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官戒     
最近,重读古人柳宗元的《种树郭橐驼传》,很受启发。这篇文章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大意是:长安西丰乐乡,有位种树者名郭橐驼,所种各种树木,皆枝繁叶茂,果实累累。别人暗暗模仿他的做法,也没学到。有人就去请教他,他说:“我不过是根据树木各自的  相似文献   

2.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在《种树郭橐驼传》这篇寓言性质的传记散文中,塑造了一个能乐观地对待自己形体的残缺,懂得种树之理和养民之道的残疾人形象。郭橐驼以种树为业,并且种得很好。“凡长安豪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皆争迎取养”,  相似文献   

3.
发展若不能“以人为本、群众为先”,不善于“联通”群众的情怀,不把群众路线当做生命线,就可能偏离科学发展的正道,也就无法保持蓬勃发展的生机。  相似文献   

4.
子秋 《今日广西》2008,(3):56-56
印度人、尼泊尔人很重视身份,在印度若身份不同或所属阶级有异.就不能同席共桌,一起吃饭。尼泊尔人也同样有类似的阶级划分,在其国内,对“身份”的重视,超过了一切。  相似文献   

5.
《精神文明导刊》2013,(10):51-51
献子贵言【原文】范献子游于河,大夫皆存,君日:“孰知栾氏之子?”大夫莫答。舟人清涓合楫而答日:“君奚问栾氏之子为?”君日:“自吾亡栾氏也,其老者未死,而少者壮矣。吾是以问之。”清涓日:“君善修晋国之政,内得大夫,而外不失百姓,虽栾氏之子,其若君何?君若不修晋国之政,内不得大夫,而外失百姓,则舟中之人,皆栾氏之子也。”君日:“善哉言。”明日朝,令赐舟人清涓田万亩,清涓辞。君日:“以此田也,易彼言也。子尚丧,寡人犹得也。”古之贵言也若此。(群书治要·尸子)  相似文献   

6.
“判”,曾有人戏解为:“半劈一刀”。这简单的会意,似乎是直观、形象,若不细加推敲,那些沉沟于史海的案头不分青红皂白、各打五十大板的“葫芦案”,也就托词有“据”,不足为奇了。  相似文献   

7.
按照唯物辩证法办事,必须坚持客观性,力戒主观性和片面性。辩证法若离开了客观性、条件性、现实性,就会失灵、失真,变成“变戏法”;科学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的奥秘,在于坚持矛盾分析法,坚持“重点论”和“两点论”的统一,这也是防止和克服片面性必须练就的基本功;产生片面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只有弄清其根源,才能在工作中赢得主动权。  相似文献   

8.
易水  倪嘉云 《创造》2011,(10):32-33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未近长水机场,远远望见那横空出世的新地标,脑中不经意间就蹦出《庄子·逍遥游》中的这段名句来。  相似文献   

9.
《台声》2008,(3):15-15
台湾民进党候选人谢长廷近日向台湾民众发出呼吁,要求他们既要支持民进党的“入联公投”,也要支持国民党的“返联公投”。他还声称,“爱台湾就不要让台湾受到伤害.公投案若无法过半,将是对台湾的最大伤害”。  相似文献   

10.
“第二次革命”与社会政治稳定苏伟改革开放,“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既是“革命”,就有风险。“(改革)步子大风险也就大一些”。这风险,就是政治动荡。若动荡发展到不可收拾的地步,则将回到僵化的老路上,或歪到自由化的邪路上。无论哪一个结局,又只能引起更为持...  相似文献   

11.
汉字中的“九”,本是一个尊贵、吉祥的数字:老天称为“九重”,皇帝称为“九五之尊”,器物之华丽称为“九华”,北京的名园北海有“九龙壁”,吉祥图案有“九九消寒图”,等等。但这个“九”字前面若加个“老”字,成为“老九”,就带上了江湖气,甚至是匪气;而若在“老九”前面再加个“臭”字,变成“臭老九”,那么,我们就只会闻到牛棚气,甚至一些血腥气了。中国的知识分子曾与“臭老九”之称,结下过长时间的牵缠难解的“孽缘”。  相似文献   

