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斌 《台湾研究》2002,(4):31-36
两岸先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教育交流带来了新契机。两岸入世后的教育交流是一个中国内部教育交流的特殊形式,是两岸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交流,可以增进两岸师生和教育界人士的交流和了解、加强两岸学术间交流与合作,推动两岸教育资源的优化与组合,弘扬中华文化,增强台湾民众和青少年的祖国认同、民族认同和文化认同,最终目的是为了早日实现祖国统一。  相似文献   

2.
海峡两岸高等教育交流合作,直接影响着台湾民众尤其是青少年对祖国大陆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有较大提升空间。《中共中央关于“十二五”规划纲要》强调指出:要“巩固两岸关系发展的政治、经济、文化基础,努力加强两岸文化、教育、旅游等领域交流,积极扩大两岸各界往来,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两岸关系已步入和平发展新时期并且在诸多领域取得丰硕成果,但由于受到岛内政治、文化教育、两岸关系、国际政治与青年自身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在两岸大交流背景下台湾青年的“国家认同”仍然呈现出“去中国化”与“台湾化”的现状,对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与国家和平统一将造成相当大的负面影响。因此,未来两岸双方应继续深化两岸经济、文化、教育、社会领域的交流合作,以建构“双重认同”作为化解台湾青年“中国认同”危机的基本路径,在深化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进程中重新建构台湾青年的“国家认同”。  相似文献   

4.
李奇 《台湾研究》2009,(5):13-18
自1997年10月22日台“教育部”启动两岸学历互认机制以来,两岸高等教育学历互认议题在李登辉、陈水扁及民进党等“台独”势力的阻挠下一直没有进展。2005年4月,随着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的大陆之行,两岸交流开始升温,两岸文化教育交流日趋紧密,两岸高等教育学历互认又成为两岸交流中的一个热门话题。  相似文献   

5.
刘相平 《台湾研究》2011,(1):1-6,22
增进两岸认同,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是两岸学界目前共同关注的重要课题。大陆学界对两岸认同的研究已稍有时日,也有一些颇有见地的论述,不过,这些文章大多没有将两岸“认同”分层面进行考察和探析,而是将其作为一个整体概念来论述,在某种程度上存在模糊和混沌的现象。为进一步开展探讨,本文认为,应该对“认同”层面化、明晰化,而两岸认同的基本要素包括文化认同、民族认同、国家认同三个层面,它们相互依存,逐次递进,我们应该从易到难,循序渐进,以实现两岸认同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6.
国是     
《南风窗》2012,(7):19-20
高层High Level胡锦涛增进台湾同胞身为中国人的认同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3月22日下午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了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吴伯雄。胡锦涛说,两岸虽然还没有统一,但中国领土和主权没有分裂,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的事实没有改变。确认这一事实,符合两岸现行规定,应该是双方都可以做到的。同时,两岸双方可以通过加强两岸文化交流,宣导认同中华文化、中华民族的理念,增进台湾同胞身为中国人的认同。  相似文献   

7.
推进两岸社会融合发展自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以来,大陆各级政府陆续有配套政策出台,两岸社会融合进程逐步展开。但实施效果不尽理想,大陆台胞实际感受仍有不足。这不仅与政策具体实施者的素质有关,更与两岸社会结构性差异有关。两岸社会融合应遵循社会融合的一般规律,以中华文化认同为基础,不断扩大情感认同,形塑两岸共同的价值理念,循序渐进地解决两岸因社会制度差异而造成的矛盾,向岛内释放正向影响力,从而逐渐改变岛内社会舆论氛围,推动两岸社会融合发展向更高阶段迈进,为最终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在两岸关系交流的潮流中,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仅有经贸合作是不够的,还必须重视深化文化交流。文化交流合作机制是建构两岸和平发展框架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是形成两岸统一认同的重要环节。本文拟以两岸文化合作机制与文化共同体构建为题,进行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9.
试析中华文化在两岸关系中的地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历史上,中华民族曾经有过政治地域上的分裂,然而这总是短暂的。之所以如此,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中华民族共同创造、共同拥有的文化传统──中华文化──是统一的。这种文化上的统一,使政治上的分裂不可能持久。历史如此,现实也是这样。海峡两岸在分离近半个世纪之后,坚冰终于开始融化。本文拟对中华文化在维系两岸民众、处理两岸关系、实现国家统一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作一粗略分析。一、中华文化传统:维系两岸同胞的精神纽带五千年灿烂的中华文化是民族精神、民族认同和民族凝聚力的源泉。中国人之所以具有恋土归根的本根意识、华复…  相似文献   

10.
近三十年,两岸之间在情感联结和认同建构方面存在着两股相互对立的潮流:一方面,“台湾民族主义”^[1]借助政治操作在岛内兴起,对大陆的敌视情绪时常(尤其是在选举期间)被挑起,加之两岸在观念认同和制度层面始终存在较大差异,使两岸社群的区隔更加明显。有学者甚至认为,两岸的政治认同、民族认同已发生高度的折裂现象。  相似文献   

