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苏东剧变使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陷入低潮,宣告了苏联模式的覆灭,但并非社会主义的"大失败"与"历史的终结"。经过20多年的变革发展,当前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正在"低潮中奋进",谋求复兴。人类社会的发展取向是社会主义,但建设社会主义已没有固定不变的模式。各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与本国实际相结合,探索创新自己的理论主张与实践模式,使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呈现出多样性和多元化的发展新趋势。  相似文献   

2.
已有85年历史的爱尔兰共产党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以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为目标的共产主义政党,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对社会主义实践历史的总体认识、对当今资本主义的总体分析、对实现社会主义的现实道路的总体设想三个方面阐述了爱尔兰共产党的社会主义观。  相似文献   

3.
已有85年历史的爱尔兰共产党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以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为目标的共产主义政党,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对社会主义实践历史的总体认识、对当今资本主义的总体分析、对实现社会主义的现实道路的总体设想三个方面阐述了爱尔兰共产党的社会主义观。  相似文献   

4.
探索共产党的执政规律,提高党的执政水平,是一个重大现实问题。毛泽东在共产党执政以后,致力探索共产党执政的规律。围绕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从社会主义道路、经济建设、领导方式、执政方式和民主法制建设等方面进行艰苦探索,取得重大成就,为我们加强党的建设,提高党的执政水平,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相似文献   

5.
葛兰西作为世界早期优秀的共产党领导之一,为世界的无产阶级革命实践和理论都作出了突出的贡献.而葛兰西的文化领导权是在狱中的思想结晶,主要存在于他在狱中的著作<狱中札记>,而他的思想在我们现在看来仍有很重要的意义.葛兰西一生致力于意大利的共产主义事业,被捕之前他主要通过暴力革命的方式实现意大利的无产阶级专政.革命失败后,他在狱中开始反思.想通过别的途径实现无产阶级革命,提出了文化领导权.  相似文献   

6.
钟和 《党政论坛》2001,(6):47-48
一世界各国非执政的共产党经历了苏东剧变的巨大冲击后 ,近年来力量有所恢复和发展。随着内外形势的变化 ,它们对社会主义的看法也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一)经受苏东社会主义模式失败的冲击 ,继续坚持社会主义价值取向。苏东剧变后 ,部分共产党改变性质 ,转而奉行民主社会主义 ,但大多数共产党仍保存下来 ,继续坚持社会主义价值取向。俄罗斯共产党纲领和章程规定 ,俄共是“坚持共产主义理想” ,主张在创造性地发展马列主义的基础上“建立社会主义” ,“捍卫工人阶级、劳动人民、知识分子利益”的政治组织。日本共产党认为 ,苏联和苏共的…  相似文献   

7.
《科学社会主义》2021,(3):35-42
作为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之作,《共产党宣言》对世界历史思想所作的完整、系统的分析,标志着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理论的科学创立。在《共产党宣言》中,世界历史思想表现为三重逻辑向度:以崭新的科学历史观奠定世界历史理论的变革基础,并以此为逻辑主线贯穿《共产党宣言》始终;运用历史辩证法,以批判资产阶级社会为逻辑起点,揭示其在自我否定运动中世界历史的阶段性;社会主义新运动的蓬勃发展,共产主义世界历史的必将实现是其逻辑旨归。深入考察《共产党宣言》世界历史思想,探析其理论逻辑,不仅是为了认识世界,更重要的在于为当代世界的走向提供现实的理论指引。  相似文献   

8.
孙国志 《学理论》2009,(30):53-55
社会主义,可以分为“理想社会主义”和“现实社会主义”。自从诞生社会主义国家以来,现实的社会主义社会都没有经过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其最大特点是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生产力水平相对低下。通过苏联模式的现代化的挫折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巨大成功,可以看出现实社会主义是落后国家现代化的成功模式。  相似文献   

9.
走出低谷的朝越老古的社会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90年代苏东巨变的冲击浪,使世界社会主义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社会主义地盘减少、共产党数量减少、社会主义影响力减弱。但是,历史的时钟并没有停摆,“不要认为马克思主义就消失了,没用了,失败的。”(邓小平)中国以及朝鲜、越南、老挝、古巴的社会主义终于顶住了国际反共、反社会主义的逆流,经受锻炼,吸取教训、促使社会主义向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高扬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社会主义是共产党人的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是指引世界无产阶级前进的伟大旗帜。面对国际反动势力的“大失败”、“历史的终结”之类的喧嚣,面对苏东一些社会主…  相似文献   

