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第一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及进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为增值税的纳税义务人(以下简称纳税人),应当依照本条例缴纳增值税。  相似文献   

2.
贺燕 《中国律师》2012,(1):19-21
一、"视同应税行为"规则的表现与界定我国税收法律、法规中有大量的"视同销售货物"、"视同发生应税行为"等条文,如《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4条规定:"单位或者个体工商户的下列行为,视同销售货物:(一)将货物交付其他单位或者个人代销;(二)销售代销货物;……(七)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者购进的货物分配给股东或者投资者;(八)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者购  相似文献   

3.
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犯罪行为的认定及法律适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犯罪行为的认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以下简称《增值税暂行条例》)第1条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及进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为增值税的纳税义务人,应当依照本条例交纳增值税。从计税原理而言,增值税是对商品生产和流通各个环节的新增价值或商品附加值进行征税。根据这一原则,一种商品的增值税率一旦确定之后,对于同一纳税人而言,其在一个生产流通环节购进货物或者接受应税劳务时负担的进项税额正是上一环节销售方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应税劳务时负担的销项税额。根据税款抵扣制,其在任何一个环  相似文献   

4.
《法制与经济》2005,(8):61-61
编辑同志: 我新开了家公司,开公司做买卖免不了要签合同,签合同常涉及到违约金的问题。《合同法》第114条规定,约定违约金过高的,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适当减少,这个过高的标准如何确定?我没有找到有关规定,望能予以解答。  相似文献   

5.
李政 《法制与社会》2014,(10):83-84
注销税务登记是否需要清理资产负债表中剩余存货,存货应如何清理,清理时应按什么价格作为基准申报增值税?由于现行的税收法律法规没有明确的规定,导致税收执法标准和纳税人的在实务中处理法方有所出入,是两者在存货问题上存在较大的分歧。本文从法理与实务的角度探讨注销时存货处理中的增值税缴纳问题。  相似文献   

6.
第一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提供本条例规定的劳务(以下简称应税劳务)、转让无形资产或者销售不动产的单位和个人,为营业税的纳税义务人(以下简称纳税人),应当依照本条例缴纳营业税。  相似文献   

7.
第一条 为了规范税务机关的欠税公告行为 ,督促纳税人自觉缴纳欠税 ,防止新的欠税的发生 ,保证国家税款的及时足额入库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以下简称《税收征管法》)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 ,制定本办法。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公告机关为县以上 (含县 )税务局。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欠税是指纳税人超过税收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期限或者纳税人超过税务机关依照税收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确定的纳税期限 (以下简称税款缴纳期限 )未缴纳的税款 ,包括 :(一 )办理纳税申报后 ,纳税人未在税款缴纳期限内缴纳的税款 ;(二 )经批准延期缴纳…  相似文献   

8.
(2006年4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464号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第一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收购烟叶的单位为烟叶税的纳税人。纳税人应当依照本条例规定缴纳烟叶税。第二条本条例所称烟叶,是指晾晒烟叶、烤烟叶。第三条烟叶税的应纳税额按照纳税人收购烟叶的收购金额和本条例第四条规定的税率计算。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为:  相似文献   

9.
我国《经济合同法》第三十五条规定:“当事人一方违反经济合同时,应向对方支付违约金。如果由于违约已给对方造成的损失超过违约金的,还应进行赔偿,补偿违约金不足的部分。”这里规定了违约的经济责任有支付违约金和赔偿损失两种形式。本文仅就由于违约而承担赔偿损失责任的问题谈些意见。构成违约赔偿损失责任应具备的条件在什么情况下经济合同当事人才承担赔偿损失责任呢?确定当事人是否应承担违约赔偿损失责任,首先要确定是否存在构成违约赔偿损失责任应具有的条件。我国《经济合同法》第三十二条规定:“由于当事人一方的过错,造成经济合同不能履行或者不能完全履  相似文献   

10.
法律信箱     
厂家允许我独家代理还能向第三人供货吗 编辑同志: 去年,我与某厂签订了一份由我在 本地独家代理销售产品的合同。经营至 今年,我发现本地另有两家同样销售该 厂产品的经销商。请问,该厂是否违约, 我该怎么办? 读者 王瑛 王瑛同志: 应该肯定,该厂的行为是违约的,你 有权要求其承担违约责任。 厂同一产品的经销商,即表明其未尽到 自己的职责,未履行自己应尽的义务,即 违约。合同法第107条规定:"当事人一 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履行合同义务不符 合约定的,应当继续履行合同,采取补救 措施或赔偿损失。"此外,如果合同约定 了支付违约金,还必须支付违约金。继续 履行合同是指违反合同的当事人不论是 否已经承担赔偿金或违约金责任,都必  相似文献   

