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清镇市流长乡围绕刺梨等基础产业做足文章,从一业到多业,不断延伸发展相关产业,达到1+1+13的效果,走出一条既促进农民增收又改善生态环境的循环农业发展之路。地处乌江上游凹河河段的清镇市流长乡,结合区域地理、气候条件,因地制宜围绕刺梨等基础产业做足文章,从一业到多业,不断延伸发展相  相似文献   

2.
贵州省发展刺梨产业的路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近年来,贵州省人工种植刺梨面积快速扩大,人工刺梨产业发展步伐也逐年加快。各地不断加大刺梨产品研发及推介力度,开发了刺梨原汁、饮料、酒、茶、果脯、刺梨干、软糖、刺梨酥、口服液、含片等十余种刺梨产品,刺梨产品逐步得到社会认可。贵州刺梨产业已成为部分贫困地区新兴脱贫攻坚特色主导产业,为打赢脱贫攻坚战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正自2016年起,贵州在实施"千企改造"工程中,加大对刺梨加工企业的培育打造。目前,全省有刺梨加工企业40家,涌现了一批重点加工企业,为刺梨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工业基础。在推动贵州12个农业特色产业进程中,由贵州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主导的刺梨产业,选择了一条用"工业化带动产业发展"的独特路径,取得可喜成果。目前,贵州刺梨加工企业已达40户,规划加工能力89万吨,综合产值37亿元。这些企业有力推动了刺梨的精深加工,开发出了刺梨原汁、饮料、发酵酒、口服液等工业化产品,培育了刺梨王、天刺力、恒力  相似文献   

4.
正5月15日,贵州省刺梨产业发展推进会通报,2018年全省刺梨产业带动108.3万农民增收致富,户均增收2000多元,刺梨产业助推脱贫攻坚成效显著。刺梨是云贵高原及四川西部特有的珍贵野生资源。贵州是最早开发利用刺梨资源的省份,民间利用已有400多年的历史。2018年,贵州刺梨集中连片种植面积155万亩,种植规模全国第一。贵州也是全国唯一把刺梨野生变家种并大规模推广的省份。全省现有15个县规模化种植刺梨,主要分布在六  相似文献   

5.
<正>大方县核桃乡木寨社区依托交通区位优势、自然环境优势和白族特色民俗文化优势,以"灵山秀水·养生木寨"为旅游文化品牌,持续用力发展乡村旅游产业,基础设施得到大改善、村容村貌得到大改观、旅游发展得到大提升、产业带动得到大促进、脱贫攻坚得到大推动、群众增收致富能力明  相似文献   

6.
正龙里是"中国刺梨之乡",是全国集中连片最大的人工刺梨基地。目前,龙里正纵深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一幅产业兴、乡村美、百姓富的美丽乡村新画卷正徐徐展开。走进龙里县湾滩河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村民忙着整地、栽种育苗、翻耕农田、蓄水集肥……一片欣欣向荣的农忙景象。湾滩河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地势平坦,气候环境优越,是龙里最大的蔬菜种植基地,也是省级重点农业园区。近年来,湾滩河镇依托优势发展农业,许多农民依靠产业致富,家家户户都修起了小洋房,开上了小轿车。  相似文献   

7.
陈稠彪 《当代贵州》2014,(21):38-39
正刺梨又名送春归,既可鲜食、作药,还能加工酿酒、榨汁、制酱及其它高档保健食品,在贵州民间利用迄今有近400年的历史。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代表团听到代表激动地唱起布依族民歌《好花红》时,回忆"点赞"了贵州群众自制的刺梨酒。在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实践中,黔南州积极探索"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发展路子,集中将刺梨、茶叶等打造为山地特色主导产业,在近三年时间一举拓展刺梨到20多万亩,使黔南成为贵  相似文献   

8.
陈稠彪 《当代贵州》2014,(29):44-45
正随着刺梨种植面积的增加、加工工艺的提升、产品类型的丰富和消费需求的提高,全省刺梨产业悄然兴起。贵州省委、省政府也把刺梨产业作为能与生态建设、同步小康、生态旅游等密切结合的山地特色产业来培育。刺梨,又名缫丝花,属蔷薇科蔷薇属多年生非藤本落叶小灌木。刺梨花呈粉红色,花径6厘米左右;果实成熟时呈金黄色,形似皇冠,单果重10~20克;果面着生小刺、果内着生种子。刺梨在我国西南地区有自然分布,但更偏爱贵州的山山水水。人类  相似文献   

9.
正盘州市把刺梨产业作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来抓,致力于建设全国最大的刺梨加工基地。54.41万亩刺梨基地已惠及52万人口,每年为每个贫困人口增收11050元。"这位是我们村的大学生,在外省工作8年以后回来支持我们的刺梨产业。"4月19日,在六盘水市盘州市盘关镇宏财盘江天富刺梨产业园,宏财盘江天富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聂德友向记者介绍了返乡就业的封舟宇。封舟宇的家乡盘关镇贾西村几年前是一个深度贫  相似文献   

