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长绳与短绳     
大清早,我和父亲牵着牛下了河滩。父亲钉下了根铁桩,把牛缰绳往上一栓,就忙别的去了。河滩里只剩下牛,还有雾气深处傻傻的我。牛似乎总是对缰绳以外的地方的草感兴趣。缰绳太短了,牵扯着它的鼻子,尽管牛很吃力,还是够不着。我一口气奔回家,又找来一截儿绳子,接上去,缰绳果然长出许多。但牛没有认真吃几口,便又昂着头扯着缰绳欲奔向更远的地方。父亲来了后,  相似文献   

2.
谁在顶牛     
舒湮 《瞭望》1988,(13)
“知识分子文化水平高,‘知书达理’,但是又往往‘文人相轻’。如果真的顶起牛来,知识分子也是最会讲歪理的。过去搞运动,知识分子最害怕,因为群众起来了。” 乍一听这番话,我真以为时间又倒退了二三十年。若是在“臭老九”、“知识越多越反动”的谬论盛行之时,这番话可谓“顺理成章”,然而它却偏偏是北京一所著名大学的党委副书记最近在一次会议上公开讲的,并且有文可稽。这不能不使我感到迷惑。  相似文献   

3.
瞭望哨     
《瞭望》1990,(32)
望子成“牛”赞 湖北 胡思勇 乘车回家,遇到过去的一位学生的家长。问及他孩子的工作,没料到这位手握一市人事大权的局长回答说;“在×厂当钳工”。见我表示愕然。他又解释说:“人家有人望子成龙,我这是望子成牛!” 好一个望子成“牛”!虽然与望子成龙只有一字之差,却反映了不同的思想境界。认真分辨起来,望子成龙本为具有封建色彩的一句成语。所谓“龙”者,人上之人也。而望子成牛,毫不夸张地说,则有点无产阶级人生观的涵义。“牛”者,兢兢业业、无私奉献之形象也。证诸鲁迅先生,有“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名  相似文献   

4.
莫言的孤独     
倩倩 《侨园》2013,(5):66-66
<正>莫言的成长伴随着孤独,但也正是这孤独成就了莫言。因为文革,莫言小学五年级没有上完就辍学回家了。但当时他太小又不能当劳动力,于是就被村里派去放牛。他和他的牛一起,看蓝天白云,听鸟虫鸣叫,但其实并没有那样美——他觉得非常孤独。在这孤独的笼罩之下,莫言学会了享受孤独,他以读书和与动物说话来打发这孤独的时光,在这期间他读完了《林海雪原》、《青春之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三国演义》、《水浒传》等作品,无书可读肘甚至读《新华字典》。这一段孤独的成长经历既让莫言受到文学启蒙,又为其日后的文学创作打下了深厚基础。莫言从小就是个很爱说话的孩子,没有人说话就跟牛说话,后来他甚至觉得牛好像也能听懂他的话。他因此非常了解动物,所以他的小说里面写了很多动物,甚至通过它们的眼睛来看世  相似文献   

5.
初上牛背山     
圆圆 《侨园》2014,(6):30-30
4月初的一天,我们这些通过网上结识的驴友,相约走进了被誉为中国"最大的观景平台"——牛背山。牛背山的四周雪山连绵,云海奔涌,东看峨眉,西仰贡嘎,北望二郎山。据资料记载,牛背山位于四川省雅安市荥经县境内,与泸定县交界,属二郎山分支,是青衣江、大渡河的分水岭,山顶海拔3600米,因山顶一面悬崖有巨石突出酷似牛头,山脊细长貌似牛背而得名。牛背山海拔3660米左右,它四面环山中间突起的独特地理位置,使它获得360°全方位"中国最大的观景平台"和绝佳摄影圣地的美称。泥巴山、瓦屋山、峨眉山、夹金山、四姑娘山和二郎山在前,贡嘎雪山在侧,大渡河大峡谷在后,几乎天府之国的所有名山峻岭在此地都变成了玲珑盆景。  相似文献   

6.
名人牛趣     
衣殿臣 《学理论》2009,(1):93-93
牛,说起来也够巧的,在十二生肖和家养六畜中,都位居第二,颇有名列前茅之光彩。由于它勤于耕田,又能拉车,还可骑用,以及很有牺牲精神,故而深受人们的青睐,  相似文献   

7.
借十二生肖做文章张林岚猪年说猪。猪是十二生肖之中的殿军,文章做到它的头上,又做完了一轮,可以休矣。古代以鼠、牛、龙、蛇等十二种动物配合十二地支,称为十二和属。后世的人怕记不住天干地支所代表的岁月,以为人生在某年,即肖某物,于是以生肖纪年的简化和形象化...  相似文献   

8.
一位游人旅行到乡村,看到一个喂牛的老农把青草铲到了一间小茅屋的屋檐上,不免感到奇怪,于是就问道:“老人家,你为什么不把青草扔在地上,方便它直接吃呢?”老农回答说:“这种草,草质不太好,我要是扔在地上,它就会不屑一顾;但是,我放到让它勉强可以够得着的屋檐上,它就会努力伸长脖子去吃,直到把全部青草吃个精光。”  相似文献   