11.
1.2011年9月30日国务院令第605号公布2.自2011年11月1日起施行国务院决定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资源税暂行条例》作如下修改:一、第一条修改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及管辖海域开采本条例规定的矿产品或者生产盐(以下称开采或者生产应税产品)的单位和个人,为资源税的纳税人,应当依照本条例缴纳资源税。  相似文献   

12.
第一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开采本条例规定的矿产品或者生产盐(以下简称开采或者生产应税产品)的单位和个人,为资源税的纳税义务人(以下简称纳税人),应当依照本条例缴纳资源税。  相似文献   

13.
国家税务总局公布的《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格认定管理办法》在全面规范一般纳税人资格认定和管理的同时也给纳税实务带来一些影响。本文首先概括了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格认定的变化,然后分析由此带来的增值税纳税人身份筹划应注意的问题,最后探讨了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格认定变化带来的纳税风险。  相似文献   

14.
《民法通则》第110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条件的,另一方有权要求履行或者采取补救措施,并有权要求赔偿损失”、《经济合同法》第31条也规定:“当事人一方违反经济合同时,应向对方支付违约金。如果们于违约已给对方造成的损失超过违约金的还应进行赔偿,补偿违约金的不足部分……”。从上述法律规定可以看出,赔偿损失就是指在经济活动中·由于一方当事人违约给对方当事人造成了损大.而对同。未规定违约金或更有违约金的规定,但违约金尚不能弥补损失的,由有过错的一方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货…  相似文献   

15.
编辑同志:今年6月初,我公司与某外商签订一份货物买卖合同,由于签订合同时疏忽,未在合同中订立违约金责任条款。后在履行合同过程中,外方单方面不按约定履行合同,造成我公司较大经济损失。我公司要求外商支付违约金并赔偿经济损失,可外商以合同中未订立违约金条款为由拒绝支付违约金。今来信咨询:在涉外经济合同中未订立违约金条款,对方违约后,我公司能否要求违约方支付违约金?  相似文献   

16.
浅议增值税转型的影响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9年1月1日起,我国生产型增值税将转型为消费性增值税,其最关键的一点在于允许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抵扣新购入设备所含的增值税,与此同时还规定取消了进口设备免征增值税和外商投资企业采购国产设备增值税退税政策,并将小规模纳税人的增值税征收率统一调整为3%,将矿产品增值税征收率回复至17%。如此重大的税制改革将对我国的地方及国家税收产生怎样的影响。因此本文从增值税转型的积极影响及消极影响分析了增值税转型过程中的一些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从税法学角度提出了一些积极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闫爱云 《山东审判》2007,23(2):47-50
[要点]《合同法》第114条第2款规定:“约定的违约金低于造成的损失的,当事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增加;约定的违约金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的,当事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  相似文献   

18.
我国刑法规定,走私罪是指违反海关法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逃避海关监管和边防检查,运输、携带、邮寄国家禁止进出境的物品,国家限制进出口或者依法应当缴纳关税的货物、物品进出境,破坏国家对外贸易管理制度的行为。当前走私犯罪形式多样,性质复杂,从审查批捕的角度看,遇到了以下亟待解决的问题。一、购买保税货物的行为可否定罪?刑法第154条规定,未经海关许可并且未补缴应缴税额,擅自将批准进品的来料加工、来件装配、补偿贸易的原材料、零件、制成品、设备等保税货物,在境内销售牟利的,构成犯罪。其中“保税货物”,根据《…  相似文献   

19.
一、双方当事人之间签订的两个合同虽然涉及同一批货物,但因两个合同的订立目的及约定内容各不相同,故应分别依照合同约定确定货物价值,不能以一个合同关于货物价值的约定否定另一个合同的相关约定。 二、根据合同法第一百一十四条第二款的规定,只有当约定的违约金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时,当事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适当减少。因此,在当事人恶意违约的情况下,如果没有证据证明合同约定的违约金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当事人请求减少违约金的,人民法院可不予支持。  相似文献   

20.
编辑同志: 我因受贿犯罪,被判有期徒刑二年缓刑三年后留原单位工作。最近朋友要我到他单位搞企业管理,我想调动工作。请问在缓刑考验期内,我能否调动工作? 读者 自新 自新读者: 根据刑法第七十六条规定,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内,由公安机关交所在单位或者基层组织予以考察。为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