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县域治理在国家治理中居于基础地位,而基层社会的犯罪治理直接关系着国家的长久治安。以浙江龙泉为例,纵观新中国成立后基层社会犯罪治理的发展历程,其治理模式大致经历了"全能主义治理""综合治理""合作式治理模式转型"等三种类型的更替。犯罪治理的变革主要表现为治理主体、治理方式、治理内容与治理模式的变化。70余年来,基层社会犯罪治理一些特有的机制得以延续,成为了当前犯罪治理的基本特征与经验,主要包括国家主导与地方探索、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的综合运用、常规治理与运动式治理并存三个方面。未来,应当创新社会治理,推动犯罪治理的良性运行。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完善群众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制度化渠道。……健全社区管理和服务机制,推行网格化管理和服务,发挥群团组织、社会组织作用,发挥行业协会商会自律功能,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夯实基层社会治理基础。"虽然近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人民生活水平也有了很大提高,但是与民生相关的一些矛盾纠纷仍然大量存在,而基层社区往往是社会矛盾纠纷的首发、多发场域。因此,构建以社区为中心、多元主体协同治理的基层矛盾纠纷治理机制,有助于使矛盾纠纷处置关口前移、重心前置,实现源头治理,从而有效化解基层社会矛盾纠纷。  相似文献   

3.
<正>习近平同志在参加党的十九大贵州省代表团讨论时强调,"党的根基在基层,一定要抓好基层党建"。党的十八大以来,天津市红桥区在推进城市基层治理创新中,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对天津工作提出的"三个着力"重要要求为元为纲为遵循,以党的建设贯穿基层治理、保障基层治理和引领基层治理,通过实施基层党建"万千百十"行动计划,把全面从严治党、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和推进社会治理创新紧密结合起来,推动管  相似文献   

4.
《群众》2018,(7)
正近年来,南京市栖霞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导向,通过大胆"放"、精准"管"、倾心"服",实现政府传统组织架构和治理模式的创新变革,探索出一套可复制推广的基层治理经验,构建起以"放管服"全链条改革为核心的现代基层治理体系。一是以权力极简化换取市场活力最大化。按照"简无可简,放无可放"的原则,推动向基层放权,先后下放91项区级行政权力事项到街道;推行区街政务一体化改革,赋予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区级办理权限和功能,在全境建立"一刻钟"政务服务圈;开发应用"市场主体不见  相似文献   

5.
正城乡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必须切实加强基层党的建设,确保基层治理有魂、有序、有力。宁波市委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委有关决策部署,不断健全党建引领城乡基层治理体系,树起主心骨,打好融合仗,构建同心圆,努力打造全面进步、全面过硬的"锋领港城"。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全党要"不断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基层党组织"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提高基层党组织的领导力和组织力,是新时代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内在要求,是全面落实"十四五"规划《建议》和2035年远景目标的重要内容,是适应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深刻变革、发挥我国制度优势的根本要求。  相似文献   

7.
基层是国家治理的前沿和重心,打通改革的"最后一公里"必须聚焦基层治理。当前,在一些地区,基层政府面临着"接不住"与"必须接"的现实矛盾,存在"超负荷运转"的现象。为促进问题解决,应深刻认识产生"接不住"与"必须接"的现实矛盾的制度根源,并从减负赋能和提质增效两方面对基层治理进行完善,推动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相似文献   

8.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意见》提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机制全面完善"的主要目标以及"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完善党建引领的社会参与制度"等党全面领导基层治理的制度安排。推动城市社区治理是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需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政府、社会组织、公众个人等多元主体的治理合力,而如何以基层党建引领城市社区治理不仅是理论研究者的重要任务,更是实践工作者亟待突破的现实难题。  相似文献   

9.
《群众》2018,(11)
正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推进"两聚一高"、建设"强富美高"新江宁,社会治理是重要领域。社会治理的重点在基层,难点也在基层。南京市江宁区紧紧抓住省、市赋予创新全要素网格化社会治理机制的契机,以健全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为主线,扎实推进基层社会治理变革,构  相似文献   

10.
所谓中层治理,是与中央治理和基层治理相对应的,指的是以省为中心的地方治理,包括省-市(地级)治理以及跨省-市的区域治理。这个层次的治理在中国的过去与现在都很重要,改革开放发展到今天,中层治理有了特殊的意义。在对国家治理的关注中,长期以来,舆论的目光主要集中在中央和基层,"基层创新+中央重视"成为国家治理创新的经典模式。基层的创新要想具有全国性的意义,必须  相似文献   