9.
一位游人旅行到乡村,看到一个喂牛的老农把青草铲到了一间小茅屋的屋檐上,不免感到奇怪,于是就问道:"老人家,你为什么不把青草扔在地上,方便它直接吃呢?"老农回答说: "这种草,草质不太好,我要是扔在地上,它就会不屑一顾;但是,我放到让它勉强可以够得着的屋檐上,它就会努力伸长脖子去吃,直到把全部青草吃个精光."  相似文献   

10.
江南尘 《学理论》2008,(5):96-96
因为看到大小媒体都在传播一个所谓的“国际笑话”,中国游客在美国纽约骑在那头著名的牛塑像上,又自豪地宣布:“我是中国人”,引来舆论一片,自然是斥责者众,赞同者稀。  相似文献   

11.
职业教育与就业密不可分,就业乃民牛之本,它关系到职校学生的切身利益.从一定意义上说,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因此,以就业为导向,必将成为当前职业技术教育的主旋律.  相似文献   

12.
华北油田采油五厂辛集工区秦川牛:时下,“转变观念”成了时髦话,无论是在报刊媒体上还是在现实中,出现的频率都很高。特别是在企业对下岗工人做思想工作时,它又成了“日常用语”──“转变观念”似乎成了一个“筐”,什么都能往里装,多复杂的问题、多困难的局面、多沉重的情感,似乎都可以用“转变观念”四个字解决。这种简单化、形式化的做法笔者实在不能苟同。别的不说,拿工人下岗来讲,就不能用“转变观念”这个 “筐”去简单地“装”──道理明摆着,工人下了岗,除了要“转变观念”,还有一个感情接受的问题。多少年来,我们国…  相似文献   

13.
爱牛如命     
马年说马,羊年谈羊,此类应时文章已经从时髦走向了落套和俗气。眼下丁丑年将至。我倒很想来讲几句牛话了,因为我与牛有缘,对牛情深意笃,虽然我生于甲戌年并不属牛。我常用笔名“耕夫”,书斋名“乐耕堂”,不言而喻,都是出于喜爱牛的原因,以牛自喻,以牛为荣,且以牛之乐为乐。在报刊上开的“乐耕堂随笔”、“耕夫随感”之类专栏坚持有年,承读者错爱,常有来信来电关心耕夫,以为我姓刘或属牛的都有,就是没有想到我这个乐耕之夫却是生肖、姓氏都与牛、刘无关的人。在我的书屋里,壁上挂的是出自画家笔端的栩栩如生的耕牛图和出自书…  相似文献   

14.
东京专电 日本自民党11月10日在众议院税制问题特别委员会上单独决定了税制改革法案后,紧接着又于16日在它拥有多数议席的众议院正式会议上批准了这些法案。 法案共有6项,涉及所得税、  相似文献   

15.
叶细细 《各界》2010,(9):2-2
复原杨志走上梁山的轨迹,惊讶地发现,导致他一次又一次跌倒的,可以算作一类人,家奴。 “面皮上老大一搭青记”,使杨志乍一看有些疹人,但作为“三代将门之后,五侯杨令公之孙”,良好的家教养成了他温和的性格,即便被泼皮牛二纠缠,杨志所表现出的涵养,都足以让梁山某些所谓的好汉汗颜。甚至在失手杀了牛二后,他也没有仓皇出逃,而是主动投案自首,听任官府发落,完全是一副顺民的做派。在杨志身上,看不到丝毫无赖的行径和绿林的心态。  相似文献   

16.
民主是一个既现实又古老的问题。纵观民主发展史,可以使我们看到,民主一词常常在两种意义上使用,一是指作为国家制度的民主,它是与专制相对称的;一是作为方法或手段的民主,它与集中相对称。从历史上看,作为政治制度的民主不仅是有条件的,相对的、有范围的,而且它和作为手段的民主又常常相互交错,它可以是一部分人  相似文献   

17.
关注指数期货长牛效应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年来美国经济的发展带动了股市的繁荣 ,而股市的繁荣又刺激着经济的持续增长。这一股市效应传导机制是怎样形成的?股市繁荣及其刺激经济的关键因素何在?经济带动股市上涨的关键因素又何在?我们是否也可以借他山之石达到股市繁荣刺激经济的目的?指数期货带来“长牛效应”有人认为 ,美国股市效应传导机制的形成 ,首先是因经济的增长带动了股市的上涨 ,然后股市的上涨又推动了经济的增长。他们认为上市公司的效益是股市上涨的原动力 ;美国的经济属效益型经济 ,正是这种效益的增长、推动着美国股市10多年来持续走牛。而我国的经济增长的…  相似文献   

18.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我国农业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入世对我国农业既有正面影响,又有负面影响.但总体上说,它利多弊少,它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发展的机会和舞台.  相似文献   

19.
正海派文化,当是植根在中华传统文化上并融汇吴越文化和其他地域文化的上海文化,同时,它还吸纳消化了诸多欧美西方的元素的因素,故它既有江南文化的古韵和雅致,且又有国际大都市的现代与时尚。它富有阳春白雪,兼容并蓄的独特的个性,又有下里巴人海纳百川的独有情怀。我们且不说上海有来自苏、浙、皖、豫、冀、鲁等地的全国各地的移民,更有来自英、美、法、俄、非洲等地的全世界各种肤  相似文献   

20.
从六国比较看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从上到下都认识到了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如果我们不选择这条道路的话,那么前景肯定不会很美妙。”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组组长、首席科学家牛文元说出这句话的时候,北京治理大气污染的成效又一次显现,窗外的天空一片蔚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