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国以色列几十年来一直保持着战略盟友关系。近半年来,它们在贷款担保问题上的争执给两国关系带来了冲击。  相似文献   

2.
中韩关系20多年的磨合为两国关系的深化奠定了基础条件,深化中韩战略合作伙伴关系面临着难得机遇。中韩关系的复杂性决定了深化中韩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绝非易事。外部因素干扰、军事安全合作滞后、民族主义情绪浓厚、贸易摩擦、共有文化解读与历史认识的分歧等成为我们面临的挑战。为深化中韩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提出如下政策建议:两国应提升中韩关系的战略高度,将之打造为东北亚稳定和发展的核心支柱,为此要积极推进中韩FTA建设,共同构建东北亚发展新模式;强化中韩安全合作,以此为基础寻求建立中国与美韩同盟的沟通机制;加强对日协调,推动中日韩三方合作;密切并扩大两国间多层次的人文交流,加强两国智库间的交流合作。  相似文献   

3.
美俄战略伙伴关系出现麻烦谭东白一月中旬,美国总统克林顿同俄罗斯总统叶利钦举行会谈并签署了《莫斯科宣言》,宣布从今年5月起各自的战略核武器不再以对方为目标,两国关系进入“成熟战略伙伴关系的新阶段”。美苏首脑举杯祝酒两个月来,双方在波黑危机、北约防线向东...  相似文献   

4.
《学理论》2016,(10)
2016年5月6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前往俄罗斯黑海城市索契与俄总统普京举行非正式首脑会谈。俄日重启首脑会谈是两国拓展战略空间、破解制裁僵局、加强经贸合作的利益需要。会谈中,两国首脑探讨了领土与和平条约、经贸合作以及国际现实问题等,对改善双边关系起到正面作用,为两国关系向前发展营造了良好氛围。  相似文献   

5.
冷战结束以来,中印两国关系不断深入发展。2005年两国宣布建立"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上海合作组织是中国发起建立的第一个地区合作组织,在中印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两个月后,上海合作组织正式接受印度、巴基斯坦和伊朗为观察员国,即准成员国。印度如果加入上海合作组织,必将在安全、政治以及经贸等各方面对中印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产生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韩瑞  乔旋 《理论导刊》2008,20(3):110-112
前一时期中日两国关系紧张的原因是由于双方彼此观念的建构出现了偏差.目前两国关系正在回暖,也是由于观念的建构对两国关系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因此,用建构主义的观点来分析和对待中日关系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彭迪 《瞭望》1984,(17)
美国总统里根将于本月二十六日来我国访问。本刊特发表特约记者彭迪从华盛顿发回的专电,介绍了中美两国关系漫长而又重大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8.
《党政论坛》2013,(14):58-58
胡锦涛访俄:展现开放务实的外交形象 进入2l世纪以来,国际形势风云变化莫测,中国外交面临着新的挑战。美国新上仟的小布什总统,一一度将中国视为“战略竞争者”。2001年4月1日的中美撞机事件使得两国关系更蒙上阴影。但接着而来的“9·11”事件又给国际安全形势造成巨人冲山。  相似文献   

9.
缅甸民选政府上台以来,美国开始与缅甸在政治、经济、军事和能源等领域进行接触并逐渐加强合作,并逐步放松对缅甸的一系列制裁,双方关系正迅速升温,,这是近年来国际关系演变中的大事。究其原因,就是美国战略重心东移和寻求遏制崛起中的中国的国家战略考量,也是缅甸推行大国平衡战略和寻求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基于两国战略利益需要,美缅两国关系将持续发展并在多领域推进,但不会实质性影响中缅关系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中俄高层互访不断,两国间协作日益密切,经贸合作逐步扩大,确立了一种新型的国际外交模式,两国关系处于历史上的最好时期。但通过深层透视可以看出,中俄外交也存在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展望未来,机遇和挑战并存。为此,要在中俄两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不断深化政治互信,规范贸易秩序,完善贸易服务体系,调整贸易结构;广泛开展两国的文化交流,促进民间往来,使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健康持续地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1.
10月14日至16日,在中俄两国建交55周年之际,俄罗斯总统普京访问中国,为两国关系的进一步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自1996年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建立以来,两国关系在全球范围内节节攀升。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普京总统访华又取得了哪些新成果呢?本刊记者就此采访了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资深研究员顾关福教授。 《瞭望新闻周刊》:中俄关系经过  相似文献   

