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中国铁路一百多年来的发展历史,蕴含着铁路优秀传统文化,反映了铁路人更深层次的精神境界,是推动中国铁路快速发展强大的精神动能。进入新时代,铁路企业正在建设交通强国的路上进一步深化改革,着力解决影响铁路科学发展的体制和机制  相似文献   

2.
<正>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面对我国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升级,铁路企业在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基础上改革创新,赋予传统的铁路文化以新的作用,增强了铁路职工队伍的凝聚力,为铁路改革提供了源头活水。一、铁路文化的历史沿革1.铁路文化的产生铁路企业文化建设起始于20世纪90年代,但是铁路文化从修建第一条铁路就产生了。在清朝封建统治时期,外国列  相似文献   

3.
<正>2018年以来,中国铁路乌鲁木齐局集团有限公司聚焦"交通强国、铁路先行"历史使命,紧盯推动集团公司高质量发展奋斗目标,以庆祝建局60周年为契机,深入挖掘局史优秀传统文化,大力弘扬乌铁人"五种精神",为推动新疆铁路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不竭精神动力。一、实景式展示,立体化呈现,加快建设新疆铁路教育基地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中国铁路总公司党组关于推进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型发展的部署要求,牢牢抓住推进企业文化建设"三年基础工程"这条工作主  相似文献   

4.
吴松 《思想战线》2012,38(2):37-40
复兴中华文化必须回归优秀传统文化,建设文化强国必须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道家学说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元素,一直浸润着中华文化的历史发展脉络。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儒、释、道三大支柱特立并行、三足鼎立,既和而不同又和合通融,既存在合流,也存在贯通,无论是合流还是贯通,作为"从根源上思维的形而上学"的道家学说都在其中发挥着主流文化的建构作用。当今世界占主导地位的有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理论,是将向自然无止境地索取作为人的幸福源泉的理论,这种理论只会将人类导向灾难,使人类陷入深层危机。阐发和传承以《道德经》为代表的人文原典的精髓,是时代交给我们的重任,是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人认识和接受马克思主义初期,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过完全自发的结合,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曾作为理解的前提发挥了重要的中介作用。中国共产党人在运用马克思主义分析和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领导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实践过程中,既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的结合,同时也努力清除马克思主义传播过程中混杂的非自觉的、消极的传统文化因素,从而形成了一个独立于传统文化的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新传统。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今天,不管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增强"四个自信",还是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都需要和呼唤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习近平总书记"两个相结合"的表述,既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经验的完整总结,也是指明了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方向。  相似文献   

6.
<正>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儒家先贤以"德"论修身、齐家、治国之道,认为"德"是实现个人发展、家庭幸福、企业兴旺、国家富强的前提和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努力实现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德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一脉相承,是指引铁路企业前进方向的精神旗帜,是维系干部职工的精神纽带,是开展具有时代特色、行业特点文化建设的哲学概括、文学提炼和科学运用。  相似文献   

7.
夏日新 《世纪行》2012,(6):21-22,27,30
关公是人们对三国名将关羽的尊称.在中国社会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关公文化融汇了儒佛道等各种文化,形成了内容博大精深的独特文化,在海内外具有广泛的影响,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湖北是关公长年生活的地方,是关公文化形成的重要源头。揭示关公文化与湖北之间的关联,使关公文化成为湖北的一张靓丽名片.成为推动湖北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无论对继承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还是推动三国文化旅游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8.
<正>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内容占了较大篇幅,"文化强国"成为国之共识、民之共识。而汲取中国文化营养和底蕴而生的中国企业文化,不仅是推动中国企业不断进取、提升的源动力,更是"文化强国"的有机组成部分,如华为文化、海尔文化等,无一不弘扬传承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将"文化强国"号召具体为"文化强企"的重要举措。本文着重从企业文化建设的意义和现状入手,谈一谈对文化强企的认识。一、正确认识企业文化的地位  相似文献   

