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德性:构建和谐领导的伦理向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彭忠益  王磊 《理论探讨》2006,8(3):159-161
“和谐”作为社会的主旋律,在现代社会管理中越来越成为领导者追求的最高境界。德性作为中国和谐文化的精髓和首要价值,在领导者追求和谐领导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和谐领导的本质就是领导者灵活运用领导职能,巧妙发挥领导艺术,在与环境平稳互动中同被领导者无抵触,无冲突,和衷共济完成领导活动的目标。因此,在构建和谐领导的过程中,领导者的德性就成为一个重要的着力点,应从领导者的思想、品质和人格方面做出相应的思考。  相似文献   

2.
现代性的和谐必须建基于公民不断拓展的自由权利之上。自由作为权利不仅仅是一种资格、一种可能性与机会,更为重要的应是一种能力。一个自由得到相对有效保障的政治共同体与社会必将既是充满活力,而又稳健和谐的。如果自由能够得到较好的保证与实现,社会和谐而有序,个体就能够将自由的制度规定逐步内化为自身的自由德性———自治、自律。这种自由德性为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心理与人格基础。  相似文献   

3.
美好生活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系的理性表达与实践经验的理性升华,它既内蕴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自然生态逻辑,又指涉总体协调高质前行的社会发展逻辑,还关联以人民为中心旨趣引领的价值逻辑。自然-社会-人的平衡协调、自然-社会的平行发展、自然-人的平等共生凝构了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的自然生态逻辑。物质充足与供求均衡、民主充分与法治健全、精神滋养与意义索寻、和谐关系与公平正义显明了美好生活的社会发展逻辑。维护人民尊严、增进人民幸福、促进人民自由全面发展形塑了美好生活的价值逻辑。三重逻辑虽各侧其重、各显其质,但却不能割裂而论,它们共同筑构了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的整体图景与价值期许。  相似文献   

4.
制度与德性:公共行政伦理的二重维度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公共行政的视阈下,德性伦理与制度伦理在人性假定、伦理支点、认知理论、伦理定位、理论品格和提升手段等方面存在诸多的理论分殊,同时又有内在的逻辑关联。为此,实现公共行政伦理目标,应寻求德性培育与制度安排契合之路径。  相似文献   

5.
6.
社会福利具有满足美好生活需要的制度力量,在现代文明进程中,围绕收入安全所展开的福利制度安排,创造出不同程度的美好生活形态。中国特色社会福利制度建设与改革开放同步,在总体上做到制度全覆盖后,出现结构性失衡与供应不充分等新问题。要解决社会福利制度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与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之间的矛盾,必须着眼于全面提升社会福利状态,摒弃传统社会保障的狭隘思路,使中国特色社会福利制度在结构、功能和模式上实现全面转型。  相似文献   

7.
张娇 《学理论》2022,(8):27-29
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标志着人们的需要由“物质文化需要”上升为“美好生活需要”。在马克思的视域下,美好生活需要是“现实的人”在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基础之上,摆脱劳动异化的束缚,以人民为主体进行劳动创造,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最终实现自由人的联合体。美好生活需要构成人全面发展的动力,推动了共同富裕的历史进程,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与进步。  相似文献   

8.
邓莉 《理论视野》2018,(10):12-17
美好生活是人类永恒的追求,对美好生活的追问使人们走向政治哲学。但是,近代以来,科学主义和历史主义的冲击使古典政治哲学走向衰微,各种关于美好生活的错误见解却对人们产生了普遍而深刻的影响。二战以来,在对历史与现实的反思中,政治哲学重新回到美好生活这一古典政治哲学的核心论题,并影响着中国的政治哲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明确提出将人民的美好生活作为奋斗目标,从而明确了美好生活就是新时代政治哲学的核心论题。  相似文献   

9.
面对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采取有效的社会治理是确保需要更好实现的关键。同时,追求美好生活也对优化新时代社会治理具有积极意义。美好生活需要从多重维度推进社会治理,为新时代社会治理提升新境界、注入新动力、提出新定位、引领新诉求,有利于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追求美好生活与社会治理现代化两者统一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之中。  相似文献   

