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宋佳 《学理论》2022,(12):75-77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推动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提高人民道德水准和文明素养。”习近平总书记注重家风建设,而红色家风中蕴含着深刻的红色基因,立意高远,内涵丰富,思想深刻,有利于动员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家庭文明建设,使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在红色家风家教的潜移默化中,汇聚起哈尔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磅礴力量。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大力推进党风廉洁建设和反腐败斗争,高度重视党员干部的家风建设,把廉洁齐家列为党员干部廉洁从政的重要内容。廉洁齐家思想是《颜氏家训》的重要组成部分,颜之推认为构建和谐的家庭伦理关系是廉洁齐家的前提,勤勉俭朴的传统美德是廉洁齐家的重要要素,廉洁家风建设是廉洁齐家的重要途径。《颜氏家训》中的廉洁齐家思想对当代党员干部的廉洁家风建设具有重要启示意义。党员干部应汲取《颜氏家训》的廉洁齐家思想,用来促进廉洁家风建设。党员干部廉洁齐家必先廉洁修身,注重廉洁家风建设,倡导廉洁文化。  相似文献   

3.
领导干部的家风如何,对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有重要影响,领导干部的家风建设要从改善夫妻关系、亲属关系和邻里关系入手,其关键在于确立正确的权力观、亲情观、名利观和行事观.  相似文献   

4.
2014年以来,浙江省临安市在弘扬《钱氏家训》的基础上,倡导开展党员干部"立家训、传家风"活动,获得《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多家媒体关注,在营造党员干部好家风、助力从严治党方面取得较为显著的成效。在总结临安市党员干部家风建设经验的过程中,发现仍存在着对家风的理解较为模糊、传播途径单一、党员责任色彩不够鲜明等一些不足。进一步加强家风建设,不仅要党员干部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更应积沙成塔、多方合力、考评结合、教学相长,以家风带党风、促政风,有力推动良好社会生态的形成。  相似文献   

5.
习近平多次就家风建设作出重要论述,对于青少年成长成才、从严治党以及中国梦的实现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家风是社会风气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家风建设中应该做到爱国和爱家相统一,领导干部要把家风建设摆在首要位置。学习习近平关于家风的重要论述,应该落实到实践上。首先是传承家风文化,助力新时代青少年健康成长;其次是营造家庭清风正气,引领领导干部树立“不想腐”的自觉;再次是弘扬中华优秀家风,促进民族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6.
作为"后七子"的领袖之一,王世贞主盟文坛近四十年,文名播于天下,而且其为官四十三年,秉承家族家风,对权贵刚正不阿,对友人有情有义,且勤政为民,造福一方,政绩斐然,成为当时的著名廉吏,赢得后人景仰。家风的沃土铸就了王世贞铁骨廉吏的形象,诠释了习近平同志关于家风和廉洁系列重要讲话的深刻内涵,对当前的廉政建设具有积极的借鉴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百年历程以及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进程中所孕生的一种历史文化现象,属于世界无产阶级文化的一部分。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及新时代等不同历史时期进行了以"淬炼革命精神""创作红色经典""整合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为主要内容的红色文化创建,形成了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对红色文化建设的指导、始终坚持党对红色文化育人工作的领导、始终坚持不断推进红色文化时代化大众化等基本经验,对当前培育时代新人、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坚定文化自信、提升国家认同以及实现民族复兴等都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八大后,全面从严治党不断向纵深推进,党员领导干部的家风家教问题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现行党内法规中有关家风家教的条款愈益丰富,初步形成了党员领导干部家风建设法制化格局。在引领和督促党员领导干部崇德向善、拒腐防变及遵规守纪等方面,党内法规中的家风家教条款具有强大的影响力与规制力。为实现立规目标,需要增强党员领导干部从严管家治家的责任意识,鼓励党员领导干部制定优良家训家规,并严格执行党内法规中约束性的家风家教条款。尤需着力的是,在进一步明确家风制度建设的基本内容和重点对象等事项的同时,还应不断构建与完善以党章为统领的党员领导干部家风建设法规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9.
《学理论》2016,(6)
家风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传统社会宗法关系的必然产物,家风的作用不只是道德教化、家庭教育,更是以血缘为基础的中国社会人际关系的基本基石。优秀的家风弘扬了中华美德、塑造了民族精神。通过分析目前国内外部分专家学者对家风研究的总体概况,梳理、总结了相关文献,结合当前我国家风实际情况,开展进一步的研究与探讨。  相似文献   

