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王建 《理论参考》2008,(3):20-22
改革开放至今,政府宏观调控所面对的总供求格局、调控的对象和环境已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这就决定了需要据据这些变化,转变宏观调控思维和方式。  相似文献   

2.
颜洪立 《学理论》2013,(8):82-83
在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宏观调控的范围越来越大,频率也越来越高,不仅使很多人对宏观调控产生了误解,也对我国的市场经济造成很大的影响。通过分析近两年钢铁业产能过剩的现状和部分原因探讨,论证了政府在宏观调控中如果不顾市场规律熨平市场波动,只会引起市场更激烈的反弹。政府只有在宏观调控中明确自己的作用和职能,才能更好地起到调节经济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研究地方政府的宏观调控对于促进地方经济增长、推动改革深入发展、规范政府行为、解决社会经济矛盾和完善管理理论具有现实意义。规范的地方宏观调控体系由调控主体、调控客体、调控目标、调控职能和调控方式构成。深化地方政府宏观调控改革,需要明确划分地方权限,适当压缩地方层级,突出使用财政政策手段。  相似文献   

4.
魏文生 《理论探索》2005,(3):108-109
建立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为此,要正确处理市场机制和宏观调控的关系,坚持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加快政府职能的转变,规范政府行为,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同时要加强和改善国家宏观调控,促进国民经济充满活力、富有效率、健康地运行.  相似文献   

5.
龙应军  于成 《学理论》2008,(12):30-31
我国的房地产业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展迅速,正日益成为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与此同时,房地产市场的发展也出现了诸多问题,需要国家通过经济、法律、行政等宏观调控手段来加以引导和规制,以引导房地产业的健康发展。本文针对目前我国房地产调控的法制缺陷,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6.
刘延华  龙应军 《学理论》2008,(13):48-50
我国房地产市场的现状 20世纪90年代末期,为拉动内需,国家实施了一系列鼓励房地产发展的政策,促进了房地产业的长足发展,房地产业逐步成为国民经济的先导性、基础性和支柱性的产业。在房地产业快速增长的过程中,其关联度高、带动性强的特点也发挥得淋漓尽致。1998年以后,我国房地产投资额以每年超出20%的速度增长,  相似文献   

7.
中国国民经济运行和增长,其一些深层次的问题,或者为历史的积累,或者为人多的国情所致,或者为体制使然,或者是社会结构转型的难题,宏观调控往往要在两难之中决择,很不客易,非常艰难。  相似文献   

8.
宏观调控目标是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的核心,也是衡量宏观调控政策效应的标准。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我国宏观调控目标经历了不断丰富、发展和完善的过程,最终做出科学的选择和定位。  相似文献   

9.
2006年,我国居民消费率为36%,已降低到改革开放后近30年来的最低点;与历史最高水平1985年的52%相比,下降了16个百分点;与发达国家相比,则相差20个百分点左右。这在宏观经济指标的各个参数中,是很不协调的。应当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0.
刘然  张飞 《行政论坛》2005,(2):30-32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步伐加快,市场经济体制也在逐步建立与完善,给我国省域经济带来了积极影响,各省的综合经济实力将普遍增强,省域经济运行主体向多元化方向发展,使其呈现出若干新的发展趋势和特点:省域产业、经济结构将在本省资源实力基础上依市场规律而变化,各省利益成为推动省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根据省域经济运行的新趋势、新特点,作为最高一级地方政府的省级政府,其经济主调控职能则相应强化。  相似文献   

11.
税收自身的特点决定了税收具有宏观调控功能。加强税收的宏观调控功能 ,受着诸多深层矛盾的制约和影响。要解决目前税收宏观调控的深层矛盾和问题 ,应该坚持“统一税政、集中税权” ;“公平税负、区别对待” ;“扩大税基、降低税率”的原则。  相似文献   

12.
论地方政府经济行为对宏观调控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方政府作为区域经济的调节主体,成为宏观调控政策的贯彻落实者。由于转轨时期地方政府具有的多种行为特征,使其对宏观调控政策的效率产生着双重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朱丽夏 《学理论》2012,(17):145-146
房地产行业的融资问题是影响房地产企业发展的关键问题.在宏观调控累积效应的影响下,我国房地产市场进入周期性调整阶段,融资难度加大.当前,充分发展现有的融资模式的同时,应大力发展房地产信托,减少银行压力,缓解社会矛盾.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的总体态势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政府宏观调控的目标、重点和相关政策也发生了很大变化。针对这种情况,本通过大量的实证分析,阐明了当前我国通货紧缩现象不会持续,结构性失业问题明显突出,经济增长速度必须适度;揭示了我国宏观调控的重点及其主要方面应该放在优化结构上,而不能一味追求扩大需求;系统阐述了与宏观调控目标和重点相配合的有关政策措施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5.
资本主义的发展尤其是二战结束以来的历史表明,它能够根据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允许的范围内对某些环节进行调节,这是资本主义制度对社会化生产程度不断提高所作出的回应.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社会化生产与资本主义私有制之间的矛盾迫使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进一步调整其生产关系,向全球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过渡.  相似文献   

16.
经过三十年改革开放的实践历程,我国现在已经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个重要初衷,就是要把市场的竞争机制这只“看不见的手”与政府的宏观调控这只“看得见的手”有效地结合起来。然而如何能够做到二者的有效结合,却是一门经济管理的高超艺术。  相似文献   

17.
随着中国经济的转型,地方政府逐渐与中央政府成为利益相对独立的主体,一些具体的制度安排———诸如政绩考核体制和财政分权体制等,给了地方政府在紧缩性的宏观调控过程中与中央政策博弈的动机;而中央政府对于地方政府的博弈行为惩戒力度明显不足,进一步强化了地方的博弈动机。本文认为,正是制度供给的不足导致了地方消极对待中央紧缩性的宏观调控政策;在赶超战略的历史任务尚未结束的背景下,地方政府在宏观调控中的行为进入了制度供给的困境。  相似文献   

18.
宏观调控的定位,即宏观调控的主体、任务和手段,是理解和实践宏观调控这一国民经济管理行为的重要前提。在中国,一个典型的事实是,改革开放后的宏观调控几乎伴随着经济运行的大部分进程,因此在不同历史时期宏观调控的定位随着经济转型的深人发展是不断演进的。通过考察中国改革开放后宏观调控定位的探索和演进情况,有助于我们全面地看待和了解宏观调控。  相似文献   

19.
由于经济体制的不成熟。企业在产业选择上发生的“潮涌现象”,以及中央与地方政府政策的博弈,导致我国目前相对频繁地进行宏观调控,既有客观需要,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相似文献   

20.
1、“货币供应量”流派 该派认为,宏观经济调控应以货币供应量作为中心手段,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主要因为:(1)通过货币供应量可以切实控制社会资金的有效需求,实现货币政策最终目标;(2)货币供应量与产出、物价之间仍然具有很大的相关性,而且可以通过利率、再贷款、公开市场操作对其加以调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