12.
张飞这个人     
张飞这个人杨志怀常言道:“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那么人与人德才之高下呢?依我看,也可以说是“不比不知道,一比见分晓”。就说那位“身长八尺,豹头环眼,燕领虎须,声若巨雷,势如奔马”的猛张飞吧。这个人从最初发起并操办“桃园三结义”,到最后急为关云长报...  相似文献   

13.
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教师若能指导学生学会在课本中做标记的方法,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现将我指导学生常用的几种方法介绍如下。圈就是把要掌握的概念,用符号“①”圈起来。这样,应掌握的概念就会在课本中清楚地显示出来。勾即把需要背记的定义,用符号“_”或“”将其勾出来。如把“生产关系”的定义勾出来。点就是在需要强调的关键词语下面点上“…”或“”。这样,关键词语就被突出出来了。引也就是加引号。即把需要提起注意的语句,用引号“”将其引起来。如“文字的出现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由于给它加了引号,必然…  相似文献   

14.
对于员工而言,若要求其在同一家企业“从一而终”,既不现实,也不可能,更不利于其实现个人价值最大化以及工作回报最大化。每个企业都希望任何“有价值”的员工足够忠诚。然而,忠诚却是有代价的。企业对员工忠诚度的把控,虽然可以降低用人成本,但也会增加留人成本。  相似文献   

15.
“罗之一目”与“食客数千”赵媛《淮南子·说山训》中的有一段很精彩的议论:“有鸟将来,张罗而待之,得鸟者,罗之一目也”。若“今为一目之罗,则无时得鸟矣”意思是说,张开罗网等鸟来,能够逮住鸟的只是罗网上的一个孔,但如果只张有一个孔的罗网,就永远也速不住鸟...  相似文献   

16.
夏海 《人民政坛》2008,(12):31-31
历经一年半四次审议、广泛征求意见、最后高票通过的劳动合同法在付诸实施之始,就出现不同声音,有人甚至将其称为“善良的恶法”,建议修法。这多少映射出法治意识孱弱的现实。法的生命在于实施。若有法不依,其危害胜于无法。而法治的关键在于守法,若允许任何人都可以以自身的正义观来代替现行法,  相似文献   

17.
朱相远 《同舟共进》2010,(12):61-62
楚人宋玉曰:“夫风,生于地,起于青蕨之末,侵淫溪谷,盛怒于土囊之口。”目前,“三俗”之风已“侵淫溪谷”久矣,若再任其发展到“盛怒于土囊之口”,就为时晚矣。  相似文献   

18.
荣辱观的教育非常重要,也很切中当前问题。但是我们可能还有一个疑问,就是“八荣八耻”指示的修养的大方向如何体现在日常生活中?怎么着手才好?是否牢记荣辱观的内容我们的修养就可以在一夜之间实现飞跃?我们可以回顾一下我们的历史资源。由平凡人手而修身成伟大人格的,首先当推孔子。孔子说过,我这个人也没什么了不起的,我不是圣人,也不敢自居为仁者,“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我只是一个“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人。孔子一辈子就是从这个“不厌”、“不倦”入手,  相似文献   

19.
从字面上来说,我实在看不出“老板”二字有何特别之处。若来个歪解,我会直译它为“老实古板”。我曾看过一本书,名字叫《昕老板的就错了》。由此推论,我们是不是应该将“老板”打入冷宫,不把它当回事?倘若这样,我们就真的错了,因为任何一个团队,都需要一个核心的人物来带领和鼓励其成员,而这个人往往就是我们的顶头上司,谓之“老板”的人。然而,要是老板给了错误的指示,团队可能会满盘皆输。  相似文献   

20.
在工商银行静安支行职工的眼里,胡霄骅是一位优质的“笑面虎”行长:平日里对每一位职工他都面带微笑,平易近人:可若有人在工作中违规违纪,他就“不顾情面”,就事论事,“虎威”十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