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共产党农村社会动员,是党长期以来所形成的一大政治优势和独特的领导方式,是其从弱小走向强大、从革命党转变为执政党的重要武器。在中国共产党农村社会动员实践过程中,深刻蕴含着其内在行为逻辑——建构"共意"。深入细致地阐释党与农民建构"共意"的过程、实质和理路,有助于揭示中国共产党农村社会动员的作用机制,这对于当前更好地形塑党与农民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从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起共同奋斗的智慧和力量,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一、社会动员是党的一项功能社会动员是一个社会学概念,是指人们在社会持久的、主要因素的影响下,其态度、期望与价值取向等不断发生变化的过程。一个政党的社会动员能力,是其政策得以贯彻实施的重要保证。从执政党的角度来说,则是其执政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3.
许东雪  李朋 《党政论坛》2011,(17):23-24
一、社会动员是党的一项功能社会动员是一个社会学概念,是指人们在社会持久的、主要因素的影响下,其态度、期望与价值取向等不断发生变化的过程。一个政党的社会动员能力,是其政策得以贯彻实施的重要保证。从执政党的角度来说,则是其执政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4.
正英国的"两党制"是现代政党政治的起源,迄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在其绵延发展的历史中,英国的公众社会不断发展、完善直至走向成熟。作为"冲突的力量和整合的工具",政党是英国社会动员中的基本力量,至今仍有极强的生命力,在英国社会和政治生活中依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社会变迁和技术进步毫无疑问给政党动员公众参与带来了许多挑战。在此种情势下,英国政党动员公众参与发展出现了诸多新的动向。出于资料收集的可行性考  相似文献   

5.
胡滨 《求知》2014,(6):41-42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讲认真"进行了深刻阐述。他强调,讲认真是我们党的根本工作态度,必须做到无私无畏、敢于担当,把认真精神体现到党内生活和干事创业的方方面面。纵观党的历史,不难发现,讲认真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优良政治品格,是我们党的光荣传统,是我们党90多年来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宝贵经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讲认真的重要论述,为抓好基层各项工作落实,不断巩固深化基层作风建设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以"怎样夺取中国民主革命的胜利"、"怎样把中国引入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阶段"、"怎样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主题形成了三大历史阶段。党内思想认识和实践相应地也经历了从"城市中心论"到"农村中心论"、从新民主主义社会阶段论到社会主义过渡时期论再到共产主义过渡论、从"初级阶段论"提出到对其长期性认识的深化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7.
我们党革命、建设和改革发展的历史,就是昭示哲学智慧、策略运用哲学方法的历史。反思历史,我们强烈地意识到:90年来哲学智慧和策略的运用,是我们党从革命党到执政党不断胜利的重要法宝。  相似文献   

8.
我国农村社会福利发展目标模式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现阶段的农村社会福利制度是在农村社区集体福利保障的基础上,对主流社会漏出的部分脆弱的农村社会成员进行补救性保障,其实现的亦仅仅是社会救助层次的保障水平,是一种团体或单位福利为主、民政福利为辅的官办福利道路。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居民对社会福利的客观需求出发,我国农村新型的福利制度的构建要从我国农村社会福利发展的历史逻辑和现实境遇出发,必须走国家———集体———家庭(个人)三位一体的路子,动员三方面的力量共同发展农村社会福利事业。所以,我国农村社会福利制度发展的目标模式,应以不断改善和提高农村社会成员的生活质量为追求目标,走社会化、多级次化的社会福利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9.
正90年前的南昌城头,响起了石破天惊的起义枪声。自此,我们的党和人民有了自己的武装,近代中国革命的前途和历史走向开始出现重大转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90年来,人民军队在党的领导下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90年峥嵘岁月,历史启示和昭告我们:只有坚持党的绝对领导,才能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今天,我们纪念90年前那个伟大时刻,是对历史的最大尊重、对先烈的最深缅怀。回溯历史、对话先烈,感悟  相似文献   

10.
《学理论》2016,(9)
自"七七事变"抗日战争正式爆发,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政府发表庐山谈话,制定民主建国纲领。开展以"三民主义"为核心的社会动员,从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方面采取行动,进行国际声讨和国内动员,军民一心共同抵抗日本侵略,最终取得抗战的胜利。但国民政府在社会动员上的不计成本,对社会承受能力的考虑不足,加之自身的内斗和腐败,深化了社会矛盾,为国共内战的失败埋下伏笔。  相似文献   

