统、党对群众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与时俱进发展群众工作理念、建立健全群众工作制度体系、改进创新群众工作方式方法。做好新时代党的群众工作,必须一以贯之地始终坚持这五条基本经验,在坚持党对群众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下,不断创新群众工作体制机制和方式方法,全面增强群众工作本领,厚植党长期执政的政治基础。  相似文献   

7.
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大陆的马列经典编辑事业成就斐然,先后编辑出版:《斯大林全集》13卷,《列宁全集》第1版39卷、第2版60卷,《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版50卷、第2版30卷(计划70卷);《列宁选集》第1版、第2版、第3版,《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版、第2版、第3版;22种单行本《马克思列宁主义文库》,25种单行本《马列主义经典作家文库》;10卷本《马克思恩格斯文集》和5卷本《列宁专题文集》。  相似文献   

8.
新中国70年党管意识形态工作的基本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管意识形态工作,是在管理中强化领导、在继承中坚持创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的实践表明,党的执政地位不断巩固、国家日益繁荣昌盛的一个重要条件,就是我们党始终重视并加强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概而言之,这些基本经验主要体现为:一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主流主导地位;二是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动权;三是创新构建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体系;四是切实掌控网络宣传及舆论引导权;五是始终加强意识形态物质基础建设。  相似文献   

9.
新中国70年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蕴含着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深层实践逻辑,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把握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论、认识论和方法论的自觉。作为一种政治实践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价值-信仰、认知-解释、行动-策略三个层面与社会主义的各个历史时期皆有对应的实践。"站起来"时期集中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建设运动的创造性建构;"富起来"时期通过思想解放、理论开创和经济建设巨大成就的持续推动;"强起来"时期体现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创新、治国理政和党的建设整体规划和系统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70年进程体现了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解释世界和改造世界、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积累了丰富的历史经验。  相似文献   

10.
70年来,从"五四宪法"的诞生,到改革开放以来的不断修订;从"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的演变;从依法治国方略,到全面依法治国重大战略部署;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中国共产党努力探索中国法治建设道路,持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完善和发展。  相似文献   

11.
新中国70年的文化建设与发展,既是对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在70年奋斗实践中大踏步赶上时代并走进时代前列、成功书写人类发展史上伟大传奇、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推动人类和平与发展崇高事业作出重大贡献的生动反映,又鲜明地展现为当代中国创造性走出中国特色文化发展道路、不断迈向并坚定文化自信的伟大历史进程。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坚持中国特色文化发展道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坚持推进文明交流互鉴为人类发展进步不断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正是新中国70年文化发展历程给予我们的基本结论和深刻启示。  相似文献   

12.
机关事务治理制度是国家治理体系的一项重要内容,有机融汇于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历史叙事之中。如何理解我国机关事务治理制度的历史变迁,是影响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个重要命题。我国的机关事务治理从以"后勤服务"为主要表现形态的传统机关事务管理向以"运行保障"为主要表现形态的现代机关事务治理转型,经历了雏形渐成、改革发展、深化改革三次重大的制度变迁。基于历史制度主义的分析范式,机关事务治理制度变迁过程中制度背景、政治变量、路径依赖和关键节点的"混合体"模式深刻影响着机关事务治理制度的变迁历程,国家治理范式下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因素则是制度变迁的动力所在。展望未来,机关事务治理现代化要正视新时代赋予的新要求,加强制度创新消解路径依赖逆向张力,推进机关事务治理职能法定化,完善多元协同的机关事务治理模式,从而推进新时代机关事务工作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3.
14.
中国道路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历经艰辛探索出来。新中国70年来,中国共产党探索中国道路积累丰富的宝贵经验,主要包括:坚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激发社会主义社会的创造力和发展活力;坚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不断增强党的凝聚力、战斗力和领导力;坚持改革开放,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一以贯之;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新境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不断塑造中国外交独特风范。  相似文献   

15.
李虹 《理论导刊》2020,(6):118-124
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共产党把青年的培育和国家的强盛、民族的前途紧密相连,采取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措施,积极促进青年成长成才,积累了弥足珍贵的丰富经验。主要包括: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坚持建设性与批判性相统一,坚持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统一,坚持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这对于新时代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具有重要的启示。新时代,要加强理论武装,引领青年筑牢理想信念;加强价值引领,培养青年勇担时代重任;加强多方合力,锻造青年过硬本领;加强守正创新,推进青年行动自觉。  相似文献   

1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廉政建设,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具体产物,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体现了中国特色和时代印记。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共产党人在廉政建设上传承发展、开拓创新,走过艰苦探索的历程,取得丰硕厚重的成果。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廉政建设上,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举措:以强化作风建设为突破口,打好"组合拳";以高压整治腐败为着力点,打赢"攻坚战";以夯实纪律建设为治本策,形成"新常态";以深化制度创新为活力源,实现"全覆盖",用历史性、整体性和战略性思维不断将廉政建设向纵深推进,为新时代党的建设伟大工程提供了坚强有力的理论支撑和行动方案,具有重大的现实价值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7.
政治参与有助于减少决策失误,节约行政资源,提高行政效能,促进政府规范运作,减少和预防权力腐败,也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新中国成立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大致经历了五个阶段,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政治参与的水平和质量得到极大提高。当前,我国已经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们必须继续重视制度建设,鼓励机制创新,加强对国民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文化素质教育,积极采用新的科技手段,疏通和拓展政治参与的渠道,为公民的有序政治参与创造更好的条件,以满足人民群众对民主政治建设的新需求。  相似文献   

18.
新中国成立70年来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新中国成立初期提出主张;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确立制度;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后提高质量;党的十八大以来凸显功能。其发展历程体现的实践逻辑是:党内主要矛盾的变化是根本动力,党员主体意识的增强是内在关键,党内监督机制的完善是外部条件。提高新时代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和战斗性,必须坚持发展党的民主集中制,必须用好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武器,必须尊重党员的主体地位,必须保障群众参与和群众监督,必须大力发扬调查研究的作风。  相似文献   

19.
20.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生产力思想的发展可以划分为初步探索、改革推进、深入发展、全面深化四个阶段。生产力思想发展的辉煌历程展现了其内在的变迁逻辑:生产力的发展已经从工具理性转向价值理性、单一发展转向多元发展、学习借鉴转向自主创新、解决人的温饱转向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新中国70年来生产力思想的发展历程和变迁逻辑,启示我们应该坚持党对生产力发展的绝对领导地位,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生产力发展观,加强生产力发展的顶层设计与改革创新,以深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责任使命,从而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产力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