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强调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两型社会”指的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科学发展观是手段,两型社会建设是目的,建设两型社会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与建设两型社会在内涵、发展目标、建设框架、建设途径和建设目的等方面具有一致性。  相似文献   

2.
周伟光 《传承》2008,(22):38-39
科学发展观、社会和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催生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建立,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出了社会和谐的要求。科学发展观的建立,社会和谐要求的提出,使我们的发展目标由实现小康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相似文献   

3.
科学发展观、社会和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催生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建立,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出了社会和谐的要求.科学发展观的建立,社会和谐要求的提出,使我们的发展目标由实现小康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相似文献   

4.
张莉  吴倬 《甘肃理论学刊》2007,(3):40-43,87
科学发展观有着深厚的人学基础,主要表现为:现实的人和人的存在是科学发展观的立论基点,人的需要和利益是科学发展观的内在动力,人的全面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最终目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科学发展观的生态价值,人与人和谐相处是科学发展观的生命价值,人与社会和谐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而现阶段发展生产力的基本要求是全国落实科学发展观。因为科学发展观与生产力发展的自然生态要求、社会生态要求以终极目标要求都是统一的,具有统一性。  相似文献   

6.
发展问题是人类共同面临的一个历久而弥新的问题。近代以来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告诫世人:发展不仅仅是一个经济范畴,更是一个社会范畴和人文范畴。解读科学发展观,不能脱离科学发展观的人本向度,不能不详察人的全面发展问题。发展在本质上只能是人的发展,社会的全面进步最终也应该体现在人的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上。科学发展观能够实现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的全面和谐发展,而人要实现全面发展就必须以这些为基本条件。我们只有坚持和贯彻好科学发展观,才能实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促进整个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7.
发展观极端重要。有什么样的发展观就有什么 样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那么,什么是 科学发展观?怎样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促进宾阳县 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一、科学发展观的定义、当代中国科学发展观的 提出及其重大意义 (一)科学发展观的定义 对发展观的研究由来已久,马克思、恩格斯可以 说是这方面的理论先驱,他们的研究为科学发展观 奠定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是处在不断变化和发展 中的有机整体和复杂系统,而人类社会的发展是自 然史的过程,要正确处理社会系统与自然系统的关 系,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并认为人的发展是社 会发展的核心和最高目标。  相似文献   

8.
梁波 《前沿》2012,(15):62-63
科学发展观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新型社会发展观,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达到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实质;促进和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本文分析了科学发展观和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基本内涵,论述和阐释了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性,同时还指出科学发展观对当代大学生全面协调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科学发展观作为党和国家新的发展战略和执政理念,反映了党和国家对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规律的新认识。科学发展观是社会发展观的价值跃进,是自主创新的旗帜,是以人为本的科学的发展观。领导干部必须在工作实践中不断深化认识、增长才干,提高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科学发展观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出发而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是符合自然发展规律、社会发展规律以及人类思维发展规律的发展观,是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以及人的全面发展规律有机统一的理论体现和高度概括。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规律蕴涵,是认真学习和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11.
侦查讯问教学应构建以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根本的,以理论知识与实验操作为一体的教学体系,突出技能培养,强化教学训练环节,使培养对象在掌握侦查讯问基本理论的基础上,能够根据不同的讯问对象,开展针对性侦查讯问工作,顺利地完成讯问任务。  相似文献   

12.
始终把党性教育贯穿于党校教学的全过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贺先平 《桂海论丛》2011,27(3):120-124
党校作为领导干部党性锻炼的"熔炉",在党性教育中承担着重要的责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和优势。当前,在党校教学中党性教育存在着对党性教育重要性认识不足、对党性教育规律研究不多以及教育方式陈旧等突出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坚持把丰富知识、提高能力与增强党性更好地结合起来,把党性教育作为党校教育的根本原则和主要内容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13.
战场环境是警察执法战斗的依托和舞台,也是战术运用的客观依据。在警察执法战斗中,警察战斗力的使用是不能脱离战场环境的,因此战场环境对警察战斗力及其使用有着重要的影响。一是对警察战斗力构成的影响:即对参战人员的影响,对武器装备的影响,对人与武器结合的影响;二是对警察战斗力使用的影响:即对战法选择的影响,对战场情报信息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集体主义的核心内容是个体价值定位的问题。在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不同历史时期,个体价值定位经历了一个从个体依赖到逐渐获得个体独立的演变过程。集体主义也随着个体价值地位的演变,呈现出新的时代内涵,开始由传统集体主义向新集体主义过渡。  相似文献   

15.
随着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日益临近,备战奥运的各项准备正在紧张有序的展开。尤其令人欣喜的是,奥运比赛场馆建设、交通路桥改造、街乡环境整治等均已取得相当大的进展。与此同时,奥运安保、奥运宣传、素质教育等  相似文献   

16.
西部开发中民族文化保护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黄泽 《思想战线》2002,28(1):11-15
西部开发作为经济、社会、生态、文化协调发展的系统工程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建设是其中十分重要的基础工程。西部开发也为传统文化的更新、转型提供了机遇。经济全球化与文化多样性的关系则是西部开发中民族文化保护、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文化语境。云南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保存现状及近年来实施的保护措施 ,印证着这个文化变迁进程的复杂性与丰富性。  相似文献   

17.
曾志伟 《桂海论丛》2010,26(1):55-58
增强基层党组织发展力,是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的现实需要,也是党更好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础。基层党组织发展力包括发展民主的能力,统筹协调的能力,开拓创新的能力,知人善任的能力,维护稳定的能力和驾驭网络媒体的能力。"六种能力"构成了基层党组织发展力的基本要件。  相似文献   

18.
现场重建作为全面再现案件经过的科学方法,在揭露和查明犯罪,排除犯罪嫌疑,保证侦查准确性和保障人权方面具有优势。因此愈来愈受到相关部门的重视。相比西方国家发达的犯罪现场重建理论和技术,我国犯罪现场重建仍属于起步阶段,有关概念问题仍存在争议。文中就犯罪现场概念问题以及犯罪现场重建的启动和结束等相关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9.
先进性是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本质体现 ,马克思主义政党历来十分重视保持党的先进性并把它看成是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然而 ,党的先进性是具体的、历史的 ,必须要与党情国情相结合 ,必须要与时代相结合 ,必须要落实到党的具体实践当中去 ,从而引导社会不断前进  相似文献   

20.
我国刑事诉讼法对侦查终结的条件的规定过于简单,并且将侦查终结的条件和对案件的处理方式一并表述,没有完全体现我国刑事诉讼法对侦查终结条件的规定要求,不利于侦查人员及其负责人掌握。我国刑事诉讼法再次修改时,应单独规定侦查终结的条件。即“侦查机关或部门侦查终结的案件,应当做到案件全部事实、情节清楚,证据确实、充分,案件性质认定准确,法律手续完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