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军队维护边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职能定位:维护边疆政治稳定的"压舱石";加快边疆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加强边疆民族团结的"融合剂";促进边疆文化认同的"播种机";强边固防的"钢铁长城"。军队维护边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主要对策:深刻领会习主席重要指示,确立治理边疆的新理念;切实提高反恐维稳实战能力,确保边疆社会稳定;深入做好群众工作,促进边疆地区长治久安;加强军队民族宗教工作教学与研究,为促进边疆稳定和长治久安提供人才和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2.
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大一统"天下观是历经战乱的古代中国人对国家类型的期盼和提升。后经秦汉统一王朝的实践,最终上升为中国历朝历代的治国之本。以后中国人又在"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且一统多于分裂实践中使得"大一统"观念深入从天子到庶民的血脉之中。自然而然,受"大一统"天下观的影响,边疆统一、国家认同、以和为主便成为中国边疆观念的核心和边疆治理的目标。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守中治边、因俗而治、多元一体便成为中国边疆治理的方略。对今天边疆治理的启示则是:"大一统"天下观仍然是边疆治理的指导思想;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因俗而治的延续;文化多元与政治一体是统一多民族中国的理性选择。  相似文献   

3.
边疆治理体系现代化有其特定的价值内涵和衡量标准,置于这一视域下的规制稳边,就是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中国的总目标及总要求下,以国家政权的强制力为后盾,强调法律、制度、权力等规制手段的直接运用,并在法律规制主导下适当开发和利用组织纪律及民间习惯等规制力量,针对特定的边疆治理客体开展规制治理,为边疆地区"五位一体"发展提供必要动力,营造良好环境,强力保障国家法制统一和边疆社会安定和谐。边疆社会问题及矛盾的综合性、复杂性、突出性、敏感性,决定了规制稳边是边疆治理的最佳选择和推进边疆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动力。按照边疆治理体系现代化标准加以建构的规制稳边方式,必然具有崇尚法治理念、追求边疆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重视秩序最优化及维护边疆地区政治与社会稳定等系列要求。法律规制是规制稳边的核心手段,行政规制是配合法律规则稳边的主要手段,组织纪律规制是法律规制稳边的辅助手段,乡规民约是法律规制稳边的补充手段。  相似文献   

4.
我国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经济欠发达的地区尤其是边疆地区。少数民族地区的建设和发展,关系到民族团结与边疆稳定。重视并加强边远少数民族地区共青团工作,找准民族地区共青团工作的突破口,大力培养少数民族团干部,对于促进民族团结、传承民族文化、开发民族人才等都具有深刻意义。  相似文献   

5.
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和实施,国家对云南的战略地位有了新的认识和要求,云南边疆政治安全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云南边疆政治安全治理经过探索开创阶段、曲折徘徊阶段,已经迈入了恢复发展阶段。当前云南边疆政治安全主要受执政合法性、缅北地方武装、境外敌对势力、境外宗教渗透、境内邪教蔓延等党权系统、政权系统内部因素和外部环境的威胁。治理云南边疆政治安全,需要从经济建设、意识形态建设、政治制度建设和社会政治秩序维护等方面着力。  相似文献   

6.
政治安全是国家安全的本质和核心。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对黑龙江边疆政治安全进行了有效治理,其实践经验值得借鉴。当前,"一带一路"战略和"中蒙俄经济走廊"的实施,为黑龙江边疆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平台和机遇,也给黑龙江边疆政治安全带来新的挑战。在黑龙江边疆政治安全治理实践中,应加强地方政府能力建设,推动东亚经济共同发展,强化东亚各国政治互信。  相似文献   

7.
《社会主义论坛》2021,(3):I0002-I0002,I0003
艰苦边远地区和基层一线要加快发展,人才是关键。近年来,云南省镇康县立足边疆和艰苦边远地区县情实际,引导各类人才汇聚边疆,在边境小康示范村建设中,凝聚起守好边境、治理边疆的强大合力,在率先把沿边村寨建设成小康示范村中,书写着沿边村寨民富边稳的华丽篇章。用准"抵边攻坚"之才,为边境小康示范村建设开足马力。  相似文献   

8.
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是石油企业持续发展的需要。政治思想工作要做实做细,需要创新观念,强化引导,抓到点子,找准位置。以"四点"为突破口是做实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途径,即找准工作的出发点,建立人才成长的长效发展机制;找准工作的着力点,打造有利于员工建功立业的平台;找准工作的立足点,贯穿生产管理全过程;找准工作的切入点,满足员工个人的愿景诉求。  相似文献   