11.
台湾认同是两岸关系中的一个重要因素,但是没有必要将其过分拔高乃至"迷思化",进而对两岸的和平统一过度悲观。尽管自认为是台湾人的比例大幅上升,但是关于统独的政策偏好相当稳定,大部分台湾人在攸关两岸未来的问题上还是比较务实中庸的。认同和民意似乎并没有对台湾当局一些重大的两岸政策产生决定性影响。"太阳花"学运和"九合一"选举国民党惨败的原因多重、复杂,并不意味着台湾认同的激进化或者对两岸交流的完全拒绝。  相似文献   

12.
两岸文学使用共同的语言,具有共同的文化根基,两岸文学关系是两岸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双方文学发展、文化交流甚巨。本文拟对60年来两岸文学关系的发展变化加以梳理,并在总结以往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探讨今后如何更好、更有效地进行两岸文化交流和在台湾弘扬中华文化。  相似文献   

13.
气象灾害是人类所面临的发生频率最高、影响最大、危害最严重的一种自然灾害,气象与民众日常生活、防灾减灾等民生问题紧密相连。海峡两岸天气系统互为上、下游,六十年来,两岸气象交流经历了不接触、不交流到不对称交流,进而开展双向交流并确认气象学会作为两岸气象交流的固定管道,2008年以来快速发展并签订闽台气象交流协议的演变历程。两岸气象交流领域不断扩展与合作程度不断深入,有利于加深民族感情,增强民族凝聚力。但是,现有的交流机制具有明显的临时性、局域性特点,未来还需要建立常态化、制度化、全局性的交流机制。本文主要分析1949年以来,海峡两岸气象交流机制形成、成效以及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未来加强两岸气象交流机制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袁伟 《台湾研究》2006,(2):29-34
近几年来,两岸图书出版业交流有了新的发展。无论是两岸图书出版业界的交流,还是两岸图书交流渠道的完善,无论是从文化高度接受对方图书的意愿,还是两岸对对方图书读者市场的形成,都反映出两岸图书交流具有大的发展空间。特别是图书与工业制品和农副产品不同,价值体现在精神和物质领域,因此图书市场涉及到经济利益、文化习俗、意识形态、基础知识、政治立场等多重因素,图书出版业交流的发展,可以说是两岸交流向深度发展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15.
林星 《台湾研究》2009,(4):47-51,57
文化认同是民族认同的重要基础,闽南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独特的内涵。福建和台湾属于同一个海峡文化区,闽南文化是闽台两地共有的文化形态。  相似文献   

16.
2008年5月以来,两岸关系出现难得的历史机遇,两岸新闻交流合作亦迎来新契机,呈现出蓬勃发展之势。在后ECFA时代,两岸新闻交流如何与时俱进,真正扮演好两岸“文化领头羊”的角色,是两岸及两岸新闻界必须解决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拟就新时期两岸新闻交流合作的特点、问题以及解决之道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17.
两岸经济交流与世界经济发展情势密切关联。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化是两岸经济交流的重要驱动力.它推动着台湾厂商冲破台湾当局禁锢,也为两岸合作提供了日益完善的条件,使两岸初步形成了相互依存的经济关系。  相似文献   

18.
当今世界文明的潮流是,肯定文化多样性,要求各种文化对于人类的发展做出贡献。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不仅为世界五分之一的人所拥有,而且影响波及海外。当中国迅速地在经济上崛起时,也为复兴中华文化创造了新的机遇和条件。两岸愈益加深经济、社会、人员和文化的往来,其最高任务应当是共同弘扬中华文化,进而促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两岸人民应如何看待和把握难得的机遇,如何提高文化的自觉性,如何向世界传播中华文化优秀价值观,便是本文探讨的内容。  相似文献   

19.
潘雨  李涛 《台湾研究》2013,(2):28-32
2008年5月国民党执政以来,尤其是ECFA签署、马英九连任后,两岸关系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新局面,和平发展理念被广大台湾同胞所认同,但两岸互信依然不足、岛内主流民意亦未发生质的改变,台湾民众在“中国认同”问题上仍存在着较大的危险倾向,两岸民众心与心的距离并未拉近。因此,如何有效化解台湾民众认同危机已成为我们必须认真研究的课题。本文试图以“和合主义”理论为基础,从其理论价值启示出发探寻有效化解台湾民众认同危机的可鉴之路,以探索建立两岸民众共同家园、实现国家完全统一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20.
两岸四地的少年司法制度虽然都处于中华文化圈的范围内,但是由于中国近代社会的分治状态,形成了目前发展水平不一.特点迥异的态势。为了促进两岸四地少年警察制度的相互借鉴,以带动两岸四地整体向前发展,本文厘清了目前两岸四地的少年法律制度,分析其优与劣、利与弊,寻求合作发展的契机,以求创建符合四地需要的,能够协调与配套的少年司法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