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近年来,我国理论界、企业界就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问题发表了许多看法,其中有人提出:只有通过产权改革实现股份化并进而将股份量化到个人,变国有经济为个人所有,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的思想,被称为经济学上的哥德巴赫猜想,在对这一论断的认识和理解上,理论界一直存在不同的观点和争论,时至今日仍未取得一致共识。  相似文献   

3.
重温马克思“重建劳动者个人所有制”的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在最近关于民主社会主义的讨论中,有人认为马克思所说的"重建个人所有制"就是主张恢复私有制。这种观点是没有根据的。  相似文献   

4.
一、对两种流行解释的分析观点之一:把个人所有制理解为私有制。无论对私有制做出怎样的解释和说明,都不可能符合马克思的本意。马克思认为,现代工厂制度所体现的社会化大生产,否定了一切形式的对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社会化的生产资料要求社会共同占有,也即要求生产资料公有制。对于这种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理论界对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中提出的,仟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的思想,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和热烈的争论,但至今仍未形成共识。之所以如此,笔者认为主要原因是未能。街确地把握所要重建的“个人所有制”的本质。本文从生产力所有制(合劳动力所有制)这新角度,探讨了马克思“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的思想,认为所要重新建立的“个人所有制”有两层含义;一是“劳动力的劳动者个人所有制”,或称为“劳动力的劳动者私有制”;王景“生产力的劳动者群体所有制”,或称为“生产力的劳动者公有制”。一、关于生产力所…  相似文献   

6.
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是资本主义生产由于自然过程的必然结果,是对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否定,是实现劳动者以所有者身份对待社会财产,以社会所有制为基础的个人所有制.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是从根本上避免两极分化,保证改革开放最终目标的实现,全国人民群众走向共同富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1卷第24章末尾,有一段总结性的论述:“从资本主义生产方(?)产生的资本主义占有方式,从而资本主义的私有制,是对个人的、以自己劳动为基基础的私有制的第一个否定。但资本主义生产由于自然过程的必然性,造成了对自身的否定。这是否定的否定。这种否定不是重新建立私有制,而是在资本主义时代成就的基础上,也就是说在协作和对土地及靠劳动本身生产的生产资料的共同占有的基础上,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①长期以来,学术界对马克思这一科学结论中提出的“重新建立  相似文献   

8.
改革中,有一种过份贬低全民所有制的倾向,好像全民所有制有百害而无一利,同时又过份渲染股份制的“神奇”,似乎只有实行股份制才是全民所有制改革的出路。为了给这种见解增添理论色彩,他们把实行股份制说成是实践马克思的重建“个人所有制”的预言,或者把实行股份制说成是实现“社会个人所有制”的典型形式。这些观点,曲解了马克思有关论述的含义,有必要予以澄清。  相似文献   

9.
屈戎 《党史文汇》2003,(2):44-45
写下这个题目,不觉有点惶恐.因为在中国,很久以来,谈论马克思及其学说--马克思主义,从来就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相似文献   

10.
丁节 《世纪桥》2012,(7):34-35
马克思对“人”的主体概念的重新拷问,经过了同以往理论的一系列反思、争论而最终实现,这其中施蒂纳的作用影响甚大。虽说,施蒂纳一直是马克思着重批判的对象,但是这种批判实际上是另一种形式的反思。施蒂纳对马克思“现实的人”的最终确立所起的启示作用不容忽视。本文着眼于“现实的人”的概念,通过对马克思“现实的人”确立过程的分析探讨。揭示出施蒂纳对马克思不可磨灭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11.
《党课》2013,(17):17-18
1871年3月18日,法国工人在巴黎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巴黎公社。马克思始终注视着巴黎公社的革命进程,不仅以参加者的姿态和欢欣鼓舞的心情,对巴黎公社给予坚决的支持和热情的赞颂,而且立即搜集和研究有关公社活动的资料,对巴黎公社的历史经验进行分析与总结。  相似文献   

12.
杨洪余 《理论学刊》2005,1(10):81-83
传统观点把人的本质视为“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有悖于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思想的原意。事实上,马克思是从人的自由自觉活动出发去理解和把握人的本质的。实践作为人所特有的活动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是理解人的本质的关键,它为我们重新理解人的本质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3.
14.
近年来,美国和欧洲相继深陷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系统性危机,被危机严重困扰的西方各界人士对过去和现在流行于西方的主流经济学极度失望。西方学者在检视他们自己的相关理论的同时,不少人把目光转向马克思,并"重新发现"了马克思的许多重要理论。这些发现,对于认识资本主义危机的根源、分析资本主义的现状和前途、认清新自由主义的危害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思想政治教育学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研究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应首先弄清楚马克思主义理论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立场和主要观念。概括马克思就思想政治教育现象在历史上的形成、流变和最终消亡,这种现象在阶级社会存在的基础、功能和作用机制,以及马克思主义政党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原则规定等问题的观点和主张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生态消费这个看似简单的概念因其复杂的内蕴及社会定位至今也没有得到清楚的、学界一致认可的表述。马克思未直接提及过生态消费的概念,但在其著作中包含了丰富的生态消费思想。在马克思的文本中,生态消费主要包含三重意蕴:生态消费是满足人的真实需要的消费;生态消费是复归人的本质的消费;生态消费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消费。三重意蕴体现了马克思生态消费思想以人为本的终极价值。正确把握马克思生态消费思想的多重意蕴,不仅有利于我们把握马克思生态消费思想的实质,而且为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理论支撑,有利于提高新形势下贯彻生态文明建设重大方略的自觉性。  相似文献   

17.
沈晓阳 《探索》2002,1(1):55-58
马克思“有个性的个人”概念主要包括三层涵义普遍的个人、完整的个人、自由的个人。马克思思考“有个性的个人”的主要方法论原则包括社会性与个体性的统一、决定性与创造性的统一、现实性与理想性的统一。“有个性的个人”的形成是一个社会关系决定人的个性发展、人的个性发展改变社会关系并因而进一步改变和完善人的个性的辩证过程。而推动这个过程发展的主要是个体与类的矛盾、劳动与异化的矛盾、自由与必然的矛盾。社会主义为这些矛盾的解决提供了基本的历史条件,并将随着自身的不断发展而使这些矛盾逐步得到解决。  相似文献   

18.
从马克思自由观的转变来考察其自由时间思想的形成历程,大致经历了三个时期:萌生时期、初步形成时期及成熟时期。在第一时期,马克思还未关注到自由时间,但他的自由观为后两个时期奠定了坚实基础;在第二时期,自由时间开始进入马克思的视野,自由时间思想初步形成;在第三时期,他系统地阐述了自由观,自由时间思想也逐渐成熟与完善。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从唯物史观的高度,以追求人的全面发展为最高目标,从对资本主义的历史否定性批判过程中来揭示社会和谐的历史必然性和应然内容.所谓和谐社会,应当包括内在和谐和外在和谐、理想层面的和谐和现实层面的和谐、和谐的秩序与秩序的和谐等方面,从内容看包括个体与群体、群体与社会、社会与国家、人类与自然的协调,可以归结为"社会的统一"的问题.马克思关于和谐社会的思想很丰富,一些思想很值得进一步的挖掘,尤其是他创立新哲学时的作品和早期著作中的和谐思想具有更为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和恩格斯从人民权力、马克思主义政党与人民的情感以及如何实现人民的利益等方面科学地揭示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个光辉的论断,马克思、恩格斯有关“为民”思想的理论探索为我党确定党的宗旨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