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海外人才统战工作的政策思考与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澳大利亚、新西兰的海外人才政策和移民特征对我国的海外人才吸引政策和海外华人统战工作具有借鉴意义。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海外华人不断壮大,本文对我国海外人才统战工作提出了政策思考与建议。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在杭高校学生"钟点房"现状的透析和对大学生恋爱道德观的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应变"堵"为"疏",打好"道理牌",构筑"真情牌",做好"暖心牌",引导大学生远离"钟点房".  相似文献   

3.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孕育,高端人才短缺引发的全球人才竞争日趋激烈。发达国家人才吸引功能蕴含在移民政策、留学生政策、平台政策和本族裔人才回流政策之中,形成了成熟的人才吸引政策体系。发达国家技术移民政策调整突出人才吸引战略,留学生政策面向未来储备人才,平台政策通过合作互利共赢汇聚人才,瞄准并吸引本族裔海外人才回流。对我国的启示是吸引人才遵循人才流动规律,秉承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理念;人才吸引政策注重法治化,以权威性保障引才效果;分层分类吸引人才,优化人才结构;引才政策之间高度协调,有机衔接。  相似文献   

4.
本文围绕习近平总书记"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重要讲话精神,提出了以改革开放为动力,积极实施全球一流、全球引进、全球配置、全球接轨的"人才全球战略"框架性思路,并且按照问题导向的政策研究原则,梳理了当前现实与战略愿景之间存在的差距,分析了我国大力集聚海外英才,在工作平台、永久居留、激励保障、综合配套等四方面的瓶颈问题,提出了进一步创新我国海外人才吸引政策的五点建议。  相似文献   

5.
湖南在统一战线服务海外高层次创新人才引进方面,建立了多个留学人员组织,积极开展与外国专家、海外侨胞及国内外留学人员的交流活动,建立了多个留学生创业园区,营造了良好的环境,建立人才工作海外合作中心。但是在统战组织建设、人才特色活动、海外人才创业创新基地统战工作、海外人才返乡服务等方面还存在不足。为此,需要进一步重视留学人员统战组织建设,扩大人才项目交流合作,完善留学人才回国服务的政治措施和工作体系;推动留学人员园区统战工作,搭建全方位服务平台,探索建立统一战线高层次人才服务卡制度;依托"海外人才创新创业人才洽谈会"等平台,策划统战特色交流活动;大力开展统一战线领域优秀拔尖人才的表彰宣传活动,营造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的人才环境;启动"海外工作站建设工程",以"走出去"的方式重点开展工作;建立海外华侨华人高层次代表人士和海外华侨华人后备人才库。  相似文献   

6.
第二次全国人才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坚持扩大人才工作对外开放,做好人才‘引进来'和‘走出去'工作,坚持人才自主培养开发和引进海外人才相结合,加强人才和人才开发国际交流合作,积极引进海外人才和海外智力."作为后发展欠发达省区,实施更加开放的人才政策,积极引进国外智力,深化推进国际人才开发交流,对服务广西开放开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东北地区人才外流及人才激励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人才争夺的进一步加强,东北地区内陆城市的一些人才流向了东南沿海等大中城市。为了减少人才外流,有效地使用人才,要进一步采取人才激励措施激活吸引人才,这对于科学配置人力资源、防止或者减缓人才外流速度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人事天地》2012,(4):5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在3月14日召开的2012年留学人员回国服务工作部际联席会议上透露,我国将尽快完善高层次人才永久居留政策,加大力度吸引海外人才。  相似文献   

9.
广西北部湾人才特区建设面临基础薄弱、实力不强;人才工作体制机制创新不明显,政策特色不鲜明,创新难度大;吸引海外人才比例小,"人才特区"的国际化程度不高等困难和问题,主要原因有人才特区建设理论体系尚未形成;北部湾人才特区建设同质化,特色不突出;产业发展不足,科研平台、人才载体数量少,人才承载力不大等,解决这些问题需要立足区域实际,秉持"重点突出、特色鲜明"的建设指导思想;建立人才工作特别机制,进一步提升人才工作合力;建设特色载体,进一步提升人才承载力;进一步优化人才发展环境等措施。  相似文献   

10.
福建侨批是福建侨乡移民的珍贵史料遗存。侨批档案"申遗"后,就如何讲好侨批故事,传播中华优秀文化,打造福建特色文化品牌,打好福建"侨牌",凝聚福建华人华侨的向心力,提升我省文化软实力的影响力,提出了七点建议。  相似文献   

