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在2020年12月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巩固和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是需要全党高度重视的一个关系大局的重大问题。”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明确提出“建设法治乡村”“强化乡村振兴法治保障”的要求。法治既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内在要求,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保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离不开法治的护航。要切实为乡村振兴保驾护航,必须抓好乡村法治建设工作。  相似文献   

2.
<正>党的十九大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党中央、国务院就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出台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并提出了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现以思南县为例,对发展现代山地生态农旅产业,促进土家族地区乡村振兴提出思考。  相似文献   

3.
<正>当前,深度贫困县如何在开展脱贫攻坚工作时向乡村振兴过渡,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的衔接,已成为各级党委政府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深度贫困县的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如何实现衔接,除了要看到两者之间衔接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还要找出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才能探索打赢脱贫攻坚战为乡村振兴奠定的物质基础和社会治理基础,实现以乡村振兴战略思路开创脱贫攻坚新局面,走出一条适合贵州深度贫困县脱贫攻坚战与乡村振兴战略相衔接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4.
宋楠 《新长征》2020,(1):16-17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以来,乡村产业振兴、乡村人才振兴、乡村文化振兴、乡村生态振兴和乡村组织振兴作为乡村振兴五大发展路径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其中组织振兴作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要保障,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5.
正高等学校承担着为乡村振兴培养人才、科学研究和提供社会服务的重要使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为普通高校社会工作学科发展提供了重要机遇。高校应根据乡村振兴需要,大力培养服务乡村振兴的社会工作人才,满足乡村振兴对社会工作学科人才的需要;积极参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建立校地社会工作专业研究与实践合作机制,成立乡村振兴社会工作研究机构和专业服务机构,参与乡村振兴的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和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等活动,为乡村振兴培养大批觉悟高、  相似文献   

6.
推进乡村振兴是我们党着眼我国经济社会长远发展和全局工作作出的战略之举,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各级党组织特别是农村党组织作为党在基层的战斗堡垒,要紧紧围绕推进乡村振兴这个中心任务开展工作,着力发挥党建工作的引领、支撑和保障作用. 学懂弄通做实创新理论,把准乡村振兴正确方向.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提出明确要求,为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一步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首先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在学深悟透、弄通做实创新理论中把准正确方向.要充分认识"三农"问题在全党工作中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要整体把握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统筹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要加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态体系、经营体系建设,促进农户生产与现代农业对接;要健全乡村治理体系,全面提升乡村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只有把这些重要论述和要求把准把好,才能确保乡村振兴方向明确、行稳致远.  相似文献   

7.
<正>文化振兴既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也是乡村全面振兴的内在动力。近年来,河北省文化和旅游系统围绕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加强系统谋划和资源整合,大力发展乡村特色文旅产业,在文化赋能乡村振兴、促进富民兴县方面做了一些有益探索和实践。  相似文献   

8.
<正>乡村振兴是一盘大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即"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3月8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参加河南代表团审议,再次强调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意义。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总书记都说了啥?一起来看!  相似文献   

9.
<正>做好内蒙古乡村振兴工作,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紧紧围绕推动乡村产业振兴、乡村人才振兴、乡村文化振兴、乡村生态振兴、乡村组织振兴这"五个振兴"的要求,扎实推进内蒙古乡村振兴。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  相似文献   

10.
<正>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大的历史性、理论性和实践性意义。贞丰县扎扎实实把乡村振兴战略向前推进,以"坐不住、等不了、慢不得"的进取精神,敢于担当、勇于创新、攻坚克难的进取意识,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努力探索走出一条乡村振兴战略的新路子,从而推动贞丰县脱贫攻坚进程。一、贞丰县落实乡村振兴战略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11.
彭杨扬 《当代贵州》2023,(46):58-59
<正>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广大基层妇女已成为乡村振兴道路上不可或缺的“她力量”。把乡村妇女力量更好地转化为乡村振兴的能动主体,可以推动各类妇女人才在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中发挥独特作用。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加强乡村人才队伍建设,充分发挥乡村人才在乡村振兴中的引领和推动作用。加强乡村人才队伍建设,必须在优化政策供给、健全激励机制、加强教育培训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13.
习近平同志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山东代表团审议时,着重论述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强调推动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和组织振兴,进一步明确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主攻方向。“五个振兴”与习近平同志在2017年12月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提出的乡村振兴“七条道路”一脉相承,是扎实实践基础、丰富经验积累和深邃理论思考的结晶,是习近平新时代“三农”思想的重要体现,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以习近平新时代“三农”思想为指导,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新旗帜。  相似文献   

