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刘树桥 《人民检察》2012,(11):77-78
信访作为宪法赋予公民的权利体现,在保障公民合法权益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针对理论上对信访功能的争论,笔者认为,回归权利救济功能的信访制度设计,才能真正按照权利救济的思路去处理信访问题。一、善待信访制度:法治背景下信访制度的必要性。目前,我国的信访工作已经进入了法治化的轨道。因此,从信访的文化传统及信访的制度确认、信访的功能表达考虑,要善待信访制度,在法治背景下坚持司法最终裁决纠纷的  相似文献   

2.
吕尚敏 《行政与法》2005,(12):74-76
就功能而言,信访制度应当被定位为一种以沟通为基础,以督查为核心,以斡旋为辅助的程序性法律制度,其目的在于听取民众之苦情申诉并给予尽可能的救济.为此,必须以信访听证制度为核心重构信访制度的督查机制,以使我国的信访制度成为整个纠纷解决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3.
信访是我国群众参与政治,实现和保障群众民主权利的重要形式,也是群众寻求权益保障的有效途径。但是,我国的信访体制仍存在主体多元化、责任不明确、法制化程度低、功能错位等缺点,影响了信访作用的发挥。我国应当充分利用信访的政治功能,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信访相结合,通过人大以及人大代表对信访的制度化参与,由人大统一征集群众的诉求,再以国家权力机关的角色解决群众的问题。我国应当制定《信访法》,在人大常委会下建立信访委员会,依照职权处理信访事务。  相似文献   

4.
正信访制度存废之争由来已久,废除的理由也多种多样,当下能否废除信访制度需要回答两个问题:信访在当下发挥了什么样的社会治理功能?在目前,这些功能是否具有其他更好的机制可替代?政治经济转型期,社会需求多元化、权力运行的失范化带来了社会矛盾的日益突出。公权力存在的根本目的就是为公民提供各项服务,以满足个体和社会的需求。信访制度作为各公权力机关为公民提供的一种公共服务,在当下社会需求的搜集、整合和满足,执政理念和施政效果的监测检验方面发挥着作用。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以下作用:  相似文献   

5.
信访制度功能的扭曲与理性回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虽然信访并未明确规定于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以及相关的法律之中,但信访制度一直存在,并在现实生活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为了更好地保障信访人的合法权益,维护信访秩序,国务院于2005年1月修订了《信访条例》,随后,各地也陆续出台了有关信访的地方性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然而,当前的信访实务却存在着许多误区,信访行为人、信访接待和处理机关等主体对信访制度的认识各异,进而在适用该制度时采取了多样的行为方式。这在实践中造成的直接后果之一就是信访频发,甚至形成信访洪峰,严重背离了《信访条例》等法规颁布的初衷。如何更好地处理现实生活中出现的信访事件,进而更好地发挥信访制度保障信访人的合法权益、维护信访秩序的功能就成为法学界高度关注的问题。本组笔谈的作者分别立足于法理学、宪法学和行政法学等学科领域,对信访制度尤其是其属性与功能进行了理论上的检讨,期望对我国当前的信访理论研究和实务决策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6.
信访制度在历史上既发挥了联系群众的功能,又具有一定的权利救济功能。当前,信访制度仍有继续发挥权利救济功能的必要性。但信访制度行使权利救济功能毕竟与法治理念有所背离。在推进依法治国的进程中,应强化信访制度的联系群众功能,弱化其权利救济功能。  相似文献   

7.
信访制度之进退--对信访机构功能定位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信访问题日益成为我国一项重要的社会问题,围绕着如何恰当定位信访机构所应发挥的功能,如何妥善处理、化解信访事项、信访矛盾,存在着不同的建议、表述和实践,本文就此在分析了信访制度之进退的两种思路之后,认为随着2005年年初新的《信访条例》的颁布,中国的信访制度应在继续完善法制化的基础上迈向法治化。  相似文献   

8.
我国政治生活中的信访困境有其制度根源,应从制度经济学的视角,分析信访困境的制度成因。首先,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是信访制度陷入困境的历史和文化根源,传统文化中的清官理念、信访制度初始设定的人治基因和特殊历史时期形成的权利救济功能成为信访制度变迁的三重路径依赖,它导致人治信访、功能错位和无效率机制恶性循环等信访困境。其次,信访不信法的制度根源在于制度的逆向选择。再次,信访制度无效率的主因是制度运行的交易费用巨大,而引起巨大交易费用的原因在于信访中的信息不对称、信访人的机会主义行为和信访过程和结果的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9.
信访制度成立之初在反映社情民意、缓和社会矛盾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社会转型的加剧,各种社会矛盾和冲突大量涌现,信访功能出现了严重错位,其体制性弊端日益暴露。信访已走到了制度变迁的十字路口,为了加快推进我国的法制化进程,信访制度必须改革。本文试图通过对我国现行信访制度的分析,对其改革提出浅薄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陈峰 《法制与社会》2010,(9):175-176
信访制度作为我国一项具有悠久历史渊源和社会基础的公民政治参与和民意表达的政治制度,既有联系群众的功能,又具有一定的权利救济功能,在化解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公民权利意识的提高,政府在进行职能转变的过程中也越来越重视自身行为的服务性。本文认为在推进政府依法行政的进程中,应将我国现有的信访制度与服务行政理念切实结合起来,使信访制度的联系群众功能得到更好的发挥。  相似文献   