9.
本文分析并论述了网络文化对当代青年学生所产生的正、反面影响,提出要强化战略意识,抢占运用网络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制高点;从实际出发,找准运用网络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立足点;积极探究运用网络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10.
张洪忠 《工会论坛》2005,11(6):53-54
企业文化是加强和改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措施,能够充分调动企业职工的积极性,增强企业的凝聚力。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有相似和不同之处;正确找准企业文化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融合点,运用先进的企业文化推动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对推动企业持续稳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保障国家西北边疆安全是新疆兵团的重要目标。随着国家安全内容不断丰富,国家安全理论已经由军事安全过渡到以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安全为核心内容的综合安全。鉴于国家安全理论的变化,研究兵团保障在政治安全、经济安全、军事安全、文化安全中的应对措施,将有助于进一步总结兵团建设的经验,为兵团在新时期更好地发挥"三大作用"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2.
在改革开放步伐不断加快、"一带一路"倡议深入推进的时代背景下,加快推进云南边疆社会治理现代化对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繁荣发展边疆地区经济、社会、文化以及维护边疆安全稳定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需要从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角度入手,将"四化"有机统一于边疆社会治理的全过程和全领域。以社会化为基础,构筑综合系统的社会治理格局。  相似文献   

13.
影响参政党参政能力发挥的因素除参政党自身建设之外,社会生态对它的影响也不容忽视。参政党必须找准其在政治体系中的生态位置;要改变对参政党片面认知的政治文化;要制订一系列的法律法规为参政党参政创造良好的法律保障。  相似文献   

14.
价值认同视阈下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汲取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智慧,对于我们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当前还存在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设置中的"缺场"现象、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整合"困惑以及传统文化教育缺少对大学生现实生活场域的观照问题。从本质上看,这些"融合"困境反映出人们对传统文化的价值认同存在的问题。为此,需要我们从课程设置、传统文化现代转化机制及其大学生日常生活场域三方面增强认同效果,从而使传统文化更好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之中。  相似文献   

15.
民族文化是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精神宝库、历史前提、重要内容与载体,对推进基层思想政治工作具有重要意义.结合民族文化推进基层思想政治工作应遵循一元性和多元性相统一原则、历史与现实相统一原则及继承与创新相统一原则.其具体途径依次为:合理定位民族文化的内涵与价值;找准民族文化与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结合点;构建良好的基层思想政治工作机制;以适当的文化表现形式开展基层思想政治工作.  相似文献   

16.
养老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文章从丹东养老社区建设的SWOT分析入手对丹东养老问题进行研究,从优势、劣势、机会、挑战四个方面进行深入剖析,以期为丹东养老产业发展,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发展,加强边疆地区建设,推进兴边富民、稳边固边”要求,为新时代边疆治理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云南省临沧市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及给沧源县边境村老支书们的重要回信精神,从提高党对边疆基层社会治理的领导水平。  相似文献   

18.
我国的民族地区在国家稳定、边疆安全和区域发展中有着重要的战略地位和深刻的政治意义,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区域特性的构成主要表现为更突出的对象特质、更复杂的传播系统、更丰富的载体资源、更明确的评价体系。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在民族地区的呈现形态包括维护和谐稳定的政治文化形态、促进科学发展的经济文化形态、传承文明进步价值理念的历史文化形态、展现民族精神气质特色的哲学文化形态、弘扬丰富多彩民族艺术成果的艺术文化形态、倡导核心价值体系为主导的社会主义道德文化形态、建设成熟完善的法治文化形态。  相似文献   

19.
杜亚泉是"五四"文化论争中的主要人物之一,他因为主张"文化调和论"而被视为新文化运动的对立面。学界对杜亚泉的关注和研究主要集中在他与陈独秀的文化论战或与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关系上,即主要是他的文化观。对于他的政治思想,却少有论述。杜亚泉理性的政治思想,主要包括他的国家观、政治革命观、共和政体观和理性的政治思维。从杜亚泉对国家的分析,对政治革命和社会革命的区分,可以得出杜亚泉是一个理性的、现实的政治思想家,他的政治革命与共和政治思想以及理性的政治思维,对我们今天的政治理论和政治实践仍然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我国西部地区所具有的独特的政治、经济、文化和自然环境,使西部地区的公共危机治理环境生态有着明显区别于中部和东部地区的特质。在这样的环境生态下出现的公共危机事件具有明显"西部特性",如群体性事件的对抗性明显增强、突发性公共事件的"西部性"色彩浓厚。经济的、民族宗教的和边疆的因素是造成这种"西部特性"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