14.
付嘉文  李明 《学习月刊》2023,(12):36-38
<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火车跑到快,全靠车头带,解决好“三农问题”,实现乡村振兴,关键在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强有力的基层党组织是关键。我们要始终坚持以党建引领组织振兴、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把党建引领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动力引擎”,建立起乡村振兴的坚强战斗堡垒,建设实现乡村振兴的基础性工程。  相似文献   

15.
<正>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乡村传播,能够引领、驱动乡村振兴深入发展,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着力点。要发挥新乡贤的独特作用,让新乡贤成为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乡村传播、在乡村扎根的践行者、引领者,涵育文明乡风,培育乡贤文化,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内生动力。  相似文献   

16.
乡村振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乡村振兴与土地流转密不可分,乡村振兴战略为促进土地有效流转提供契机,土地高效流转为实现乡村振兴保驾护航。乡村振兴战略下的土地流转要在三权分置的基本准则下,坚持以农民发展为核心的价值衡量标准,以民为本、尊重民权、关注民生。同时,要形成"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乡村振兴格局,在土地流转中应完善法律法规,健全管理体系;兼顾多方利益,加强市场监管;强化社会保障,提升农民技能。  相似文献   

17.
文化兴则乡村兴,文化强则乡村强。推进乡村文化振兴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是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铸魂和注入强大精神动力的迫切需要,是提升农民群众思想文化素质和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的现实要求。当前在推进乡村文化振兴中存在着对乡村文化建设重视不够、村庄空心化、文化建设资金投入不足、胜任农村文化建设的高素质文化人才缺乏等问题。在新征程上,我们要通过坚持党对乡村文化振兴工作的全面领导、明确推进乡村文化振兴的主要内容、加强乡村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充分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发展农村文化产业等切实有效的措施,扎实推进乡村文化振兴,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源源不断的强大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18.
贵州乡村产业振兴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三农"工作的总抓手,而推动乡村产业振兴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和前提,要深刻理解和把握实施乡村振兴的实践基础和重要意义。结合地方实际,创新推动贵州乡村产业振兴,是新时代下打赢脱贫攻坚战和实现全面小康的必然要求。一、推动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性(一)全面小康和建成现代化强国的基本要求乡村振兴战略既有鲜明的目标导向,又有现实的问题导向。虽然我国农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  相似文献   

19.
乡村振兴战略是一个关乎农村产业、生态、文化建设的综合课题,它超越了产业发展和经济范畴,涵盖了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多个领域。让乡土文化回归并为乡村振兴提供动力,让农耕文化的优秀菁华成为建构农村文明的底色,是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时代课题。振兴乡村,是一项长期性的战略任务;留住乡愁,更是一项振兴乡村、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建立文化自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任务。振兴乡村,首要的是要留住乡愁,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尊重农村固有习俗,在保留原汁原味乡村文化基础上,让农村旧貌换新颜,使振兴乡村有足够的底气,振兴乡村有所依归。这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的先决条件。  相似文献   

20.
<正>乡村振兴战略是党和国家的重要战略,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决策部署,是今后一个时期"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农民是乡村的建设者、受益者,也是美丽乡村的守护人,只有农民成为乡村振兴的主人,乡村才能振兴,农民才能得到真正持久的幸福。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实现农民主体地位意义重大,明确农民主体地位就是明确了农村工作的方向,就能调动农民参与建设的积极性,就能有效持续保证乡村长期繁荣稳定,就能保持乡村文化的连续性,把农民主体地位置于乡村振兴战略中研究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