10.
对于苏联模式的崩溃,右翼学者和部分左翼人士都认为是社会主义的失败,卡利尼科斯对此并不认同。他分析指出,左翼和右翼之所以达成错误共识,是因为将斯大林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相等同,而在现实中,斯大林主义由于外部环境的压力最终走向了"反革命"。卡利尼科斯试图通过进一步将苏联模式界定为资本主义的一种变体,以此彻底将其与社会主义的失败隔离开来。虽然卡利尼科斯对苏联模式的独特界定能够在某种程度上消解苏东剧变的不利影响,也为我们认识苏联模式提供了新的视角,但它的分析与苏联模式的实际性质不相符合,所产生的理论后果也相当严重。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80年代,中国共产党和苏联共产党在如何对待马克思列宁主义旗帜问题上存在着不同的态度。中国共产党在改革中旗帜鲜明地坚持马列主义作为党的旗帜。而苏联共产党却在改革中抛弃了马列主义旗帜。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对中国和苏联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中国的成功和苏联的失败,就充分证明了必须始终坚持马列主义作为世界各国无产阶级政党的指导思想和旗帜。  相似文献   

12.
德国民主社会主义党是原东德共产党——德国统一社会党的后继党。1990年两德合并后,该党在毫无竞选经验、背负着沉重的历史包袱的困难环境中,一方面深刻反思东德几十年社会主义的经验教训,另一方面努力探索社会主义的根本要义和实践方式。在两德合并后的13年里,他们既有成功的尝试,也经历了艰难的探索和失败的磨炼。  相似文献   

13.
英国工党20世纪前半叶的领导人哈罗德·拉斯基为英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形成和工人阶级运动的开展做出重要贡献。他的思想历程分为多元主义阶段、马克思主义阶段和多元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张力阶段。作为拉斯基思想成熟阶段的代表作品,《〈共产党宣言〉是社会主义的里程碑》肯定《共产党宣言》作为马克思、恩格斯思想和世界工人运动指南的重要意义,但也指出社会主义运动在西方面临的一些时代难题,包括无产阶级专政与议会制的难以抉择,无产阶级现实革命道路的茫然,以及无法明确界定共产党的革命角色。  相似文献   

14.
"两个必然"是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敲响的资本主义丧钟。虽然目前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处于低潮, 资本主义仍有相当活力,但是只要我们辩证阅读《共产党宣言》,把马克思的"两个必然"与"两个决不会"连贯起来思考, 就会发现"两个必然"仍有其合理性、真理性和科学性。  相似文献   

15.
《共产党宣言》的基本原理与当今世界的现实张中云《共产党宣言》自1848年发表至今已有150年,世界上凡憧憬社会美好未来,渴望建立一个最早由《宣言》科学阐明的替代资本主义社会的社会主义社会的人们,在今天都有发自内心的对《宣言》的纪念。马克思恩格斯在18...  相似文献   

16.
《共产党宣言》的问世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揭示出人类解放的社会主义主题。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高举起了马克思主义的旗帜,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党的一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纲领》正是《共产党宣言》思想的直接体现。《共产党宣言》已发表170周年,它所表达的思想通过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仍然贯穿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并以共产主义的目标为导向,指明了当代中国的现实问题,拓宽了推动社会进步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7.
《共产党宣言》蕴含的社会主义全球化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共产党宣言》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全球化的本质。社会主义发展的实践证明,《共产党宣言》的传播进程与社会主义全球化的推进过程具有历史的一致性。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坚持以《共产党宣言》所阐述的基本原理为指导,对于推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伟大复兴和社会主义全球化的最终实现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8.
苏联共产党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制度模式,但在与资本主义的竞争中失败了,苏联土地上的人民重新回到了被他们否定的人类发展之路上,苏共失败的原因可以从多个方面进行解读。苏共丧失政权的根源在于其没有顺应时代的发展潮流进行政策调整,无论执政的方式,还是政策措施,都不适应时代和民众的要求,导致苏联只有少数几项与军事和国防有关的指标还算先进,民众的生活水平、人的解放程度则严重落后。苏共垄断一切,最后却成为苏联社会发展的障碍,被民众所抛弃。  相似文献   

19.
比利时劳动党作为一个在冷战高峰时期创立的共产主义政党,其对社会主义的追求具有浓厚的时代烙印和鲜明特点。它坚信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强调要以革命斗争的方式来推进社会主义运动,认为社会主义需要共产党的领导组织和自身条件的提升,积极赞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成功对于世界社会主义的鼓舞作用与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20.
俄国十月革命主观设计虽有所误判,但客观开创了人类历史上"三个第一次";苏联模式成功之处在于运用政治权力发展经济,失败则归因于没有正确对待政治权力;中国改革推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通过政府更好发挥作用继承了十月革命成果,通过全面从严治党避免了苏联模式弊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