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中关两国政府都已建立了较为完善的自然灾害应急管理机制,但两国政府的自然灾害应急管理机制存在着一定的差异,究其主要原因是两国政府的国家结构形式的不同和政府职能的差异。基于此,通过分析研究以提炼出中国的自然灾害应急管理机制中存在的一些优劣势,以期对我国政府的自然灾害应急管理机制的建设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生命和财产的安全也越发重视。这要求政府必须不断提高应对突发自然灾害和重大安全事故的应急能力。但与此同时,以政府为主导的应急管理又存在着诸如多任务激励偏移、激励效果递减等激励困境,严重阻碍了应急管理机制的深化和水平的提升。为此,借助利益相关者视角,通过明确应急管理目标、完善评估机制、建立互通平台来促进其发展是推动我国应急管理事业不断前进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3.
应急行政是指当国家和社会在运转过程中出现战争、动乱、自然灾害等不可避免的紧急情况,政府采取的旨在缓解危机、稳定社会秩序和维持社会运行的危机处理行为。加强应急行政的法制建设关系到政府危机管理的有热陧,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必然要求。目前,我国政府应急行政的法制建设工作处于快速发展时期,但也暴露出许多不足,应采取措施加以改善。这包括:逐步健全与应急行政密切相关的行政法律法规;加强《突发事件应对法》特别法的立法工作;完善对应急权力的监督和对公民权利的救济制度。  相似文献   

4.
风险社会俨然到来且呈现出复杂变化的趋势。传统计划经济时期残留的"全能政府"理念禁锢着政府的手足,政府长期大包大揽,忽视社会力量,在自身精疲力竭的同时,也使社会得不到培育和成长,导致在面临突如其来的灾害时,应急显得捉襟见肘。此种局面的出现是因为政府陷入理念性困境、体制机制性困境、技术性困境三种困境怪圈,要想走出困境,可能的出路在于以一种科学与人文并重的应急动员思路去突破困境怪圈,提升我国自然灾害应急动员能力。本文以海南省为例,分析我国自然灾害应急动员面临的困境,并探寻可能出路。  相似文献   

5.
多年来,香港特区政府应对台风已形成一套组织严密、运行良好的灾害预警及应急处置机制。探究和借鉴香港特区政府应对台风的监测预警、预报服务、应对准备、应急处置等经验,科学构建突发性自然灾害预警机制与应急管理体系———“六项机制”,对提升我国地方政府抵御突发性自然灾害的预警应急处置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多年来,香港特区政府应对台风已形成一套组织严密、运行良好的灾害预警及应急处置机制。探究和借鉴香港特区政府应对台风的监测预警、预报服务、应对准备、应急处置等经验,科学构建突发性自然灾害预警机制与应急管理体系———“六项机制”,对提升我国地方政府抵御突发性自然灾害的预警应急处置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前,针对我国突发事件频繁发生的状况,各级政府已经采取了多种措施来防范和应对。我国政府现行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行政体制具有很多优势,政府组织化程度较高,民众对国家高度认同,使得政府成功处置了多起重大突发事件。但从整体来看,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体制仍存在一些问题。本文重点对我国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体制存在的几个问题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8.
当前自然灾害的问题,成为政府、民众共同关注的社会问题。湖南省在加快经济建设的同时,也注重社会问题的合理治理。在防灾救灾保障机制方面,既加大了基础建设,又逐步完善了防灾救灾应急管理。这对于保障民众的平安生活与发展、社会的公共安全、改革建设事业深化推进都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我国自然灾害事故频发,从2008年的雨雪冰冻灾害、汶川地震,2010年舟曲泥石流,到2013年的雅安地震等突发事件,人们逐步意识到平时要有完善的应急通信体系,要有完备应急通信设备,要有完好的应急管理方案,在突发事件发生时,才能最大程度的减少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才能最大程度保护好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应急通信在我国公共安全事件及公安边防部队中的地位越发重要、作用更加凸显,本文主要是从应急通信的特点、方式和在边防部队中的应用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0.
建立有效整合社会资源和社会力量参与应急管理工作的体制机制已成为我国应急管理制度优化创新的重要任务.本文聚焦我国政府与社会组织应急管理合作伙伴关系的制度建构,基于应急管理全周期模式将社会组织应急管理功能做了新梳理与探索,厘清了社会组织在应急管理中的功能与角色;提出并分析了我国政府与社会组织应急合作的四种模式即补充模式、替代模式、互补模式、疏离模式;通过对我国社会组织参与应急管理所存在的理念性、体制性、机制性、法制性、社会背景性困境与挑战,提出建立政府与社会组织应急管理伙伴关系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现代法治政府应急管理是在应急法制的框架内进行的,应急管理必须有法律依据,依法实施应急措施。将政府应急管理纳入法制化的轨道,是世界各国建立政府应急管理机制普遍遵循的一项原则。法治原则要求形成一套应对各种突发公共事件的法律制度。《突发事件应对法》的出台为我国公共危机管理实行法治确立了法律基础。  相似文献   