11.
陈朋 《群众》2023,(2):70-70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大抓基层”既是对基层治理重要性的正视,也提出了基层治理必须坚持的导向。然而,由于基层事务本身所具有的复杂性,再加上一些问题的突发性和外部环境的不可预测性,当前有些地方在推进基层治理过程中出现了“局部空转”问题。  相似文献   

12.
正乡镇、街道人大工作的好坏,关系到人民民主在基层的落实,关系到国家政权的巩固,关系到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加强乡镇、街道人大工作和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国家权力机关、人大工作组织和人大代表的作用,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加强基层国家政权建设,是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做好新形势下人大工作的重要任务。修法破解基层人大现实难题地方组织法是关于我国地方政权的组织、产生、职权和工作程序的基本法律,是地方政权建设和人大  相似文献   

13.
在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政治话语和理论创新要求下,基层治理受趋同、规范、竞争与模仿等同构压力影响,少数治理主体为寻求政治认同、规避责任风险与获取竞争优势等,采取名实分离、以“迹”为“绩”、以“创”代“行”和悬浮服务等策略,引致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形式化”。同构压力下基层治理以党建目标替代治理目标、以话语创新替代制度创新的目标替代行为,及由此带来的制度耦合困境,是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形式化”的根源。要化解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形式化”问题,关键在于明确组织路线服务于政治路线与中心工作,实施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价值目标重构、推进党建引领多元治理主体功能再造、推动党建制度创新转化为治理效能,构建多元治理主体耦合联动的共同体。  相似文献   

14.
《群众》2019,(20)
<正>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徐霞客镇在"1+4"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启动之初就把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作为首要任务。通过加强党建带治理,紧扣治理抓党建,不断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基层治理优势。  相似文献   

15.
《创造》2020,(3)
以国家的宪法、法律和政策为依据,秉持法治的理念,通过村民民主协商的自治过程,合理吸收当地优秀风俗习惯与道德风尚,而形成的"村规民约",是新时代我们党带领基层群众,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的宝贵资源。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进程中,各级党委政府积极作为,领导广大基层群众,在"村规民约"建设上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但是,同时也存在着一些认识上的偏差与实践中的矛盾,阻碍了"村规民约"在推动乡村社会有效治理中作用的进一步发挥。要深化"村规民约"建设,就必须树立对其系统科学的认识,增强其内容的适用性,保证其制订程序的正当性,提升其在村民自治中的权威性。  相似文献   

16.
杨国安 《人民论坛》2020,(3):142-144
中国古代社会治理的关键在基层治理,基层治理的核心是国家行政权力与民间自治权力之间的关系问题。从历史来看,中央与基层社会的关系,既非"皇权不下县"的"地方自治",也非"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集权控制"。中央集权体制的下移,以及地方民间秩序的自我运行,两者相辅而行,相互为用,构成了中国基层社会官民合治的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17.
《群众》2019,(23)
<正>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强调:"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提高党依法治国、依法执政能力。"当代中国正处于一个深刻的社会转型与变革的历史性过程之中,全面依法治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面临着新的形势和任务。这要求我们正确认识和准确把握全面依法治国进程中的辩证关系,坚持和运用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的辩证法。习近平总书记在中  相似文献   

18.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改革开放40年的实践启示我们,"必须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不断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基层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也是党的领导体系建设的基础性内容。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把加强基层党的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作为贯穿社会治理和基层建设  相似文献   

19.
党在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的历史使命和重要举措是当前重大的理论和现实课题。这一伟大工程的顺利实施必须依靠党和国家牢不可破的血肉关系。深刻挖掘党的建设与国家治理的内在联系,有助于在党的建设这个"点"与国家治理这个"面"之间构筑科学严谨、逻辑严密的关系体系。这种关系以党的建设与国家治理、党的发展与国家治理现代化、党的政治建设与国家政治建设、党的政治文化与国家政治文化为四重维度,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点点相连、线线相通、面面俱到的具有生态效应的逻辑体系,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支撑体系。  相似文献   

20.
国家与社会的互动关系是政治学研究中的一个基本问题。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下,理解这一问题离不开对执政党与基层社会关系的考察。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共产党以现代国家建构为目标,凭借强大的政治组织能力,造就了国家与基层社会关系的特有形态。十九大以来,执政党在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的背景下,基层党建的重要性进一步凸显,党的基层组织构成了新时代国家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组织载体。然而,党的基层组织在引领和服务基层社会中依然存在组织涣散、功能缺位和治理失效等问题。在应对新挑战过程中,基层党组织应加强政治建设,不断转换功能,通过价值引领与社会服务凝聚人心,从而使执政党在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进程中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