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回归文化”——为香港回归添光彩□洪言山随着“九七”香港回归之日的临近,人们对回归的企盼也向文艺创作渗透。文化为回归添光彩,文艺界、新闻出版界“九七情结”升温,在二十一世纪的晨曦即将来临之际,营造了独特的“回归文化”,引起了世人的关注。独特的“回归文...  相似文献   

2.
时事学习     
江泽民出席香港回归五周年庆祝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庆祝香港回归祖国五周年大会暨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二届政府就职典礼7月1日上午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隆重举行。 江泽民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说,香港回归祖国以来的5年,是“一国两制”由科学构想变为生动现实的5年。事实充分证明,“一国两制”是完全行得通的,董建华先生及其领导的特别行政区政府是具有驾驭复杂局势  相似文献   

3.
“九七”香港回归,在中国现代史乃至世界近现代史上都是重大的政治事件,回归后的香港社会将有许多的“变”与“不变”,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九七”回归, 香港社会的“变” 随着“九七”香港主权回归,意味着英国对香港实行殖民统治时代的结束,中国朝统一大业又迈进一大步,香港历史从此开始了新的一页。 “九七”回归,香港社会将发生一系列同主权回归密切相关的“变”。  相似文献   

4.
一块倒计时牌□贺志斌武建华李金奇“九七”香港回归,牵动着亿万中国人的心。在河南省方城县,就有两位痴心人。在这个县城,无论是暴雨肆虐的夏日,还是寒风呼啸的严冬,每到午夜12时整,总有两位年轻人准时来到县城繁华街道人民路口花坛内他们自费竖起的香港回归倒计...  相似文献   

5.
课题说明:本课题是根据海南省委副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杜青林同志的要求进行研究的,目的是在“九七”香港回归之际,探讨如何抓住机遇,进一步加强琼港经济联系,促进海南的改革开放和开发建设。这是一个新的重要问题,本文提出的对策意见仅仅是初步思考,供进一步研究参考。1997年7月1日,是香港回归的日子。根据《基本法》,香港回归后仍将保持资本主义制度,实行“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原则,这就意味着:1、香港仍将实行自由港政策,这对外资及外商按照市场机制的引导来港投资、经营所具有的吸引力不会减弱;2、香…  相似文献   

6.
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1997年6月30日夜至7月1日凌晨,举世瞩目的中英两国政府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隆重举行,经历百年沧桑的香港终于回到祖国的怀抱。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随即成立。香港回归后,中央人民政府坚定不移地贯彻"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方针,  相似文献   

7.
把镜头对准香港──中国影视界聚焦“九七回归”刘蓉随着“回归”的日益临近,香港已成为中国影视界关注的焦点。从1995年至今,已经拍竣和正在拍摄的与香港现实和历史有关的影视剧已达200余部(集),内地与香港影视界各占一半。香港回归世界瞩目,反映回归的影视...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泸州市把统战宣传工作作为关系统战工作全局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来抓,以“统战宣传工作推进、拓展、深化各个领域的统战工作”为目标,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推动了全市统战工作新局面的形成。──围绕中心工作和统战工作重点,开展宣传活动。1997年为营造迎接香港回归浓烈气氛,抒发中华儿女的喜悦情怀,市委统战部组织开展了“六个一”系列活动,即一场报告会、一场知识竞赛、一场文艺晚会、一次座谈会、一场集邮专题展览、一期专刊。1999年,围绕建国50周年和澳门回归,开展了“回眸50年,迈向新世纪”征文,组织了…  相似文献   

9.
悠悠玉雕情拳拳爱国心在驰名中外的玉雕之乡———镇平县石佛寺镇玉雕工艺厂的陈列室里,摆放着一座纪念“九七”香港回归祖国的“九龙腾飞、共振中华”玉雕珍品:金鸡报晓、旭日东升,九龙腾跃、明珠回归。祖国的锦锈河山集萃于方寸之间,民族的喜庆之情充盈在景物之中,...  相似文献   

10.
“举双手迎接新香港!”这是香港知名人士、香港北海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徐展堂先生在香港回归即将到来之际说的话。今年7月1日,香港回到祖国的怀抱,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特别行政区。其实,有关香港的话题早在几年前便一再升温,到今年3月全国人大和政协会议召开期间,更成为一个大热门话题。众多来自香港的政协委员和人大代表——其中大多是香港各界知名人士纷纷发表谈话,喜迎“九七”回归之日的到来。身为香港特别行政区筹备委员会委员和香港回归庆祝委员会委员的徐先生以自己人生经历为例,说明了自己对香港回归所抱的信心。他说…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十多年来,广东经济实现持续高速增长的重要原因,是具有毗邻港澳、面向海外这一得天独厚的地缘、人缘优势。“香港因素”在广东经济发展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香港回归祖国后,香港由原来的英国管治地变为中国整体经济的一部分,香港回归对广东经济和粤港经贸关系的发展既提供难得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将面临新的挑战。面对香港回归这一新的社会经济发展态势,广东应如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及时制定和实施针对性的对策措施,将是九七后广东经济迈向新台阶,进一步拓展粤港经贸关系的重要课题。一粤港经贸关系是香港与内地经贸合…  相似文献   