11.
韦刚强 《人事天地》2010,(20):12-13
第二次全国人才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坚持扩大人才工作对外开放,做好人才‘引进来’和‘走出去’工作,坚持人才自主培养开发和引进海外人才相结合,加强人才和人才开发国际交流合作,积极引进海外人才和海外智力。"  相似文献   

12.
特朗普在竞选中的一系列言行均可通过广义的统一战线理论加以剖析.特朗普在竞选中能够正确区分"敌""我""友",明确"联合"与"斗争"的具体对象;熟练运用新媒体的即时互动性和广泛影响力,通过包容"多样性"来谋求与多数中间选民的"一致性",打好"求同存异"牌,展现了个人"真诚"的形象,宣传了竞选理念;从经济、政治、安全、族裔平等诸方面提出了照顾"同盟者"利益的策略,为成功竞选和就任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3.
<正>阳新县三溪镇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和经济社会发展协调推进,紧紧围绕"生态立镇、农业强镇、旅游兴镇"和"四个三溪"的战略方向,着力打造"一园两路三区"建设,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突破。坚持"绿色决定生死"的理念,建设秀美三溪围绕绿色发展的基本原则,立足三溪绿水青山这个最大优势,坚持打好农业"绿色牌"、旅游"生态牌",创建省级林业生态示范镇、生态镇,让三溪青山常在、绿水长流、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抗战文化是重庆独有的城市资源和城市名片,打好"直辖牌"和"陪都牌",才能更好地为新重庆的经济社会发展服好务.本文用现代营销城市的先进理念,将抗战文化作为重庆的一大城市资源优势,研究发掘其内在的国际价值、政治价值、经济价值、文化价值、社会价值和营销价值,以便最大限度地加以开发和利用,让经过宣传包装的新重庆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15.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人才是科学发展的第一资源、第一要素和第一推动力,是转型之要、竞争之本、活力之源。能否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成为体现一座城市魅力和实力的标签,也是推动一座城市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的"引擎"。在漓江东岸,桂林国家高新区七星区正着力打造"人才特区""人才洼地",以智慧科技为城区发展内生动力,以人才推动"千亿元创新型特色产业园区"建设。一时间,园区内各类人才群英荟萃,特色产业、新兴产业风生水起,充分发挥了对区域经济的引领、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为我们提供了吸引、集聚人才助推区域经济发展的有益范本。  相似文献   

16.
《人事天地》2013,(1):60
正本刊讯(通讯员苏桂荣)为有效破解人才紧缺与编制不足之间的矛盾,防城港市把吸引人才的重点由过去单纯的刚性引进,调整到刚柔并举的路子上来,出台实施"白鹭英才计划",大力吸引"白鹭型"人才,为率先建成"中国—东盟开放合作的物流基地、商贸基地、加工制造基地和信息交流中心"的先行区和门  相似文献   

17.
"一带一路"建设为中国电影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但是也要清醒地认识到中国电影在"一带一路"国家、地区的影响力仍然十分有限的事实。中国电影要想更好地"走出去",进一步发挥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文化助推作用,需要最大程度上降低"文化折扣",需要打造海外传播的立体化平台,需要积极利用好电影节这个重要平台,还需要重视和加强中国电影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18.
建立人才回流机制就是要建立吸引人才回到民族地区工作的政策体系和措施体系 ,从根本上理清民族人才培养思路 ,为人才回流和人才使用开辟通道 ,搭建载体建立人才回流机制一是要发展经济 ,改善条件 ;二是要建立鼓励民族人才回民族地区工作的政策体系 ;三是要建立健全学以致用 ,发挥作用 ,实现理想的人才培养体系与制度 ;四是建立人才回流及使用的信息反馈体系。  相似文献   

19.
正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人才在支撑区域经济、发展支柱产业、推动转型升级中起着重要作用。地方能不能在人才资源上抢得主动、占得先机,直接关系到这个地方的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而构筑创新创业人才资源高地非一日之功,不能一蹴而就,要立足当下,着眼长远,突出问题导向,创新机制,精准发力,打好系列"组合拳",以更先进的理念、更优惠的政策、更开放的平台、更优越的环境,构建科学人  相似文献   

20.
新形势下我国高层次人才引进的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是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促进经济结构转型、提高国际竞争力的迫切需要.金融危机导致了国际高层次人才的重新组合,为改变我国高层次人才的缺乏提供了机遇.目前,我国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中存在着操作方式的运动化倾向,吸引高层次人才的载体环境、成长环境配置不到位,对人才资源整体效能关注不够等不足,极大地影响了人才价值的发挥.在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中,应该加强高层次人才引进的成本意识与计划性,优化高层次人才的成长与发展环境,妥善处理内员与外员的利益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