10.
胡兆凌 《学理论》2013,(2):258-259
红色资源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所形成的精神财富及其物质载体。在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红色资源的利用正在成为新的手段和途径,简单讨论利用"红色资源"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和方法如:带领学生体验红色资源;帮助学生认识红色文化;引导学生实践红色精神等。  相似文献   

11.
《学理论》2021,(7)
哈尔滨是中国马克思主义思想传播较早、工人和学生运动比较活跃的城市,不断书写着红色与英雄的历史,创造了大量红色文化资源,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红色记忆,铸就了优秀的革命传统和鲜明的红色基因。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应充分发挥城市红色基因在价值引领、文化塑造等方面的时代价值,积极探索红色基因传承的实践路径,切实做到"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为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注入磅礴动力。  相似文献   

12.
郝永平  代江波 《求知》2020,(9):54-57
正家风建设是打赢脱贫攻坚战,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精神动力之一,也是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利器。红色家风是革命前辈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也是我们走好新的长征路的重要精神动力。新的时代条件下,要准确把握好红色家风的重要定位,充分认识其对引导党员干部健康成长,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实现国家治理与家庭治理良性互动具有的重要意义,自觉在继承和弘扬红色家风过程中立德立言立行。当前,各级党组织也纷纷开展"不忘初心、弘扬优良家风"主题党日  相似文献   

13.
加强党员干部家风建设意义重大,深刻影响着党风政风和社风民风。党员干部家风不正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主要有放松了党性修养、法纪素养缺失、忽视或轻视家庭建设、腐朽错误思想的侵蚀等。要从增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强化家庭责任,依法从严治家;学习先进模范,弘扬优良家风等方面来加强党员干部家风建设。  相似文献   

14.
《学理论》2014,(26)
九江学院高度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工作,充分依托区域文化资源,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中开展"庐山红色之旅"实践教学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高校肩负着文化传承和创新的光荣使命,立家规、正家风理应成为高校党员领导干部的政治责任。目前,高校党员领导干部家风家规建设仍存在着传承意识弱化、价值观念异化,参与意识淡薄、不良作风滋生,外部环境侵染、权力失范事件频发,制度不健全、监督管理缺位等困境。突破困境可从三个层面采取对策:社会层面,发挥大众媒体的宣传和舆论监督作用,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高校层面,扎紧家风家规制度建设的笼子,加强监督体系建设;家庭层面,提升高校党员领导干部的个人素质,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  相似文献   

16.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充分利用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有利于社会进步的文化基因。而优秀家风可以为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重要资源,传承和发扬传统优秀家风更有助于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到生活细微之处、实际之处。从某种意义而言,家风是一个家庭精神表现,更是一个社会精神代表。深入研究优秀家风的传承,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更有利于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兴盛。  相似文献   

17.
传统家风文化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主要涉及重德养性的修身之学、孝悌勤俭的治家之法、崇学尚正的教子之方、与人为善的处世之则等方面。传承中国传统家风文化对完善个体成员的道德人格、改善社会环境的道德风气、筑牢中华民族的道德根基具有重要意义。新时代,传承发展传统家风文化需要高校、家庭、社会以及全媒体四位一体,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8.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社会是由千千万万个家庭所组成。家风与社会风气紧密相连,相互影响,家风影响社会风气,社会风气浸染家风。家风作为带着亲情的道德规范在传承核心价值观和立德树人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教化作用。良好家风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弘扬的微观基础和文化土壤。要在全社会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应该继承我国历史上重视家风建设的传统,通过家风建设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细、落小、落实。  相似文献   

19.
顾乃武  冯华 《学理论》2010,(20):154-156
东汉以降的选举政策虽使门阀士族的家风形成尚儒的共性,但从地域文化影响下之北朝山东四大士族家风看,门闻士族的家风又具有地域差异的重要特点,其社会声望、仕途发展及家族规模也因之而有所不同,地域文化由此成为影响门阀士族兴衰的不可忽视的又一历史因素。  相似文献   

20.
《学理论》2017,(1)
陈廷敬的为官之道,深受陈氏家族良好家风的熏陶。以"崇儒经且致于用"为原则的理学思想是其为官执政的学理基础,将礼治作为治理家族和国家的根本;推崇"民为邦本"以及在政务实践上奉行"中正之道"。在官德上,陈廷敬始终恪守清正廉洁,慎言慎事,勤政爱民的为官准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