11.
赵海山 《求知》2014,(1):24-25
坚持群众路线是我们党从胜利不断走向新胜利的法宝。也是科技工作的最根本的工作路线。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调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  相似文献   

12.
《学理论》2021,(7)
哈尔滨解放以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制定和实施改善和增进农村民生的政策措施,从国民经济恢复时期以解决生计、保障民生为目标,到改革开放时期从"温饱型民生"转变为"小康型民生",再到新时代农村"小康型民生"建设飞跃发展。充分彰显了党在哈尔滨领导农村民生建设方面的艰辛探索和奋发有为。回顾并厘清历史脉络、总结经验,旨在为今后党领导哈尔滨的农村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3.
中国共产党80多年的历史证明,党的自身建设始终是党战胜困难、不断成熟的重要法宝,始终是中国革命和建设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  相似文献   

14.
党的百年历史是以统一战线凝心聚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百年奋斗史,也是党的统一战线理论不断实现创新发展的百年演进史。全面考察百年来党的统一战线理论历史演进的基本脉络和内在逻辑,必须遵循历史与逻辑相统一原则。百年来党的统一战线理论历史演进是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逻辑起点开始,围绕着中国人民如何实现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中心议题,呈现出从追梦、筑梦到圆梦的基本历史向度,其演进的内在逻辑要素包括不同时期社会主要矛盾的变迁、中国共产党人的党性意识和创新能力等。其中,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百年来党的统一战线理论历史演进的根本动因,中国共产党人的党性意识是百年来党的统一战线理论历史演进的精神动力,创新能力是百年来党的统一战线理论历史演进的物质力量。百年来党的统一战线理论演进的历史逻辑充分表明,党的统一战线理论是应如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课题之需而生。  相似文献   

15.
正从国家治理的角度来说,1978年以来改革开放的历史,就是重新认识和界定政府、市场、社会关系的历史。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在这个问题上取得了重大突破,对政府和市场、政府和社会的关系进行新的深刻界定。"两个正确处理"及其原则的提出,是我们党对于国家治理规律的科学把握,将引发经济、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化,对于中国社会的各类组织都会产生深刻影响。其对工会组织提出的挑战,就是要去行政化,将工会建设成为枢纽型社会组织。  相似文献   

16.
新中国成立60多年以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推进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以及社会主义改革的历史征程中,曾遭遇过朝鲜战争、中苏断交、中日靖国神社事件、"炸馆事件"、中美撞机事件、亚洲金融风暴和全球金融危机等各种重大涉外事件的严峻考验,但在全党的共同努力下,都顺利地化险为夷、转危为安,取得了中国建设和改革的不断胜利。总结来看,党处理重大涉外事件的宝贵经验有:一是审时度势,沉着反应;二是总揽全局,统筹各方;三是独立自主,利益至上;四是依靠人民,广泛动员。由此得出的历史启迪有:一是要学会"刚柔并济";二是要学会"智勇双全";三是既要善于引导民族情绪,更要善于控制民族情绪;四是既要善于"化险为夷",更要善于"转危为机"。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三届六中全会,是一次统一思想,坚定信心,团结奋进,为组织和动员全党夺取建设和改革新胜利的会议。会议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同人民群众联系的决定》,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总结了历史经验和新鲜经验,针对当前情况,把加强党同群众的联系放在关系党和国家盛衰兴亡的位置上,提出了明确的实事求是的要求,使我们党一切为了群众,一切相信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有了新的发展。这个马克思主义文件的产生,就是走群众  相似文献   

18.
"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的三大优良作风之一,是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历史经验总结,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重要传统。笔者试图从中国共产党对于"群众路线"的经典表述出发,梳理出其在中国政治以及中国共产党组织结构中的逻辑,进一步探讨"群众路线"在党的决策、群众的政治参与以及监督机制等方面的当代路径。  相似文献   

19.
曹勇  朱启鹤 《求知》2014,(12):41-42
<正>"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群众路线是我们党最根本的工作路线,是我们党战胜各种艰难险阻、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的重要法宝。深刻认识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新特点和新要求,纵深开展好党中央提出的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题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对于及时和妥善处理涉及群众利益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全力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杨红运 《求知》2023,(2):19-21
<正>一百多年来,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是中华民族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的政治保障,更是中国人民不断攻坚克难、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关键所在。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中将“坚持党的领导”作为十条历史经验的第一条;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将“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作为前进道路上我们必须牢牢把握的五条重大原则的第一条,并再次强调“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