10.
岳塘区是城郊混合型行政区,又是典型的工业区,有独特的区位地理优势;乡镇企业基础较好的优势;驻区大型企业、高等院校、科研单位的人才、信息科技优势。而且该区域又是湘潭市新城区的建设重点。区内群众的商品意识较强,具备了发展岳塘区域经济的基础条件。岳塘区域经济的发展思路可确定为:以区域特点为前提,以中心城镇为依托,以交通干线为主轴,以增强区域经济实力为主题,以促进生产力发展为目的,合理配置本地资源,发挥上述三大优势,拉长三产业、个体私营经济、外向型经济、高科技产业四条短腿,培育五大支柱产业:即以乡、村、…  相似文献   

11.
正2019年全省生态特色食品企业完成产值1083.9亿元,成功迈入千亿级产业行列,成为生态贵州孕育出的又一个产业新星。万山深处藏灵秀,多彩贵州出山珍。刺梨产品挺进市场、绿茶香飘世界、"老干妈"风靡全球……贵州生态特色食品正以强劲势头走出大山、走向大市场,这不仅加快了贵州现代农业产业发展进程,而且有力推进了全省脱贫攻坚。近年来,为加快生态特色食品产业发展,贵州省通过完善省领导领衔推进机制,推进"双千工程"深度融合,实现工作链、产业链、价值链"三链合一",有力促进了生态特色食品产业高  相似文献   

12.
金秋时节,走进安顺市西秀区双堡镇大坝村金刺梨产业基地,绿色的果园里金灿灿的刺梨飘香,交织出一幅秋日丰年图。5年来,正是依靠发展金刺梨产业,村民年收入从2008年的1982元提高到现在的7590元,过上了红火的日子。带领村民将小小刺梨果打造成"致富金果"的,是"白头翁支书"  相似文献   

13.
《唯实》1999,(Z1)
淮安市范集乡是农业大乡,农业是当家产业.在粮食产量基本饱和的情况下,如何寻求新的经济生长点?范集乡党政领导把目光集中到推进农业产业化上,针对范集低洼田块多、水面滩涂大的自然资源优势,他们积极倡导发展稻田养殖.  相似文献   

14.
杭州市发展静脉产业的SWOT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静脉产业是循环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废弃物转化为再生资源及将再生资源加工为产品两个过程。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对杭州市发展静脉产业的优势、劣势、机遇及威胁进行了SWOT分析,认为杭州市发展静脉产业既有自身的优势和劣势,同时也面临难得的机遇和严峻的挑战,总体而言,优势大于劣势,机遇多于挑战。杭州市发展静脉产业,对于促进杭州市循环经济的健康发展,促进杭州市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正刺梨产业是具有贵州山地特色的优势产业,对改善全省生态环境,增加农民收入等具有重要意义。近日,全国森林生态标志产品建设启动会暨贵州刺梨产业扶贫推进会在贵定县召开,会上成立了国家森林生态标志产品认定管理委员会,贵定县被授予"国家森林生态标志产品生产基地创建试点县"称号,贵州山王果健康实业有限公司等13家刺梨企业被授予"国家森林生态标志产品建设试点单位"。  相似文献   

16.
正吃一盘韭黄、尝一口关岭牛肉、喝一瓶金刺梨汁……在安顺,"一素一荤一饮品"不仅仅是一道道舌尖美味,更是一个个脱贫产业。2019年,安顺市以高速公路沿线产业带、坝区、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园区"一带两区"为平台,以"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利益联结机制为纽带,紧紧围绕蔬菜、金刺梨、生态畜牧等特色主导产业谋发展,形成各县(区)现代特色农业百花齐放的发展局面。  相似文献   

17.
正我是盘州市保基乡雨那洼村村民。迫于生计,我曾外出打工多年,在外学到了一些种植养殖技术。5年前,我决定回老家发展农业产业,带领群众一起致富。要想富,先修路。雨那洼村地处深山区,交通闭塞,耕地零星分布,大规模的农业产业化无法实现,但我想,只要路通了,发展的机会就会有。现在的雨那洼村家家户户都通了硬化路,通村道路也通畅了,让这个上万村民的小村庄越来越充满生机,越变越美。村民自发地发展起中药材、刺梨、核桃等产业,雨  相似文献   

18.
比较优势及产业集群理论对促进经济发展和提升产业竞争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运用比较优势与产业集群理论,分析兵团农业综合效益不高、竞争力不强的原因主要是各师、团各自为阵,没有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发展产业集群。文章提出兵团各师、团应充分发挥比较优势,整合农业资源,大力发展产业集群,将兵团农业的比较优势转化为现实优势和竞争优势,从而提高兵团农业的竞争力和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19.
2020年,数字经济进入发展加速期。贵州抢抓机遇加快产业数字化发展,借助互联网新思维、新模式、新技术与传统产业建立连接,广度上不仅覆盖农业、工业和服务业,还从商业扩展到公益和政府,使得产业互联网已然成为新的风口。2020年4月,钟南山院士走进电商直播间为贵州刺梨带货点赞:“贵州将农产品变成工业品、消费品”,吸引超过258万人次观看。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保定市阜平县东下关乡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发展"这一主题,不断开拓创新,走出了一条旅游兴乡之路,全乡始终以"绿产兴乡,旅游富民"为主攻方向,进一步提高了生态环境质量,促进了文明生态村创建工作上台阶,为我乡建设生态旅游产业乡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