11.
诉讼内外纠纷解决机制的分流、协调与整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我国民事纠纷解决机制存在效率低下的弊病,难以充分发挥其解纷功能.其中最明显的表现就是诉讼内外纠纷解决机制之间缺乏有效的衔接.应当在合理分流纠纷的前提下,分别建立人民调解制度、仲裁制度、行政处理及涉法信访等诉讼外纠纷解决机制与诉讼纠纷解决机制的有机衔接,达到诉讼内外纠纷解决机制的功能互补与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2.
当前信访突出问题,主要集中表现在经济活动和社会管理方面出现的利益冲突问题,要妥善协调处理社会利益关系,解决当前信访突出问题,必须从健全利益协调机制、科学制定落实政策、坚持依法行政、完善社保体系、提高干部素质和强化信访工作等方面调整政府策略。  相似文献   

13.
涉法信访的价值、成因及改革设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涉法信访的存在,表明司法的效益不高、权威不强,体现了法制现代化中司法对本土法律文化的背离。文章从实证、法理的双重视角出发,对涉法信访的现实成因及社会背景作了分析,认为涉法信访的消解应从现实出发,采取修改《信访条例》、改革再审制度、纠纷解决机制创新的办法。  相似文献   

14.
职能变化是编制调整的基本依据.编制调整必须与职能变化相匹配是编制管理的基本原则。为检验二者在实际编制管理中的匹配性。我们选择北京市海淀区作为样本.对其乡镇街道的职能变化以及行政、事业编制的变动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乡镇街道的职能和工作量普遍增加。但行政编制与事业编制整体紧缩,职能变化与编制调整之间已形成明显矛盾。同时还发现,在严格控制编制的情况下.乡镇街道聘用的协管员和临时工却明显增加,协管员和临时工的大量聘用已经成为消解乡镇街道职能变化和编制调整之间矛盾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5.
税务令函有其正面的功能与作用,税务令函的性质是行政规则,税务令函对纳税人不具有直接的、规范上的拘束力,但对纳税人会产生实质性影响。税务令函的存在有其现实必要性,发挥其功能、实现税法的立法目的、保障纳税人权益等因素决定了应力求做到税务令函的合理化。本文提出了税务令函合理化的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16.
论我国信访制度的权利救济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启龙 《时代法学》2009,7(3):56-60
作为司法救济补充手段的信访制度,因其简便、经济、有效、全面的特点,被群众普遍认为是优于司法救济的一种特殊权利救济方式,并被赋予了前所未有的权利救济期许,但由于当前信访制度自身存在的种种缺陷,信访工作经常处于被动状态。因此,必须对现存信访制度进行适当改革,完善与其相配套的运行机制,构建多元化的权利救济体系,才能真正实现信访制度在保护公民个人权利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Anil Balan 《The Law teacher》2018,52(2):171-189
At undergraduate level the tutorial system at Oxford University has several features that serve to make it almost unique in UK Higher Education. Undergraduates are taught in tutorial groups, typically made up of one to three students, on a weekly basis. Work is usually prepared in advance of these sessions by students and the tutorial is then used as an opportunity for students to receive direct feedback on their work, as well as a platform for further work and tutor-led discussion. The central issue to be explored in this paper, which reports the findings of tutorial observations and interviews involving Oxford University Law students, is the effectiveness of this system of teaching. Supporters of the Oxford tutorial system regard it as more academically challenging and rigorous than other methods of teaching, with its emphasis on developing critical thinking skills and a critical dialogue around feedback. Its detractors, meanwhile, consider it open to potential inconsistency and misuse by tutors. Key findings of this study give more support to the arguments of the former. It will also be demonstrated that there are a number of discipline-specific issues, which make consideration of the tutorial system particularly relevant and enlightening for undergraduate Law students.  相似文献   

18.
危机谈判,作为处理危机事件的有效手段,在世界各国,特别是欧美发达国家,已经得到广泛认同与有效应用。据国外有关研究显示,以专业化谈判团队的形式处理人质危机,安全、和平处理率高达93%,而没有专业化谈判团队的介入,被迫采取武力解决的,伤亡率高达78%。在我国,危机谈判机制建设刚刚起步,危机谈判的功能还没有广泛认同,对如何实现谈判功能也处于探索阶段。结合谈判工作实践和培训的谈判专业人员的反馈经验来分析危机谈判的功能及其实现的条件,应该对于危机谈判专业发展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9.
网络爬虫作为数据时代一种被普遍应用的自动化数据收集技术,有着独特功能和价值。目前爬虫行为失范却对现有法律制度适用及网络空间秩序产生了严峻挑战,亟需在反思现有网络爬虫规范体系不足的基础上,引入内部管理型规制以回应网络爬虫规制的现实需求。基于网络爬虫的技术逻辑,内部管理型规制适用有行为限定、内容延展和效力涵摄面向,且功能多元。由于内部管理型规制兼有行政规制与自我规制的双重因素,因而可以上述两种规制方式为基点,对网络爬虫内部管理型规制进行横向和纵向的体系化构建。横向体系化构建应明确所涉主体形态、权义结构和责任内容;而纵向体系化构建应包括标准制定、组织建制、守法监督和执行反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