12.
社会各界话回归张可夫澳门诚山地产置业公司董事长香港回归,迫在眉睫。现在香港同胞正在积极筹备庆典活动,来迎接特区政府的成立。特区政府的成立标志着英国在亚洲殖民统治的终结,标志着我国“一国两制”的伟大胜利。临近九七,香港人对前途更有信心。楼价上升、股票上...  相似文献   

13.
台湾“立法院”于3月18日快速三读通过《香港澳门关系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这是台湾当局单方面以法律形式规范“九七”、“九九”后台、港、澳间关系之举。《条例》规定:“九七”、“九九”后台港、台澳间海运及空运都将继续维持“两地直通”现状;台湾与港澳经贸关系原则上仍采取直接往来形式,但却保留若干限制,以维护台湾利益。从《条例》的“立法”原则和基本倾向来看,它体现了台湾当局现阶段的大陆政策,也是台湾当局面对香港回归所采取的“鸵鸟政策”。首先,《条例》规定两岸直接“三通”前,在香港历史最悠久的大学香港…  相似文献   

14.
九七,我一天天走近你——一九九六年迎接香港回归活动一览□朱容随着1997年7月1日的步步临近,迎接香港回归的热潮已在中国内地和香港掀起。为了迎接这个全世界为之瞩目的时刻的到来,两地在过去的一年里,组织了形式多样、异彩纷呈的活动,奏响了一曲爱国爱港的交...  相似文献   

15.
1997年,香港回归,十五大召开,盛事连台。因此,有人说,97年中国经济将会出现新一轮高涨,有人则断然说“不”,究竟如何?本刊专访《走向九七》将向您展示高层专家的最新分析。  相似文献   

16.
九七香港回归祖国,创造了鄂港合作的新条件,提供了鄂港合作的新机遇。加强鄂港合作,对于湖北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发展,对于香港经济繁荣和政治稳定,都将起着重要作用。为此,湖北应采取切实可行的对策,推动鄂港合作的进一步发展。一、香港回归为甲港台作创遍了技条件(一)香港回归,消除了鄂港合作的外交阻碍在长达一个半世纪的英国殖民管治之下,香港与内地的联系,不少要通过外交途径才能建立,这给双方合作带来诸多不便。香港回归后,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特别行政区,双方的联系和关系,只需要按“一国两制”原则和(基…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与霍英东□吴跃农九七香港回归,这是全体炎黄子孙的共同心愿,是邓小平同志“一国两制”思想下中国政府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的胜利实现。青年时代的邓小平,曾五次路经香港。香港在他的心中有着不同寻常的份量。新时期,邓小平与香港的知名人士有过许多交往,这之中...  相似文献   

18.
香港的经济体制香港的经济体制是一种政府对经济“极有限干预”的市场经济体制,经济基本类型是自由港式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港府不直接干预币场主体的生产经营事务,但通过法律规范它们的行为。港府的基本职能是搞城市规划、基础设施建设,为外资进入香港创造便捷条件和...  相似文献   

19.
举国翘首企盼的“九七”香港回归祖国,在“倒计时”中迎面昂首阔步到来,这是彪炳中华民族史册的重大事件,也是举世瞩目的伟大盛典。在包括香港同胞在内的全国人民、全世界华人,以各种最隆重的形式欢庆这个光荣日子的时候,记者走访了刘汉清主任,畅谈汉港  相似文献   

20.
在香港回归过渡期内,中英之间在许多问题上发生过争论,大多数矛盾经过磋商都获得解决。而关于香港“政改方案”的争端结果却是彻底破裂,结局是英方在1995年按其“政改方案”产在香港末届立法局:中方先是宣布香港立法局运作到1997年6月30日为止,然后“另起炉灶”,于1996年12月21日正式成立临时立法会。临时立法会所通过的法律1997年7月1日起生效。“政改方案”堵塞“直通车”香港现在的立法机构叫立法局,九七以后的立法机构叫立法会。为了保证香港平稳过渡,中英之间对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一届立法会的组成原来有过协议,即“直通车”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