12.
如何有效预防和应对突发事件,提高社会管理水平,维护社会安全稳定,为经济社会事业科学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是各级政府,特别是基层政府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本文在阐述我国基层政府应急能力建设现状的基础上,指出问题存在的根源,提出对策建议,旨在建立起责任明确、关系协调、运转有效的基层政府应急处置管理系统,着力提升应急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13.
王玉 《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23,(4):93-111+127-128
利用各地有限的应急力量发挥更强大、更有效的应急救援效果,是避免应急资源冗余建设、促进资源有效整合的应急管理改革方向。文章从地区发展韧性的视角,探索应急力量应遵循多城市布局以追求协同效应,还是以核心城市集聚为主以保障地区经济引擎的相关问题。基于全国23个省区数据的定量分析发现,应急力量如何布局才能更好地促进城市发展韧性与应急力量类型有关,政府型应急力量应遵循“相对分散”的区域布局,而社会应急力量应遵循“相对集中”的区域布局,以更好地发挥各自资源优势,降低自然灾害和不稳定因素对地区发展的冲击,维护地区韧性发展。据此得到优化应急资源配置的启示,包括优化府际应急力量协同治理的制度框架,避免政府型应急资源过度集中于省会等中心城市,充分发挥社会应急力量作为政府应急力量的补充等。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政府应急管理机制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主要体现在应急管理的理念科学化、应急管理的主体多元化、应急管理的组织系统化、应急管理的运行机制常态化、应急管理机制的法制化.  相似文献   

15.
当前,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体系的建设和完善已经成为我国政府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西方发达国家在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方面的经验和理念,为我们提供了有益启示。构建我国道路交通突发性灾害应急管理体系,应从加快应急管理立法进程,建立健全应急管理法律法规体系;建立强有力的应急管理综合协调部门,确保应急管理的效率;建立综合应急信息平台,有效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建立有效的社会整体联动机制,提高危机的社会应对能力;加强交通基础建设,解决交通瓶颈问题等方面着力。  相似文献   

16.
西方国家应急管理从灾害应急管理起步,经过持续的改革和发展,政府的应急管理能力逐步提高,应急的机制和基础设施建设逐渐完善,公众的应急意识不断增强。西方国家应急管理的经验和做法,主要体现在健全的政府应急管理体系,成熟的全社会参与型应急治理体系,完善的应急管理法律法规体系以及完备的信息管理和先进技术支撑。这些经验和做法对于我国应急管理中协调机构的设置、应急规划、应急治理体系等都有借鉴和启发。  相似文献   

17.
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体系与应急能力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今世界突发事件层出不穷,影响公共安全的因素不断增多,对人类的危害越来越严重。在经历了“非典”危机、冰雪灾害、汶川地震、全球金融海啸、H1N1肆虐等重大突发事件之后,政府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体系与应急能力建设已成为我国政府关注的重中之重,同时也是公共管理理论界研究的热点。本文阐释了政府应急管理体系与应急能力现状,并就社会转型中不时出现的突发事件,政府的应急管理体系与应急能力建设问题阐明一孔之见。  相似文献   

18.
近20年韩国应急管理体系(中央政府层面)演变历程表明,重大灾难事件的推动与政府自上而下权威性引导相结合,是韩国应急管理体系变革的主要动因。韩国完善相应法律法规,建立专门机构和协调机制,实现综合化管理等实践,可以为我国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19.
服务型政府是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从服务型政府视角来看,以人为本是应急管理的基本理念;权力规制是应急管理的核心保障;比例原则是应急管理的“帝王原则”;公众参与是应急管理的关键要素。《突发事件应对法》立法在这些方面有得有失,总体而言是一部成功的立法。  相似文献   

20.
监测预警可从监测预警的主体、内容、传递三个维度进行思考。在对应急监测预警理论进行探讨的基础上,以山东省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为例,针对当前地方政府存在的监测预警主体间综合协调性差、联动性不强,预警信息忽视公众救助,信息传递渠道不通畅等主要问题,提出应明晰监测预警机制流程,构建"灾害应对-公众救助"模式,并付诸地方政府的工作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