12.
庆幸 《求知》2010,(12):41-42
一中美战略互信问题的缘起 有专家指出,自中美两国关系正常化以来,中美关系在起伏动荡中不断向前发展,两国关系的内涵也随之不断得到拓展和深化。经过后冷战时期的大起大落,进入21世纪以来,中美关系逐渐趋于稳定。然而,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壮大,中美两国利益交汇的领域越来越多,  相似文献   

13.
20多年前中韩建交结束了冷战时期朝鲜半岛南北集团对峙的政治格局,中韩两国政治经济文化合作关系迅速驶入发展的"快车道"。中韩关系经历了跌宕起伏的四个发展阶段,但注入的"正资产"是主流,产出的"正能量"在不断深化中韩战略伙伴关系,两国关系的战略定位不断被赋予新内涵。中韩关系的基本特征主要体现在两国政治与安全领域协商沟通交往密切,但两国政治互信度有限;中韩经济贸易合作广泛,互利共赢,成为助推两国关系的"合动力";中韩关系的拓展深化得益于民相亲、地缘邻近、文化相通等得天独厚的优势。"信任外交"是朴槿惠新政府的外交政策基调,中韩两国能否在信任的基础上构建新型战略伙伴关系,韩朝建立南北信任关系是问题的症结所在。  相似文献   

14.
中美关系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与最大的发达国家的关系,是最具代表性的社会主义国家和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的关系。中美两国关系具有重要性、复杂性、不确定性、可塑性,从重要性来看,是最重要的双边关系;在复杂性方面,是异中有同、同中有异,相互影响、竞争、合作、依存的关系;在不确定性方面,存在战略误判、全面对抗和迎面冲撞的风险;从可塑性来看,不同的塑造会导致不同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在美国虎视鹰瞵之下,伊朗总统哈塔米冲破重重阻力,于 3月中旬对俄罗斯进行了正式访问。这是 1979年以来伊朗国家元首首次访俄。访问期间,双方讨论了军火交易、核技术合作、里海石油资源分享以及中亚地区安全等问题,签署了《俄罗斯和伊朗两国相互关系基础和合作原则条约》和《关于里海法律地位的联合声明》等文件,成功地推动了两国关系向前发展,为两国抵抗美国遏制与压力而加强全面合作增添了新的动力与内容。 关系演变   回顾俄伊两国关系近 10年来的演变,颇似临海观潮,看到的是大起大落的景象。   20世纪 90年代初,俄伊关系一…  相似文献   

16.
恢复局郎的双边互动与沟通,为中日修复两国关系迈出第一步 5月以来,第五轮中日战略对话、第五轮中日东海油气田开发磋商、中日外长会晤和中日部长级“节能环保综合论坛”等一系列的多层次对话与互动。使沉寂多时的中日关系出现新的景象。自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参拜靖国神社以来,去年已经降至冰点的双边关系,又出现回暖兆头。  相似文献   

17.
<正>自冷战结束以来,中美关系出现了新的变化,中美力量差距缩小,两国关系逐渐走向成熟——成熟之一,是两国关系更趋平等。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的综合国力增长,较快地缩小了与美国的距离。在处理中美关系和国际事务中,我国更能以我为主,中美更多平等对话。在中美相互依赖的关系模式中,两国互动的平衡性在增强。成熟之二,是合作空间更为  相似文献   

18.
自去年中俄总理会晤后,国际形势发生复杂深刻变化,中俄面临各有侧重的外部挑战。今后中俄两国关系的发展,全方位合作仍将成果丰硕,积极因素十分明显。  相似文献   

19.
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是中美顺应两国关系整体走向和时代形势发展的需要,整合中美战略对话和中美战略经济对话双轨机制并提升对话层级,推动两国沟通协调在力度、广度和深度上持续发展所取得的宝贵成果。对话在机制构建上具有定位全局、立足长远,务实渐进、良性互动以及议题广泛、统筹兼顾的特征。战略与经济对话的举行,标志着中美关系在新时期被赋予的新内涵,在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中发挥着重要的"制度平台"作用。  相似文献   

20.
进入21世纪,各国在面对传统国家安全因素威胁的同时,又将面临包括科技与信息、石油、生态与环境、社会文化、经济等非传统安全因素的挑战。如何制定正确的应对之策以维护国家安全,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当务之急。从地缘政治学的角度,通过地理位置、资源的占有和民族、宗教文化等地理要素来分析地理环境与国家安全之间的关系,可以看出地理环境是国家安全的基础,在此基础上洞悉我国地理环境对国家安全乃至安全战略的影响与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