9.
自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高度重视文化的地位和作用,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伟大号召。中华传统文化在现代国家治理中具有直接、重大且深远意义:第一,传统文化可以持续激发国民的文化自觉及自信,是实现国民文化自觉、提升其文化自信的基础,而传统文化的凝聚力则可以大大提升民族文化活力;第二,可以充分发挥传统文化在国家治理中引领社会风尚与道德治理的直接作用,因而具有现实意义,其中数千年中华文明史积淀起来的优秀传统文化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民族文化(包括各少数民族文化)发挥着凝聚力和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10.
唐珊 《人民论坛》2020,(5):136-137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的奋斗与实践过程中构筑的精神家园。新时代,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和"走进去",把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文化精髓提炼出来、展示出来,对于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正>当前,铁路把企业文化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力求通过企业文化建设的长足发展,进一步激发和凝聚铁路改革发展的正能量,引领铁路职工发扬"安全优质、兴路强国"的新时期铁路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发挥更大作用。作为集企业文化研究、传递和引领于一体的铁路职教战线,如何推动企业文化在铁路职工的生产生活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呢?笔者想从以下三个方面谈点思考。一、培育岗位价值观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工程  相似文献   

1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秉承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规制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为当代中国的发展提供合理性、建设性的阐释。内含优秀传统文化基因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形成于历史传承与时代创新中,历史传承使中华优秀的文化基因得以延续,时代创新使优秀传统文化实现现代转化。同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的传播中中国文化走向世界,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实现现代化;中国故事为世人所知,增进对外交流与自信;中国精神被传扬,提高国际舞台上中国话语的感染力。  相似文献   

13.
中华文化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溯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正是以"自强不息"的"向上"、"厚德载物"的"向善",凝结成了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深度挖掘、阐释中华民族"向上"、"向善"的精神基因无论是对当前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是加强青少年德育,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开滦集团公司是具有128年开采历史的国家特大型煤炭企业。开滦的百年发展史积淀了厚重的文化底蕴,具有许多优秀的文化传统。近年来,我们注重挖掘百年企业丰厚的文化资源,自觉运用企业文化理论指导推进企业管理实践,并就新的历史时期如何更好地继承和发扬优秀文化传统,形成企业独有的文化体系,使之成为推动企业改革发展的现实文化力进行了进一步的思考和探索。  相似文献   

15.
<正>10月14日,由九州文化传播中心、罗浮山国学院、中华老人文化交流促进会主办,泰山风景名胜区管委会协办,山东绿地泉控股集团承办的2017海峡两岸"中华民族敬天祈福"活动在山东省泰安市举行。此次活动展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风采,揭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今社会的意义,对弘扬和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精英论道探究融合之路中华传统文化交流大会是2017海峡两岸"中华民  相似文献   

16.
观点摘编     
正林智荣广西社会科学院院刊编辑部主任、《学术论坛》主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儿女共同的精神基因,更是中华文化的"根"与"魂"。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对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增进文化自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意义重大。社科学术期刊应着力发挥理论研究优势,从深入研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入手,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全社会通过社科类期刊润物无声地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文化自信以及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  相似文献   

17.
正企业文化传承教育是认知历史的主要途径、是文化延续的重要纽带、是传承时代精神和历史经验的有效手段,也是新时期企业文化建设的新任务。近年来,乌鲁木齐局集团有限公司在转型发展过程中,大力开展企业文化传承教育,发挥优秀传统文化的凝聚、规范、激励、导向作用,为建设西北路网强局的远大目标集聚强大的精神动力。一、深入研究阐释,摸清文化家底文化自觉是实现文化传承的前提,建立在对"根"的找寻和研究上。对新疆铁路传统文化进行大规模系统摸  相似文献   

18.
李九龙 《前进》2013,(5):42-44
文化是民族的灵魂,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是中华民族精神得以形成的重要土壤,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厚基础,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雁门文化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弘扬雁门文化,传承民族血脉,对于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体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李欢  陈峥 《长白学刊》2021,(2):148-156
优秀传统典章制度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藏着丰富的"天人合一"理念,深深打上了"大一统"观念的烙印,始终贯穿着"礼乐教化"的精神追求。对中华优秀传统典章制度所蕴涵的智慧进行总结并加以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可以为新时代治国理政安邦提供历史借鉴,为地方经济繁荣与社会和谐发展提供理念参考,为当前涵育人格修养提供文化底蕴。优秀传统典章制度对新时代坚定文化自信具有弥足珍贵的借鉴价值,既奠定了文化自信的强大社会与组织基础,培植了涵养文化自信的深厚制度沃土,也是构建新时代德治方略的有力武器。  相似文献   

20.
<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念的重要来源之一。十八大以来,无论在国内考察还是国外出访,习近平多次强调中华传统文化的历史影响和重要意义,每一次演讲中都饱含着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传统文化有多重要?习近平这么强调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进程中,中华民族创造和传承了独树一帜的灿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