10.
托克维尔不同于传统自由主义的利益取向,而另辟蹊径从人的德性与灵魂的伟大,而非物质好处,来考察民主的利弊、自由的意义及民主社会的前途。德性伟大是托克维尔政治思想的最高价值追求,而精神平庸则是其社会关切中最终极的敌人。民主是天意,其意义在于推动人性价值的普及,而其危害则在消灭人性高尚、导致精神平庸。自由在其根本意义上是德性高尚本身,在衍生意义上又是一切伟大德性的基础。自由与德性的建立依赖政治参与和宗教信仰。其中政治参与主要体现为地方自治、公民结社、革命、战争及"帝国主义"事业。对于民主,托克维尔给出了自己和上帝两种对立的视角,前者关注伟大,后者追求公平,面对民主的前景后者乐观,而前者则从德性高低的角度表示深深的忧虑。  相似文献   

11.
道德教育的目的在于受教育者德性的养成,而德性的培养不仅是对道德规范的获得与掌握,更重要的是道德智慧的生成。道德智慧能提升个体道德行为的自觉性、增强个体对道德事件的分辨力、是道德个体获得幸福、自由人生的保证,道德智慧是德性的核心要素,是德性的标尺。道德教育应扎根现实生活,通过道德思维能力的训练和道德情感的培养,唤醒道德主体的内在自觉,培养其道德智慧。  相似文献   

12.
13.
侯坤  许静波 《理论探讨》2022,(2):119-123
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既是顺应自然发展规律的现实要求,也是实现人与自然、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前提。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根本性变革,为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势必要对生态文明建设提出更高、更新的要求。要以生态知识教育为重点,夯实生态文明理念,倡导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强化生态文化与法制建设,实现生态环境高质量发展,以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相似文献   

14.
霍克海默从西方马克思主义的视角出发,阐述了美好生活的现代性悖论——理性主义逐渐成为美好生活概念的主导原则,未来只有借助理智与自主性,才能重塑美好生活之有机性、本真性和主体间性,实现真正的自乐、自在、自得和自由。在霍克海默思想的启示下,建构中国式美好生活,必须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人民为中心,通过顶层设计,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建设和思想道德建设的统领作用,引导人们将美好生活的追寻与中国梦、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国家战略目标有机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5.
礼仪在和谐校团的构建中起着独特的作用:内强素质,和谐人格;外塑形象,和谐人文;增进交往,和谐人脉.因此,要通过多渠道的礼仪教育.培养"明札"的大学生,全面推进构建和谐校园的进程.  相似文献   

16.
程平源 《青年研究》2012,(2):58-68,95
现有西方社会运动和集体行动理论不足以解释中国农民的上访和抗争事件。本文以郭村调查中的三起个案为例分析了中国农民上访和抗争中的德性诉求,发现农民无论把村政腐败归咎于个别村干部还是把上访目标的实现寄托在上级青天身上,以及在抗争中对矿霸的控诉,在村政治理上对能人的期待,都共同体现了一种德性正义的诉求目标,进而遮蔽了农民对村政腐败体制性的认识。这就为中国农民上访和抗争的集体行动建立了一种新的德性论的解释模式,同时为重新认识中国国家与社会关系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7.
18.
《行政论坛》2016,(1):89-92
公共政策诚信所体现的主体道德选择和履约能力是政策公信力的核心性决定因素。公共政策作为一种非主体化的存在,其诚信问题体现于三个维度:诚信之德、诚信之范和诚信之正。现实中的"自利性"政策制定思维、"科层制"政策执行架构弊端和"非独立化"政策监督机制是存在于这三个维度中的政策诚信问题。构建"德性—规范—监督"三维一体的公共政策诚信之道,即诚信之德的基石:坚守"公共性"的政策价值基准,诚信之范的践行:树立"责任制"的政策执行原则,诚信之正的维护:构建"独立化"的政策监督机制,等等,是解决政策诚信问题的应对之道。  相似文献   

19.
《学理论》2020,(2)
新时代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就是推动理论回归民众的过程,让理论回归民众是马克思主义实现自身价值的必经之路,也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夯实群众基础、提高执政本领、彰显初心和使命的必经之路。回归民众,就要遵循民众的认知规律,本着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进行理论整合;回归民众,就要熟悉民众生活过的历史和现实,采取亲民化、接地气的风格进行理论表述;回归民众,就要掌握融媒体时代下切合民众需求的宣传理念和宣传载体,选择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理论宣传。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